州的章女士反映,4月22号中午跟家人在萍水街一家火锅店吃饭,结果刚吃完就有些不舒服,回家后还吐了三次。
章女士当天是跟母亲还有孩子一起到的这家颜路边摊火锅店,点了麻辣牛肉、老油条、油爆脑花、厚千张等菜品,花了174块钱。
章女士:“因为我宝宝还在吃母乳,没吃,我跟我妈两个人吃了,我妈当时有一点不舒服,但是我是比她厉害一点,我就付钱的时候,我这个肚子突然说不出来的感觉,我就想是不是太久没有吃过这种麻辣的东西,可能会不会有一点反应,我也没多想(是不太能吃辣吗)我能吃辣,我是江西人。”
章女士说,当天回到家后,自己的肚子就一直不舒服。
章女士:“我妈说我也有一点不舒服,我说但是我就特别特别难受,我就冒冷汗了,然后当即我就对着马桶吐了,一点多回去,一直到晚上七点多,连续吐了三次,把那些东西全部吐掉了,吐完之后人就舒服了(有没有去医院)当时没有去,因为我们两个带两个小孩,很晚了嘛那个时候,那天还有一点还下了雨。”
第二天也就是23号,章女士在某网站上给了店家差评,并写了一条评价,她说4月27号自己又看了看,店家没有回复。
章女士:“浏览了一下差评,有好几个,跟我一样的情况,他们有的是4月份,有的是2月份,有的是去年的,就是跟我出现一样的情况 ,所以我现在就觉得肯定他们食材有问题。”
找到这家颜路边摊火锅店,工作人员帮忙联系上一位贾店长,他说门店的食材都是总公司统一进货然后配送的。
颜路边摊火锅杭州城西太合店 贾店长:“所有这些采购的肉,都是有相关的检测检验报告的,蔬菜的话我们是有定点的蔬菜供应商,然后我们每天的储藏保管都是有冰柜,当天用不完的货我们都会清理掉,不会放到第二天再去二次使用这样子。”
对于章女士当天点的一些肉类商品,贾店长提供了相关的检验报告,他说章女士在平台上是匿名评价的,所以他们没法直接联系。
颜路边摊火锅杭州城西太合店 贾店长:“顾客在我们这边发生了问题嘛,我们也非常地抱歉,我们自己也都是试吃,然后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我们每次发现这样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派人陪同他们去做各种检查,当然,这个问题不一定是我们店铺内问题造成的,就说我们这个还在进行核实,但是每一次我们都会做好相关的安抚工作。”
贾店长后来反馈,他跟章女士进行了沟通,可以把当天的餐费退掉,章女士说,贾店长态度不错,自己也不需要免餐费,只是希望店家能够在食品安全方面严格把关。对于章女士所说的问题,辖区祥符市场监管所表示后期会上门检查。
来源:1818黄金眼
评回复一直是外卖平台审核商家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团店铺评分规则里更是把差评回复率的权重占到10%的权重。)
差评回复棘手的地方在于:顾客评价的不对,商家无法自证,百口莫辩。顾客批评的对,商家再难获得后续顾客的信任,束手无策。
经过多年的运营经验,总结下来就三个要点:
1、先道歉(不要无脑怼用户,后面的用户会以己度人,怕出现问题商家态度恶劣)
2、再就具体问题说明原因(切忌统一模板,没有诚意,多一点细节使理由更让人信服)
3、一定一定要说解决方案(只道歉是没用,说了解决方案才能打消后续点餐的疑虑,不说解决方案上面等于没说)
今天我们就各种差评里的具体问题提供恢复模板,让你对症下药。
< class="pgc-img">>外卖口味类差评
1、面条、米线坨了;油炸商品变软
< class="pgc-img">>这类由于长时间配送造成食物口感变差的品类,回复思路:道歉(服务业的基本态度)
选择目前包装的理由(比如:面汤分离、选择透气性较好的纸盒、选择透气性较好的纸袋等表明自己的包装是经过考量的,所有选择都有得失。)
↓
解释这个和堂食的差距(面/粉坨,油炸物变软都是避免不了的,属于客观事实,没必要强行尬吹,但在此处可以鼓励用户来线下就餐,侧面表示餐厅出品没问题)
↓
适当的优惠券补充
↓
最后,简单祝福结尾。
范例回复一:您好,非常抱歉给您带来不好的用餐体验。小店为了提升口感已经将面/粉和汤进行分装,拿到手看起开坨了,食用前轻轻用筷子把粉/面放在汤内80%的情况都能拨散,粉/面类外卖的口感跟店内是会有点不一样,胜在不用出门,非常方便。重视口感的话,可以下次来店内就餐。感谢惠顾,生活愉快!
范例回复二:尊敬的顾客您好,到了冬季,我们为了保持食品的温度特意选择了保温袋,保温性更高,不可避免地会损失一定的外皮酥脆。如果您更注重食物口感可以来店就餐。为了弥补您的不愉快,我们已经给您发放了优惠券供您下次使用。
2、不好吃、不正宗
因为口味这件事比较因人而异,商家可以根据顾客差评的点进行解释。把自己的口味、作法、原料说得越详细,更有助于后续进店的用户进行判断。
比如下图这种,顾客对商家的招牌菜罗宋汤非常不满意,说非常难吃。
< class="pgc-img">>商家首先就菜品的份量、材料、制作方法都做了充分的解释,这样的回复第一显得商家很有诚意,重视顾客的感受,其次显得商家本身的专业性比顾客的主观评价要更被人信赖。这里小编再提供一个通用范例回复:亲爱的顾客,世界上不存在一种美食是所有人都喜欢吃的,所以才会有南北甜咸豆浆之辩论。非常感谢您的惠顾,我们会继续努力让更多人喜欢~任何建议或咨询,可以添加店长微信:*****,我们一定认真为您服务~
既显得真诚,也不过分贬低我们的菜品质量。
3、份量太少,价格太贵
对于说份量太少,价格太贵的差评,其实是一个问题,回复的思路一般就是给顾客算算帐,因为很多用户是真的不知道一斤肉成本是多少。
比如下图这种:70元的牛蛙份量跟人家30的一样,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 class="pgc-img">>上面商家的回复已经很好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小编为了给大家做一个通用模板,把这个回复再次改进一下,来用更多商家。
客人您好,首先感谢您选择本店下单(1、先感谢)。看了一下您的订单,实付71元包含了牛蛙+主食+饮料+包装费+运费,我们实际到账只有50元(2、很多人差评会夸大金额,有人会直接用菜品原价计算,这里商家需要根据实际金额更正用户的描述)。等比例换算下来您的牛蛙40多一点,我们店内小份蛙6两、大份蛙9两绝对不会缺斤少两,同时是明码标价,您下单前可以多考虑一下是否接受这个价格(3、标明自己的份量和价格都是合理的)。您提到的30元牛蛙,实际商家收入也只有20元,如果也能做到这个份量、这个口感,只能是冷冻产品才能赚钱,我们用的是活蛙,做不到这个价格(4、讲清楚食材成本,避免跟次品进行价格比较)。再次感到抱歉。
能做到以上四点,基本就能解释店内的份量和价格的问题了。商家作为行内人,是可以适当给用户普及一下不同等级的食材之间的价格差异的,这些帐一算就明白了。
4、炒菜肥肉太多/西红柿鸡蛋鸡蛋太少/青椒炒肉没有肉等类似食材配比问题
小炒肉、红烧肉简直是肥肉类差评的重灾区,基本所有本帮菜馆和川菜馆都要收到这样的差评。记住下面这个模板:
差评:都是肥肉怎么吃(一般这类差评都附菜品图片)
回复模板:亲,看到图片您的菜品肉确实有点肥,我们饭店五花肉都是一整条买的,不同部位肥瘦没那么均匀,有的人爱吃肥一点,有的人爱吃瘦一点。如果您介意的话,下次备注一下,我们后厨的师傅看到会给您注意一下。这些细节我们后面工作也会更加注意,有时候高峰期太忙了,出品有什么问题您都可以联系我,我的微信:******。我会及时为您处理,把您的损失降到最低。
还有各种食材配比不满意的,如下图:
< class="pgc-img">>小编以前还见过一个印象深刻的西红柿炒蛋的差评,那个差评是说商家的鸡蛋太多番茄太少了。
商家也非常委屈,大意是:以前差评说鸡蛋太少,我把鸡蛋加多了,又来差评番茄太少。顾客太难伺候。
像这种问题,商家首先要定好配餐标准,然后通过回复告知顾客。
范例回复:顾客您好,我们一份番茄炒蛋,每份都是2个大番茄(或3个中等番茄),3个鸡蛋。这是固定比例,不存在谁多谁少的情况。番茄和蛋要配比合适才好吃,哪个多了都不好。
如果有经常出现这类差评的菜品,在前端菜单部分就标注好配比,防止顾客产生争议就更好了。
< class="pgc-img">>食品卫生问题
以上的口味问题,基本上对商家不会造成什么致命的打击,真正对下单影响最大的,还是卫生类问题。
1、食物中毒类,吃了以后拉肚子、恶心呕吐
< class="pgc-img">>很多商家看到这种评论,感觉非常无奈,吃了拉肚子、感觉不舒服会让人联想到:食品变质、制作环境卫生堪忧等,但讨厌的地方在于它也没具体说哪里不好,让商家想反驳的都无从下嘴。
这类差评我们建议商家回复的时候可以包含以下要点:
1、讲明自己的进货渠道,保证食材干净卫生
2、不要盲目否定用户提供的情况,而是从逻辑上解释这应该这可能是用户的个人情况,不一定和本店有直接联系。
3、解决方式:可以留电话,建议申请食安险赔偿。
错误案例:
< class="pgc-img">>评:这种回复说了等于没说,都是套话、空话,只能算完成“回复率”而已。
< class="pgc-img">>评:虽然表现了对用户的关心和足够的诚意,但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店铺本身卫生的不自信,用户对这个商家的语气是很敏感的,太强硬会觉得商家不讲理,太卑微又会对店家产生怀疑。
优质回复案例:针对您的反馈确实体现每个人的肠胃敏感度不同,让您有不好的体验,确实很遗憾。咱家店每天400多份,每天的食材都是当天销售一空,第二天重新配送新鲜食材,食材在店内的储存时间超级短,不会隔夜的,如果真是食材有问题,400个人应该不会是个例出现肠胃不适,但是,顾客是上帝,我们永远希望每个到本店来的食客都能满意而归,我们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在努力,希望得到您的监督。
评:这种商家首先以同理心理解了用户,其次再通过数据和逻辑上验证了用户个人的情况与店家没有直接关系(还侧面表现了本身菜品畅销,收到多数用户的欢迎和认可),最后再次表示自己店铺的服务精神。不过人家这个是万单店一天销售400份是正常,如果你的店月销才400,数字还是要改一下的。
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感觉这个差评除了会在平台流量受到影响外,后续进店的用户看到差评也不会有太多的认同,反而更愿意相信商家。
2、外卖里有头发
这个问题是比较棘手的,外卖里吃出头发非常让用户没有食欲。而这个情况确实也很难说清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遇到这种情况商家一般两种思路:
一是通过分析,得出这根头发并非是自己的(此法有风险,除非商家非常确定),比如:店内都是男士,不可能出现长发。店内长发的人是黄色头发,图内头发是黑色。工作时间,后厨所有人都带头罩。等。。。
第二个思路当然是赔礼道歉,这时候除了真诚的道歉外,一定要附上商家想出的解决方案。这个是为后面进店的人打消疑虑的。
示范回复:
亲,很抱歉出现这种状况,收到您的反馈后,我们非常重视,经过我们后厨排查应该是洗菜阿姨的问题,我们不仅批评她了,连夜给全厨房的人买了头套,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下次您依然可以安心点餐,我们还通过系统赠送给您了代金券,配合满减更优惠哦。我的联系方式是:*****,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我,这样能帮您更快解决问题。
3、菜里有钢丝球
小编万万没想到菜里有钢丝球竟然是也是差评的一大元凶:钢丝球经常在清洁厨具的时候会残留在厨具上,等到厨师炒菜的时候又很难发现。
< class="pgc-img">>商家遇到这种差评,首先要跟客户解释一下这个异物是什么东西,不要让顾客自己胡乱联想。然后说明自己后面的处理方法,已经对用户的赔偿。
范例回复:从图片上来看应该是我们清洗厨具的钢丝球,可能挂在我们处理菜品的哪个地方,没有及时被员工发现,收到您的留言后厨房卫生又重新检查了一遍。抱歉让您遇到概率这么小的事件,给您用餐带来了不愉快。您可否后台联系我一下,我帮您退款,下次再点我们家外卖会送您一份小菜,再次向您表达歉意。
4、菜里有蟑螂、指甲、死老鼠
这类评价就是死亡差评,属于厨房卫生的重大失误,你就是全国辩论赛总冠军也圆不回来。商家应该第一时间找到顾客的订单进行道歉赔偿。
小编还看到很多商家对这类差评一律回复:同行恶意差评、指责顾客敲诈碰瓷
如果商家有证据的话是可以理直气壮怼回去的。但要注意比例,如果每条差评你都这样恶意揣测用户,那么商家本身的信任度也会降低。商家更应该跟平台沟通,让他们删除恶意差评,而不是在评论区里被大家围观互相骂来骂去。
< class="pgc-img">>由于配送原因
1、超时
< class="pgc-img">>图中这种回复,小编觉得并不好。配送超时,用户是不会理解商家的难处的,用户好比是付钱的甲方爸爸。商家应该就超时的事情跟后续的用户解释一下,他们点餐时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如果您的店里只是偶尔超时,比如冬至那天很多东北菜馆的饺子都爆单了,煮都来不及煮,导致出餐很慢。又或者恶劣天气造成配送时间过长,配送员取餐送餐都难。这类情况商家可以跟用户这样回复
范例回复:亲,您点餐的当天时冬至(下雪天),全城东北菜馆(麻辣烫)都爆单了,能买到饺子的都没几家了。我们也是第一年做外卖,高峰期出餐赶不上来单的速度。真的太抱歉了,一年也就这一天。虽然晚了点,但拿到手的外卖应该还是很好吃,都是我们现包现煮的,感谢您选择了我们~
如果您的店是个万单店,一到高峰就经常出餐超时,您可以这样回复顾客提醒一下。
范例回复:抱歉让您久等了,咱家小店因为口味好,还不涨价,所以非常受欢迎。每天中午11:30~12:00是我们的最最难出餐的时间,如果您想准时收到外卖一定要避开这个时段或者提前下单。因为不能及时出餐,平台也会有惩罚,可是我们场地有限,为保证质量,出餐是需要足够时间的,还请您谅解。
2、外卖冷了
外卖餐冷也是一个常见的差评问题,下图中的商家回复应该说是很标准的模板了。
< class="pgc-img">>小编再提供两个其它小店的模板:
没有保温袋的外卖
范例回复:亲,抱歉因为最近天气较冷,您的距离又比较远,所以拿到餐已经不够热了。下次您备注好,我这边会叮嘱外卖小哥把您的外卖放在保温箱里,这样能确保您拿到餐还是热热的。感谢您的下单,祝您生活愉快~
有保温袋的外卖
范例回复:亲,我们已经加了保温袋,外卖小哥那里也有保温箱,已经是双保险了。无奈最佳天气实在太冷了,我们搞不赢它呀!可以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点我们的外卖,保证您心情愉快。
范例回复:我的微信:****,有问题要来联系商家哦!差评无益于您用餐,我们商家都是第二天才能看到评论的,想帮您送去也晚了;匿名评价我们也很难退款。下次有类似情况一定要联系我们,是给您退还是再送一份都好说,这样用餐才愉快呀!
4、菜品撒漏
< class="pgc-img">>范例回复:非常抱歉给您带来了不好的用餐体验。我们拿出去的时候,外卖肯定是好好的,外卖小哥自己也会检查的,但是送餐路上总会有意外发生,如果您收到了撒漏的餐品,可以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可以协商,给你送一份新的或者给您退部分金额。我的联系方式是:*******,有事找我,小刘给您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各类差评问题的回复模板。
商家在处理差评的时候要把差评分三类:
A类是数据型差评,仅对流量权重产生负面影响,差评无内容或无有效内容。这类差评我们随便回复一下就可以,完成回复率。
B类是误解型差评,由于用户的认知偏差导致的差评,这类内容商家解释清楚缘由即可,对后续下单转化率影响也不大。
C类是食品卫生型差评,这类差评才是商家最应该关注的,这类差评基本都是出现了重大的卫生状况,商家除了要想办法删除差评外,更要好好解决自己店内的卫生问题。
对于差评,现在用户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看得下去模板的时候了,商家回复差评的时候简单的问题可以直击要害一句话解决,复杂的问题也可以好好长篇大论。只是切忌不看内容千篇一律,这样的回复最没诚意。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工的老读者都知道,作为一个乡巴佬,我吃饭没少闹过笑话。
上周和几个朋友去吃了一个景色很好的店,其中一个朋友请客,人均高达300块。这个餐厅在某软件上的评分高达4.8!
但是,这个餐厅除了可以俯瞰市区,并没有其他特色,几乎每个菜,都很难吃。其中有一道菜有很强的工业气息,让我不由得怀疑这道菜的制作过程,朋友尝完也觉得异常难吃,于是我小心翼翼问服务员小哥:
“这个菜是不是预制菜?”
原本我得到我想得到的答案,就差不多结束了,但小哥说:
“不是的,这个是我们后厨现杀的鱼做的,绝对不是预制菜。”
朋友一下子就起来了,说:
“走,你带我到后厨看看!”
< class="pgc-img">>小哥慌了,可能没见过真要去的,于是出去叫经理了,然后经理进来赶紧说,现在正是饭点,后厨非常繁忙,就不影响客人用餐了;菜不合胃口,我们可以退掉,或者重新做。
朋友赶紧制止经理:别,直接退,我们怕厨师往里面吐口水。
我跟朋友说,算了,咱们算是踩坑了,吃什么不重要,和朋友见面聊聊比较重要。以后我推荐大家去性价比之王,汤城小厨、莆田餐厅、喜家德水饺啥的,咱们明明白白吃预制菜。
但是昨天我打开评分软件的时候,发现它提示我去点评那个店(可能是我之前点了打卡的缘故),我顺手就给了个匿名差评(注意是结构性差评,口味是差评,但服务和环境都给的好评)。
没想到今天中午,朋友打电话过来了,原来是餐厅找到他,让他帮忙删差评,说不删的话就要重罚值班的员工,处罚很重。
餐厅的人通过我上传的一张图片就定位了我们当天那一桌,不知道是挨个打电话问的,还是怎么操作的。
并且餐厅的经理盛情邀请我去再重新尝一下他们餐厅的其他菜品。
我哪敢去,这不是过去挨打吗?再说,我也消费不起人均300的店啊。
让我感到难过的是,餐厅菜品不好吃,被差评了,不想着怎么改善,只想着删除差评,不然就重罚员工。这个经营思路非常迷惑,令人不解。
我当然是马上删除了匿名差评,毕竟都是底层打工人,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转念一想,好一个转移矛盾大法,有多少人带着我这样的同情心,被道德绑架,不得不删除差评?
还好是很熟的朋友,不然普通朋友请吃饭,再难吃我可能都不会说一句话的。
后面我仔细看了那个店的差评,无一例外都是跟我一样的情况,核心点是难吃。
一家餐厅,做的东西不好吃,请问这还是什么餐厅?
就像一个基金,市场差的时候不赚钱,没问题,市场好的时候也不赚钱,那你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提供情绪价值?
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那些点评软件上评分很高的店,大多数都是坑。我遇到过很多次,吃饭的时候服务员主动过来说,给个好评送饮料,送凉菜的,甚至还有把手机拿过去帮你写100字好评的体贴服务员,无一例外他们身上都有好评的KPI。
我住酒店的时候也遇到过,店员看我是常客,直接拿我手机给上一个订单好评,我都没反应过来。完事告诉我:哥,我有KPI,月底不完成,扣奖金。
这种好评机制广泛存在于全行业,成为一种极其“成功”的商业模式。
想起去年过年我去广州走亲戚,在评分软件上看到一个糖水店,评分只有3.9,一堆差评都是服务态度傲慢、分量少、环境差、价格虚高啥的,还有个差评说,竟然没有与时俱进做无糖或者代糖的?
我去排队吃了下,等了快40分钟,果然好吃。
我也不是说评分低的都是好的,评分高的都是差的,只是感觉,这个东西太随机了,有的时候所谓的评级并不能提供太多的参考价值。
你想想你买基金是不是遇到类似的事情:搞一个五星评级,或者纳入什么核心池产品,再拿个什么奖就更好了,然后整一个数据最好看的区间和排名,反正数据怎么好看怎么来,最后再配一个华丽的海报……
最后申购完毕,这产品好不好得看运气。
今年我还看到更离谱的宣传,因为基金经理前面产品业绩都不好(可能在管期间收益还是负的,并且跑输同类),怎么都找不到亮点,然后直接从两点入手:第一,市场足够低估,现在是绝佳入场机会;第二,基金经理投资理念非常先进,框架极其厉害。
普通投资者其实根本没有分辨能力,如同我看到人均300块的餐厅就吓得不敢点菜一样,完全被镇住了。
我跟你们讲,在那种人均很贵的餐厅,尤其是分餐制的,千万不要怂,你就跟服务员说:
“乡下人,第一次来这种高档餐厅吃饭,不太会点菜,只能模仿上家,然后我跟点他一样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