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外卖软件带动外卖行业的发展,外卖成了奶茶商家们一项可以选择的销售方式。一些深谙经营之道的奶茶店早就乘上外卖热潮的东风,依靠外卖这块“肥肉”,在营业额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即使是五一、国庆这样的消费高峰期,豆吉也不会关掉外卖通道,因为外卖所占的利润比实在太高了,一般达到30%左右。这不是与门店销售争夺客源,是奶茶品牌实现利润的有效途径。
1. 外卖可以带动门店销售
外卖和门店销售是相辅相成的,外卖不会争夺门店的存量,反而会通过创造增量来带动门店销售。原理很简单,网络开辟了奶茶店的新客入口,如果体验好,该部分顾客很可能会到线下门店消费,而感受过实体店内的氛围和服务后很可能会转化成老客。
从某种程度来说,外卖是奶茶品牌曝光的一个口子。豆吉基本每个门店都开设了外卖通道,也是加盟商一年内回本的有效方式之一。做外卖和堂食一样,都得认真仔细。因为外卖涉及到骑手送餐,饮品会在路上颠簸一阵才能到客人手中,这对奶茶店的饮品、包装等都是一个大考验。
2. 外卖可以补充门店销售
门店销售受天气、假期等的影响较大,外卖能够在奶茶店门店销售不佳时支撑营业额。网上外卖订单高峰时期,大都出现在下雨、寒潮或高温、台风等天气恶劣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网上外卖奶茶订单量比平时增长30%。外卖和门店销售相互补充,交易额相对稳定,也有利于奶茶店经营计划的制订。
豆吉的写字楼店周末生意相对没那么好,上班族们基本放假了,这时候外卖成了门店增收业绩的主要来源。
外卖的重要性大家知道了,那么,做外卖具体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a. 产品图要好看
现在是“颜值时代”,奶茶店的外卖产品展示图若是不好看,可能直接把顾客吓跑到竞争对手那去了。豆吉公司设有外卖部,负责外卖的所有事宜。通过外卖部上传的产品图片是豆吉请专业摄影师拍摄的,或者是公司插画师画的。
b.奶茶包装要仔细
一杯出品好的奶茶,没有包装支撑,送到客人手中难以想象。热饮和热饮都需要做保温措施,这样骑手送到客人手中的饮品才不会得到差评。
此外,要注意奶茶的封口完好,以免产品洒出来。豆吉以“汤圆奶茶”主打差异化,一些产品是含有小汤圆的,产品内有无汤圆所用的吸管也不一样。豆吉的门店店员在打包环节需要注意两种吸管的正确使用,烧仙草要配勺子等。
c.做好外卖店铺评价
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都很看重客人的好评,饮品行业尤甚。
如果一家店铺的外卖差评比较多,那么这家店铺的外卖生意是很难发展下去的。对于顾客的评价要及时回复,好评的话要表示感谢,差评的话要跟顾客解释清楚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相信,这样一段时间之后,积累起来的粉丝也是可观的,带来的销量也不用说了。做一个好评返现卡是很多商家的小策略。
随着手机订餐风潮的迅速普及,在线外卖业务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奶茶店带来许多额外的收益,作为奶茶店经营者,应该对网上外卖重视起来,不要看作“附加”业务随便经营。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牌越来越多,如何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
茶饮品牌纷纷开始做定位,但也常常陷入误区、走了弯路。
最近,我专访了合众合餐饮全案(以下简称合众合)创始人姚哲,他亲自参与打造30+饮品品牌后,发现了品牌靠定位突围的4个关键动作。
来了解一下——
< class="pgc-img">>作者 | 妮可
100店和1000店,不能是同一个定位
这两年,通过品牌定位、细分赛道,饮品业跑出千店规模的连锁品牌,也出现不少误入歧途的案例。
比如,提起细分,就是聚焦产品,XX草莓水果茶、XX酸奶饮品。这带来的后果是:要么定位过细,要么缺乏特色,反而流失掉原有顾客。
在合众合创始人姚哲看来,很大一部分定位失败,是做定位的时候搞错了发展阶段。
10家店、100家店、1000家店,品牌所处的成长阶段不同,面对的竞争对手肯定也不同,就要不断地对品牌定位进行调整。
比如,7分甜围绕杨枝甘露这个产品,先后用过3句slogan:
第一阶段:杨枝甘露更好喝;
第二阶段:杯装杨枝甘露创造者;
第三阶段:杨枝甘露就喝7分甜。
在第一阶段,市场对杨枝甘露还没有认知,应该先把产品“推”出去,slogan主要在于推广杨枝甘露;
到了第二阶段,杨枝甘露开始爆红,是时候借产品势能来推广品牌,slogan开始聚焦品牌、传播品牌;
到第三阶段,饮品店都上了杨枝甘露产品,这时就要强调品牌在品类里的领导地位。
“做定位时,可以先自我审视一下,目前品牌处于什么阶段?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阶段只能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姚哲说。
姚哲给我看了一个合众合的品牌阶段参照表:
0-1:找需求
开出第一家店,是品牌的第一个阶段。要找到一个竞争对手没有满足的、市场消费者关注的、且关联自身品类的重要需求,然后形成现阶段的差异化竞争力。
1-10:找模式
10家店以内,应该基于自己的核心差异化,找到适配的商业模式,完善单店模型,为品牌裂变扩张提供准备。
10-100:标准化快速裂变
这个阶段,品牌已经有了标准化、易复制的单店模型,应该抢占市场份额,从开店速度、规模、密度上建立优势。
100+:建立热销和领导地位
当品牌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有了一定的能见度后,就有了成为品类第一或区域市场领导者的机会。
500+: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
这个阶段,品牌需要具备不断修正、不断深入的能力。
总的来说,一个品牌的战略方向是不变的,而定位则应该是围绕战略方向分阶段进行的。
找基因,发现品牌最能打的优势
有一个常见的“定位迷信”,是盯着对手短板和市场空白,却没看清自己的长处。
实际上,做定位,一定要找品牌自身基因里的第一需求,基于核心需求做延伸。
“一切脱离了企业基因的盲目定位,都不能长久。”姚哲说。
想找准自己基因,就要全方位审视品牌本身,思考核心优势到底在哪。
创始人基因、企业基因、品牌基因以及产品基因,分别是什么?是产品研发比较新锐,营销打法多变,还是具备较强的渠道和市场开拓能力?
无论是产品研发、营销玩法,还是供应链优势,都能成为支撑定位的品牌基因。
比如迷客夏鲜奶茶,最早是来自台湾的手摇奶茶,在台湾有200多家店门店。进入大陆市场后认知度不高,“手摇奶茶”又没有太强的价值感。
姚哲介绍,合众合在帮迷客夏重新做定位梳理时发现,鲜奶,一直是迷客夏最显而易见的基因,沉淀了稳定的供应链。
用鲜奶打造价值感
>于是,他们帮迷客夏把品类调整为“鲜奶茶”,把品牌和消费者的注意力都聚焦到鲜奶茶上。
为了巩固认知,打出slogan“拒绝奶精,只做鲜奶”,甚至专门做了一张鲜奶和奶精的对比表,张贴在最显眼的位置。
很快,重新定位后的迷客夏站稳了市场,在苏州地区已经开出了十多家门店。
品牌要想做大做久,一定是坚持做自己所擅长的事情,然后充分放大自己的基因和优势,才能真正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力。
细分做多“细”,主要看市场
大家都说,定位细分赛道,最理想的结果是开辟一条“只有自己”的赛道。
那么,这条赛道应该定多“细”?是不是越“细”越好?
姚哲说,合众合的方法是:区域市场做需求汇聚,一线市场要足够细分。
- 区域下沉市场,目前还在满足需求的阶段,品类大于品牌,10多元的水果茶,仍然有竞争力;
- 一二线市场,已经是饱和状态,只有足够“细”,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
比如宜兴茶饮品牌“乳果说”,一开始主打手工酸奶,在宜兴当地是有名的网红店。
但从市场规模来看,酸奶赛道比较小众,“乳果说”计划要深耕三四线,对这一层级的目标客群来说,只做酸奶,门店在下沉市场竞争力不够强。
姚哲介绍,合众合的调整策略是,帮助乳果说“回归”茶饮大品类,补充奶茶和水果茶,提升品牌的竞争力。目前,乳果说已经在全国拓店约100家。
而在一二线市场,情况就大不一样:一二线的消费者已经喝惯了喜茶、奈雪、1点点,需要更充足的到店理由。
门店主要开在天津、北京的小满茶田,就定位成了“车厘子制茶”。
一方面,数据显示,车厘子在四季的销量都是前三,是北方市场最爱的水果;另一方面,目前关于车厘子还没有一个广泛熟知的品牌。
因此,当小满茶田把车厘子产品作为爆品,同时解决供应链问题、给到一个合理的价格后,很快占据消费者认知。
品类打造差异
>当品牌确定了核心市场和品类定位,就要确定自己的核心价格带。
目前茶饮价格带分化,0~10元、10~15元、15~20元、20~25元,分别对应不同的空间和市场占有率。
深耕哪个价格带,取决于高频产品数量的价格分层占比,也决定了用户基础和组合客单。
换个角度看,定位,其实是根据市场需要配置资源、集中资源。
1. 小市场应该做大定位,不断补充流行的sku,提高有限用户的到店频次,汇聚需求,从而实现扩张裂变
2. 大市场反而要做小定位,先切分一个单元的蛋糕,再补充标配业务单元,锁定用户的购买焦点。
3. 无论市场层级,产品都要做到相对聚焦,尤其是供应链和销售的集中,这样便于保证整体的利润和效率。
重复做压倒性投入,站稳定位
当一个品牌确定了自己的定位、找到了焦点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定位快速落地。
“想站稳一个定位,没有窍门,就是压倒性投入,把焦点配置到所有的角落。”姚哲说。
就像“重要的话说三遍”,定位在门店各个环节的体现和植入,也要重复三次以上。
立足华东的小椿茶,是以细分角度切入水果茶赛道的,定位到“草莓鲜奶”。为了打响定位,小椿茶几乎做了“360度无死角”投入:
- Logo、门头、店内,全部植入超大的草莓符号,强化草莓印象;
- 产品上用足量足克的大草莓及14天鲜牛乳,强化水果和鲜奶的价值感;
- 广告语“每天一杯,爱上草莓鲜奶”,对爆款产品、消费频次做出暗示。
今年五一,苏州小椿茶永旺梦乐城店开业,五一期间日均营业额做到2万+,迅速成为当地的爆款店。
而品牌规模做起来以后,用户看到得越多,越会认为“你就是这样的”。只有压倒性地投入并配置资源,才能占据一个定位。
服务过7分甜、R&B巡茶、甜啦啦、吾饮良品、茶屿、叶子与茶、口渴了、百分茶、霸王茶姬、悸动烧仙草、哈姆特布丁茶饮、元气插座、豆吉汤圆奶茶等30多个饮品品牌,姚哲把茶饮定位总结成一句话:
找到阶段性的核心差异,找到基因里的第一需求,基于核心需求作全面调整,同时执行在最利于成功的市场和土壤中。
阶段、基因、市场、执行,这4个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品牌定位。
而不论品牌发展到哪一阶段,都必须要找到驱动客流的因素。只有足够的客流基础,才有转换客单价的可能。
明天,我们将与合众合一起,继续探讨饮品店如何转化客流、打造“超级门店”,敬请期待!
国茶饮业经过了数年的经营和积淀,探索出一套自成体系的经营管理理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 class="pgc-img">>(一)坚持传统的“顾客为重”的经营理念
这是茶饮业基本的服务和管理理念。它要求经营者掌握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设计和制作满足消费者期望的饮品,把握产品优质生产标准,精心研发茶饮新品。“豆吉”每月都在上新产品,以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
当然,在这些有形的产品策划外,还要格外注重员工服务的态度和技巧,从而确保消费者获得舒适愉快的消费体验和精神享受。
“顾客为重”的经营理念是基于消费者是茶饮企业的衣食父母,是茶饮企业客源和利润保证的基础。这一经营理念要求茶饮企业的各位员工要急顾客之所急,尽可能满足其需求。
(二)“控制成本、提高效率、追求口碑、实现利润”的经营理念
获取利润是茶饮企业的立身之本。茶饮企业须根据茶饮市场动态、门店的接待能力,力求在产品制作和茶饮服务方式上创新以增加门店的营业销售量,完成营业指标。同时又须严格制定相应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控制规程,节省开支、减少浪费,监督实施,提高茶饮企业的盈利率。
一般来说,茶饮企业在设立之初,往往先搁置其对企业经营利润的追求,而以尽快树立品牌市场口碑和塑造品牌市场形象为宗旨。
在此期间,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青睐,这些茶饮品牌往往不惜成本和代价,以创新各类产品的制作,以求企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获得消费者的肯定和追捧,占领和扩大茶饮市场份额。
但是,任何企业的长期经营都须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在茶饮市场尽快树立品牌之后,须不断更新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摸索茶饮消费市场的特点变化规律和动态,寻找经营突破口,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三)“注重提升消费精神体验,努力营造茶饮文化”的经营理念
早期的“豆吉和当时众多的其他茶饮品牌一样,只关注其核心产品——汤圆奶茶,而忽视茶饮行业的受众——顾客的需求。之后“豆吉”调饮师和顾客之间开始互动,并月月开发新产品,把满足顾客消费过程中情感上的体验和心理感受放在重要位置,“豆吉”从此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特别是集中发展的西南地区。
可见“豆吉”的成功在于关注顾客在消费中的体验和感受,符合了当前“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塑造了一种茶饮文化,建构了一种良好的消费环境,并将茶饮消费和Q弹软糯的汤圆结合起来,与市场上的同行形成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