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痕
“我爱自由、兴趣广泛,最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束缚。”生于1994年的曾歆勋,就读南方科技大学金融数学专业,他从南科大休学回到惠州创业。现在的他,已是网络餐厅“南风点点”的老板,这家餐厅被惠州学院的学生们称为“第五食堂”,日营业额最高达2.8万元。而曾歆勋的目标,是打造专注于高校市场的互联网连锁餐厅———“餐饮界的京东”。
试水:经营信用商店
曾歆勋的父亲在惠州经营一家饭店,从小受商业氛围的熏陶,曾歆勋对做生意也情有独钟。
读大一时,曾歆勋就有过初步的创业尝试。当时他所在的南科大深圳校区只有200多人,学校又只有一个便利店,每晚10点后便关门不再营业。“当时买东西很不方便。”看准了这个商机,曾歆勋与朋友凑钱在宿舍楼道中摆上货架,开了一家名为“凌晨小站”的信用商店。
“凌晨小站”没有营业员,各种便利商品摆在货架上任顾客随意选购,离店时顾客只需要在账本上记下相关信息即可。“我们每周都会按账本去收一次账,当时每天的营业额有700多元。”曾歆勋说。
创新:办网上餐厅
随着南科大深圳校区人数的增多,曾歆勋认为信用经营模式已不再适用。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他选择了新的创业征程。这一次,他加入了互联网思维,利用网络搭建“电商社区”,并且提供送货到宿舍的服务。
初期,曾歆勋的团队除了卖外卖,还经营一些便利商品。后来,他发现大学生对于熟食的需求格外旺盛,反而便利商品的销量很低。团队讨论决定专注做熟食外卖,并将创业定位为专注于高校市场的互联网连锁餐厅———“餐饮界的京东”。
“一般餐厅以堂食为主,而且受制于地段位置,东西不怎么样,但位置好,照样是门庭若市。”他介绍,这种模式很难复制。而互联网餐厅则不会受此影响,另外,专注于高校市场,也是因为高校人员集中,需求集中,配送成本低。
2013年9月,他和两位舍友凑了6万多元,开始了合伙创业。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三人选择了自己动手进行店面装修,从买材料到刷漆粉饰,一直忙到凌晨4点才结束。“当时回到学校,身上太脏了,还被保安拦下了。”曾歆勋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难生活,笑得格外灿烂。
为实现从制作到送到用户手里,比用户自己下楼买还快,曾歆勋经常亲身体验送货,不断优化。经过摸索,曾歆勋制定了一套严整的送餐流程:把送货员分为A和B两类,A类负责店里到宿舍楼下干道运输,把快餐从店里送到用户宿舍楼下便可返回;B类负责楼下到宿舍的干道运输,并负责收钱。
曾歆勋的互联网餐厅很快在南科大深圳校区占领了市场。为了专心创业,刚升上大二的他向学校递交了休学申请。
休学:转战惠州创业
休学后的曾歆勋有了更多时间去考虑餐厅的经营,这次他把目的地选择为惠州学院。
“跟在南科大试点有类似的原因,一个是母校,一个是家乡,都是熟悉的地方,有利于利用各种资源。”惠州学院在校生达1.6万余人,是南科大的26倍。按照这个比例,曾歆勋预计在惠州学院的日营业额应该达到3万元以上,他对这个市场充满了信心。
今年4月,曾歆勋的互联网餐厅正式在惠州学院上线。但初期运营并未达到曾歆勋想要的结果,前两个月,日营业额未超过2000元,他们遭遇了“水土不服”。面对各种质疑,曾歆勋顶住压力,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过分析数据,他发现顾客二次购买率很高,这表明他们的产品没有问题,只是推广力度不够。随后,他们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宣传,逐渐度过了“阵痛期”。
今年6月,由于家庭以及期末考试的缘故,曾歆勋的两名合伙人先后退出了团队。但是曾歆勋却选择了坚持,今年暑假期间,他又组建了新的团队,并聘请了两位专业厨师,雇佣了40多名员工,继续在创业路上打拼。
目前,他的互联网餐厅在惠州学院的业务逐渐稳定,上周的日均订单量达1000单,日最高营业额达2.8万元。
问及下一步的打算,曾歆勋表示,这种创业模式能够复制,接下来可能会开拓更大的市场,比如广州大学城、珠海大学园。
【关于创业派】
我们会提供最新鲜的创业故事、案例剖析和行业趋势,以帮你应对变化的世界。创业无涯,让我们拉帮结派!
创业派微信公共号:icypai (长按可复制)
文/创业派
>近,一位大二女儿将自己一个月的消费清单列给了父母,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在网友列出的清单中,这位大二女孩一个月的开支达到了惊人的3080元。这个数字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样的消费水平过高,也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开支是合理的。那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 class="pgc-img">>我们要明确大学生的消费标准是随时代和社会变迁而变化的。过去,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可能只有几百元甚至更低。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年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他们希望能够拥有更好的物质享受和更丰富的社交经验。因此,一个月3000多元的生活费并不算奢侈,而是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
< class="pgc-img">>我们需要考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完成作业。此外,他们还需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些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开支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3080元的消费清单并不过分。现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社交活动之外,还承受着各种生活压力。一方面,作为成年人,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可能需要为一些物质需求买单,如电器设备、文具用品或者衣物等。
< class="pgc-img">>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对于子女的支出也会有所差异。有些家庭可能承担得起更高的开销,而有些家庭可能会更加谨慎地控制开支。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3080元的消费清单视为高或低,而应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 class="pgc-img">>我们还要考虑到生活费的支出范围。大二女孩一个月消费3080元,并不意味着她花钱不加节制。她的清单中可能包括了生活必需品、学习用具、通讯费用、餐饮开销等。这些开支虽然看似繁多,但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并没有大量的奢侈消费。因此,这个数字在合理范围内,不能单纯以数额去判断其高低。
< class="pgc-img">>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和消费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理财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大学生应该学会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财务,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同时,他们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追求奢侈品和炫耀性消费,而是要注重实际需求和个人成长。
< class="pgc-img">>一个月3080元的消费清单并不能简单地被定义为高或低。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学生的社会背景、学习环境、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理财能力和消费观念等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评价。
长沙是座百年老城,在这个百年老城中,也有一批百年老店。这些老店带着时光的印记,走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个高楼越来越多,历史被渐渐磨灭的城市,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餐厅美食界有哪几家仍在经营的24K百年老店?又有哪些已经消失在了茫茫历史中?【长沙去哪吃】微信觉得大家都应该知道的哦!
打开微信订阅号,搜索【长沙去哪吃】,关注此微信,活色生香的美食生活从此开始!
【现在还存在的百年老店】
虽然有些已经不是原来的老店了,但也总归是薪火相传,历史的传承!
1、火宫殿(总店)
人均:30元
地址:天心区坡子街127号
又名“乾元宫”,始建于清乾隆12年,过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庙宇,被誉为湘风小吃的源头、湘菜的主要代表!现已是老长沙的头牌代表!在外人眼里,吃过火宫殿才算到过长沙!关于火宫殿的一段流传下来的歌谣,就生动的描述了它:“火宫殿,样样有,饭菜小吃热甜酒。油炸豆腐喷喷香,馓子麻花嘣嘣脆,姊妹团子数二姜。猪血蹄花味道美。各式小吃食不完,乐得食客笑呵呵。”
2、杨裕兴
人均:10元
地址:三王街三王丽都大厦1楼(近坡子街)
清光绪二十年(1893年),杨心田在长沙城三兴街开设粉馆,兼营汤圆,取名杨裕兴。杨裕兴之所以盛名远传,主要原因一是讲求质量,注重卫生,以保声兴誉。所有鲜、干原辅料,均选上乘正品,不用残次。聘请名师,层层把关。目前,已挂牌“杨裕兴”的直销店,加盟店已有十几家,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一些加盟店在卫生、服务上有所松懈,百年老店的口碑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才好!
3、德园包子
人均:3元
地址:黄兴南路361号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提到包子,长沙人必称“德园”, “出笼热喷喷,白色皮喧松,玫瑰甜香美,香茹爽鲜嫩”就是形容德园包子的童谣。玫瑰白糖包、冬菇鲜肉包、白糖盐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钩鲜肉包、瑶柱鲜肉包、叉烧包是那里的8大名包,喜欢吃包子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啊!
4、玉楼东
人均:45元
地址:远大一路1号
始建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初名玉楼春,现在是一家国有大二型餐饮企业,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特级酒家!目前已经有5家分店, 作为湘菜的突出代表,其获奖菜肴层出不穷,风味小吃的品种更是达320个之多!菜肴更新换代快,令人常吃常新,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生活!
5、徐长兴烤鸭店(今奇峰阁酒家)
人均:55元
地址:八一路486号(近长沙市博物馆)
一家富有民族风味特色的清真酒家,原建于南京,五代时经营鸭食烹调,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因生意纠纷,迁来长沙,开始在坡子街设店,后来搬到解放路黄石街。以经营烤鸭、油鸡著称,尤以“吊炉烤鸭”、“一鸭四吃”遐迩闻名!味道绝对不比北京的全聚德逊色!
6、甘长顺
人均:13元
地址:芙蓉区人民中路264号
由汨罗人甘长林创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药王街。因取“长治久顺”之意,故面馆名“甘长顺”。 经常挂牌经营的高、中、低档品种有30多种,如酱汁面、三鲜面、炖鸡面、寒菌面、膳片面、虾仁面、冬笋肉片面、肉丝面、鸡丝面等,其中尤以酱汁面、鸡丝面最负盛名!
【已经消失的那些百年老店】
作为长沙百年历史的见证者,最终却没能赶上城市发展匆忙的脚步,它们最终被这个城市抛弃,我想,总有一天,我们会无比的怀念它们!
1、李合盛
人均:8元
地址:车站中路285号(火车站广场西北侧)
黄兴南路292号(三王街)
创业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是长沙市颇著盛名的一家回民餐馆,由益阳桃江回民李国安来长经营,代代传继,其独家制作的发丝百页,红煨牛蹄筋,烩牛脑髓,风味独特,远近闻名,被赞为“牛中三杰”!解放后,店面、人员几经变动,但仍然保留“李合盛”的招牌,味道也不输从前,只是,2013年,李合盛终于没能在眼花缭乱的餐饮中脱颖而出,渐渐被埋没,终于关门,也成为了一个历史!
2、柳德芳汤圆
创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药王街,是用姓名为店号,故名柳德芳汤圆。 它曾是长沙市的名特小吃,选料上乘、制作精细、风味独特,馅芯有玫瑰、桂花、枣泥、麻仁、洗沙等多种花色,另外还有鲜肉汤圆,满足不同口味顾客,深受食客青睐!遗憾的是,现在只能遥想其当年的风华绝代了,80年代时,柳德芳汤圆已经消失!
【正在向百年老店迈进的餐厅们】
还有一批店,虽号称百年老店,但实际上离真正的百年还是有一段距离,不过以其现在的盛名,相信完全有实力成为新的一批24K百年老店!
1、双燕楼
人均:10元
地址:三王街10号(近坡子街口)
1925年,始有燕燕馄饨店开设于南门口,1944年更名双燕馄饨店。两代店主均系馄饨世家,手艺超群,成为长沙著名的地方小吃之一。 现在,双燕馄饨店依然是广受吃货赞扬和喜爱的一家小吃店!
2、和记粉馆
人均:10元
地址:湘春路上203号
1929年,寡妇李氏吴有珍在长沙北门外(外湘春街),摆米粉摊为生,乃是和记米粉最早的历史!如今依然保留了当年的美味,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原址。继续吸引着一批批的食客们!只是,听说这里即将要面临拆迁,和记米粉是会搬迁?还是会成为历史?想尝试的盆友,都赶紧去试试吧!
实话实说,其实现在很多百年老店都不是原店了,味道也大不如前,装修也不像现在的新兴餐厅时髦,但是,只要它们的招牌还在,这份传承就还在,这座城市的历史,就还在~
很多时候,我们去寻找这样一家百年老店,或许并不是为了能找到什么山珍海味,只是因为心中的一种情节,一种关于老长沙的情节!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走进好豆去哪吃,带你进入真正的美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