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报·豫视频记者 康亚飞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与夏天相比,冬季气温偏低,食品变质的速度也会相应减慢,但食品安全问题不能松懈。临近春节,郑州市12315投诉举报维权中心提醒消费者在品尝美食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外卖点餐篇
外卖方便快捷,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但见不到制作的环境及过程,外卖也存在着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订餐时,需要注意认真查看商家证照信息,选择合法正规的供餐单位;尽量少订购冷菜、生食、冷加工糕点、四季豆等易变质食品,不订购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食品;尽量选择距离近、送达时间短的供餐单位,收到外卖后,首先检查包装是否完好,与订购的餐食是否一致,是否受到污染或出现变质,确认无误后及时就餐,避免长时间存放。
家庭用餐篇
近几年,上门代厨新型餐饮服务模式开始走红,满足了消费者居家享受美食的需求。根据GB 31654-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从事切菜、配菜、烹饪、传菜、餐用具清洗消毒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消费者在选择上门代厨服务的时候,尽量选择正规平台和商家,关注过往消费评价,提前确认上门厨师的身份及健康状况、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是否需要代买食材、是否需要清洗)、收费明细等内容。
家庭食品日常存放时要注意:生食和熟食应分别放入专用的密闭容器和包装袋内,避免生熟食相互接触,冷冻储存应尽量使用独立小包装,避免反复解冻、冷冻导致变质。
外出聚餐篇
年味儿越来越浓,“年夜饭”也进入了预订高峰,除了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干净、“明厨亮灶”的就餐场所,订餐时还要注意好以下细节:认真核对套餐及分餐价格明细,有无其他收费项目;挑选时不要被菜名和图片所迷惑,核实好每道菜的食材、规格、做法以及忌口情况;节假日就餐人数增多,和商家约定好出现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就餐时建议使用公勺、公筷,提倡分餐制度,要注意检查食物是否有异常、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最后切记合理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如发现问题,要注意通过拍照、录视频等方式留存证据,作为维权凭证。遇到纠纷和商家无法达成和解,可通过“12315”APP或手机微信、支付宝搜索“12315”小程序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拨打12315热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于鑫
节临近,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部署开展“年夜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并于2月1日发布春节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浙江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年夜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本文图均由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提供
消费提示中,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餐饮单位规范从业人员管理,从业人员需持健康证上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禁止有咳嗽、咽部炎症等呼吸道症状和腹泻、皮肤有伤口或感染等其他会带来食品安全危害的从业人员上岗。
浙江市场监管部门“年夜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现场。
同时,餐饮单位应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食品存储、餐具消毒,具体要求包括从有合法资质的供货单位采购食材,严格落实原料进货查验制度并建立台账;生熟食品加工工具分开;烹饪要熟透,禁止使用已过保变质的食材及调味品;生熟食品不可堆叠在一个区域;配备与供餐能力适应的餐具消毒设备等。
澎湃新闻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至1月30日浙江共有“年夜饭”承接单位4956家,“年夜饭”预定数超9万桌,其中预定数10桌以上的酒店2951家。全省出动执法人员6100人次,对年夜饭供餐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发现问题单位672家,已全部跟踪闭环处置。
节将至
过年期间与亲友共饮
下酒菜是必不可少的
几份卤味
或自腌的小菜
都少不了
但卤味腌菜引发食物中毒事件
屡见不鲜
亚硝酸钠是亚硝酸盐的一种
广东疾控提醒大家
食用卤味或腌菜请注意
警惕亚硝酸盐中毒
1
什么是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至淡黄色的粉末或颗粒,常作为护色剂和防腐剂用于肉制品加工,以保持肉色鲜红并抑制细菌生长。
因其易与食盐混淆,餐饮店难以精确控制用量,存在安全隐患,2018年国家已明令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目前仅允许在食品生产企业使用。
2
亚硝酸盐有多毒?
人摄入0.2~0.5g
在20分钟内
就可以出现急性中毒症状
典型表现为指甲/口唇变成蓝紫色
俗称“小蓝人”
还会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
摄入量超过3g就可以导致死亡
图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公众号
亚硝酸盐还会在人体内
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增加胃癌、食道癌风险
3
导致中毒的常见原因
1.商家违规用于卤肉制品;
2.食用“爆腌菜”,也就是腌制时间很短的蔬菜;
3.误食亚硝酸盐,特别是将其当成食盐或白糖;
4.含亚硝酸盐成分的防冻剂、除锈剂污染水源导致人和动物中毒的现象也时有报道。
4
平时应该如何做好预防?
1.避免购买过于鲜红的卤肉
自然烹熟的肉一般是褐色,亚硝酸盐可以使肉变成内外一致的粉红色,更具卖相,因此有不少商家在卤肉时违规使用。
我们在购买卤肉制品时要尽量选择正规生产企业及食品安全等级较高的餐厅。
卤牛肉是否添加亚硝酸盐对比。图源:江西消防公众号
2.自制腌菜要腌透之后再吃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腌制前2周含量最高,应腌制20天后食用为宜。
3.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不购买及使用亚硝酸盐,家庭调味品应分类存放,防止误用。
出现亚硝酸盐中毒怎么办?
早期可尝试催吐减少吸收,症状明显应立即就医。如能确定中毒食物,应保留证据以便维权。
来源: 小强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