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节气一过,天气渐凉,火锅成为不少市民聚餐的首选。10月24日,记者实地走访昆明部分农贸市场发现,羊肉片、牛肉片、毛肚等火锅食材和火锅底料销量渐涨,市区内火锅店的食客量也逐渐增加。
火锅食材销量上涨
大部分顾客选择线上购买
记者在农贸市场发现,各种牛羊肉片、鱼丸、虾丸、牛肉丸、毛肚、黄喉,以及各类火锅底料等都很齐全,市民可以一站式购齐火锅需要的各类食材用料,且菜品还很新鲜。“差不多从月初开始吧,各类涮肉片、丸子、锅底调料等火锅食材销量不错,上涨虽不明显,但总趋势还是在上涨的。尤其是周末或是天气较冷的那天,火锅食材销量会明显增长。”篆新农贸市场内一家专门售卖火锅相关食品的超市老板刘女士介绍,她的店内有火锅底料、蘸料、毛肚、黄喉、鸭肠等火锅必备食材,近期随着天气的日渐转凉,销量还是上涨了一些,不过直接到店购买的不多,大部分顾客都是选择线上购买。
另外,在篆新农贸市场肉类区,购买牛羊肉的顾客也不少。一家牛肉店的老板介绍,牛羊肉的价格一直很稳定,不过近期随着吃火锅的人越来越多,过来买牛羊肉片的顾客不少,比起工作日,周末销量要更好些。
“今天晚上邀请了朋友一家来家里吃饭,霜降满田红,吃牛最佳时嘛,打算给朋友做一顿热乎乎的牛肉火锅。“正在买牛肉的程先生介绍,他和朋友经常聚在一起吃火锅,偶尔会在外面吃,但大部分还是会在家做,既暖和又热闹,很有氛围。他还表示,对于火锅食材,底料、蘸料、部分蔬菜什么的可以线上购买,便宜又方便,但购买新鲜的肉类,还是要自己到农贸市场看着买,这样也放心一些。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一些超市和火锅食材店发现,不少商家设置了火锅食材专区,一些清汤、骨汤、菌汤、牛油麻辣等口味的火锅底料以及旁边摆放的羊肉片、牛肉片、各类肉丸、豆皮、粉丝等火锅食材占据了“C”位。店内的售货人员纷纷表示,随着天气慢慢变冷,吃火锅是很多人的选择,天气越冷时,这些火锅食材的销量会越好。
火锅店食客增加
通过走访,除了火锅食材,昆明市很多火锅店的生意也随着天气的日渐变冷而好起来。中午12点30分,在南屏街附近的淑芬、袁老四、旋转小火锅等火锅店内,虽然是工作日,但吃火锅的人数不少,特别是两家旋转小火锅店内,人流量爆满。
“从上个月开始吧,人流量有增加,但不是很明显,可能到11月份中旬,销量增涨的会更明显一些。”顺城附近的一家旋转小火锅店的老板刘先生说道,天气越冷,到店吃火锅的人会越多,越接近12月份,销量可能会更好。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郑荣行
编辑:贺靖
审核:王海涛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
<>谋长?导读:传统的正餐餐饮,很容易面对以下几个头疼的问题:工作日没有生意,尤其是中午午餐,非常惨淡;好不容易来了一桌客人,又难以实现快速出餐,效率非常低,导致基本没有翻台;总靠周末一点生意,难以支撑整个餐厅的发展。
如何让正餐像快餐一样,可以收纳工作日的人气,而不仅仅是假日经济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明白,人们在工作日和周末是完全不同的就餐需求。工作日售卖快速、便宜、保证基本营养的工作餐。周六日售卖好吃、好玩、放纵的休闲社交餐。
< class="pgc-img">>如果要吸纳工作日的人气,就要满足工作日的用餐需求——便捷、便宜、快速。便捷一般是选址决定的可以不谈。
而便宜和效率,则是一个人在工作日吃午餐最重要的需求,也正是餐饮应该学习的地方。
01
如何营造“便宜感”
1
学本帮菜——把分量做小
虽然江浙这些地域自古以来都是以精致小巧出名,但与实在、好面、量大的北方菜系比起来,它们还是占了太大的便宜。
< class="pgc-img">>随便找一家河南菜馆或者东北菜馆,一个菜价格看着不算低,可是一上来人就会傻眼,两个人估计都吃不完一份菜。而去杭帮菜馆吃东西,总是看着什么都便宜,上来后发现每人一筷子菜就没了。
很明显,小分量的菜绝对是趋势。因为独生子女的小家庭成为主流,再加上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传统的聚餐规模大大缩减,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的正餐,都以两三人为主,如果菜量太大,点一个菜不够吃,点两个菜吃不完,就会觉得口味单调,不划算。
< class="pgc-img">>而如果菜量小、单品价低,就非常适合小团体聚会,虽然量小,但是每个人都能点自己喜欢吃的,所以不自觉地就会点多了。
2
学外婆家—至少两个梯度的用餐价格体系
在一个传统的酒楼里吃一顿完整的正餐,其人均消费一般都是固定的,不是80就是100,因为其产品价格都维持在同一个水平,浮动不大,所以,就餐后基本只有一个接近的人均消费可能。
< class="pgc-img">>而去外婆家吃一顿饭,可能人均30,也可能人均60,有很多种消费可能。外婆家价格体系的跨越度两人咋舌:它的麻婆豆腐3元一份,它的各种糕点也都是10元左右,而且它还具有相对昂贵的菜比如葱烧鲫鱼68一份。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两个完整用餐的消费等级,并不等同于简简单单地把产品价格降低。
< class="pgc-img">>比如去吃一个火锅,必点的是青菜,结果你单独把青菜价格降低,反而降低了人均消费,客人也没感觉到明显的低价,因为没有人在吃一个完整的火锅里只吃青菜,单独把青菜降价,只是在损伤自己的利润。
相反,如果推出一系列低价产品,有肉有菜有菌菇,整体价格很低,这才是真正的降低价格。
02
如何提高出品率:打造爆品、提前预制
如何提高正餐的出品效率,其实答案很简单——预知,预制。预知就是提前判断顾客会点什么产品,预制就是提前把预知的产品做好。但这里有很大的疑惑,如果预知顾客吃什么呢?
预知顾客最简单的方式是影响顾客。与其猜测顾客可能点什么菜,不如影响他,让他一定点那个菜。顾客一定会点的菜,就是爆品。质量够好,价格够狠,沟通够足。
帮助打造爆品的工具一般有两个:价格杠杆和营销沟通(如POP宣传、厨师推荐,服务员建议销售)。
< class="pgc-img">>在同一个产品形态里卖不同价位的产品,几乎必然会使得顾客选择低价的产品,比如经典牛肉面15元,精品牛肉面18元,而招牌至尊牛肉面28元。
在这个产品价格组合里,肯定是绝大多数人选择经典牛肉面,几乎没有人选择招牌至尊牛肉面。因为价格是最有力的杠杆,人们肯定会选择低价的产品。所以,通过产品组合,如果能实现高毛利的产品低定价,基本就一定能够影响顾客选择这个选项。
另外的营销沟通,如果是战略性地影响顾客选择,可以把所有的产品都定高价,然后组合一种极具诱惑的低价套餐——一家韩国炸鸡品牌thank u mom,就是这样做的。他的菜品复杂而且定价很高,门口就有两个套餐的海报,性价比很高,所以大部分人就会选择这两个套餐。
< class="pgc-img">>在影响了顾客的选择后,就可以很好地预制产品了。这样在用餐高峰期,便可以高效出餐,出餐的效率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提高了翻台率。
03
如何自由定价
很多人说,质量又要好,价格又要低。这要是做到了,肯定能吸引客人呀。
这里他们没有考虑到定价自由——低价永远都是相对的,产品如果符合好产品模型,虽然卖得稍贵,顾客也会觉得便宜——虽然顾客对价格具有敏感性,但是如果是跨了品类,顾客便不会对价格进行横向比较,所以,哪怕原材料相同,换个产品形态来售卖,就能争取更大的定价自由。
比如,同样的面,同样的牛肉,如果做成了炒牛肉面,那就是另外一个范畴了。当然,最聪明的做法,是用低成本的原材料,去售卖顾客心智里的高端或稀缺产品,比如,不用普通的小麦面粉,而是换用青稞面、荞麦面,做成青稞、荞麦牛肉面,那定价的自由度就更大了。
04
将正餐与快餐融合
当把价格门槛打破、出餐效率提高以后,正餐餐厅也有了迎接工作日午餐的能力。然而,这还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
最终的方法,是能够同时运营两个业态——把正餐和快餐融合起来。很多老式酒楼,都会通过开设快餐部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广州的澳门街餐厅,是一个人均消费100元以上的老式酒楼,但它内部分化出快餐部,吃午饭人均只有16元左右。
但这种方法并不值得推崇,尤其是在流行200平米以下的小而美的模式,基本没有可能分化出专门的快餐部。所以最高效的方式,是把正餐和快餐完全融合一体。
< class="pgc-img">>这一融合,看似简单,但其实却从运营产品,转向为了运营人群。运营人群考虑的是如何满足同一批人的不同侧面的需求。
就像雕爷做精油、做美甲、做牛腩,其实都是满足同一批人的不同需求。同理,小而美的正餐餐饮,如果要根本上解决工作日和消费频率低的问题,一定要在同一个空间内,同时满足年轻人的快速、便宜的快餐需求,和享受、社交的正餐需求。
< class="pgc-img">>一
微信名:餐谋长聊餐饮ID:Canmouchang
运营方:深圳市餐谋长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餐谋长聊餐饮 | Canmouchang
本文来源:知乎
作者:佚名
编辑:餐谋长品牌策划/Shane
>6月10日,签合同装修;7月18日,试营业;7月20日,遇洪水停业;7月26日,恢复营业;8月1日,报出疫情停业……1月3日,郑州又报出疫情,被通知禁止堂食,暂停营业。”
近日,郑州一家火锅店贴出的停业通知走红网络。
与普通的停业通知不同,这家火锅店细数了开业后因洪水、疫情三度暂停营业的经历,让这张写满“辛酸史”的停业通知意外走红网络,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引发不少网友共鸣,都称这是2021“最惨火锅店”。很多网友在评论中表示:“这家餐馆真不容易,疫情结束一定去捧场!”
“开业半年,遇上郑州‘7·20’特大暴雨,经历3波疫情,停业3次,亏了几十万。”1月10日,红星资本局联系到这家火锅店的负责人贾东明(化名),跟他聊了聊开业半年来的经历。尽管开业以来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房东减免了部分房租,众多网友发来暖心的鼓励,贾东明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生意一定会好起来。
“我们还是有信心做下去,春节后我们就重新开业。”贾东明对红星资本局表示。
生意刚有起色又遇上疫情
“最惨火锅店”第三次暂停营业
1月7日,是2022年元旦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周五,36岁的贾东明站在他的火锅店门口,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本是餐饮黄金期的周五晚上,贾东明的火锅店里却没有一个客人,异常冷清,甚至没有开灯。
“小V家火锅鸡紫东路店,因郑州疫情,禁止堂食,暂停营业。”贾东明拿出前一天打印好的海报,固定在易拉宝上。这已经是这家火锅店开业半年来第三次宣布暂停营业了。
除了通知暂停营业外,海报中最醒目的是六个大字“我们的辛酸史”,贾东明将这半年来的经历浓缩成11行字,道出他的辛酸。
“6月10日,签合同装修;
7月18日,试营业;
7月20日,遇洪水停业;
7月26日,恢复营业;
8月1日,报出疫情停业;
9月3日,恢复营业;
9月份,受疫情影响生意惨淡;
10月份,努力经营,稍有起色;
11月1日,又报出疫情受影响;
12月份,鼓足劲头干,生意回升;
1月3日,郑州又报出疫情,被通知禁止堂食,暂停营业。”
贾东明自己设计的海报
这是贾东明自己设计的海报,没什么美感。他把海报搬到门口,锁上店门,转头拍下了一张照片,发到200多人的顾客群里。“要告诉大家我们暂停营业了,不能让顾客白跑一趟,更不能让他们觉得店倒闭了”,贾东明心里想着。
事实上,当贾东明贴出“辛酸史”海报时,火锅店已经停业4天了。1月3日,郑州市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部分街道被划入防范区,餐饮场所禁止堂食,贾东明的火锅店就在其中。
火锅店开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边的紫东路上,隔壁有一家酒店,对面是一个小区。“虽然人流量大,但存不住人,这附近也没有什么商务楼,店里白天几乎没生意,全靠晚上”,贾东明说。元旦假期的晚上是外出用餐的高峰期,火锅店的生意连着2天都很不错,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这一切。
1月3日中午,正在营业的火锅店接到了禁止堂食的通知,贾东明给一位客人打包完菜品,随后把店里剩下的蔬菜和肉分给员工,就匆匆关上店门。关上店门的那一刻,贾东明感到很沮丧:“就像一个急刹车,我们好不容易爬起来了,又给打趴下一样。”
开业两天就遇上特大暴雨
随后又因疫情停业1个月
贾东明回忆,2021年6月10日,他租下这间临街的店面,一个月房租3万元。为了尽快开业,签完合同的当天,他就带着装修工人进场了。店铺装修涉及多个工种,往往需要交叉施工,为了盯进度,有好几天贾东明干脆睡在了店里的板凳上。
定下试营业时间后,贾东明计划起了开业促销活动。先是在线上搞活动卖优惠券,再是开业当天请锣鼓队吸引周边的线下流量。“如果能一下爆起来,有顾客排队,那后面就好做了”,贾东明想着。
2021年7月18日,火锅店开始试营业。跟贾东明预想的一样,试营业当晚生意很火爆。第二天中午,郑州下起了暴雨,但是雨水也没有阻挡顾客的热情,晚上仍有不少客人来用餐。
贾东明的火锅店一度生意红火
但喜悦只持续了两天。7月20日,郑州持续暴雨,早上9点,火锅店门口的道路开始积水,贾东明回忆说:“积水有1米多深,路被淹了,我们只有关门。”这是贾东明的火锅店第一次关门停业。
当天,河南郑州遭遇特大暴雨灾害——7月20日16时-17时,1小时降雨量201.9mm,超过中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
特大暴雨灾害过去后,贾东明的火锅店在2021年7月26日这一天恢复营业,但他取消了开业庆祝:“这场暴雨对郑州影响很大,我们大家心情都很沉重,也不适合敲锣打鼓搞开业活动。”虽然没有盛大的开业典礼,但此前,火锅店通过线上促销卖出去700多张优惠券带来了不少客源。
这样的情况只持续了一周。2021年7月31日,郑州市出现疫情,因疫情防控要求,餐饮场所暂停堂食,火锅店又暂停营业了。这是第二次关门停业,一停就是一个月。
2021年9月初,这一波疫情渐渐平息,火锅店再次恢复营业。但受疫情影响,当地外出用餐的人非常少,导致火锅店生意惨淡。“店里每天的房租、人工和材料开销至少要花5500元,但每天很难卖到这个数”,贾东明心里十分焦虑。这时候,房东主动提出减免1万元房租,让贾东明稍稍松了一口气。
熬过生意惨淡的9月,迎来了2021年国庆节。贾东明想着,在10月1日这一天请个锣鼓队来热闹热闹,给店里招招人气,算是补办一个开业典礼。
辛苦没有白费。国庆假期期间,火锅店生意还不错,但大部分人都是用了优惠券来的。“卖一锅鸡就是100元出头的价格,我们当时在美团上打出3-4折的促销,卖出去一锅,我就要赔一锅,但是(优惠券)卖出去了就得兑现,客人来了我们肯定要接待”,贾东明对红星资本局说到。
“10月份,努力经营,稍有起色。”贾东明回忆,2021年10月的时候,带着员工天天加班,常常凌晨1点还在店里讨论怎么改进经营情况,连菜单都改了3个版本。贾东明的火锅店请了十多个员工,每个月员工工资合计4万多元,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股东退出、房租续交、现金流吃紧
计划春节后重新开业
就在生意即将步入正轨的时候,2021年11月初,郑州市又出现了疫情。到这时,贾东明和另外5个合伙人已经投进去了70多万元,“别说回本,连盈亏平衡都遥遥无期。”说到这里,贾东明的声音有些哽咽。
让他更难受的是,一位合伙人突然提出要撤股。算上贾东明,火锅店一共有6位股东,“我们这几个合伙人,经济都不是很富裕,有人是借钱来投,有人还透支了信用卡。”贾东明说到,“前期亏三四千元,大家心里都很难受,更别说亏几十万了,所以有股东想退出,我也能理解。”
股东提出退股,正好是火锅店续交房租、供应商结账款的时候,店里现金流十分吃紧。贾东明跟5个合伙人商量,再凑点钱把房租交上,“12月有两个节日,节日生意都不错,我想再咬咬牙坚持一下。”贾东明不甘心就这样关店,劝了整整3天,才说服合伙人继续做下去。
辛苦没有白费,2022年元旦前后,店里的生意又好了起来。没想到刚刚松一口气,2022年的第三天,郑州市又出现了疫情,火锅店第三次关门停业。
36岁的贾东明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的5岁,小的3岁,妻子一直在家里照顾孩子。在开这家店之前,贾东明还经营着两个小餐馆,因为开业时间早,已经达到了盈亏平衡,还能撑下去。但这家火锅店,从开业起接连遇上洪水和疫情,三度停业,生意惨淡,不停贴钱,压得他心力交瘁。
“如果没有疫情,我觉得这家店肯定没问题,最多两个月就能实现盈亏平衡”,贾东明无奈地说到。
时间回到2022年1月8日,贾东明贴出“辛酸史”海报的第二天,他接到几个朋友的电话,“他们说我火了,我说啥火了,一看微信才知道,我贴的海报被放上了抖音,好多人都在转发。”
网络上,众多网友发布评论给予贾东明鼓励,“郑州人2021年太难了”、“这家餐馆真不容易,疫情结束一定去捧场”……
“看到这些鼓励我真的很感动,也给我增添了不少动力。”贾东明告诉红星资本局,“其实除了我,疫情这两年,餐饮同行们都很不容易,但我们还是有信心做下去,春节后我们就重新开业。”
来源:红星新闻 记者 俞瑶 强亚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