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除了热干面,还有真茶屋。”
2021年7月30日,在高校云集的武汉街道口商圈,海伦司酒馆隔壁,谭浪开了第一家“真茶屋”奶茶店。
0奶精、 0植脂末、 0氢化植物油;真牛奶、真茶叶、真果茶、真奶油、真小料。主打一个“真”字,真茶屋承诺让年轻人实现“一杯健康平价鲜奶茶”的自由。
地处九省通衢,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大学生人口,消费者对于“热门”茶饮的消费动力强劲。武汉是众多茶饮品牌走出诞生地之后首选的试水池。
彼时,新式茶饮正处在行业风口。茶颜悦色、喜茶、奈雪、CoCo、吾饮良品、伏见桃山、娃哈哈、海底捞等多个品牌在武汉相继开店,仅在楚河汉街,就有至少40多家茶饮店。除了知名企业跨界开奶茶店外,明星张继科的“猴子的救兵”、关晓彤的“天然呆”等奶茶店也陆续在武汉开店。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品、新品牌,创立“真门”,自成一派,真茶屋挤进了原本就拥挤不堪的武汉茶饮市场。
它的底气来自哪里?
谭浪,90 后,人称“宝哥”,来自湖南省湘潭市。大学毕业后到武汉创业,谭浪卖过渔粉、螺蛳粉,开过火锅、串串店,通过互联网社群营销,建立了上百个微信群,积攒了上万名铁粉。
很早就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起起伏伏,让谭浪有着同龄创业者少有的冷静和克制。在谭浪看来,武汉茶饮市场前景巨大,新品牌能否突围,核心在于创始人和创始团队的认知和行动能力。
两年多过去,谭浪的真茶屋已经由高校周边发展到遍布武汉,“刚刚过去的五一,真茶屋的门店数已达到 80 家。”但他同时强调,“要稳扎稳打,绝不盲目扩张。”
武汉首个公布配料表的茶饮品牌
跟许多年轻消费者一样,谭浪是个奶茶控,“爱奶茶的美味,又担心高糖、高脂影响健康。”
谭浪和创业团队瞄准了这个市场痛点,在整个茶饮的红海里,找到了他们看好的细分市场——“健康”赛道。
“我们身处的环境和我们的身体状况都每况愈下。”在谭浪看来,尽管新茶饮消费者的需求本质,绕不开自我犒劳、享受、慰藉、悦己,但疫情推动了全民健康意识,健康一定是大势所趋。
“健康”茶饮不是第一次在武汉出现。
2018年10月,来自台湾的网红奶茶KOI Thé(可宜奶茶,以下简称KOI)曾低调地在武汉楚河汉街开出第一家门店。KOI 的前身是知名奶茶启蒙品牌——五十岚,是首个将真奶、真茶和真果的“新式茶饮”理念带入中国市场的茶饮品牌。
但这个品牌很快就在武汉市场上消失不见。
2020年10月,真茶屋在武汉研发出第1杯0奶精奶茶,这杯鲜奶茶使用了冰博克牛奶,除了茶叶、奶油和糖,不添加任何其他成分。
“在不添加奶精的情况下,普通牛奶搭配茶汤做出来的奶茶比较寡淡,需要奶浓度更高的冰博克,才能保证口感醇厚。”
这一做法在当时的市场上是超前的,相当于一开始就把创业难度调高了。
真茶屋首店选址在武昌繁华地段街道口。“我们当时想的是,这个项目必须放在一个完全没人认识的地方,去验证‘0奶精’到底是不是个伪需求。”
真茶屋的门店将配料全部公开,让消费者在点单时就能够清晰地看到一杯饮品里有什么,降低他们饮用时的心理负担和身体负担。
倡导健康,品牌还要肩负教育市场的作用,“因为顾客不知道奶精是什么。‘奶精’的主要成分是植脂末,本质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加到咖啡、茶里,令口感更丝滑,过量食用会危害心血管系统,增加肥胖风险。”
真茶屋将绿色作为主色调,传达自然、健康的理念。其slogan也经过多次迭代,从“真的0奶精”最后精简到“0奶精 更健康”,不断强化消费者的记忆力。
时至今日,健康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去年,霸王茶姬实现“0奶精、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让消费者摆脱植脂末、奶精的健康焦虑。茶百道、奈雪的茶、乐乐茶、沪上阿姨等茶饮品牌也纷纷在菜单上为消费者提供了零卡糖的选项,在糖类上进行了产品优化。
这个五一假期前,霸王茶姬官宣00后网球运动员郑钦文担任“霸王茶姬健康大使”,进一步强化“健康”标签。
草根一点,离顾客近一点
谭浪及创始团队在做火锅、串串创业的时候,就一直坚持“对顾客好”的理念。
“开业第一天就遭遇疫情,我们一直跌跌撞撞地艰难运营着。”
2022年4月,因为疫情,街道口人流量骤减。如何应对?谭浪想到了主动“送出去”,即给大学封校的同学们送团餐。第一次,他往返70公里,送出了15杯奶茶。
此后,团队每天免费为各大高校学生送奶茶、送物资,从最初一天几十杯,暴涨到一天将近一千杯。通过几个月的积累,谭浪建立了上百个微信群,也积累了第一批真茶屋的超级铁粉。
后来,真茶屋不断在大学城开店,创始团队在真茶屋每一家门店的菜单上都留下联系方式,回复留言。直到今天,谭浪依旧自诩为“首席客诉处理”,每天都会查看顾客反馈,做好品控管理。
通过精细化运营,真茶屋沉淀了一大批私域粉丝,并借助高校学生传播力,持续增加品牌曝光。这一做法的另一优势是大大节省了推广费用,从成立至今,真茶屋仅做过两次地铁广告。
去年8月,真茶屋首次在武汉地铁投放广告,将微信二维码放于武汉地铁大屏,送出全场饮品买一送一券。
“花了100万投在地铁上,广告第一天,微信被加爆了。”真茶屋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门店快速增长。
今年樱花季,乘着武汉文旅热的东风,真茶屋再次亮相武汉地铁,打出“在武汉,除了热干面,还有真茶屋”的广告语。
这一“豪言壮语”引发了不少网友的不适。“有网友质疑我们,凭什么跟热干面齐名?”
“武汉是不是有热干面?是不是有真茶屋?”谭浪不避讳蹭热度,但他反复强调:“这些只是术的更新。”
从大学开始接触餐饮业,六次创业经历,让谭浪摸索出一个道理:做C端,尤其是创业者,可以草根一些。
“能否成功取决于创业项目是否有价值,只有顾客认可才是有价值的。顾客不会管你是多大的IP,开了多少家门店,他只会在乎自己手上的这一杯产品是不是好喝。”
一杯奶茶9块9,供应链毛利率只有7%
0奶精,高标准,纯天然,意味着每一杯奶茶都是实打实的造价。按常理,真茶屋应该定位在奶茶行业的中高端市场,以此来扩大收益空间。但,真茶屋将总体的价位定在市场平均水平。
“一开始,我们的供应链毛利率只有7%。”
谭浪介绍,用“冰博克牛奶+雀巢牛乳芝士淡奶油”去制作一杯0奶精鲜奶茶成本较高,在20元以内很少有奶茶品牌愿意这样去做,而真茶屋这样的一杯冰博克鲜奶茶最低只卖9块9。
谭浪认为,一个市场,一定是充分竞争,才会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选择。而他们作为后浪,要不惧内卷,“敢为天下后”。
他更愿意把供应链利润分享给消费者,让更多朋友享受到0奶精奶茶的快乐。
“这个市场,放到更长远的角度,你最终赢得的是消费者的心。顾客是用脚来投票的,去到你家,走进你店里才代表对你的认可。”
“茶百道近三年的毛利率35%左右,利润这么高,这合理吗?不断有新品牌加入,才会促进市场进步,刺激行业升级,品牌才会迭代原材料,创新营销方法,推出更实惠的价格,惠及消费者。
谭浪坚信,“当我们为茶饮市场创造了真正的独特价值,时间一定会奖励我们。”
缓慢生长,稳扎稳打
大学四年,谭浪当了四年寝室长,给室友打了四年开水,这些室友后来成了他创业路上的合作伙伴。
在企业管理上,真茶屋与胖东来的“向善管理”如出一辙,坚信只有“对员工好,员工才会对顾客好”。
创业前两年,创始团队只拿6000元月薪,远低于店长的薪酬。防疫过程中,店员被隔离期间,公司每日每人发放100元生活补贴。
谭浪选择和企业价值观一致的人一起工作。他要求真茶屋团队中不仅是管理层,包括每一个员工,都要有很强的推动能力和业务能力,“每一个环节都要离客户近,要有很高的愿力,确保服务质量和顾客体验。”
从20个员工每天卖出500元的营业额,到品牌首次实现盈利,门店数量接近80家,真茶屋耗时两年多。
和很多品牌主张“先布店再提升运营”不同,真茶屋主张稳扎稳打,缓慢生长,认为发展过快会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
“共担风险”的加盟
在2022年6月份以前,谭浪一直强调:真茶屋不加盟。
“以前真茶屋不加盟,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合作方式,来确保每一家加盟店都能提供稳定的产品和服务;第二,我们认为自己的品牌定位及商业模式还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在‘0奶精奶茶’这条路没有走通之前,我们不能去坑队友。”
在疫情的反复中、在遍地是奶茶店的街道口,真茶屋不仅活了下来,并且实现了稳定的增长和盈利。
疫情期间的一份流调报告,让真茶屋意外走红,主打“高品质+平价”策略的真茶屋,成功出圈。看似意外出名,实则离不开产品和服务这座坚固的护城河,这也是积累粉丝、提高复购率的关键。
真茶屋爆火之后,谭浪收到了1000多条加盟请求,但最终却只筛选出30多个符合要求的加盟商,他直言,如果在开店方面不进行克制,现在的真茶屋早就几百家店了。
克制代表着高要求,真茶屋会对加盟商进行面试,还会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考核,“餐饮本就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不断处理繁琐的生意,你需要耐得住寂寞。很多人其实并不适合做餐饮,真茶屋会让加盟商在店里先体验一个月,如果觉得OK,才会继续。”
在加盟模式上,真茶屋提出“共创”概念。
“共创式加盟”是真茶屋首创的以共同创业为目标,品牌方与加盟者共担风险、深度捆绑的合作模式,它摒弃了“加盟商承担风险,品牌方收割利润”的霸权加盟模式。
真茶屋前后投入140万现金,赢得了伙伴们的信任,也积累了加盟经验。目前虽然不再投资现金给加盟门店,但是依旧保持着务实的态度,做好每一家加盟门店。
“不会盲目扩张”
武汉作为新一线城市,拥有近1400万人口,高达168万的大学生,为品牌孵化提供了巨大市场和缓冲空间。
“可以这么讲,我们这个品牌幸亏选择了武汉。”
对武汉这座城,谭浪一直心怀感恩。
“在武汉创业六年,完整地经历了三年疫情,在最难的时刻,是武汉的朋友鼓励我们坚持,有许多朋友陪着我们从火锅到现在的真茶屋,真的觉得我们格外幸运,感谢这座城市的包容性。”
做区域品牌的优势就是与客户离得近,解决问题时能更细致,效率也就更高。很多人问真茶屋会不会走出武汉?
“我们已经走出武汉了。”
去年8月,真茶屋在湖北省赤壁市开出了门店。
“我们越做越觉得这个市场大,但用一个模型想跑遍全世界是行不通的。”
他说,中国太大了,南北差异大,沿海和内陆差异大,一线城市和二三四线城市差异大,不仅口味差异大,经济水平和消费力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想要依靠一个模型来打天下,本质上是缺乏用户思维的表现。
在品牌扩张上,他们依旧选择克制。
“目前真茶屋最大的问题,是需要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品牌。”作为一个尚处于成长期的地域品牌,谭浪说,在组织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不会盲目扩张。
编辑 · 陈尘 排版 · 鹧鸪
主编 · 涂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品 · 新餐考
END
| 赵小米 编辑 | 乔芊
喜茶奈雪在北上广争相降价,试图下沉进三四线市场;而原本就驻扎在三四线市场的蜜雪冰城,已经下沉“进村”了。
近日,蜜雪冰城在公众号上发布公告,宣布开放全国乡镇加盟申请。全国共有41636个乡镇行政单位,即便每个单位开一家店,也有相当广阔的拓店空间。我们熟悉的“小镇青年”所在的镇,还有可以种地的村子,都属于乡镇市场的范畴。
但乡镇市场也有着年轻人少、人口密度低、消费能力差等特点,这片市场是否能与倚靠人流量的蜜雪冰城相契合,还是一个问题。
而蜜雪冰城在过去两年,大举进军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同样也是外界认为“并不适合蜜雪冰城”发展的地区。但蜜雪冰城不仅没有停下拓店的脚步,甚至还将咖啡子品牌“幸运咖”也开到了北京。
蜜雪冰城,正在接连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乡镇虽好,加盟意愿怎么来?
蜜雪冰城能在乡镇市场赚到钱吗?
先从市场容量本身来看,一名在广西县城开奶茶店的女生小优给未来消费算了笔帐。她所在的县城人口数量不到30万,在全国排名中等;7、8月份的旺季,小优的奶茶店每月营业额在20000-30000左右,11、12月份的淡季,月营业额在6000-9000之间。
从去年7月开业到年底的半年内,小优的奶茶店营收约11万元。在农村自家的房子里开店,不用付房租;自己一个人干活,不用雇员工;小优的利润能到营业额的一半,在55000元左右。
小优看来,每个月能赚近万元,已经比在外打工一个月赚5000-6000要好得多。在当地,工资一般在2000-5000之间。
小优的奶茶店并非加盟,而是通过自己购买器材设备折腾起来的。开业前期的投入包括购买器材花销与装修开支,各两万余元,总额不超5万。
定价方面,小优店里的饮品与蜜雪冰城类似,多在10元上下,包括9元的烧仙草、10元的杨枝甘露、12元的芝士葡萄奶盖等;但小优的店里还买汉堡、鸡排、热狗等,占总营业额的1/4左右。
小优奶茶店赚的钱,比起人口数百万的大城市,并不逊色多少。一名广西桂林市加盟蜜雪冰城的店长小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称,其平均每个月营业额在4万元左右,除去原料成本、房租、人工费用,每个月利润在6000元左右。
这意味着,虽然乡镇市场总人口数较少,但依旧可以撑起数家奶茶店的日常运转。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地方性奶茶品牌,开始布局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了。比如,悸动烧仙草已经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乡镇开出300余家门店;甜啦啦、益禾堂,在乡镇地区也各自开出千余家门店。
但奶茶连锁品牌在乡镇市场的扩张,并不那么容易。原因在于,前期高昂的加盟费用让一些加盟商望而却步。
“大品牌加盟费都要三四十万,我们家拿出三四万做生意都要决定很久。”小优表示。据招商材料显示,蜜雪冰城加盟前期总投入在37万元左右,另外每年还要交13800元的加盟杂费。
这导致,乡镇市场店长们担心,加盟店每日营收额也不会与个体奶茶店拉开太大距离,赚不了多少钱,反而回本周期翻了数倍。
据未来消费了解,益禾堂、悸动烧仙草在乡镇地区的加盟费用在20万元左右,相较二三线城市的新茶饮品牌,在价格上低了一个档次,降低了乡镇人民的加盟门槛。而蜜雪冰城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加盟费用与标准店完全一致。
对此,蜜雪冰城选择让老加盟商进入乡镇拓店。公告显示,蜜雪冰城乡镇加盟的申请条件为,是1档、2档或3档的全国老客户,以及开店审核资格证在有效期内的新客户。
或许,蜜雪冰城盼望认可自己品牌的一批加盟商“打头阵”,在全国各地的乡镇市场中开出标杆性的门店,通过门店自身表现消除当地潜在加盟商的疑虑,从而渗透进乡镇市场。
低线城市,奶茶品牌“开卷”
蜜雪冰城这两年,先是“上升”,进军北上广等一线市场,又是“下沉”,试图打入乡镇市场。
背后的原因在于,拥有20000家门店的蜜雪冰城开始有了拓店焦虑。
有行业人士对未来消费透露,蜜雪冰城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共开出40000-50000家门店。而目前,蜜雪冰城官方口径称,门店数超20000;据窄门餐眼显示,全国开业中的蜜雪冰城共17641家。距离上述最终目标,还有一半的距离。
新茶饮市场整体增长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蜜雪冰城的开店速度。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2020年,蜜雪冰城新开店5805家,在2021年,这个数字下滑到4849家。
同时,蜜雪冰城的舒适区,越来越“卷”。低线市场的奶茶市场竞争逐年加剧,在过去两年,新茶饮的“卷”,已经从北京上海,蔓延到二三四线城市。
据国家统计局与大众点评数据,2021年时,成都重庆的奶茶店密度已经超过了北京;西安、武汉、杭州等地与北京相差无几;广州深圳更是几乎倍杀北京。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未来2-3年,新茶饮市场增速将阶段性放缓,从20%以上降至10%~15%。这意味着,新茶饮已经从增量市场进入了存量市场。
从品牌层面来看,此前提到10元以下价格带的奶茶连锁品牌,蜜雪冰城是一枝独秀。但今年,许多蜜雪冰城的直接竞品,从全国各地冒出。
比如4645家的益禾堂、3804家的甜啦啦、2285家的悸动烧仙草、1457家的吾饮良品等,招牌饮品的价格均在10元以下,每月开出百余家新店。
这些品牌都有明显的区域性:益禾堂在两广地区较多;悸动烧仙草在江浙沪一带拓店;近一半开在安徽省的甜啦啦;而吾饮良品则集中在湖北地区。
虽然上述区域性品牌从门店数量上,与蜜雪冰城不是一个量级,但在各自的“主场”,随着门店持续加密后,对蜜雪冰城的扩张会造成一定阻碍。就像茶颜悦色在长沙通过密集锁定区域,有效阻止了外来品牌的进攻。
在竞争加剧的存量市场中,各新茶饮品牌开始贴身肉搏,抢点位、抢市场。比如,在河北、河南等地的不少商业街中,蜜雪冰城门店的密度比肩茶颜悦色,一条街上有十余家门店,两店之间的距离,甚至不过200米。
不仅是蜜雪冰城的同类竞品,比蜜雪冰城的价位稍高一档的中端新茶饮品牌,也都在持续扩张。
如书亦烧仙草、古茗、茶百道、CoCo都可、沪上阿姨等,门店数都在5000上下,他们都以一个月几十上百的增速,对一线到五线的所有市场“无差别攻击”。更不用说喜茶、奈雪也通过推出子品牌与新店型,渗入低线城市中。
这些中高端的品牌对于蜜雪冰城来说,是不同维度上的对手。除了点位订单的直接抢夺,更重要的是,喜茶奈雪们将加快低线城市茶饮品质升级的步伐。在城市之间消费发展时间差被抹平之后,现在一二线城市有的饮品品质和口感,在未来几年内,每个小县城中也会有。
而蜜雪冰城进入乡镇,就像喜茶进入县城一般,卡着时间差,为乡镇消费者带来“消费微升级”。
此前被戏称为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打法跑出来的蜜雪冰城,如今回到农村,是否能被消费者和加盟商接受呢?或许取决于未来的蜜雪,是否能推出一套适配性更强的加盟方案。
(本文首发于“未来消费”,欢迎关注)
百道武汉大悦城店
(支点财经记者 林楠 摄)
时隔近三年,继奈雪的茶(2150.HK)2021年6月登陆港交所后,新茶饮迎来第二家上市公司。今日上午,茶百道(2555.HK)在港交所上市交易,但开盘即破发,开盘价15.74港元/股、跌幅10.06%。截至下午收盘,股价为12.8港元/股,总市值189亿港元。茶百道创始人王霄锟和刘洧宏夫妇,合计拥有公司超70%股份,身家超百亿港元。
“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今日股价表现相对平稳,不跌不涨,股价为2.28港元/股,总市值39.1亿港元。但和发行价19.8港元/股相比,已跌去数倍。
本次IPO,茶百道公开发行1.48亿股股票,发行价格17.5港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5.86亿港元。其中,刘永好创立的新希望,通过旗下关联公司认购1327.3万股股票。加上IPO前的投资入股,合计持有茶百道约1.15%的股份,市值约2亿港元。
茶百道募集的资金,主要用途之一是提高运营能力及强化供应链。截至去年底,茶百道管理运营8010家加盟店和6家直营店,在成都、上海、武汉等中心城市,共建立了16个区域运营中心、21个多温仓。其中,湖北门店超300家,覆盖武汉、宜昌等城市。
未来三年,茶百道计划改善供应链能力,利用各区域优质水果和其他农产品资源,升级打造智能配送中心和水果加工中心。
2023年,茶百道卖出超10亿杯饮品,总零售额约169亿元,收入和盈利分别为57.04亿元、11.39亿元,各自同比增长34.86%和19.37%。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我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为2473亿元。以零售额计算,茶百道是第三大现制茶饮品牌,市场份额为6.8%。前两名分别是蜜雪冰城和古茗,总零售额分别为440亿元和192亿元,市场份额对应为17.8%和7.8%。
编辑丨刘定文 胡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