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9场,南岸区围绕“加快打造重庆高质量发展南部增长极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南岸贡献”作主题发布,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们提问。
< class="pgc-img">>新闻发布会现场 李聪冲 摄
发布人:
许洪斌 南岸区委书记、重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兼)
王茂春 南岸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重庆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李 勇 南岸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
包茹华 南岸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新闻发言人
主持人:
张 琼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琼主持新闻发布会 李聪冲 摄
香港商报记者:作为知名旅游城市,重庆每年都会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南岸作为重庆会客厅,也备受游客青睐。在此背景下,南岸如何持续做好“文旅”大文章?有怎样的举措和成效?
包茹华回答记者提问 李聪冲 摄
包茹华介绍,近年来,南岸游客多、剧组多、人气多。南岸区一直坚持“文旅向‘南’、幸福上‘岸’”的理念,坚持三把“钥匙”同开,锁定南岸文旅的颜值气质、产值价值。
● 第一把“钥匙”:做文旅,就要做IP
依托大美山水、厚重文脉,打造了235“南岸十美”文旅IP。
2——两大美景:重庆“城市会客厅”长嘉汇、长江上游最大江心岛广阳岛。
3——三条老街,都有千年历史:弹子石老街、龙门浩老街看开埠开市、通商通航,黄桷垭老街看川黔古道、抗战文化。
5——五大名馆,都以“重庆”冠名:在重庆开埠遗址陈列馆,重温百年前的商贸风云;在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感悟“英雄之城”的磅礴力量;在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回望中华文脉守护延续的苦难辉煌;在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领略文物修复的科技魅力;在重庆规划展览馆,展望新重庆建设的宏伟蓝图。
南山风光 郭旭 摄
● 第二把“钥匙”:做文旅,就要做融合
力求商、旅、文、体、农融合发展。在南坪会展半岛,平均每周有三场展会,打造了康莱德、凯宾斯基、丽笙世嘉等10家国际酒店的集群,服务会展中心,拉动会展经济。
在南滨路,每年都举办不夜南滨生活节、重庆国际音乐啤酒节,每天可看重庆马戏城的《极限快乐SHOW2》。以重庆马拉松为契机,连续两年举办“重马国际消费节”,还有CUBAL大学生篮球联赛等赛事,广阳岛举办了铁人三项、竞走、迷你马拉松等。
南山火锅小镇长3公里,近5000桌,每天可接待4万人;南山民宿主打中高端旅游,精品民宿67家。来南岸,上山吃火锅、下江看夜景,跑一场马拉松,住一晚特色民宿,是非常具有烟火气松弛感的首选城市“City”游。
● 第三把“钥匙”:做文旅,就要做产业
南岸是西部同时拥有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两项国家级示范园区称号的城区。南岸区借市区共建重庆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机遇,以“微短剧+人工智能”为切入点,在数字出版与网络视听产业双向发力,落地蚂蚁数科、创浪科技等一批领军型、成长型企业。以赛会育生态,举办西部数字出版年会、西部游交会,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全国总决赛。截至2023年底,累计培育文化类企业3900余家,从业人数超3万人,营收年均增长达到35.8%左右,数字文化产业集群逐步显现。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姚於
<>人说:“领略过山城迷人的风采和重庆人的豪爽性格,然而最难忘的还是重庆老火锅的味道” 。事实如此,重庆火锅闻名世界,随处都能看见火锅店身影,走在街头,仿佛都能闻到那香味四溢的麻辣火锅味儿。但有人就会问,那么多火锅品牌,究竟那些才是重庆最好吃的火锅呢?今天,小编通过网上投票,为大家介绍重庆最好吃的火锅排名前十强!
< class="pgc-img">>秦妈火锅
推荐指数:★★★★
人均:79元 口味8.1 环境:8.5 服务:8.3
地址:南滨路海棠晓月小区1号楼3楼
秦妈是老品牌火锅了,环境不错,视野开阔,晚上可以边吃火锅边看江景,算是一大特色,灯火通明,还有水雾降温,仙气缭绕。味道正宗,不起泡,不浑汤,但吃到后面越吃越辣,有点受不了。推荐郡片,网红菜品,连成长长一条,又香又脆。
< class="pgc-img">>桥头火锅
推荐指数:★★★☆
人均:109元 口味8.5 环境:7.1 服务:8.4
地址:南滨路龙门浩商业街1号楼
火锅中的老字号,但店面没有想象中的亮堂宽敞,装修一般,环境一般,但可以坐在窗边看江边景观。整个火锅味道个人觉得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算是正常火锅味道吧,菜品分量有点少,荤菜都用小土碗装的。
< class="pgc-img">>朝天门防空洞老火锅
推荐指数:★★★★☆
人均:68元 口味9.3 环境:8.8 服务:8.5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新民街25号日月光中心购物广场
简洁原木系风格,木桌木椅木栅栏,小清新自然风格,晚上来的话意境更浓;青石、木梯、竹帘组成雅间形式,蒲团坐垫的竹凳,自然中带着一丝精致。虽然是一次性锅底,但是味道却和老火锅味道一致,不管是颜色还是麻辣味都十分合适,煮到后面也不浑汤、不过咸过辣,算是吃过最好吃的一次火锅。服务很热情,随时会问需要什么,菜品新鲜很多,价格实惠!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德庄火锅
推荐指数:★★★☆
人均:108元 口味8.0 环境:8.6 服务:8.2
地址:长江二路174号(近长城宾馆,马家堡车站)
这家店差不多十多年历史了,和传染老火锅不同,汤料比较清澈,筷子在锅里捞来捞去也没油乎乎的,锅底是holle kitty模子,挺时尚,但化了之后锅底比较浑,味道一般般,完全不辣,很照顾外地人,这几年感觉德庄在本地不是很火了,外地还可以。
< class="pgc-img">>巴倒烫火锅
推荐指数:★★★☆
人均:115元 口味 8.5 环境:9.3 服务:8.2
地址:南山街道黄金公路陆派火锅一条街(第二师范学院对面)
在山上的火锅店,规模很大,从山坡上的主楼室内餐位,到山林间的室外餐位,高低落差大概有4层楼,即使是中午,茂密的树荫也可以避免太阳的暴晒。味道在重庆火锅中算一般吧,不是狠辣,服务态度好不错,素质比较高,推荐毛肚、牛肝、鹅肠…
< class="pgc-img">>情满山城老火锅
推荐指数:★★★★
人均:72元 口味 9.1 环境:8.7 服务:8.9
地址:上清寺牛角沱自然大地(轻轨3号线)
古朴的装修风格,温馨暖光,店面非常大气宽敞,条凳矮桌,中间翻滚着红汤,非常重庆。服务员都很漂亮啊,身材也不错,说话很客气,有问必答,还会赠送很多小吃。牛油味很重,典型的重庆老火锅锅底,有点偏辣,建议外地人点微辣。他家的红糖糍粑非常棒,糍粑酥脆,红糖味甜而不腻。
< class="pgc-img">>刘一手火锅
推荐指数:★★★☆
人均:76元 口味7.8 环境:7.6 服务:7.9
地址:科园三街68号
大厅很宽敞,大门也很有个性,门口还有一个娃娃模型。味道还行,就是感觉没有用老油了,吃起来没有什么麻辣味,即使是微辣也不会觉得太辣,但是服务很好,倒水、端菜、上锅底一气呵成,自助佐料,很多配味,很齐全。
< class="pgc-img">>小天鹅火锅
推荐指数:★★★★
人均:108元 口味8.6 环境:9.1 服务:8.6
地址:民权路26号英利国际金融中心6楼
开在商场里,整体环境不错,桌椅摆放比较宽敞,古色古香,很有老重庆火锅的味道。九宫格红汤锅底味道调的还算入味,菜品新鲜,分量比较多,整体用餐环境干净寂静,很适合聚会和聊天。
< class="pgc-img">>巴渝十二景老火锅
推荐指数:★★★★
人均:75元 口味9.0 环境:8.5 服务:8.5
地址:南坪东路25-8号
装饰不同于一般的火锅店,小清新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位置间隔也合适,不会挤也不会太闹。典型的老火锅味道,重牛油特别香,点的微辣都算比较辣,每样菜干净卫生,菜品很多。服务体验一级棒,服务周到,还能帮忙拍照。推荐玫瑰丸子、九尺鹅肠、鲜毛肚…
< class="pgc-img">>白乐天火锅
推荐指数:★★★☆
人均:109元 口味7.5 环境:8.3 服务:7.8
地址:民生路四贤巷石灰市棉花酒吧旁
说是重庆第一家火锅店,生意貌似不算很好,但总体还可以。环境不错,有表演,里面服务员的穿着很有特点,店内的装修很有重庆传统文化的特色,长板凳,四方桌,时常还有二胡演奏和歌曲的演出。推荐鸭血、毛肚、鹅肠。
< class="pgc-img">>以上就是根据大众点评选出的重庆火锅排名前十强。其实重庆火锅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人喜欢的味道也有所不同,但小编纵横火锅界数十载,最爱的还是“朝天门防空洞老火锅”,不仅味道麻辣鲜香,而且价格实惠,服务贴心,更是记忆中的重庆老火锅味儿!
>晨,龙门浩老街被飞驰的地铁吵醒。我也随之醒来。
打开窗户,抬头,远处缓缓流动的雾霭里,横江索道悬跃天际,仿若一道虹桥;低头,朦胧中,长江隐约可见,更远处有灰青色山峦影影绰绰,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等推门而出,则能望见高楼林立的渝中半岛,回首则见苍翠欲滴的真武山主峰。即便我已经在龙门浩江山一号工作了八年,每天置身这片江山之中,依然百看不厌。那些粉墙黛瓦鳞次栉比,那些游客如织人潮涌动,让我内心认为龙门浩是“最重庆”的地方。
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必然是幸运的。记得2002年,陪伴着南滨路的第一列观光老火车“南滨驿站”,我也进驻了龙门浩一段时间。那时匆忙,除了工作很少出门去探寻龙门浩的街头巷尾与各种故事,但我曾经到过,龙门浩也就在心中留存了。更幸运的是,2015年我在丰都建设完玉皇圣地景区后又回到了龙门浩,一路风景寻找,让我心绪舒展而宁静,一如晨雨中的青石板路,又重新认识了龙门浩的大街小巷。
龙门浩很“老”。我时常站在南滨路上瞻仰“神龟石”,还有凝视横亘在枯水江面上的拦水堤。江水流淌千万年,性情所致,流经于此,清水溪与之交汇,波平如镜,形成水湾,仿似弯月,被古人称为“浩”。“浩”生石梁,中有缺口,刻“龙门”二字。不知何时起,龙门浩顺江而建,以龙门为界,分上浩、下浩两部分,各自逐级沿溪而上,结茧而生,逶迤登上马鞍山顶。每当皓月当空,三三两两的江舟便集泊于此,赏月观渔火。清乾隆川东道张九镒赞曰:“石扇划地轴,一涧流淙淙。谁将青玉镜,挂在苍鳞龙。俯看波上下,波静影相从。举头问清影,银蟾隔几重”。巴县知县王尔鉴在编修《巴县志》时也说:“石破天开处,龙行俨禹门。魄宁生月窟,光自耀云根。雪浪盘今古,冰轮变晓昏。临风登彼岸,涂后有遗村。”龙门浩就是这样,因一条长江,一道石梁;因一座山峦,一条溪水;因一弄观月,经久不息的烟火,流今很“老”了,现在也是“最重庆”的一个“网红”打卡地。
龙门浩很“摩登”。我刚回龙门浩工作那段时间,中午特别喜欢和同事一起漫步办公室旁边有点荒芜的地带,不过当我们扒开杂草走近,便能看到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立德乐洋行。那时,立德乐洋行年久失修,隐蔽深处,少有人知晓。我和同事不断翻看它的石碑,摄录留存的文字,才知道它有久远的故事。1890年3月,重庆龙门浩开埠,先后修建立德乐洋行、万国医院、英国盐务办事处、亚细亚火油公司等。而今,岁月几经轮回,龙门浩街道在立德乐洋行基础上又建起了开埠遗址公园。开埠公园建设前,我还专门带女儿在立德乐洋行那棵崖边黄葛树前合影留念。开埠公园遗址记录了那段开放、发展的历史,颇是“洋气十足”,充分彰显了重庆的“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我也十分自豪。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故事,在龙门浩,只要你从开埠遗址公园拾级爬上马鞍山,就能在陈旧的街巷中看到上世纪修建的重庆制药七厂、重庆柴油机厂、重庆合成纤维厂,还有冰糕厂、猪鬃厂、皮革厂、雨衣厂、制钉厂等。我现在只要有空闲依旧喜欢在龙门浩街巷中散步,早上中午晚上,随太阳光影转移,每一片落叶就是一首诗,每一间旧房就是一个故事。甚至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行人,都能在满目翠绿中闪现一缕清亮的柔光。
每每有外地友人来重庆,我最喜欢推荐他们到龙门浩看重庆。一是我工作于此,方便接待;二是龙门浩真是“最重庆”的地方,除龙门浩老街、长江索道、清水溪、袁隆平小学和马鞍山开埠遗址外,还有索道火锅、非白民宿、如故烧烤等等。与渝中半岛的繁华不同,龙门浩终是多了一种自然野生的美。在龙门浩,越往深走,就越能触摸重庆的时代气息。复建的龙门浩老街,老旧中不失新潮,山地建筑,坡地风情,8D梦幻,可听轨道列车飞驰而过,可看索道横江穿越,脚下轮船来来往往,头上飞机忙忙碌碌,你能想到的重庆模样,龙门浩应有尽有。如果你再融进马鞍山步道,随一片片泛黄的黄葛树叶迎风飘下,对着路上的行人不停招手,有几只小狗跟你嬉戏打闹,见猫在窗台上躺卧着,眼睛半睁半闭,任尔走街串巷,一副懒得理你的神情。就连紫焰桂花酒厂,除了屋子是旧的,手艺是祖传的,相信酒好不怕巷子深,不会出来兜揽客人。我每次经过街巷,总是喜欢停歇一下,深深呼吸上几口空气中淡淡飘散的桂花酒香。
龙门浩美在哪里,以前我并不太了解。有人说龙门浩的美是生活形态,有人说龙门浩的美是故事记录,有人说龙门浩的美是浸在街巷的每一粒砂砾里、每一片树叶中。其实,这次龙门浩街道作家协会成立,我才真正认识了龙门浩的美。如果说以往在龙门浩清晨漫步是活得莹润而极富生机的话,那么龙门浩采风就真看到了那种历史刻刀下的一道道深深痕迹。寻访龙门浩,登上马鞍山,可以俯视长江,鸟瞰全城,回溯开埠原点,感受重庆的厚重文化底蕴。正如非白民宿的美女老板周诗琦说:“马鞍山,是寻得到老城气息的地方。曲折的小路,爬坡上坎,民居楼房错乱叠出,高大的黄葛树遍布每个角落。这里的一切,是无数重庆人回忆的故乡”。是呀,有事无事,邀上三五朋友和知己,回到重庆人的故乡,到龙门浩讨一壶茶,看江水宛然流入窗户,品阳光轻摸木凳竹椅,将生活的暖意与茶香中和。聊重庆、聊龙门浩、聊老街,聊生活中不只是茶的韵味……即便喝着喝着,茶淡了,人散了,江水的气息也会越来越醇厚香甜的!
知名作家许大立在《带我去马鞍山看日落》一文中说,一定要到龙门浩看落日。想想,如果从渝中半岛看过来,龙门浩一幅祥和的“余趣雅舍”居民生活画卷,自有说不出的景致况味。而龙门浩的晨曦清风,落日晚霞,和唤醒的流转时光,一定是重庆的一轴长长书卷,需要一处一处地看,每一页都值得细细品读。
作者简介:郑维山,重庆人,上世纪七十年代生。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散文学会会员、重庆新诗学会会员。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若干。有部分作品收录各种选本及高校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