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国粹京剧,品尝“煎饼配咖啡”的独特风味,看机器人如何为人做手术……在8月21日上午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北京机器人大世界启幕运营。这是北京首个全品类机器人展示中心,将搭建永不落幕的展厅,呈现机器人+制造业、机器人+商贸物流、机器人+医疗健康、机器人+养老服务等九大场景。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市民可以打卡体验。
数十款机器人揭秘未来世界
记者第一时间探访了位于北京机器人产业园内的机器人大世界。一走进展厅,一只巨大的机械手从天而降。当与机械手的食指相触后,未来城市的“大门”随之激活,裸眼3D大屏拉开了机器人大世界的序幕。
机器人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这里的数十款机器人就是答案。亦庄是高精尖产业基地,在此诞生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已经进入了汽车制造、3C电子、金属加工等行业的工厂里,成为人类的助手。旁边,由机器人组成的新能源电池盒智能生产线上,弧焊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协同生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集成的AI视觉检测系统和数字孪生平台,也可以对焊缝进行智能检测。
如果换成火灾等危险场景,机器人的出场能帮人类解决难题——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用于大空间场所火灾扑救,灭火能力强、射程远、防护等级高;?应急机器狗能出现在地震、矿难、塌方等灾难中,由于具有高度适应性和灵活性,它能轻松爬楼梯、穿越崎岖地形,?适应废墟等诸多复杂地形和天气。
机器人也已经走进百姓生活。天上有无人机送货,飞行半径可达15公里;地上有“地狼”AGV机器人搬货,最高承重500公斤;路上有智能快递车送货,自己规划好路程,还能在十字路口识别红绿灯,遇到行人、车辆及时躲避;智配机器人可以自主导航、上下电梯,将货送到消费者手中,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电商物流配送的过程中,机器人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
美食餐厅品尝“煎饼+咖啡”
机器人大世界里还有“美食餐厅”,您可以在这喝一杯咖啡,吃一份煎饼,点一盒水果拼盘,而这些美食,同样是由机器人制作。
倒面糊、打鸡蛋、抹酱汁、撒芝麻,一套由机器人制作的煎饼两三分钟便能搞定。前不久,在亦庄成长起来的久秉机器人公司获得了全国首张利用自动设备从事食品经营热食类食品经营许可证。“8年里画了2000多张原创图纸,申请了108项知识产权,用近万个零部件打造了这台AI餐饮机器人,实现了接近熟练人工的制作效率。”该公司总经理于钦玮介绍,今年订单量已过万,预计年内可交付超500台。
医疗健康行业也是机器人展现精准度、专业度的最佳场景。“这里您能看到骨科手术的全新变革。”工作人员现场操作了一台帮助医生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机器人。这台机器人配备高清晰度立体视觉系统、显微手术仪、智能手术钳和光纤插头,使医生在执行手术时能够获得更清晰的视野、更准确的操作,让手术更智能、更高效。此外,医疗领域里,CT机器人能辅助医生完善治疗方案,送药机器人还可以实现医院物流的智能化配送。
一座摩天大楼如何拔地而起?我国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已应用于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建设。“快”是一大亮点——在已建成的工程中,实现了平均每9天建设一层楼的速度。而建筑混凝土砌墙3D打印机器人,既能用于普通水泥基复合材料的3D打印性能研究,还能打印出小型建筑构件,小巧但功能强大。
市民可在大会期间打卡体验
机器人大世界里,九大“机器人+”场景逐一呈现:机器人+制造业、机器人+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机器人+商贸物流、机器人+医疗健康、机器人+养老服务、机器人+建筑、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商业社区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
“这里将启发企业发展思路,打造链接平台、产业、企业、人才的展厅。”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后,展厅将收纳部分精品,对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持续、免费展示,还将为机器人企业发布新产品提供路演空间和路演服务。
机器人大世界位于经开区经海五路3号院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园47号楼,展厅面积为2000平方米,包括“开启机器人世界”“探索未来世界”“重塑新质生产力”“未来生活体验区”四大板块,将通过展览展示促进世界机器人大会成果落地北京,展现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最新成果。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市民可前来参观体验。
我们了解到北京亦庄支持新产品新技术落地应用,想了解是否有适用的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对热食机器人的落地,特别是合法经营许可,是否能帮助解决?”今年年初,久秉机器人(北京)有限公司找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企服务港,一口气提出了20多项需求。
利用自动设备进行食品制售的机器人经营类型企业,属于餐饮类型新业态,此前并无这一业态的经营许可和管理办法。亦企服务港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鼓励和保护企业创新精神,推动相关领域准入准营及落地难题破解,亦企服务港按照“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机制,联动区内8个部门就AI餐饮机器人的市场化管理标准、监管流程等需求,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和市级专家指导会,就企业标准化文件制定、食品安全管理、经营合作模式、供应链选择、环境检测等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沟通与探讨,并给出专业化指导意见。最终帮助企业于7月获得全国首张利用自动设备从事食品经营热食类食品经营许可证。不仅如此,亦企服务港整合内外部资源,为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累计举办16场活动,对接26家企业,4个园区、3个公园,为产业化落地提供有力助力。目前,001号持证AI餐饮机器人已在北京亦庄重点商务楼宇落地运营。
实验室里的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业态实现合法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实现在智能餐饮领域新拓展,久秉机器人(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钦玮感慨颇多,“我们用8年时间,画了2000多张原创图纸,申请了108项知识产权,用近万个零部件打造了这台AI餐饮机器人,实现了接近熟练人工的制作效率。在关键时刻,是‘亦庄速度’帮助我们实现了产业化梦想,今年订单量已过万,预计年内可交付500台以上。下一步,我们将扎根亦庄,结合市场反馈情况,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综合训练热食机器人,让它变得更智能、更精准。”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AI餐饮机器人产业化落地得以加速推进,不仅来自于亦企服务港扎根企业、深度走访,更得益于聚力服务、精准施策,以“一站式”集成化创新服务为企赋能,加速新业态企业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关键环节。今年,北京亦庄开展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其中实施全域场景行动,为企业创新提供首试空间,围绕市场准入和场景应用,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大空间和平等机遇,鼓励经营主体大胆创新。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机器人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但是当机器人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餐厅,为我们端茶送饭的时候,还是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不,在北京亦庄的重点商务楼宇里,就有一台号称"全国首台持证AI餐饮机器人",它叫001号。这位001号小哥可了不得,拥有108项知识产权,用近万个零部件打造而成,制作效率堪比熟练人工。瞧,那智能的"大脑"、灵活的"双手"、矫健的"身躯",简直是餐饮界的"钢铁侠"啊。
这位钢铁侠的诞生,可谓来之不易。研发团队用了8年时间,画了2000多张原创图纸,才最终完成这个"壮举"。可以想象,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从专利变成产品,要经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奋斗。好在有了北京亦庄的大力支持,这个梦想才最终照进现实。据悉,今年它的订单量已过万,预计年内可交付500台以上。看来大家以后逛商场吃饭,说不定就能碰到这位001号送餐啦。
但是,再厉害的机器人,也不能偷懒放松,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准入准营管理标准。这不是小事情,毕竟事关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好在有亦企服务港"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机制的全方位保驾护航。从标准制定到食品安全,从经营模式到环境检测,都经过了严格而细致的研究论证,才最终为久秉机器人开出了"全国首张利用自动设备从事食品经营热食类食品经营许可证。"难怪总经理于钦玮感慨万千,这一切离不开"亦庄速度"。
但001号的成长故事还没完。它将继续扎根亦庄,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让自己变得更加智能精准。作为一名合格的"新新人类",它还要继续学习、继续优化、继续进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同时,还得给予新业态、新模式以更多理解和支持。就像亦庄推出"全域场景行动",有的放矢地为企业创新提供"首发"空间,这样的温度和高度,必将汇聚更多向上的力量,成为创新的沃土。
< class="pgc-img">>所以说,机器换人并非只是科幻大片里的桥段。而当机器人真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那将是一场更加激动人心的变革。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变革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我们秉持开放、包容、审慎、有序的态度,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更多"001号"进入寻常百姓家,让生活更加智能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