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锅,短短两年,火遍郑州大街小巷,全国发展上百家店。
做潮汕牛肉火锅,“生意好的时候,1天用13头牛”。
深耕餐饮26年,在火锅领域连续创业,跌到谷底再反弹。
他就是在业内颇有名气的,汕锦记潮汕牛肉火锅创始人吉卫东,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20多年的经营心得。
第 561 期
文:田果
01
入行
“商业模式对了,一切就顺了。”
他下过乡,当过兵,上过军校,做过法官。
1995年,35岁的吉卫东承包了郑州老飞机场(现CBD区域)附近一家单位的饭店。
这家名为福慧阁的小店,80平方米,9张长条桌,两张圆桌,但生意却很红火。“刨去一年二十万的承包费,两年我们挣了两百多万。”
之后便打开了餐饮的大门,这期间,做快餐、做鱼、做粤菜,有赚有赔,也坚定了吉卫东选择餐饮这条路的决心。
从2007年开始,“不安分”的吉卫东开始琢磨未来的出路,他去沈阳、大连考察,发现了时尚洋派的快餐火锅。
经过长达3年的调研,2010年,“我和你”欢乐火锅在郑州丰产路开业,“开业直接爆满,从一楼到二楼的楼梯上,都是排队的顾客。”
▲昔日的“我和你”欢乐火锅
>借鉴了呷哺呷哺的精致、傣妹火锅的低价位和海底捞的服务,短短两年时间,从最初的4家直营店面,做到加盟门店过百家。
在吉卫东看来,做餐饮选择产品不难,关键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对了,一切就顺了。”
随着周边大小火锅店的兴起,扛不住同质化的打击,最终,昔日火遍大街小巷的“我和你”慢慢走向没落。
或许,在旁人看来,他的转折充满了艰辛,但对于他来说,却是十分的气定神闲,甚至还有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意味。
02
转折
“差异化,才是生存的理由”
2014年起,火锅行业吹起一股“潮汕风”,数以千计的潮汕牛肉火锅店冒出来。
“当时听说,一个潮汕人在上海开了家火锅店,叫九牛二炉,300平的店,一天卖10万块。”得知消息后,对市场十分敏感的吉卫东就去考察了一番。
看到后,他便笃定地认为,潮汕牛肉品类一定可以“从支流变为主流”,原因有二:在麻辣红海中,差异够大;天然健康、新鲜,生命力长。
回来之后,他没有马上开店, 而是先解决了最棘手的两个事儿。
一是牛肉。“潮汕牛肉火锅看着门槛低,实际门槛非常高,本地牛不行,广东的牛都吃光了,贵州的牛才行。”
吉卫东带领团队全国跑,深入肉牛产区,经过多方面的对比,最终选择了云贵地区的土黄牛,最后再把活牛运回郑州喂养。
▲开店前,为了找到优质牛种,吉卫东曾跑遍全国各地
>二是味道。为了寻找最本真的潮汕味,那段时间,吉卫东干脆住到了潮汕。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当地一家百年牛肉铺,与牛肉铺的传人一拍即可,学习到独具韵味的牛肉丸制作工艺,并带回郑州。
就这样,第一家开进郑州的潮汕牛肉火锅——汕锦记,在2015年9月正式迎客。
▲2015年,第一家汕锦记潮汕牛肉火锅在郑州开业
>当年11月份,他就把店开到了北京,2016年8月,又去重庆、成都开店,11月去烟台,在北方把潮汕牛肉风搞了起来。最多的时候,全国拥有41家门店。“生意好的时候,1天用13头牛。”
2017年,吉卫东却不得不对汕锦记“做减法”。
▲门店升级前、后对比
>当问到为什么又把重心回归到郑州市场时,他无奈表示,“团队管理跟不上、供应链成本高、合作商把控宽松,现实告诉我们,集中精力,优先打造强势区域品牌,再放眼全国。”
03
逆风翻盘
“工作即表演,做第二定位”
“我观察到,2019年9月份,潮汕牛肉品类开始呈上升趋势,但又遇到疫情,啪一下回去了。”
吉卫东表示,疫后生意恢复比预想的好,大多都是300平米的店,工作日营业额15000元,周末能达到26000元左右,营收恢复到80%以上。
谈到未来如何活得更好,他分享了两点做法。
“工作即表演”
“疫情给了我全盘审视品牌的机会,目前店里要提升的不是引流,而是留客,真正要发力的是企业根部的东西。”
要想留客,除了产品,就是极致的体验。汕锦记在培训员工的时候都会讲,工作即表演。
什么意思呢?服务员涮肉就是表演,给餐具消毒是表演,连切肉、上菜都是表演。打造独具特色的表演行为,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
▲2016年就推出餐具上桌后当着顾客的面开水消毒
>比如太二酸菜鱼,在鱼上撒菊花的动作,就很具有表演性;海底捞的变脸、谭鸭血的开鸿运......让顾客有看表演、看戏的感觉。
“做第二定位”
“刚开始,大家都在谈聚焦,疫情一来,聚到不合适的位置,就直接死了,现在连海底捞、巴奴也都在做第二定位。”
吉卫东把第二定位,瞄准在客单价更低的“牛杂煲”上。
牛是自己宰杀的,以前牛杂都低价卖掉了,现在把牛杂开发起来,卖出去,填补亏损。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了,毛利就起来了。
▲顾客对新品牛杂煲,好评如潮
>目前,该产品只是在汕锦记门店试水,吉卫东说,“吃过的人都说好,也坚定了我们做第二品类的决心。”
谈到今年潮汕牛肉发展趋势,吉卫东自信表示,疫情之后,潮汕牛肉的品类特性,会更加符合餐饮消费价值观——追求更健康的烹饪方式、营养价值更高的食材。
“时间越长,对我越有利,坚决不上辣锅,即使现在比较小众,但一直在往市场里拽人,肯定会成为一个大品类。”
04
4点忠告
1
扛过疫情,还得扛过时间
现在很多店看着生意很好,因为该倒闭的都倒闭了,店少了,所以你的生意才会看起来不错。
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但真正的倒闭潮是3年后,大批量关店。
餐饮业也是同样,店面会边开边关,预计3年后,餐饮市场才会恢复如常。
2
抗疫常态化,危中找机
虽然我做餐饮20多年,经历过大风大浪,但这次经历的是海啸,仍准备不足,风险意识不够。
未来,做好抗疫常态化的准备,小病小灾不会断。
对活下来的企业来说,关的店多了,竞争对手少了,机会也更多了,就看如何把握。
3
战略随机应变,活着就好
巴奴打海底捞是进攻战,海底捞对巴奴叫防御战,我在郑州开汕锦记是侧翼战,夫妻老婆店叫游击战。
遇到疫情,餐饮店又都开始打游击战了。
疫情来了,活着就好,什么办法好就用什么办法。
4
向内行学习,向专业看齐
这次疫情,教训了很多年轻人和跟风创业者。
如果想进餐饮圈,就一定要先把自己变成内行,不能只一味看别人好、盲目跟风。
哪怕用许多年的时间研究透一样单品,也能在激烈的市场里站稳脚跟。
统筹|语嫣 视觉丨马亚丹
商务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转载丨txg13333832182
市场监管局关于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3年第41期)
近期,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2023年食品安全抽检任务202批次,涉及食用农产品、速冻食品、肉制品、餐饮食品、豆制品、调味品、蔬菜制品7大类食品。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99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情况通告如下:
一、射阳县山中无老虎餐饮店自行消毒的碗,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盐城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
二、盐城市盐都区吾悦广场士富日料店自行消毒的骨碟,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盐城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
三、盐城市盐都区万达广场九度悦西餐厅自行消毒的密胺骨碟,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盐城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
上述不合格食品详细信息见附件。针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市场监管局已责成相关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处置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及时将相关情况向社会公开。
特此通告。
附件1-不合格产品信息.xls.xls
附件2-合格产品信息.xls
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2月14日
不合格产品信息 | ||||||||||||
序号 | 标称生产企业名称 | 标称生产企业地址 | 被抽样单位名称 | 被抽样单位地址 | 食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商标 | 生产日期/批号 | 不合格项目 | 分类 | 任务来源/项目名称 | 检验机构 |
1 | / | / | 射阳县山中无老虎餐饮店 | 县城天地丽园1号楼9#、10#门市 | 碗 | / | / | 2023-11-14 | 大肠菌群,/50cm2║检出║不得检出 | 餐饮食品 | 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盐城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 |
/陈昊星
烈日炎炎、酷暑难当的端午假期接近尾声。即使高温肆虐,民众对于端午出行的热度依旧高涨。
“五年来最火端午”有多火?
从出行数据来看,北方高温并未削减国内出行的热度。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端午假期(22日至24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共发送旅客14047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22.8%,比2022年同期增长89.1%。
其中,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326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2.8%,比2022年同期增长150.2%;
公路预计发送旅客8934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33.3%,比2022年同期增长64.4%;
水路预计发送旅客253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3.6%,比2022年同期增长99.3%;
民航预计发送旅客534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3.0%,比2022年同期增长287%。
根据携程数据,全国周边游热门目的地城市分别为:杭州、上海、南京、广州、苏州、北京、天津、济南、秦皇岛和深圳。
另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今年端午成为名副其实的“五年来最火端午”,给旅游市场重新步入增长轨道的第一个半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由于今年端午临近暑期,在亲子、毕业生等群体的带动下,暑期旅游市场将提前开启,释放积蓄已久的旅游消费潜力。
“特种兵”之后开始追求“松弛感”
和五一报复性出游潮中涌现的“特种兵”模式不同,许多游客开始回归享受生活的旅行状态,以“悦己”为首要目标,追求“松弛感”旅行。
据携程发布的端午数据显示,部分旅游业态恢复进展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其中国内门票业务等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已翻倍。“松弛感”旅行火热、长线游热度提前、避暑旅游达到新高度等成为今年端午假期旅游市场的主要亮点。
以近期爆火的贵州“村超”为例,比赛举办地榕江县在这个端午假期吸引了大批游客,当地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1倍,部分酒店甚至在接下来的连续几个周末都已被订满。
和足球“村超”异曲同工的还有端午期间在各地上演的龙舟“村超”。赛龙舟、龙船饭等节日传统焕发韵味,此前网络走红的佛山龙船漂移更是让外地旅客们慕名而来。端午假期,广东佛山的酒店订单同比增幅达到55%。
治愈系旅行同样是提升松弛感的渠道之一。到辽阔的草原感受无拘无束,听风声呼啸放松疲惫的身心,成为不少旅客的选择。端午假期,呼伦贝尔相关私家团订单同比增长超10倍,浪漫、纯粹和诗意在假期悄然完成储备。
美食和拍照也是旅途放松的形式。淄博烧烤的炉火依然滚烫,端午假期,携程平台上以淄博为目的地的高铁订单同比增长560%。许多人特地打卡的澳门美食在携程平台上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132%。在能够让旅客当一日“傣妹”的西双版纳,旅拍订单同比增长83%。
其次,能够刺激多巴胺分泌的运动和音乐都是悦己的重要方式。作为江浙沪骑行的优选目的地,千岛湖端午在携程平台上的热度同比增长93%。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端午期间全国多地举办二十余场大型音乐节,如桂林草莓音乐节、四川眉山天空音乐节等,目的地热度均呈现倍数级增长。
为了长线游努力拼假
从端午假期目的地热度来看,新疆无疑是最热门的选项之一。同样作为治愈系旅行,许多用户选择预约携程当地向导,开启更轻松的旅途。近一个月,预约新疆当地向导的订单金额环比上涨95%。端午假期,新疆当地租车订单同比增长430%。
携程向导肖兵介绍称,近两周旅客明显增多,近期每天都会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甚至已经有游客预订了国庆假期的订单。
租车出游的热度升温,很多人早早下了租车订单,错峰提前出发。今年的端午假期,“滨海旅游”“长城旅游”成为热搜关键词。随着租车需求增长,节假日租车实际价格大多会进行动态调整,租车实际价格相比节前涨幅在20%左右,一些空间大、性价比高的车型经常一车难求。
“有趣的是,坦克300是年轻游客最喜欢的车型。”肖兵提到,端午假期在新疆“一车难求”的背景下,坦克300更是一种硬通货般的存在。“国产车、颜色饱满、好出片是年轻人们选择它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为了能在端午来一场长途旅行,“请三休八”式的“拼假”在上班族中颇为流行。
“三天假期去长途旅行太赶了,所以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一起在节前请了三天假,刚好拼出一个八天的长假出国旅游。”来自杭州的李先生表示,“身边好几位有年假的同事都这么安排”。
这股“拼假热”带动了端午长途旅游的热度。飞猪平台上,端午国内中长线路游套餐的预订量同样超越了2019年同期。成都、上海、杭州、北京、广州是首选目的地,而在非省会城市中,西宁、桂林、丽江、西双版纳、金华、扬州、珠海、南通、烟台的长途旅客数同比增长最多。
“80、90后”是出境游主力
携程数据显示,从端午假期出境游的人群来看,“80后”占比37%,“90后”占比36%,是出游的绝对主力。
从消费来看,在热门出境目的地中国香港、曼谷、中国澳门、东京、新加坡这几座城市中,80后、90后的假期酒店订单平均花费达到2981元,较“00后”的花费高出数百元。
香港以明显优势成为最热门的内地旅客出境选项。端午假期,内地旅客赴港的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18倍。不少旅客选择搭乘高铁去香港,携程平台上的高铁订单环比上个月同期增长超60%。
飞猪发布的2023端午出游快报显示,在这个端午假期,包含国内机票、酒店、周边游、中长线路游等在内的国内旅游服务延续了今年以来的复苏势头,出境游稳健恢复,较同样长度的元旦假期,订单量已增长3.6倍以上。
来源:国是直通车
编辑:诸葛瑞鑫
责编: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