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提升奶茶店的人气和销量,成为许多店主关心的问题。高人气不仅能带来更多的客流量,还能提升品牌知名度,最终转化为销售额。那么,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奶茶店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顾客呢?用这4招,准没错!
< class="pgc-img">>一、创新产品与季节限定,打造独特卖点
1. 创新产品线
创新是吸引顾客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保持经典产品线的同时,定期推出新品,如独特口味的奶茶、茶饮和小吃等。根据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开发新奇、有趣的产品,如黑糖珍珠奶茶、果茶、芝士茶等。创新不仅能吸引新顾客,还能保持老顾客的持续关注。
2. 季节限定产品
季节限定产品是提升奶茶店人气的有效手段。根据季节变化推出相应的饮品,如夏季清凉的水果茶、冰沙,冬季温暖的热奶茶、热巧克力等。这类产品的稀缺性和时效性能激发顾客的消费欲望,形成一波消费热潮。
二、打造独特店铺氛围与体验
1. 店铺装修与主题设计
一个独特、有吸引力的店铺设计可以有效吸引顾客进店消费。根据品牌定位和目标人群,打造符合品牌特色的装修风格和主题设计。无论是温馨的居家风、时尚的都市风,还是富有异域风情的装饰,都能为顾客带来不同的消费体验。特别是如今“打卡”文化盛行,精美的店铺设计还能吸引顾客拍照分享,提升品牌曝光度。
2. 顾客体验与服务质量
优质的顾客体验和服务质量是留住顾客的关键。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让顾客感受到关怀和尊重。此外,可以设置互动区域,如留言墙、DIY奶茶区等,让顾客在享受美味饮品的同时,也能参与有趣的活动,提升顾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三、线上线下营销双管齐下
1. 社交媒体营销
社交媒体是提升奶茶店知名度的重要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定期发布新品信息、优惠活动、店铺故事等内容,吸引粉丝关注和互动。同时,鼓励顾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消费体验,通过用户生成内容进行口碑传播。策划线上活动,如抽奖、打卡集赞等,也能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2. 线下促销活动
线下促销活动是吸引顾客进店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节假日、周年庆等特殊日子,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限时折扣、买一赠一、会员专享优惠等。利用节日氛围,推出应景的主题活动,如情人节的情侣套餐、圣诞节的节日特饮等,吸引顾客在特定时间段进店消费。
四、会员管理与客户关系维护
1. 建立会员制度
建立完善的会员制度,培养忠实顾客。通过会员卡或电子会员系统,提供会员专享优惠、积分兑换等福利,增加顾客的回头率。定期推送会员专属资讯和优惠信息,提升会员的粘性和消费频次。
2. 客户关系管理
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定期回访老顾客,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提醒顾客参与活动或享受特惠。节日期间发送祝福短信,增加与顾客的情感联系。通过细致的客户关系维护,提升顾客的忠诚度和品牌认可度。
天的“超级黄金周”,超8亿人次出游、国内旅游收入超7500亿元……“十一”黄金周是观察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不断刷新的数据体现了我国假日经济的澎湃活力。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各大热门景点人头攒动,不少餐厅饭店开启排队长龙,这些火爆的景象,被业内视为迎来了近五年最火黄金周。多家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受中秋和国庆叠加效应以及亚运会热潮的影响,餐饮、出行、门票景点和住宿等消费需求强劲增长,黄金周掀起消费热潮。
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出行市场颇为火爆、旅游景点开启“人从众”模式成为多方共识。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黄金周旅游市场的火爆,也让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相关订单迎来大幅增长。
携程数据显示,“十一”期间,国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2倍。机票、酒店、门票、民宿、租车、邮轮等旗下业务也大幅增长。其中,门票、民宿订单均同比增长超2倍,邮轮订单同比增长超6倍。此外,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8倍;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平台酒店预订量超过“五一”假期,创下今年以来的单日峰值。机票、火车票、景区预订量均创下近5年同期的新高。
10月6日,飞猪发布《2023中秋国庆假期出游快报》也显示,今年“十一”期间国内酒店、机票等履约规模继续大幅超越2019年同期。租车自驾热度显著上升,国内租车预订量较2019年劲增超4.6倍。出境游迎来新一波复苏势能。“十一”假期前一个月,飞猪签证办理服务的履约规模较今年“五一”前一个月,增长70%以上;“十一”期间,国际机票预订人次创年内峰值。
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长线及出境游需求持续高涨,订单占比超过90%。家庭亲子客群以近60%的占比继续领跑十一出行大军。十一假期,马蜂窝站内各地“美食”相关热度平均上涨超80%。
旅游出行市场的火爆也带动新茶饮消费持续火热。来自喜茶的数据也显示,喜茶全国门店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众多门店销量环比节前增长500%。假期期间,喜茶在热门旅游城市和景点、交通枢纽等地门店的销量都出现了暴增。在热销产品方面,喜茶节前刚推出的新品——茗奶茶最新单品月观和去年的“热搜爆品”喜柿多多,销量分别达270万杯和120万杯。
奈雪的茶方面最新披露,黄金周期间,门店出现爆单、排队热潮,茶饮销量突破1000万杯茶饮,多地门店环比节前增长超500%,部分城市线上外卖订单增长超200%。此外,9.9元的奈雪鲜奶茶热卖超300万杯,同时带来约150万新增会员。
值得一提的是,国庆期间,奈雪的茶借助双节消费高峰,频繁开设新店。公司方面表示,奈雪25城52店齐开,各地新店迎开门红,南阳、十堰、新乡等多个三四线城市首店单日饮品销量突破5000杯。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全国门店销售整体呈现一二线城市销量领跑全国,三四线城市增速突飞猛进的消费态势。
“超级黄金周”带动餐饮热
除了旅游市场外,餐饮企业也迎来了传统假期消费旺季。“从2023年9月29日到10月6日的8天里,海底捞门店接待顾客超1300万人次,日均到店客流同比2019年国庆期间增长超过70%。”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超级黄金周,全国海底捞以区域特色产品和服务迎接消费者。
比如,在上海,静安大悦城顶楼的标志性打卡点摩天轮下面,海底捞摆出了一个个“星空泡泡屋”,让消费者们边吃火锅边观景;海底捞太原万科城店将商场户外平台布置成了都市露营地。在北京、深圳、武汉、西安、郑州等多个热门旅游城市的海底捞,也带来了夜市小吃外摆、露营火锅、天台火锅等多元化的新体验。
西贝餐饮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西贝莜面村全国347家门店,累计接待客流超260万人次,同比22年十一黄金周客流增长16%。“今年随着热门旅游城市客流量增多,家庭聚会需求量增大,西贝各家门店也迎来了用餐高峰,主要集中在假期前两日,其中用餐量最大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
呷哺呷哺则借力双节消费高峰频开新店。呷哺方面表示,10月国庆档,全国有18家新店及焕新店亮相,先后落户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湖南、湖北等地。其中,天津佛罗伦萨小镇餐厅和广州正佳广场餐厅,连续3天打破历史销售记录;天津佛罗伦萨小镇餐厅,最高翻台率达10.85翻,平均单店单日销售额接近8万元。
另一方面,旅游热门城市及旅游景点周边餐厅颇为火爆,例如呷哺呷哺大兴国际机场餐厅,营收比去年增长3倍以上,平均翻台率超5.4翻。另据湊湊迪士尼小镇店店长邓欢介绍,国庆节间,我们将就餐时间从11点调整至10点半,基本上一开门就开始上客,从11点半开始就需要排队了,爆满至基本上全天候都在排队,平均等位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
除了火锅店生意大卖外,随着线上火锅商品的丰富度、即时到家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消费者正走向“火锅自由”。
叮咚买菜数据显示,整个假期实现了超100,000个锅底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实现33.3%的增长。此外,由于假期用户户外活动增加,部分火锅订单的目的地将从家庭住址转移至公园、露营地等户外场所。双节期间,户外场所的火锅订单与住宅区的比例接近1:19。
整体来看,餐饮消费在假期迎来大幅增长。美团日前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全国服务零售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153%,迎五年来最旺“十一”,其中,全国餐饮堂食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254%。
责编:张骞爻
校对:陶谦
上海徐家汇商圈的美罗城一楼,一家家奶茶饮品店或间隔或正对着密集出现,色彩鲜亮的店铺背景上,大大的中文字样显眼地打出卖点。就是这样的高密度,每家茶饮店外仍然不乏排队等待取餐的年轻人。这般热闹,与一街之隔在近期正式谢幕的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形成鲜明对比。
后疫情时代,各地消费在挑战之下逐渐复苏,其中餐饮业态的表现尤为突出。而和大餐饮相比,奶茶饮品店普遍显得还要热闹一些。不管是那些因排长队上热搜的网红饮品品牌,还是最近一天单品销售突破1亿元的“酱香拿铁”,都是流量和销量逆势激增的赢家。
顶流的个案,带动了上下游玩家争相涌入,也催生了巨大的市场蛋糕。8月8日立秋那天,近20万家奶茶店参加了美团发起的“立秋奶茶狂欢节”,当天累计卖出的奶茶超过4000万杯。另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2022年新茶饮市场规模为1040亿元左右,门店总数约48.6万家,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50亿元。
在消费复苏低于预期的大背景下,茶饮店到底有多火爆?背后又对应着怎么样的消费刺激密码和创新创业账本?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长期在首店经济上占据全国第一的上海是最前沿的试验场,也是窥探答案的窗口。
这些数据均远超往年
和普遍收紧的投资相反,今年茶饮行业的新店扩张速度是明显超过往年的。
“今年我们的开店总数会是前面几年开店总数的4倍以上,节奏比往年都要快。” 上海宝珠奶酪饮品市场经理张三丰告诉第一财经,截至8月,他们今年新开了60多家店,其中上海近20家。作为成立了十多年的奶酪饮品品牌,宝珠奶酪在今年开启了快速发展拓店阶段。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和市场的投入,宝珠奶酪在其官网上挂着的“每年卖出300万杯”的数据显得有些滞后和过时。“300万杯是上半年的,现在已经远超这个数字了。”张三丰说,就公司上半年整体的业绩,环比增长了2倍以上,“线上线下都在同步增长”。
作为新中式茶饮赛道的头部企业,霸王茶姬相关负责人也向第一财经透露,今年他们整体的客流量明显翻倍,目前单在上海这一座城市就有22家店开门营业。
在今年迎来第10个年头的新茶饮品牌喜茶,目前全国的门店总数已突破2000店,并在2022年底开放了事业合伙,也即在此前的全部直营之上新增了加盟模式。今年,除了以直营形式在洛阳、赣州等多个城市开出新店外,喜茶的事业合伙业务保持了高速发展,已开出的加盟店突破1000家。
门店数量的增长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势能,也带来销量的爆发。根据喜茶提供的数据,按照月度来看,今年上半年喜茶门店月度销售额同比、环比均实现了持续增长,可比门店的日店均销量也连续6个月上涨。今年6月以来,喜茶单店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20%以上。以 50平方米为主力面积的喜茶事业合伙门店,已经出现了月销售额达百万元的案例;部分单店的单日销售额甚至高达10万元。
销量的飙升,意味着投资回报周期的显著缩短,这直接促成了今年各大品牌的大手笔扩张。
张三丰透露,宝珠奶酪今年的投入产出比明显优于往年,“今年新开的不少门店投资回报周期都在6~9个月,甚至更短”。
上海一家大型商业中心负责人张剑(化名)告诉第一财经,业内将奶茶饮品店俗称“水吧”,和大餐饮相比,不管是物料、租金、装修等投入都要小得多。虽然每家店的回报差异很大,但在生意好的时期,水吧基本上3~6个月就能回本,“一般水吧在50~60平方米左右,卖奶茶一个月就能做到七八十万,净利润接近30万元,几个月就能回本”。对比而言,一般一家餐饮门店的投资回报周期往往需要一年左右。
在张剑看来,较低的试错成本以及越来越短的回报周期,让迈入饮品行业的门槛大幅降低,也让这一赛道的创业创新在经济波动期显得尤为火热。一定程度上,和咖啡或大餐饮门店不同,饮品店没有或者较少有堂食区,因此也更容易有排队效应。再加上社交媒体和外卖等新商业模式的助力,奶茶饮品行业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新的消费风向标。
“消费降级”下的创新
在消费复苏不尽如人意的背景下,大商场里的奶茶店越来越多,对应的是消费者如今逛街只爱买茶饮的“消费降级”趋势吗?
就消费决策而言,张剑提出,十几二十块一杯的奶茶,确实容易下决定。随着市场的下沉与扩张,以及日趋激烈的内卷竞争,单品的平均价格还在持续下降。
“今年茶饮市场杀得很凶,大品牌都在降价下场厮杀。”张三丰表示,原本中低端的品牌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而中高端品牌则迫于扩张压力不得不降价,以换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以喜茶为例,截至2022年底,喜茶常规门店菜单主流价格处于15~19元之间的,占比超过80%。
看似“消费降级”的表象下面,其本质却是消费需求实实在在的改变,以及品牌策略和供给侧创新的主动应对。
张剑提出,Z世代的年轻消费者“喜新厌旧”的特点愈加明显,而茶饮店迅速更新品牌和产品的节奏与之匹配。不少新的品牌背后,可能还是同一个品牌运营团队。与此同时,如今的市场推广、品牌策略和以往相比也更加专业,“不再是单家店做口碑,而是更多由品牌公司集中制定结合了新兴渠道的露出方案”,这让短期内出现爆发效应成为可能,也提高了品牌运营的门槛。
张三丰认为,近年来市场消费习惯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追求更健康,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经历了甜品的辉煌年代也见证了新茶饮崛起的他们,看到了消费底层逻辑的变化,“本质上是国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对于社交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品牌能够不断提供更健康也更高价值的产品,就有可能赢得最终的市场竞争。基于差异化价值和多年来形成的一定的壁垒,他们觉得接下来的机会仍然大于挑战。
对应消费市场的购买力和偏好变化,各大商场的招商策略也在求新、求变。
成立了25年的美罗城,最近几年每年都会主动调整入驻的品牌,自带年轻人流量的人气奶茶旗舰店自然是香饽饽。除此之外,一些客单价并不高的网红餐饮首店也会被嵌入到各个楼层,吸引年轻人打卡吃喝的同时,带动整个商场的流量与销量。
美罗城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今年美罗城内新开业的奶茶咖啡饮料店就有8家,整个商场现有21家茶饮类门店。
“我们每年调整的比例都在15%左右,最低不会低于10%。”美罗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明表示,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几家新品牌出来,“把客人吸引到很多年轻人喜欢的网红的新店首店,这样就能把客人有效转化为消费流”。
今年8月,美罗城举办了上海首届必吃榜市集,让消费者一次性吃到数十家宝藏餐厅,再叠加暑假专门引入的网络游戏《原神》展等多重元素,当月的销售额与客流分别同比增长了约50%和75%。
商场与门店品牌的流量是彼此成就的。张剑提出,虽然不乏成功的案例,但奶茶店具有明显的长尾效应,“很多店也可能就在生存线上挣扎”。因此,商场方面必然会考虑其经营状况和对应的租金承受能力,从而优先选择业态更新、流量更好的品牌。除了引入的品牌和业态持续更新迭代之外,商场本身还应更加接地气地去研究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同时做好服务,“商场的洗手间干净明亮、服务人员的态度以及无障碍设施的完善,都是可以打动消费者的点”。
随着品牌们在大浪淘沙中走向成熟,新茶饮行业的供应链也试图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中创新升级。其中,喜茶于2022年初投入使用的第一批智能设备,如今已在所有门店中投用,也实现了茶饮门店全流程智能化。宝珠奶酪则把中央厨房升级成了中央工厂,主要用于生产核心原浆,再通过核心设备,实现全国门店的产品供应和品质把控。
在充满挑战的经济形势下,受到茶饮带动的新消费市场蓬勃向上,有力带动了就业和创业。以单店解决6到8人就业计算,纳入统计口径的奶茶店解决了300万人以上的就业。算上供应方、物流方、外卖方等环节,就业规模更加可观。随着头部品牌陆续将直营开放为加盟模式,奶茶“合伙人”团队也在快速壮大。
和传统的零售业相比,注重体验的服务零售业态的旺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下半场”的趋势。紧跟新消费需求而不断发展的服务经济及数实融合,也越来越成为了拉动就业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