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重庆6月14日电 题:台青入渝十年“创新”做餐饮 居民楼里飘香宝岛风味
中新网记者 钟旖
“在这里,大家可以发发呆,舒服地和朋友聊聊天,好好享受美食。”提起在重庆开餐厅的初衷,14日,正在厨房忙碌的台湾青年江承晋(Paul)说,希望为食客营造“回家”的感觉,在都市中放慢步调,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好。
出生于1988年的江承晋来自台湾台北,在重庆已生活10年。令人意外的是,入渝前5年,他的身份还是IT从业者,被电子台企外派至重庆从事销售与工程服务。2018年,基于家族不少成员从事餐饮业的渊源,加上“想要跳出舒适圈”的冲劲,江承晋跨界打造台式复合式餐厅“闹热商行”,成为餐饮“新人”。
图为台湾青年、闹热商行主理人江承晋(Paul)。 受访者供图
不过5年时间,这一台式风味美食店铺已在重庆核心商圈旁的居民楼内开设两家,在社交平台成为年轻人的“宝藏打卡地”。网民评价,“闹热(商行)”虽不缺“热闹”,却是可以短暂远离喧嚣的温暖所在。
“我尝试开过街边店,但快销的节奏、行色匆匆的客流并不是我想要的。”江承晋说,之所以选址居民楼,是看重其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台湾有很多融合式的社区店,我也是把经营模式原汁原味地搬来大陆。”
图为别具创意的菜单页。 钟旖 摄
记者近日在两家店探访看到,尽管约80平方米的空间内只散落摆放10张餐桌,但随处可见的木质装修、水磨石地板、暖黄的灯光,处处彰显着复古气息。江承晋透露,为了找到心仪的店面他曾一天徒步10多公里,感受周边氛围,就连店内播放的音乐、喝水的茶杯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目的是让人找到家的亲切感。
猪扒包、猪排蛋饼、椰香咖喱鸡、芝士菠萝油、古早黑糖奶茶……“我想把每一样菜品都做出特色,把我觉得好吃的与大家分享。”江承晋介绍,因是自己摸索,店内菜品上新速度较慢,研发一款产品耗时几个月也是常有的事。如今,在不更改台湾味型的基础上,他开发了近20个菜品、近30款饮品。值得一提的是,为迎合重庆人口味,他还寻求饮食的共性和平衡,将酸、辣等元素适当融入。
图为开在居民楼里的台式风味美食店铺。 钟旖 摄
在江承晋看来,“创业是痛并快乐的过程”。“痛”或许是难有休息,“起早贪黑,一门心思在店里”。江承晋一年有300多天是11时到店、21时离店。为保证菜品的稳定性,他坚持亲力亲为,如精选原料、炒制卤肉,忙完往往是凌晨三四点。
“创业嘛,就不可能当跷脚老板(形容老板不做事,做甩手掌柜)。”江承晋笑着说,打拼虽有波折,但都能收获宝贵经验,需要“不放弃、沉住气、再出发”。
常在店里,食客给到的反馈也是最直观的。“每当研发的菜品得到认可,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江承晋说,鼓励的声音也在提醒他不要忘记初衷,用心把东西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事。
图为开在居民楼里的台式风味美食店铺。 钟旖 摄
江承晋热衷探索,其足迹已遍布大陆的云南、天津、江西等省份。领略了大好河山,他愈发觉得大陆土壤充满机会,以直辖市重庆为例,不仅有“8D魔幻”地形带来的惊奇,还有越来越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开放姿态。“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若不是亲身体验,是无法想象的。”
回望大陆生活,江承晋说,重庆已是他的第二故乡,诸多人和事都值得感恩。“人生充满意外和惊喜。”江承晋表示,未来,他会在深耕台式餐饮的同时尝试新的创业项目。自己也乐于成为一座“桥梁”,分享创业经验,助力更多台青“登陆”。
编辑:郭文瑜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网福建新闻10月26日电 记者近日从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有效贯彻,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节约理念,进一步带动全社会形成文明消费、节俭用餐的良好氛围,现将福建查处的一批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福州市台江区市场监管局查处
台江区余某某餐饮店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案
2023年4月10日,福州市台江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对台江区余某某餐饮店进行检查,发现其未张贴反食品浪费标识,且店内挂有“超大一盆,什么都有!”的红色横幅,每张餐桌上有“一盆十六斤超大盆水煮鱼”字样的宣传单,宣传提供超大脸盆水煮鱼,另外可通过加食物再加价,现场发现有顾客残留较多未吃完的水煮鱼。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台江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之规定,当场责令其改正,并予以警告的行政处罚。
4月14日,执法人员对该店进行回访时,发现其已按照要求张贴反食品浪费标识,同时推出小锅水煮鱼和“连盆打包”的服务,劝导消费者理性点餐。
福州市鼓楼区市场监管局查处
宝岛咖啡(福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
造成餐饮浪费案
2023年4月19日,福州市鼓楼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宝岛咖啡(福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检查时,发现其未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同时因过量点餐造成餐饮浪费,执法人员通过对经营者和服务员询问调查确认当事人未履行告知义务。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二款之规定。鼓楼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和第二款之规定,当场责令其改正,并予以警告的行政处罚。
5月8日,执法人员对该公司进行回访时,发现其已整改到位。
福州市晋安区市场监管局查处
汉堡王食品(深圳)有限公司
福州长乐路分公司
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案
2023年4月3日,福州市晋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汉堡王食品(深圳)有限公司福州长乐路分公司检查时,发现其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晋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当场责令其改正,并予以警告的行政处罚。
5月5日,执法人员对该分公司进行回访时,发现其已整改到位。
福州市连江县市场监管局查处
连江县聚红运餐饮店未主动对消费者
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案
2023年4月4日,福州市连江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连江县聚红运餐饮店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其未张贴、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菜单也未提供菜量多少的点餐选择,且现场发现有顾客残留较多未吃完的食物。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2023年6月19日,连江县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对当事人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行为,责令其改正,并予以警告的行政处罚。
6月20日,执法人员对该店进行回访时,发现其已按照要求张贴反食品浪费标识。
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查处
思明区四口星球小吃店
未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案
2023年3月16日,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反食品浪费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思明区四口星球小吃店通过餐饮外卖平台提供服务,未在其经营场所及平台页面醒目位置张贴、上传反食品浪费标识,上架餐食未标注分量、规格或者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构成了未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当事人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2023年4月4日,执法人员复查发现当事人未整改到位,平台页面上新的“寿司套餐”仍无准确点餐提示信息,模糊描述“前菜甜品”分量导致消费者难以按需适量下单,继续以“量大价优”营销方式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评价页面证实消费者普遍反映“分量大、吃不完”造成明显食品浪费。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依法予以立案调查,并于2023年4月17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四口星球小吃店作出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
经执法部门引导,当事人已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到位,并将整改范围扩大至其在外卖平台开设的十家同类店铺。案件查办进一步促进经营者改进营销方式,令“光盘”行动深入人心。
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管局查处
同安区十方添财餐饮店
未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案
2023年3月19日,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同安区十方添财餐饮店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当事人经营场所未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的相关标识,点餐系统中大部分菜品未标注克重或建议食用人数。执法人员现场询问用餐的消费者,其表示经营者未主动说明菜品分量、建议食用人数等提示。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构成未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的行为。同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并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当事人在同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的监督下,当场张贴反食品浪费宣传海报,并安排人员对菜品分量、建议食用人数进行提示。5月9日,执法人员再次对当事人进行现场检查,当事人已更改菜单增加克重及食用人数,并放置反食品浪费宣传桌牌,有效防止食品浪费行为。
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查处
翔安区范某某小吃店
未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案
2023年3月20日,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在开展反食品浪费专项检查时发现,翔安区范某某小吃店经营场所餐桌上消费者用餐完毕后的剩余饭菜较多,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米饭盛放区未张贴反食品浪费相关提示,经询问,经营者表示经营过程中未对消费者米饭的盛取进行限制,也未对消费者进行反食品浪费相关的提醒。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翔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并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3月27日,执法人员再次对当事人进行现场检查,当事人已整改到位,米饭盛取处及餐位均设置有防止食品浪费的宣传标语,且安排有专人对消费者进行提醒,有效防止了食品浪费行为。
漳州市龙海区市场监管局
查处龙海区榜山镇鑫苑餐饮店未主动对
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案
2023 年3月23日,漳州市龙海区市场监管局在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执法行动中,发现龙海区榜山镇鑫苑餐饮店未在其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龙海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警告处罚。
3月31日,龙海区市场监管局在用餐时段对该餐饮店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检查发现当事人已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张贴反餐饮浪费宣传标语,并在餐桌上张贴反餐饮浪费宣传提示,在点餐时工作人员主动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避免浪费,当事人已改正违法行为。
南安市市场监管局查处
南安市溪美鲜尝米粉店诱导消费者
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案
2023年3月24日,南安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南安市溪美鲜尝米粉店进行检查,发现现场正在开展经营活动,该店未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且在该店经营场所内的6号桌发现消费者食用完毕后剩余的食品比较多,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经核实,当事人因未在醒目位置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且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行为已于2023年3月15日被南安市市场监管局责令改正并处以警告的行政处罚。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拒不改正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违法行为。南安市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当事人作出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
当事人在案件终结前及时进行了整改,一是在醒目位置张贴了反食品浪费宣传标语;二是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教育,切实做到节约粮食,引导消费者理性点餐。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
丰泽区小八冬青餐饮店未主动对消费者
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案
2023年3月29日,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丰泽区小八冬青餐饮店进行检查,现场未见有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的相关标识,通过微信扫码进入该店点餐系统,大部分菜品未见标注克重或建议食用人数。执法人员现场询问该店片区经理,其表示未在门店设置反食品浪费的相关提示。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泉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当事人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已采取措施整改到位,有效防止食品浪费行为。
港澳台专线】台青“接棒”推广宝岛美食 扎根重庆“再出发”
中新社重庆10月22日电 题:台青“接棒”推广宝岛美食 扎根重庆“再出发”
中新社记者 钟旖
22日9时不到,台湾餐饮人叶韦廷已走进位于重庆大学城的新店,准备当日食材。店铺开业将满三个月,她更用心地接收市场反馈。“以经验来看,前三个月不亏钱就是机会。真正盈利要看一年之后。”
今年34岁的叶韦廷来自台湾台北,其父于2000年“登陆”重庆创办餐饮品牌“台湾小竹”,主营台式卤肉饭。经多年耕耘,品牌一度在2015年前后开放加盟至8家,红极一时。
心急的盲目扩张带来大起大落。2020年从父亲手中正式“接棒”后,叶韦廷守着140平方米的大本营,放慢脚步,总结经验。“这一次再开分店,是全面准备好的‘再出发’,更求精、求稳,脚踏实地。”
叶韦廷大学学的是会计学,来到重庆后,曾短暂地从事服装行业。“当时我很抗拒做餐饮,20岁的年纪嘛,不喜欢油烟味,更爱自由自在。”叶韦廷回忆,决心投身餐饮,是因为逐渐年迈的父亲希望她有一技之长,同时看好台湾美食在大陆广阔的发展前景。
彼时,叶韦廷从擦桌子、端餐盘、切猪肉学起,掌握餐饮行业的每一个细节,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认识其中魅力,“原来吃到好吃的食物,就是会让人感到幸福”。
更令叶韦廷惊喜的,是食客对美食产生的情怀。因创始店周边都是学校,客源绝大多数是初高中生。总有人循着记忆而来,点上一份卤肉饭套餐,告诉她“老板,我初中就来这里吃饭,现在我成家立业了,又带着孩子过来吃”。
“这样的话,让我感受到被信任、肯定,也鼓励我重振信心,不能辜负大家的期待。”叶韦廷坦言,经历过“闭店潮”,她一度辗转难眠,梦中都在思考如何经营、如何改进,食客的陪伴与支持是她再次出发的最大动力。
10月22日,台湾餐饮人叶韦廷在重庆店内将美食打包。 中新社记者 钟旖 摄
“只要做好每一样产品,稳扎稳打,付出和收获终究是成正比的。”叶韦廷说,当下,餐饮业的流行趋势瞬息万变,自己坚持不大肆做营销,客人冲着招牌而来,要吃得载兴而归。以卤肉为例,三七比例肥瘦的五花肉必须经过至少48小时的熬煮,“一大秘诀是汤汁浓缩香料的精华,越熬越香”。
在叶韦廷看来,台湾卤肉饭就像重庆火锅,各家味道不尽相同,好吃与否非常直观。在20平方米的新店内,叶韦廷将“好好吃饭、碗净福至”的条幅设在显眼处。学着父亲,叶韦廷也开始注意消费者对食物的反馈。有时,客人没吃完配菜里的豆干、卤蛋,她会上前咨询哪里不合心意,并将建议一一记下。
23年如白驹过隙,“台湾小竹”里的美食品类已从最初的套餐系列扩容至铁板、面食、饮品、小吃、养生汤。叶韦廷提到,在台湾,有些铺面很小却有百年传承。她也希望秉持初心,用“匠人精神”把父亲的心血经营成百年老店。
“盈利已不是我坚守餐饮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想把更多宝岛美食带来大陆。”感受着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叶韦廷说,自己虽已定居重庆,但平均半年会回一次家乡,走走逛逛,掌握美食动态。比如店里最新上架的甜不辣和黄金海岸丸,就是时下流行的台湾小吃。
“我期待有朝一日,重庆市民一旦想吃台湾风味时,能首先想到‘台湾小竹’。”叶韦廷表示,台湾还有很多美味值得被推广,自己也将更有计划地引进,架起民众了解台湾美食文化的桥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