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5度C”遭遇大陆网友抵制。
85度C为台湾“美食-KY”旗下品牌,因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过境美国洛杉矶在当地“85度C”门店停留,经媒体曝出为蔡英文送上定制“大礼包”而被打上“台独”标签。
尽管“85度C”紧急发出声明灭火,但网友并不买账。8月16日,“85度C”母公司“美食-KY”开盘重挫,一度打入跌停板,股价创下一年半新低。
据网友反映,目前,多个平台APP上已经搜索不到“85度C”的外卖或点评信息。
“85度C”遭网友抵制
“85度C”为台湾连锁餐饮品牌,主要经营咖啡和甜点,名称来自“咖啡在85摄氏度时喝起来最好喝”之意。在大陆也有很多分店。
据台媒报道,蔡英文曾称赞“85度C”为“台湾之光”。
日前,蔡英文借口“出访”南美“过境”美国洛杉矶,访团车队经过当地“85度C”门店时,蔡英文进去点了咖啡,店员们争相拿出印有“85度C”字样的抱枕要求蔡英文签名,对访团的“莅临”相当“惊喜”。不过事件一经披露,“85度C”立即被打上“台独”企业标签,“惊喜”秒变“惊吓”。
有大陆网友扒出,数年前大陆“三鹿”事件后,“85度C”在其台湾店铺中打出了一个“本公司所有乳制品均未直接或间接使用中国制商品”的标语,指控该公司一直在台湾把“中国”和“台湾”区分对待,而不是视为一个整体。
还有大陆网友发现,“85度C”的官方网站中把“中国”归入了公司的“海外据点”,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并列……
来源:85度C官网
“85度C”发声明,母公司竟然这样说……
“求生欲旺盛”的“85度C”15日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紧急发表声明澄清,称“对一行来访客人送出定制大礼包并非实情”,是该店员工的个人行为。同时表示“坚定支持‘九二共识’的立场从未改变”,“反对任何分化两岸同胞情感的行为及言论”。
来源:“85度C中国”微博
但大陆网友对此并不买账:
不知名的唐德超:台独企业滚出大陆!!!
背了个包去溜达:这么多奶茶店 还差你这一家? 不得喝85℃了
arielephanTJ:你到facebook和ins上也去申明一下呀
大白爱吃花生:你们要真是支持九二共识两岸统一的企业,我真不相信蔡英文会选去你们店里
法老的睡前故事:请你去台湾圈钱好不好,我们都吃不起茶叶蛋了,怎么吃得起面包
同时,台湾网友也酸,“搞‘台独’又想赚人家的钱”。还有台湾网友“支招”,干脆改叫“92°C”。
而就在“85度C”在其大陆社交媒体上为自己辩解之时,其在台湾的总公司昨日发布的一则声明,算是为这家在大陆颇具人气的甜点店点上了一曲“凉凉”……
该声明未提及“九二共识”,而是作出两点表态,一是“企业也有责任要照顾好员工的压力”;二是“希望两岸和平发展让商人可以努力拼经济”。
同时,声明针对“85度C”大陆分公司提到,“这是大陆分公司的个别作法,总公司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
也许是意识到这番表态过于“直白”,有可能招来大祸。随后,涉及到“85度C”台湾的总公司立场的报道中,都已将“这是大陆分公司的个别作法,总公司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的表述删掉,但文章标题依旧显示了它们的立场。
“85度C”大陆门店贡献6成以上营收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5月,“85度C”在大陆共589家门店,拥有中央厨房及11个物流中心;在台湾共435家门店,在美国共44家门店,均以加盟店为主,直营店总共不到30家。
据媒体报道,“85度C”自2007年经营大陆市场,到今年大陆门店已占公司整体营收的60%以上。
然而近年来,“85度C”的大陆门店频频曝出食品安全隐患。媒体报道显示,今年8月,上海“85度C”成山巴春店,曾有顾客在店内奶茶内喝出一节电池。上海市工商局公布的2017年度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85度C”肉松面包因用肉粉冒充肉松赫然在列。
大陆多家外卖平台下架“85度C”
在一片声讨中,8月15日,有网友反映,“85度C”在大陆网络已被下架,观察者网查询发现,在“饿了么”、“美团”、“大众点评”等多个平台APP上,确已无法搜索到“85度C”的外卖或点评信息:
饿了么:
美团(查询下拉框中还“残存”一些信息,但其实已经搜索不到):
大众点评(与美团情况类似):
三家平台均未公开回应此事。
南85度C优品汇门店日前闭店
2023年,烘焙行业面临近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洗牌。知名甜甜圈品牌唐恩都乐退出中国市场;老牌烘焙克莉丝汀全线闭店、卖楼抵债;牛角村被曝破产清算;新中式烘焙虎头局渣打饼行深陷闭店、裁员、债务传闻……日前,拥有二十年历史的连锁烘焙品牌85度C也因闭店风波走进大众视野。
“我觉得85度C好吃还不贵,但不知道为啥,门店越来越少了。以前每次路过优品汇那家店,我都会去买,但最近也关门了。”济南消费者王女士说。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曾在济南多点开花的85度C,目前,仅有三家门店正常营业中,全国多地门店歇业关闭。流量不在,行业洗牌加速的当下,作为初代“烘焙王者”的85度C又将何去何从?
目前,济南仅存三家85度C门店,客流量不复往日
六个月闭店四家
加盟商亏损退出
“本想来买个‘凯撒大帝’面包,结果发现牌子都快摘没了。”日前,济南消费者孙女士告诉记者,她到85度C优品汇店消费时,发现闭店了,“储值卡里还有两百多块钱呢。”
实地走访时,记者发现85度C优品汇门店的LOGO已经撤下,招牌白色底板上“Sweetenyourlife”的标语还存留着曾经门店印记,在高德地图、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搜索该门店,均显示“歇业关闭”。附近商场的保安称,“去年10月,就听说要闭店。11月,店里的人陆续搬东西,关店估摸得有一个月了,但现在还是会有人来买东西,看关店了,就问还开不开了。”
85度C文东店店员向记者表示,“优品汇门店可能因经营不善闭店。如果您有储值的话,在我们其他店里也都是通用的。”据悉,仅2023年下半年,六个月的时间里,85度C济南多处门店关停,除优品汇店外,经七路店、华龙路店、华山环宇城店等在相关平台搜索均显示“歇业闭店”,经四路门店闭店稍早,关闭于半年前。
“2011年,济南第一家85度C在泉城广场银座地购开业时,那场面何其火爆。这些年,我都记不清我吃过他们家多少个凯撒大帝、墨鱼熏鸡、提拉米苏了。”济南市民贾女士说,作为85度C的忠实客户,她觉得近年来,85度C的存在感越来越弱。
曾为85度C的加盟商陈先生向记者透露称,去年一年,不少85度C的加盟店都关店退出了,“一方面是因为客单少了,业绩不行,亏损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85度C大举进行品牌门店升级,要求重新装修,才可以继续加盟,考虑到成本等多种因素,不少人都直接选择停业。”
初代“烘焙王者”
昔日年轻人打卡地
公开资料显示,85度C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中国台湾的连锁咖啡、蛋糕、烘焙品牌,隶属于美食-KY旗下。2007年,85度C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门店;此外,记者还注意到,85度C的业务范围还扩展到海外多地;2010年,85度C以“美食达人”名义在中国台湾挂牌上市。
2007年,85度C大举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实现了每年100家门店的疯狂扩张。2019年,85度C成功入驻柬埔寨,再扩海外市场。
从营业状况来看,2009年至2017年,85度C在中国台湾的营业额一直在30亿元到40亿元,市场渐趋饱和;而在中国大陆的营业额则从2009年的27亿元一路飙升到2017年的148亿元;在美营业额也达到了37.7亿元,且当时的扩张趋势明显。
“印象里2010年前后,去85度C喝个下午茶是‘弄潮儿’的标配,甚至有力压星巴克之势。”济南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当时济南的第一家85度C开业后,很快就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无论周末还是工作日都是不缺人流量的。”
“当年,85度C的现售烘焙理念、甜点加咖啡的销售模式在国内算是率先实施的,很快这种理念、模式,就在全国烘焙行业迅速传播。”业内人士表示,早年间,85度C店内的热销单品都是业内的“对标产品”。
食品安全频出
85度C疲态初现
事实上,85度C的发迹史并非一帆风顺,其步入下坡路有迹可循。2010年前后,伴随着快速扩张,85度C的“食品安全”“克扣薪水”“欺骗消费者”等一系列问题也进入大家视野,发展受挫。
2013年1月25日泉州市一家85度C门店的面包被老鼠啃食,被一市民发现并用手机拍摄,投诉店家无果,该市民便将拍摄到的影像寄往当地电视台曝光。
2016年2月15日,福州的一位消费者在当地85度C买的一个三明治中发现一条长约5厘米的活蚯蚓。同年7月,85度C又因“蛋糕里惊现螺钉”被指忽视食品安全。
2018年6月26日,上海的一名消费者在其购买的85度C奶茶中,发现一节电池。且在此之前,已有多位顾客在有关网站的评论区留言,称该涉事门店的卫生状况堪忧。
2017年,上海的市场监管部门发现,全上海85度C销售的所谓“肉松面包”,其实际成分为廉价的肉松粉,监管部门认为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依法处以85度C15万元的罚款。2018年,85度C更是被卷入持续的“负面“风波。此后,85度C就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艰难“止血”的下坡路阶段。
从上海、徐州的部分闭店,到淄博、郑州的闭店退场。2022年,85度C折戟长沙、武汉,官宣全面退出武汉市场。
行业赛道大洗牌
老式烘焙多迟暮
据媒体报道,此前85度C的母公司美食-KY曾证实,2023年第三季度关闭中国大陆市场14家85度C门店,预计第四季度将再关闭15家,合计下半年关闭约30家店,占总店数的5%。截至2023年9月,美食-KY来自中国大陆的营收占比已下滑到51%。
记者注意到,尽管国内市场面临着闭店如潮的困境,85度C仍在自救,布局宅购、增设线上商城,定期出新、促销。85度C品牌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85度C有着独立的研发团队,品牌发展也始终保持初心……尽管近年来,85度C在营销方面的动作不大,但也在努力做出尝试,线上线下活动也一直在跟进,“此前的亲子活动,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我们相信最好的营销方式是人与人的交流。当然我们也会根据市场进行调整,做出相应的改变。”
纵观烘焙市场,从风光无限到渐渐隐退,85度C经历着的也许是老牌烘焙企业的共同阵痛。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年,全国面包烘焙品类的新开门店数为122017家、关闭门店数为120143家,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面包烘焙总门店数的增长率为1%。从有着“烘焙第一股”的克莉丝汀全线闭店、卖楼抵债,到知名甜甜圈品牌唐恩都乐退出中国市场;牛角村被曝破产清算;新中式烘焙墨茉点心局、虎头局渣打饼行则深陷闭店、裁员、债务传闻……2023年,老牌烘焙哀嚎遍野。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小毅分析称,近年来,一众知名烘焙品牌走下坡路,或关店裁员或倒闭退场,原因多元,“但总体看来,烘焙店行业本身门槛较低,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很容易供给过剩,加上烘焙产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难以上规模,单店利润空间存在上限,再者房租、人力等成本的上升,也让烘焙行业面临资金的压力……”
面临竞争加剧、洗牌加速,有志于在烘焙赛道上开疆扩土的85度C不断进行新的“试水”,新、老烘焙品牌也都在从产品丰富度、消费者满意度、品牌营销等方面着手发力。
接下来,烘焙行业的下半场竞争,火药味渐浓,谁是赢家,有待市场证明。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晓彤 实习生 范心雨
<>年是85度C进入大陆市场的第10个年头,店面数量已经达到了550家;7月7日,它在美国的第31家店在德州休斯顿Bellaire开业,这也是它的全球第1000家店。
全球第1000家店开业
回望吴政学创立85度C的发展之路,华商名人堂给出了20字高度概括的准确评价:平民级价格,五星级产品;世界级品牌,传奇式跃进。
2003年1月,在原公司内部成立85度C咖啡蛋糕烘焙事业部;
2004年6月,成立台湾北部烘焙工厂;12月,第一家直营店于永和保平路开幕,创下月营业额90万(人民币,下同)的佳绩;开放加盟;
2005年12月,在台中成立全台最大研发中心与中央工厂,门店数量83家;
2006年10月,澳洲第一家店开业;12月,台湾总店数237家,年营收约5.27亿;
2007年6月,全台门店数290家;8月,上海第一家店开业;全球年收入6亿元;
2008年8月,澳洲中央工厂成立;9月,美国第一家店开业;12月,全台门店数324家,全球营收7.6亿元;
2009年9月,全球总店数400家,大陆地区74家;
2010年11月,以“美食-KY”代号2723在台上市;
2011年2月,全球总店数500家;8月,美国第二家店开业;12月,澳洲第五家门店开业,全球门店数600家;
2012年7月,合作门店在香港开业;10月,第一间天然酵母面包坊“面包同话”在台北南京东路开业;11月,火锅品牌“这一锅”在台北中山北路开业;全球门店数超过700家;
2013年10月,美国第一个中央中场正式启用,可供应50家门店;
2014年11月,大陆地区门店数475家,首家委托经营店铺授牌;美国地区11家店;
2015年7月,淀山湖工厂落成,大陆地区门店数487家;全球拥有831家门店;
2016年,全球总店数共有977家,其中大陆538家、台湾400家(其中366家为加盟店)、澳洲6家、美国25家、香港8家,员工数达到2.3万人
2017年7月7日,全球第1000家店的诞生于美国德州休斯敦Bellaire;大陆已达550多家门店,覆盖17个省份93个城市。
从2004年台北第一家店,到全球开出1000家店,85度C用13年时间打造了一个休闲餐饮的超级品牌。
标准的85度C一代门店形象:三角窗位置
在台湾市场,以星巴克为竞争对手,并用一年时间开出和星巴克一样多的店铺;大陆市场,比竞争对手面包新语、巴黎贝甜更晚进入,以完全不同于台湾的加盟拓展方式,采取全部直营的模式,后来居上,成为咖啡烘焙行业的另类创新者;在海外市场,它的竞争对手是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的复合模式,以多元化的产品组合,逐渐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85度C被台湾媒体誉为“台湾之光”,2016年,85度C营业收入49亿元,面包新语30亿元(其中烘焙收入占比50%)。
吴政学早年间连续创业的经历和他大胆激进的经营理念早已为人所熟知,从执行层面上讲,他选择了一个市场熟悉的产品(咖啡)、然后以破坏式的价格策略在区域市场上逆袭得手;然后,毫不犹豫通过加盟迅速复制门店、形成品牌势能,在小资文化高地(台湾)验证了产品和经营模式的可行性;随后一改产品策略,向先行者面包新语、巴黎贝甜学习,推出以咖啡饮品为主、面包蛋糕为辅的复合产品模式,在同样具有小资气息的上海、一口气开出60家直营店;在进军内地其他区域时,更是省会城市连同次级三四线城市同步推进,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在品牌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毅然决然拥抱资本,先是引入汇丰、潘蔚合计约2亿元投资,次年挂牌上市获得资本市场的力捧。
85度C的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而这背后,是一个中年男人近乎朴实的商业逻辑,2011年吴政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从未对餐饮业怀有特别的兴趣,我只是哪儿赚钱我去哪儿。”
85度C创始人吴政学
有强烈的逐利心,还必须要有高超的经营技巧才能支撑这份野心。
85度C的经营技巧已经被分析的过于透彻了:
原产地食材原料、五星级大厨,打造五星级的平价产品,这是它的人才观和产品观的直观体现;
三角窗选址、分切星巴克客流,核心商圈、优质社区的顶级店面,这是它独特的终端理论;
咖啡饮品、面包、蛋糕三位一体的产品模式,所有产品尽量按照中央工厂化(目前全球有17个中央工厂、1个超级工厂)的标准进行生产配送控制成本,以食品工业的思路打造规模化休闲餐饮品牌,这是它的精益生产。
这就是85度C核心的经营技巧,依靠这“三板斧”,它在创立的前10年一直保持着高速扩张、迅猛发展的态势,直到2013年,85度C遭遇了创业10年来的第一次低谷。
当年总体收入约合人民币25.9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1.5%,而其2013年利润约合人民币1.18亿元,同比2012年下滑幅度高达40.09%。直至2014年85度C仍处颓势,全年利润约合人民币1.06亿元,同比2013年下滑10.02%。
造成利润缩水的最大原因是2013年在美国投资6000多万开设的中央工厂,第二原因是大陆直营店的三项主要成本的上涨(原料、人工、租金)和中央工厂的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三个原因是2012年多元化的投资布局:面包同话、这一锅。
从品牌发展上来讲,第一个原因最多算是超前一步布局,不算失手;第二个原因只能通过更大的规模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来解决;第三个原因才是真的挑战。这似乎也是很多品牌必然经历的阵痛:不满足于主业取得的成绩,贪图更大的次业市场,尝试投资去做多个副牌,却发现运作思路完全不一样,挑战巨大、分散精力,反而影响了主业的发展步伐。
85度C二代门店形象:店内就餐区有更充足的空间
经历了2013~2014年的震荡调整,激进的85度C开始在台湾、大陆地区采取收缩战略,升级二代门店,提升进店客人的滞留消费时间,同时成立最大的超级工厂、将原来的11个中央工厂变成物流中心,进一步提高产能综合利用效率;在北美地区加快开店步伐,释放中央工厂产能;减持“这一锅”股份,将经营重心重新调整到85度C品牌上。成效是卓著的,税前净利润从2014年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5年3.5亿元、2016年5.35亿元,2017年第一季度已完成税前净利润1.52亿元。
跃进的85度C,继续谱写着台商长袖善舞的商业传奇。
1000家店开业纪念杯
以餐饮的名义,聊聊广告、商业和生活,【无饭】胜大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