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成都美食的名片,苍蝇馆子已经是成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明婷饭店、雨田饭店、康二姐串串、甘食记成都肥肠粉……哪一家提出来,都是响当当的。然而最近,成都人有了新发现。似乎,苍蝇馆子的环境不再“苍蝇”,装修也不再简陋,位置也不再偏僻。这还是成都人记忆中的苍蝇馆子吗?原本“老、破、旧”的苍蝇馆子在经历什么样的破局与转型?
最早的明婷饭店
>>困境
一座难求的苍蝇馆子
难以满足“挑剔”的食客
6月,有食客发现,在大慈寺路IFS对面,悄咪咪地开起了一家“明婷小馆”,招牌旁边还写着“始于1997”。“这家店和曹家巷那家明婷饭店有什么关系?”不少看见这家店的人,都发出了这个疑问。
明婷饭店,取老板及老板娘张福明、张婷各一字成名,被称为“成都最牛苍蝇馆子”。1997年明婷饭店开张,火爆到现在。店内有多忙碌?按张福明女儿张洁的话来说,就是“6个灶,一轮一轮地炒,根本没有休息时间。”
它最初的店面开在嘈杂的市场中,环境差,而后,明婷饭店搬迁至外曹家巷,但依然是在一条狭窄的巷子中,周围都是破旧的民房。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仍是一座难求。店内的员工时不时会看到开着保时捷、兰博基尼等豪车的食客来到这里大快朵颐。
搬到外曹家巷的明婷饭店
2017年,张洁正式接手管理明婷饭店,这个1995年出生的新管理者,对于明婷饭店的现状并不满足。“苍蝇馆子环境差、位置偏僻、破旧不堪,可能几年前,大家觉得要的就是这个感觉。但是现在社会在发展,消费者也越来越‘挑’,所以明婷这类苍蝇馆子,不足之处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张洁说,一是对环境有追求的人不会来,二是大家请客聚餐也不会考虑苍蝇馆子,三是食客口味上也出现了变化,不再像十几年前追求单纯麻辣、油大的重口味。“近年来餐饮业百花齐放,竞争也大,口味也更多了。你不跟着走,不创新,你就有可能会被取代。”
最早的明婷饭店内景
新开业的明婷小馆内景
>>破局
不局限于“苍蝇”
要打造品牌
于是,张洁便萌生了新开一家店铺的想法。“两个店并存,新店做出差异化,颠覆大家对苍蝇馆子的认知,做一个针对白领、小资年轻人的‘新苍蝇馆子’。”
这个想法,父亲张福明一开始并不支持。这位守着明婷饭店20多年的老厨师,不愿跨出转型的那一步。“一来明婷饭店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没必要再折腾。二来新开店,怕没客源,怕砸招牌。”
但转型这件事,在张洁眼里,已经是箭在弦上了。“我们已经算动得晚的了,那么多串串、火锅、川菜店,都是从一家小店做起,到后面做成连锁遍地开花。所有人都在走,我们不走,那么就会被时代留下。”
“老思想”与“95后”之间的碰撞,最终还是“95后”胜利了。在张洁的沟通与说服下,张福明终于同意迈出转型的那一步,“只有一个要求,要把味道把控好。”
明婷小馆负责人张洁
于是,带着明婷饭店的厨师长,今年6月,明婷小馆正式开业。这家开在IFS对面的明婷小馆不再蜷缩于某个市场旁的巷子里。走进店内,中式风的装修,古典雅致;头顶上营造出繁星氛围的灯光,柔和浪漫;深入小馆内部,还有一个水帘围绕着的表演舞台,会定时进行古典乐表演,温馨典雅……
明婷小馆的厨房做了明档,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厨房全貌,“中餐做明档的比较少,但是我想颠覆大家对于苍蝇馆子那种脏乱差、不注重卫生的想法,让大家吃得放心。”
张洁介绍说,在菜品方面,明婷小馆在保留老店脑花豆腐、糯米排骨、荷叶酱肉等传统菜的同时,还创新开发了青椒鳝丝、汉源花椒鸡、龙眼虾球等菜品。“既保留传统川菜味道,也开发了一些适合外地游客的菜品,因为我们要创新,要进步。”
张洁对于这一步转型,寄予厚望。“我的目标是,把明婷做成品牌,走出四川省。”
开业不久,明婷小馆人气颇旺
>>浪潮
苍蝇馆子有了新发展
先后转型升级
其实,张洁那句“我们已经算动得晚的”,这句话没有说错。成都苍蝇馆子转型的浪潮早已澎湃。
成都人记忆中的甘记肥肠粉,早已脱胎换骨,变成了甘食记连锁。甘记肥肠粉,一开始由甘老先生挑着担子卖肥肠粉,因为味道巴适所以生意越来越好,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店。上个世纪80年代甘老先生儿子接管,几经辗转,甘记肥肠粉最终落户成都马鞍北路。2008年,第三代传承人甘乐创立“甘食记”,将肥肠粉以连锁形式传播,传承老祖宗留下的民间美食。
大名鼎鼎的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在今年7月刚刚获评成都苍蝇馆子50强榜单。它的发展历程可以窥见苍蝇馆子的企业化发展。上世纪80年代,钢管厂退休女职工顾大姐在春熙路天桥下卖起了串串香,自此开启一段成都餐饮传奇。如今,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全国加盟店已经超过400家。明亮又宽敞的店面,似乎让它早已脱离“苍蝇馆子”这个名号。
“大家说起苍蝇馆子,一般的形容词就是脏、乱、差、小、地道、美味。”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秘书长袁小然说,苍蝇馆子,是由来已久的具有成都地域文化特有的一种美食文化,但是,苍蝇馆子的经营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遇到了困境。袁小然说,作为餐饮来讲,食品安全是首要保障,可还存有苍蝇馆子卫生条件不达标的情况。“在新经济、新消费形势下,对新餐饮有了新要求,新开餐馆在店面装修、特色味道、营销宣传上,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传统苍蝇馆子必须升级,才会有发展空间。”
位于猛追湾的甘食记
对于苍蝇馆子的转型升级,袁小然说,好的方式是在保留原有的技艺、特色味道,以及美食文化的底蕴,利用自己有高辨识度的品牌,做大做强。“这也是很多苍蝇馆子的转型升级之路,像蜀九香、霸王虾、冒椒火辣这些,都是原来的街边店,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苍蝇馆子,因为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逐渐发展壮大。从原来的几个人,变成几百人;从原来的小作坊,变成现在规范化管理模式。”
“因此,如今所说的苍蝇馆子,已经不是原来的定义了,而是指有典型特点、有品牌辨识度、有味道、有传承技艺的餐馆。”袁小然说,作为行业组织,他们一直在呼吁,希望消费者重新认识苍蝇馆子。“不是巷越深、环境差,就好吃。现在的苍蝇馆子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它们已经脱离了脏乱差,但是保留了技艺,味道依然很正宗。这种传承了美食的文化与记忆,根植于消费者心中的传统味道,才是苍蝇馆子受到大家追捧的原因。”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彭惊 摄影 吕国应
编辑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面新闻记者 闵强
中秋国庆,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被称为“黄金周”,在长达8天的假期里,很多人会选择回家团聚或者外出旅游,享受美好时光。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文广旅局获悉,在大运会红利的带动下,成都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热度,位居主要的OTA(在线旅游)平台前三,通过综合线上产品预订、交通客流等数据研判,预计今年中秋国庆成都接待国内游客将超过2500万人次,创下“黄金周”游客接待量的新高,而餐饮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很多饭店、餐饮企业都会迎来一个销售高峰。
作为美食之都,成都餐饮商家早在假期来临前就将氛围拉满,纷纷推出了各类惊喜活动来款待国内外宾客,如知名火锅品牌小龙坎、大龙燚、味之绝均上线了十一专属套餐活动,套餐内容丰富且性价比高;作为成渝麻辣烤鱼扛把子,这个双节假期,烤匠麻辣烤鱼忙着给大家准备黑金中秋礼物的制作与发货;此外,凭外地到成都的交通票据,便可在M99 BEER享受酒水首单8折优惠,感受成都微醺的夜晚。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记者从多家餐厅获悉,门店生意均超预期,迎来了黄金周第一个堂食消费高峰。“2023年中秋节当日,小龙坎火锅成都门店喜迎四方来客,共计接待顾客8000+人次。其中小龙坎火锅全球旗舰店门店翻台率最高达到7.2”,小龙坎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据不完全统计,在9月29日中秋节当日,M99BEER成都门店共计接待单量500余单,卖出3000+瓶啤酒。对于选择先“团圆”再“出门”的大众,预计在10月1日国庆节后会迎来第二波出行高峰,各地游客持续到蓉打卡,成都餐饮业将持续兴旺。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8月,全国餐饮收入32818亿元,同比上升19.4%。其中,8月全国餐饮收入4212亿元,增长12.4%。由此可见,2023年在我国着力拉动内需政策的助力下,国内经济逐步复苏,餐饮消费尽显活力。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平台上旅游消费订单较2019年翻倍,餐饮堂食订座量增长112%,多项数据表明,餐饮业今年或将迎来近五年来最旺的“十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十一”假期即将结束,这也是2023年最后一个法定节假日。国内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较疫情前增长2倍,成都在假期全国热门目的地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在全国民宿预订热门目的地中,成都排名第一。
今年旅游市场恢复情况如何?从去哪儿平台、途家民宿数据来看,国内旅游市场服务能力已恢复,“十一”期间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酒店、门票等预订量全面超过疫情前,为提振消费发挥重大作用。供给侧与旅客需求的碰撞、交流,促使旅游市场发生新变化:三四线城市旅客走得更远了,小城市基础设施更完善了,旅客消费更理性了。
成都位列假日热门目的地第二
中秋、国庆组成的8天超级黄金周,让旅游消费市场热度空前高涨。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较疫情前增长近五成,9月29日出发的机票预订量创下历史新高。
国内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较疫情前增长2倍,前十名分别为北京、成都、重庆、上海、长沙、西安、杭州、广州、武汉、南京。
途家民宿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今年“十一”期间国内热门城市民宿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1.5倍,每晚平均支付价格达503元。民宿预订热门目的地第一位是成都,前十名分别为成都、重庆、北京、青岛、西安、威海、长沙、延边、杭州和大理。
多个热门城市的热门景区实现“爆满”,如上海迪士尼乐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北京环球度假区、武汉黄鹤楼等。流量是旅游行业的试金石,旅游市场火热稳定背后,是交通运力恢复和各地服务能力的提升。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分析表示:“疫情后,供给侧重启需要时间,但旅客需求已经爆发,行业只能一边加紧恢复,一边支撑服务。我们看到,年初时,酒店价格猛涨;‘五一’前,高铁一票难求;过往‘购票’‘捡漏’的经验,在供小于求的市场不再奏效。时至‘十一’,高铁车次增加,节前捡漏机票重现,小众目的地重回视野……种种数据表明,旅游市场已恢复。”
三四线城市旅客增长近七成
今年黄金周,三四线城市的旅客更加活跃了。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与忙碌的大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线下休闲娱乐生活更丰富,有四成以上受访者将旅游作为假期娱乐的首选。
平台数据显示,“十一”期间,三四线城市旅客较疫情前增长近七成,更多旅客选择高铁,目的地首选为成都、长沙、重庆、广州、西安等“能逛能吃”有IP的大城市,打卡兵马俑酒店、IFS熊猫等个性化娱乐方式更受喜爱。这些游客的长线游平均出游时间达5.1天,高于平均值。
平台数据还显示,从民宿预订量增幅看,西北城市和小众城市增长最快。喀什民宿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45倍,排名第一。博尔塔拉、淄博、山南、阿克苏、河池、云浮、儋州、白城、乌兰察布等小众目的地预订量增幅均超2019年同期10倍以上。
在消费方面,三四线城市旅客比较看重性价比。他们更青睐地铁沿线、避开景区的舒适型酒店;白天在市内逛吃,晚上错峰到景区玩夜场;有二成年轻旅客买了三张机票,10月2日价格最低时再出发,可多玩一个目的地。假期中段机票价格更低,部分热门线路低于200元。
成都人民公园
多个城市高星酒店每晚不到500元
大城市的火热,也延伸到小城市。“十一”假期,国内“小机场”旅客量上升明显。数据显示,假期飞往辽宁丹东、广西河池、浙江舟山、江西景德镇的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十一”增长三成以上;飞往吉林白城、浙江衢州、四川巴中、四川甘孜等机场的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十一”增长1倍以上。小机场间航线密布,将小城市与大城市有效串联,为旅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过去交通不便的景区,如今可轻松到达。
如今,小城市旅游服务能力更强了。去哪儿营业中的高星(五星级/豪华型)酒店覆盖城市达322个,三线以下城市覆盖率达96%。相较大城市,这些高星酒店的价格更便宜,在去哪儿平台上,超过50个城市高星酒店价格在500元以下。
今年长假期间,飞往“小机场”城市的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850元/张,按照前往“小机场”城市3天4晚游玩计算,每张机票可带动当地住宿、餐饮、门票、购物等综合消费超过2500元,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