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红餐网
作者:杨丽琳
在餐饮界,老板和员工之间的纠纷一直时有发生。其实,只要老板和员工都有意识地依照规矩做好份内的事情,相关的争端就会少很多。
< class="pgc-img">>近日,一位餐饮小白老板向红餐网爆料,因为不懂行,他在创业开店期间被招聘来的员工有预谋地“套路”了,好吃好住养了该员工几个月,却被该员工在背后狠狠地捅了他一刀,平白无故赔偿了五万多元,希望自己被坑的亲身经历能给餐饮人一些警示。
到底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
01 小白老板不懂行, 被刚招来的厨师“讹”了5万多!
爆料人老谢(化名)是在深圳某航空公司上班的一名机长,2018年12月,他和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准备合伙开一家新疆菜餐厅,一来看到一些家乡味道的新疆餐厅在深圳发展得还不错,二来希望餐厅开起来后,朋友们平时能有个自由吃饭喝酒的地方。
这是老谢和朋友们的第一次创业,在这之前,他们从没接触过餐饮,是完全的餐饮小白,对餐饮创业的“坑”一窍不通,于是便有了以下的故事。
< class="pgc-img">>△老谢的沙漠主题新疆餐厅于2019年3月开业
2018年12月初,老谢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在北京一些新疆餐厅工作过的厨师王某光,并邀请他担任自家即将开业的餐厅厨师长。
彼时,老谢的新疆餐厅还在筹备中并未开业,但王某光却提出想要立马过去深圳,老谢把他当朋友没留心眼,便出资买机票把王某光和他的两个小弟接到了深圳。
2018年12月-2019年2月份餐厅开业之前,老谢一直为王某光等三人提供住宿和伙食费,并且通过微信转账备注的方式给三人发放了全额月工资。
< class="pgc-img">>△老谢的沙漠主题新疆餐厅
2019年2月,老谢的新疆餐厅试营业,3月正式营业。然而,餐厅开业短短不到两个月,老谢便从其他员工口中得知,王某光正在找其他工作。与此同时,老谢发现了王某光的一系列恶行,包括向餐具供货商索要回扣、顺走店内酒水、肆意浪费食材等。
随后,老谢和王某光沟通,希望其在找到下家前,能留在餐厅工作,谁知第二天,王某光便带着手下的三个小弟不告而别、自行离职了。
< class="pgc-img">>更让老谢没想到的是,5月中,他竟收到了深圳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一纸出庭通知,已经离职的王某光起诉他们没有签劳动合同,要求赔偿2019年1月-4月的双倍工资、4月1号至20号的工资、辞退赔偿金、以及深圳来回北京的机票、误工费等共计近10万元!
老谢惊呆了,虽然确实未签订劳动合同,但他自问工作期间从未欠过王某光一分钱工资,餐厅没开业时也全额发放了工资,离职后相关账务更是结算得清清楚楚,作为老板已经是仁至义尽了,王某光怎么还能这样在背后倒打一耙?
2019年7月,仲裁庭做出决定,要求餐厅赔付1月-4月双倍工资、4月1号至20号的工资和辞退赔偿金。老谢申请上诉,王某光则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class="pgc-img">>△老谢提供的仲裁庭裁决结果文书
2020年8月,二审最终判定老谢需赔偿王某光共计53251元。
至此,老谢“认栽”,他和周围的律师朋友都认为,王某光有预谋地在餐厅开业前上岗、保存工资转账记录、开业后就辞职、辞职后马上申请仲裁,就是存心来坑钱的,再和他纠缠下去也没有什么赢面,便于上个月按照判决赔了钱。
< class="pgc-img">>△2020年8月,老谢最终赔付了53251元
“我们不懂行,被坑了,赔钱也认了,不想让他再到处忽悠人,所以才想把这个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02 招人和用人双双踩中雷区,餐饮老板切勿成为下一个“老谢”!
老谢的故事令人唏嘘,几个外行人以为干餐饮很简单,没想到水这么深,初入行便被狠狠上了一课。
在红餐网(ID:hongcan18)看来,在这场风波中,老谢共踩中了两个餐饮创业的“大坑”,其中一个更是“天坑”,餐饮老板们千万小心,不要重蹈覆辙。
(1)招人踩坑
第一个坑在招聘上。
餐饮招聘时,有很多细节都需要餐厅特别留心,稍不留神,就容易在与员工发生纠纷时被抓住把柄,“惹祸上身”,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影响企业声誉。
< class="pgc-img">>广东珠海餐饮圈内一度臭名昭著的“诉讼狂人”弥某,就是专门挑餐饮企业应聘,进入餐厅后再“故意”违反纪律、违规操作、和其他员工起冲突,让企业辞退自己,然后暗中抓住企业把柄,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诉讼,向餐厅“勒索”各种“赔偿”。
这个弥某短时间内频繁入职离职诉讼,为什么这么多餐厅在录用他时竟然没有发现?就是因为招聘相关的事项没有做好。
在老谢的故事中,老谢经多重关系认识了王某光,没有办任何手续便聘请了王某光,好吃好喝“供养”了几个月,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捅了一刀?也很大程度是因为招人不慎!没有在一开始摸清王某光的真面目。
比如,餐厅还未开业,王某光便急着从北京赶来深圳,形迹可疑,老谢却没有去了解背后的原因;王某光中途一再拒绝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信息,这么大的一件事老谢竟也没有留个心眼,对他的背景进行调查……种种行为,都正中餐饮招聘的雷区。
红餐网专栏作者侯其锋律师在【餐饮劳资关系法务课】中,曾提到餐饮老板招工要注意的细节,红餐网也曾将这些细节归纳为“三审四不两关键”(点击可阅读原文)。
< class="pgc-img">>△餐饮招聘也有很多注意事项
“三审”,一审身份背景,二审健康情况,三审有无离职、竞业限制;“四不”,一不能让员工交押金和担保,二不随便设试用期,三不要忽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四不要忘了让员工填通信地址;“两关键”,一所有文件都要让员工签字,二要将各种文件集中起来,制定成一套入职文件。
在招人时做好以上细节,餐厅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一些“碰瓷型”的应聘者,并在发生纠纷时,合法维护企业的权益。
(2)劳动合同踩坑
在老谢的故事中,为什么老谢明明全额支付了王某光等人工资,却在两次判决中依然落败?为什么明明吃了大亏,老谢的律师朋友还是劝他“认栽”,不要再花费力气周旋?
关键就是因为老谢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虽然并未拖欠工资,但他确实没有和王某光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这是致命的失误,凭这点,他在法庭上就注定居下风。
按照劳动法规定,员工入职30天内企业就需要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备案。餐饮企业要依法经营,首先就要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和购买相关社会保险,否则就是违法,依法需要向员工赔偿每月两倍的工资。
老谢初次创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也不懂其重要性,没有和王某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所以才会被王某光利用、索赔,最终有苦难言。
< class="pgc-img">>△餐企一定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在餐饮界,很多老板尤其是中小餐饮老板,他们或是真的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是出于避税、少缴社保、在员工出事时顺利脱身等目的,在办理员工入职手续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而是给员工一张入职登记表,填完就算入职;或者只签试用期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甚至仅仅是口头通知员工:你明天来上班吧。
其实,这些做法都是违法的,只要遇上懂法的员工,一告一个准。何况,一旦发生事实劳动关系的话,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餐企还是要负责任的,并且还会因为没有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受到其他的处罚。
< class="pgc-img">>△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
对餐饮从业者、餐厅员工来说,签订劳动合同都十分重要,入职前签订了劳动合同,后续发生纠纷时,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至于签订劳动合同又有哪些注意事项?红餐网此前也曾整理过一份详细的劳动合同应具备的条款。(点击阅读:餐饮劳动合同怎么签?)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餐企、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确保劳动合同“白纸黑字”具备以下的条款,不能用简单的口头承诺代替,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和通讯地址、劳动者的姓名、通讯住址、身份证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时间、休假规定、劳动报酬、社保等。
结语
老谢的故事告诉餐饮老板,在招人、用人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怀抱侥幸之心,尤其要注意审查员工的背景资料,入职时签订劳动合同!确保按流程、依法办事,否则哪天真的遇到碰瓷的人,就没地哭了。
民以食为天”,高校饭菜质量和价格定位是高校饮食管理永恒的主题。
因为高校饮食“微利运营”的公益性要求,饭菜应该根据核算成本合理定价,在不亏损的情况下保证饭菜品质和低价格。但是,A大学近期不少学生反映饭菜质量差、定价高,而食堂管理部门却说饭菜成本太高,一直在亏本经营。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面对这一矛盾,学校决定派出审计组,对食堂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目标
审计组经过基本情况调查,制定了审计实施方案,把审计目标确定为: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结合内部控制审计的技术方法,重点关注内部控制和成本费用管理情况,审查评价A大学食堂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性,并指出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设性建议,促进完善内部管理,有效控制成本。
审计过程及方法
A大学一直延续自办食堂的管理方式,主要食材由食堂统一采购,负责供应5个校区9个餐厅120多个经营组。作为学校二级财务的食堂财务部门负责近5万名师生员工餐饮活动的财务核算,收支频繁且金额较大,面对审计现场堆积如山的会计账簿和凭证,如何在短短一周内高效高质地完成任务成为审计组面临的最大难题。
经过讨论,审计组决定采用直奔主题、有的放矢的工作思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结合内部控制审计的技术方法,在把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内容,带着问题进行审计,争取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审计。
合理的分工和明确的工作任务有助于审计项目顺利开展。审计组对3位成员5天的工作进行了细化,明确了需要密切合作的工作内容。A成员侧重对内部制度建设情况、招投标执行情况、合同执行情况、决策程序的合法合规性等进行审查,同时对食堂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找出食堂内部控制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同时与B成员配合。B成员侧重审查财务报表和明细账,重点关注产品成本核算和期间费用核算的合法合规性,找出成本费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配合A成员。C成员侧重资产盘点,关注资产的管理情况,同时与B成员配合,查看每年中秋节和春节前一个月的会计凭证支出,重点抽查20%其他月份会计凭证。
< class="pgc-img">>经过5天的奋战,通过审查账目、抽查会计凭证、查阅合同、影像等相关资料、对财务和管理人员进行询问、与基层工作人员交谈、现场盘点资产、现场查看食堂经营组管理流程等,对食堂的管理情况和财务情况已基本掌握。
审计结果及成效
审计发现
A大学食堂在编人员较少,新老校区都需要兼顾,管理任务确实重。审计组发现食堂管理存在许多优点,但也有很多漏洞和问题。
(一)内部控制方面
1.食堂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章程、岗位职责等基本内部管理制度,对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缺乏明确规定、关键程序关键岗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够细致,且实际执行效果差。
2.食堂与各经营组之间无成文的经营协议,权责不明。经营组承包经营未实现公开公平竞争上岗,且公共费用在各组间的分摊缺乏科学标准,随意性较强。
3.非政府采购支出缺乏规范程序与合理的内部控制,具体表现为缺乏招标程序,内部控制程序有漏洞。例如:采购电料等低值易耗品68万元,入库单上采购人、验收人为同一人签字,当天领用该材料,出库单上无保管员签字。采购、验收、保管岗位未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极容易导致材料虚假采购、无实物报销现象。
4.修理费用等经常性费用支出缺乏规范的控制程序。如审计期间某餐厅修理门锁、土豆皮机和清理餐厅屋顶油腻等费用支出4.2万元,修理清单上只有食堂经办人一人签字,无餐厅经理或验收人及其他证明人签字。
5.经营组餐费收入有截留不上交食堂的现象。餐厅一组未实现一卡通刷卡就餐,餐费以现金形式由餐厅自己收取。食堂成本费用核算报表显示餐厅一组在审计期间从食堂领取粮油等材料共计49万元,只上交食堂营业收入0.65万元,截留大部分营业收入,严重违反学校和食堂财务管理制度。
6.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程序不规范,账实严重不符,固定资产盘点不及时,对盘盈、盘亏资产没有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遗留问题较多。尤其对审计盘点中发现盘亏(有账无物)价值175万元的517件固定资产至审计结束时仍旧未作处理。
7.食堂超标准发放职工各种工资以外的补贴和奖金,名目繁多,会计核算凌乱。
8.中秋节和春节前违反规定发放福利。审计期间中秋节和春节前,分别发放福利每人每年2000多元,发放名单中除食堂人员36人外,还有无具体名单的S局和其他人员45人。
(二)财务管理方面
1.利润表信息不真实。食堂在审计期间两年利润表中净利润分别为当年营业收入的0.5%和0.3%,看似微利运营,但实际上,食堂在财务核算中通过超额提取福利基金、超额预提水电费、多记应付经营户账款等名目隐匿利润160多万元。
2.有多年未清理的沉淀应收账款和个人借款。审计期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3万元、其他应收款余额18万元,账龄均为5年以上,几笔大额个人借款已经挂账达十多年,形成坏账的几率极大,食堂应引起重视对欠款进行清理。
3.审计期间,财务部门无学校决策程序和文件支持从学生一卡通就餐费用中提取管理费,共计9万元,此费用最终计入食堂期间费用,间接加大了学生就餐成本。
4.私车公费报销。审计期间车辆费用支出中有9.5万元属于私车公费报销,经核对固定资产清单,报销车辆并非食堂公车,违反学校公车管理的相关规定,食堂应查清原因进行纠正。
5.违反规定处置资产,造成资产直接流失。审计期间红酒应收账款2.8万元和其他应收款0.65万元直接销账计入管理费用,以上两笔支出属于餐费坏账还是其他费用,无相关说明和任何原始凭证,违反“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会计审批手续和账务处理程序,食堂应查清原因追回流失的资产。
(三)会计核算方面
1.审计期间改变“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口径,将各餐厅领用灶具、电料、卫生用品、工具、劳保用品以及各餐厅体检费等多种材料支出和费用支出以二级科目列示记录在管理费用中,混淆期间费用和成本费用的核算范围,也使得各年度财务信息缺乏可比性,违反“一贯性”会计核算原则,并且未在会计报表中予以披露。
2.业务核算未按照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范围进行归纳记录。例如:各种奖励支出、运动会支出、全国烹饪大赛原材料、差旅费支出等不应全部计入管理费;应付岗位津贴、绩效工资应在“应付工资”账户二级科目核算;新增设备使用费应在“固定资产折旧”科目核算等。
3.“预提费用”账户应该核算企业已经受益、但尚未实际支付应该由本月负担需要进行预提的各项费用,如水电费,煤气费等,而不应在此科目核算直接支付卷闸门、更衣柜等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用。
4.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中“历年盈余”与“利润分配”账户核算内容相同,不应设置“历年盈余”账户。
审计建议
分析上述发现问题,审计组认为食堂饭菜成本高的原因包括:食堂缺乏管理目标和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不完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对各经营组的成本核算把关不严;对期间费用的支出缺乏有效控制;经营利润过高等。因而提出审计建议如下:
1.建立明确的经营文化理念和年度经济指标,对包括收入、成本、盈亏比例等总额目标和经营状况进行目标管理,有效控制成本,更好地实现高校饮食微利运营、服务师生的目的。
2.加强经营活动的内部控制管理,从内部控制工作组织、机制建设、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管理、财务信息编报、成本费用管理、收入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进行内部控制建设,并且身体力行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降低经营风险,避免舞弊和腐败的发生,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3.建立、健全各餐厅和各经营组管理制度和成本费用核算制度,制定间接成本费用在各餐厅、各经营组公平分摊的科学标准,为各餐厅和各经营组建立公平竞争的制度管理环境和营业环境,促进食堂自身和各层次管理水平的提高。
4.建立日常和临时性大额支出由多人共同决策签字制度,分散大额支出决策责任,降低决策风险,避免舞弊发生。同时建立健全资产采购管理制度,按照岗位职责分工牵制原则,对不相容职务实行严格分离。规范采购程序和验收、保管、领用以及财务报销程序,明确各流程相应责任和手续。
5.加强经营收入的管理,将餐厅和各经营组就餐收入全部通过一卡通纳入财务核算,杜绝收入截留现象发生。
6.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财务管理和实物管理,建立严格的资产处置审批程序和资产领用保管责任制度,定期进行资产盘点,保证资产的完整,防止资产流失。
7.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准则等业务理论知识的教育培训和知识更新,规范财务管理,提高报表编制和会计核算水平,促进食堂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按照审计程序,审计组完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后双方交换意见,见面会上,食堂主要负责人表示一定制定详细整改方案,针对审计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将整改责任落实到具体环节和责任人,同时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有效控制饮食成本,提高饭菜质量,进行合理定价。
三个月后,审计组对食堂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后续审计。食堂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已进行多方面整改:修订了内部管理制度,对重要岗位设置进行了调整,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对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在经营组中实行竞标上岗,每周成本报价,重新对饭菜进行定价;设立学生社团专门对饭菜质量和价格进行监督,随时听取学生的意见。
思考和启示
从内部控制、绩效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多角度进行审计评价,不仅有助于实现审计目标,还有利于节约审计资源。
只有各种审计类型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才能打破审计局限,获得高效率高质量审计成果。
内部审计应将管理审计的技术方法融合贯通,从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的高度分析问题,从根本上改善管理,控制成本费用,更好地履行内部审计职能。
充分的审前准备是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不可或缺的工作。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审计处;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如涉及版权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东深圳,男子在一家餐厅内应聘厨师后,没过两天却惨遭解雇,而餐厅给出来的理由也令人费解,因为男子“吃员工餐饭量大”。
【事件经过】
刘某是个手艺人,有点儿炒菜的功夫,凭着手艺进入当地一家湘菜炒锅餐厅。
< class="pgc-img">>可是在入职两天后,餐厅老板就找到刘某,说庙小供不起你这大胃王,你还是另谋高就吧。
原来,在吃员工餐的时候,老板被刘某的饭量着实震惊了一把,这不得吃垮餐厅么。
至于饭量多大,我们虽然不知道,但从刘某因“饭量太大”被解雇也可想而知。
被解雇的刘某没有思考怎么去重新找工作,反而轻车熟路地申请劳动仲裁。
刘某的主要诉求就是要求餐厅支付两日的工资,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劳动仲裁仅裁决支持了刘某的两日工资,对于赔偿金未支持。
刘某不服,起诉至当地法院。
刘某表示,虽然未与餐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与餐厅口头约定已经入职。
< class="pgc-img">>其还提交微信聊天记录、体检介绍信、从业健康证明等证据,证明与餐厅存在劳动关系。
看上去刘某的证据还算齐全,但法院经审理后却同样驳回了刘某的诉求。
【网友热议】
“这胃得有多大啊,吃个饭都能被解雇”
“开饭店的竟然害怕员工吃饭?”
“估计刘某是来找金主养自己的,干活是其次的”
“干两天就想要赔偿金,这不是碰瓷嘛”
【法律分析】
从法律上讲,在员工入职后,并不是用人单位想解除劳动合同随时就能解除的,解除劳动合同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
< class="pgc-img">>《劳动合同法》第39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刘某刚入职两天,即便才餐厅的试用期内,餐厅也不能随便解除劳动合同,除非其存在上述39条中能被解雇的情形。
< class="pgc-img">>试用期的员工与正式员工被解雇唯一不同的是,试用期的员工如果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而在本案中的刘某,如果餐厅仅以饭量大解雇刘某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饭量大并非是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理由。
那么为什么法院会驳回刘某要求赔偿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诉讼请求呢。
因为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刘某竟然从2017年至今,在深圳一地涉及10余宗劳动纠纷案件,均诉求用人单位赔偿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二倍工资差额等。
并且在2019年一年间就高达7起案件。
根据对多起案件的分析,刘某均采取消极怠工、主动找茬等方式,诱导用人单位将其辞退。
以达到其诉求的目的。
《民法典》第7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很显然的是,本案中的刘某违背了诚信原则,其通过不当的行为以达到“劳动碰瓷”的目的显然不能得到支持。
所以,法院驳回了刘某的诉讼请求。
< class="pgc-img">>【结语】
刘某估计从第一起劳动纠纷案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知道了被用人单位辞退会获得赔偿。
所以内心冒出了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以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
但法律是公平的,赋予劳动者通过合法的手段维护权益的同时,也同样会杜绝类似刘某的不法行为。
#律师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