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授权转载自【ONE文艺生活】微信公众号(ID:one_hanhan)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最近,我的朋友阿花去丹东玩了,一下车就和我分享了她的定位:小猪崽子沟。
同时还转发给我一条微博:
我点开语音感受到这位大姐在电话那头快要背过气的笑声:“你们东北人起名怎么这么好笑,简直TM就是艺术!”
然而我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嘲)笑。
我:这才哪到哪你就笑成这样了?你是不是对我们东北人(对没错不要质疑我真的是纯东北人)的起名能力有什么误解?
这件事让我突然发觉,那些看了赵本山、二人转、《乡村爱情》,去过两趟沈阳、哈尔滨、雪乡,就以为了解了全部东北文化的朋友们,实在是太天真太好骗了。
作为一个纯东北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比东北话更好笑的,是东北的起名艺术。
我们东北人不是在起名,我们是在进行艺术创作。
“大家好,自我介绍一下,
我来自老母猪岭。”
东北人起名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随意。想叫啥叫啥,想到哪说哪。
但你不要以为我们随意,就不艺术了。真正的行为艺术,就是“起自己的名,让不知道的人寻思去吧”。
王俊凯过18岁生日的时候,粉丝应援为他买下18颗星星的命名权。听起来特别牛X吧?
在我们东北,这根本不叫个事儿。只要你起名的速度够快,整个东北的山头,都能被你承包了。
随手搜一下,你会看到:张家山、周家山、方家山……就算山头被占了也不要紧,你还可以叫老陈家后山、老肖家后山……
总之,以你之姓,冠它之名,把这一片包围就完事了。
如果你觉得拿姓起名太小儿科,没关系,我们还能拿状态起名。比如,在东北,有一座山,叫“吓一跳山”。
别问我为啥,可能是起名的人第一次看到这个山的时候,吓了一跳。
我们还有三瞪眼(山)和瞪眼岭,光听名字就能感受到命名人当时的神情和心情。
还有一道沟,叫出不来沟,强烈表达了起名者当时彷徨失措的心理活动。
除此之外,在东北,起地名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够狠。要让别人一听,就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霸(土)气。
比如,有一道沟,叫大屁股沟;有两座岭,分别叫蹲屁股岭和擦屁股岭。
(听着就有画面感)
屁股不够,我们还能拿裤衩子和裤裆来凑。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股窒息的味道)
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作为中国“社会人”产出最多的地区,我们把“社会我X哥,人狠话不多”成功贯彻到了每一个地名上。
所以在东北,你绝对不能小瞧任何一个地名。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起名之前这里经历了什么。你也想象不出来,你在那里会经历什么。
比如,有一个屯,叫氓流屯。
听着就比青龙帮菜刀帮什么的霸气,主要是豪迈中还透露着一丝让人犯罪的冲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杀人沟、拐老婆沟、吊死鬼沟、棺材脸山……
如果你能活着走出东北,我敬你是条汉子。
在东北,比起地名更随意的,是起人名
在我们东北,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别人记住你叫什么。
让我们打开《乡村爱情》的演员表。你只要随意感受一下就会发现,起名字,其实是一件非常easy的事。
如果你排行第四,那你就叫赵四,你要是第七,你就叫王老七;
如果你外貌有特点就更好了,脚大可以叫谢大脚,眼镜片厚可以叫瓶底子;
如果你爸妈望子成龙,你不用叫“世杰”、“国梁”,你可以叫王大拿或者刘能,简单粗暴,直接干翻那些豪杰和栋梁;
谢腾飞这名听着多正能量啊,估计耗尽了他爷爷谢广坤所有的良苦用心和文化底蕴。
但是有用吗?你发表情包的时候,还是习惯叫这个孩子“谢飞机”。
好听根本没用,重要是好记。
所以,如果你想给孩子起名,千万不要请教东北人。他们起的名字差不多都长上面那样。
我们也要感谢,有些伟大的人物,幸好不是出生在东北。
如果霍元甲出生在东北,他大概率不会叫霍元甲,他叫“霍嚯”。
(注:在东北方言里,“嚯嚯”是祸害的白话音,就是祸害的意思。)
如果巴金出生在东北,他也不会叫巴金,而很有可能叫“巴瞎”。
(注:在东北方言里,巴瞎是指说瞎话。)
我有个朋友姓杨,元旦那天生的,她妈差点就给她起名叫“杨历年”,幸好被她姥爷拦下来了。
(注:“杨历年”谐音“阳历年”,是东北对公历第一天的叫法。)
我另外一个朋友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姓郑,他爸给他起名叫郑景银(没错,跟那位韩国羽毛球女运动员同名,在东北话里谐音“正经人(yin)”)。
英文名就更好起了,男的叫Gammady(谐音“干嘛地”,疑问词),女的叫Emma(谐音“哎妈”,感叹词)。
大名起完了,乳名我们也拿手啊。
在外面,我们很有气质,叫“柏舟”、“庭钧”、“晚渔”。一回到家,关上门,我们可能就是“大脑袋”、“二梆头”、“三胖子”。
不过你千万不要觉得我们土,我们这是接地气。
你看明星,洋不洋气?
可是他们给孩子起的乳名,也特别接地气。比如姚晨的儿子叫小土豆,杨幂的女儿叫小糯米,包贝尔的女儿叫饺子,李念家女儿叫小酸奶……
你以为我们东北人不想拿食物起名吗?不是的,我们是真的做不到啊!!!
如果我们拿食物起名,那么我们那的孩子小名应该叫苞米碴子、锅包肉、蘸酱菜、韭菜盒子、粘豆包、蒜茄子……
别说了,我已经饿了。
东北人最大的特长,
就是用东北话翻译全世界
除了地名、人名,我们给饭店起名的技艺也登峰造极。
什么东北人家、东北饺子馆、东北农家院……那是在外地开餐馆的东北人,才会起的名字。在我们东北本地,绝对不会这么敷衍。
我们从来不用饭店的名字表现菜有多好吃,好不好吃你来一次就知道了。
所以,
有一种炖菜店,叫“一锅端”;
还有一种炖菜店,叫“威廉铁锅炖”;
有一种饭馆,叫“大饭盒子”;
有一种串店,叫“喝丢一只鞋”;
有一种烧烤店,叫“虾鸡叭烤”;
……
总之在东北,没有一家饭店能老老实实起名。
认真,你就输了。
但是如果你觉得,东北人只会起名,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擅长的,除了起名,还有把别人起好的名字翻译成自己的语言。俗话说得好:英雄不问出处,来东北都有新路。
比如在《拜托了冰箱》里有一集,嘉宾是宋小宝。何炅想让他表演一下“如何用东北话给综艺节目重新起名”,宋小宝老师当时就表现出了极高的东北艺术素养,信手拈来。
《放开我北鼻》不叫《放开我北鼻》,应该叫《你松开那孩子》;
《创造101》不叫《创造101》,应该叫《整事吧丫头们》;
《奔跑吧》也不叫《奔跑吧》,应该叫《快蹽吧大兄弟》;
《吐槽大会》也不叫《吐槽大会》,应该叫《可劲儿嘚比》;
……
按照这个思路,我觉得《奇葩说》可以考虑改名《胡嘞嘞》。
(注:嘞嘞在东北话里指能说,瞎说,天南地北地说。)
在介绍了这么多东北起名艺术实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一直以来,东北人在起名字方面的天赋,都被全国人民低估了。
北人以豪爽出名,东北的菜同样也是。东北菜酸甜咸辣分明,味道浓郁,特点突出。当然,作为餐饮业,如果想要吸引人,一个是味道好,再一个就是实惠,自然就有人光顾,如果二者兼顾,那人气肯定就更是差不了。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家饭店,就是以菜量多而出名,菜量多到吃不完。
< class="pgc-img">>这家店位于辽宁的一个小镇上,是一家以当地地名来取名的大饭店,听起来就很上档次,其实很接地气。它的面积也很大,够气派。店门口有专门的一排停车位,即使是淡季,也停了不少车。店里的装潢一看就是承办喜宴的那种,从天花板的吊饰到椅套装饰得都是大红色,喜气洋洋的,这正是逢上快过年了,来这里吃饭看起来心情都会更好了。
< class="pgc-img">>虽然饭店看起来很高大上,但你一定想不到它的“内在”如此的朴素。翻开菜单,就不像是一般大饭店的价格,倒像是平常普通馆子的价格,这就算了,每个菜的菜码极大,所以相对于它的价格来说,就已经称得上相当便宜了。那种宴席用的大盘子,一般都是为了撑场面,实际菜量并不多,但是在他家,盘子有多大菜就装多满,甚至还冒尖,简直怀疑盛菜的师傅是不是生怕顾客吃不饱,装到不能装了为止?
< class="pgc-img">>他家的素菜一般都不到20块钱一份,荤菜30~60不等,虽然随着物价的上涨,很多菜的价格都有上浮,但是即使这样,在他们家,几十块钱也完全能够点够满满一桌子菜了。盘子过于大,害怕端不稳,上菜的阿姨都不是端着上来,而是用推餐车推着送餐上来,这一盘的量,基本相当于别人家五份的量了。
< class="pgc-img">>来到东北,自然必须得吃锅包肉。现在许多店做锅包肉,用的酱汁味道太复杂,还加了很多番茄酱之类了,将味道做得更复杂,但是也失去了锅包肉最初的那种味道。小时候吃的锅包肉就是脆香脆香的,即使不用很多条件,也能吃下一盘,还舔着手指回味。这家店做的锅包肉就是小时候家里吃的味道,也许不经验,不哗众取宠,但是很亲切很暖心。
< class="pgc-img">>别的菜就不一一介绍了,总的来说就是家常的味道,不过菜码是真的超大,大到用脸盆去装都装不完,2个人点一个菜都吃不完,打包的阿姨装得很娴熟,似乎也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但都建议大家吃不完打包带走,不能浪费,第二顿也不失口感哦。
<>来越多的新餐厅在开业,越来越多的各种美食涌入天津。想要吃遍天津这个梦想对于我这个专职吃货来说已经是越来越困难了~~就是多长两张嘴也是吃不过来的呀!所以最喜欢别人推荐给我一些特色的馆子,当然也喜欢给你们推荐一些比较不错的馆子,感兴趣的亲可以尝试一下哦~~
赤道那海体验主题餐厅
有不少吃货专程跑到塘沽,就为了这顿自助海鲜。个人感觉晚餐比午餐种类更丰富些。这是一家主打海鲜自助的餐厅,蒸烤涮都有,海鲜鲜活,种类繁多。各种贝类螃蟹,尤其鲍鱼肥美。如果吃涮的,还有其他涮品供应,比如鳄鱼肉、鸵鸟肾、雪花牛肉等等。甜品类也是可圈可点,比如木瓜雪蛤、各种蛋糕比如红丝绒、芝士蛋糕等等。哈根达斯无限量供应,酒品也不少。最最喜爱的是各种肥美的刺身,三文鱼、吞拿鱼、针鱼片、西鲮鱼籽、北极贝、薄薄的海参等等,都非常鲜美,真是恨不得多长三个胃!
>>>>商家资讯
地址: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大街财富星座底商
电话:022-66312777
人均:250
吕纪蘇面
这是一家主打江浙地区的小面馆,开在世纪都会地下一层。地方不大,然而口味却很不错。江南呢侬软语的装修风格,面也做得是细致得很。阳春面柔软却不失嚼头,而各种浇头也是非常美味。最喜欢虾爆鳝,也可作为面的浇头来点,也可单点作为一个菜吃。喜欢虾爆鳝面是因为和在苏州吃过的口感非常非常接近。其他面类也很不错,比如猪排面,老么大一份猪排吃起来别提多过瘾啦,葱油拌面也是特别好吃,配料虽简单但是味道真是赞赞哒~店家还有盖浇饭和一些江浙小菜供应。小菜如四喜烤麸、糖醋排骨等等都是典型的南方做法,口儿甜,不少北方吃货可能会觉得吃不习惯。
>>>>商家资讯
地址:和平区南京路世纪都会地下一层
电话:022-23469580
人均:30
1958原始坑烤
坑烤是东北一种地方特色美食,过去的东北农村用灶坑或在田间地头就地挖坑来烧烤食物,所以就叫做坑烤啦!最简单的,地头挖坑烤土豆,明白了吗?后来当然技法进行了改良,只是没想到咱们大天津终于有了一家专做坑烤的小店,实在是吃货福音。餐厅位于密云路,煕悦汇对面,装修非常有东北乡下风格。有包间,包间起名很好玩,什么村长家、乡长家、村支书家等等,看起来级别越高好像越华丽些,有趣。菜品也非常不错,一贯的东北做法,量大实在。坑烤类最好提前预约一下,以免等待时间较长。坑烤的肉类,连闷带烤所以吃起来感觉比单纯烤出来的更加鲜嫩,而且不油滋滋的,可以坑烤猪蹄、羊腿、猪排、肉串、玉米、土豆等等等等,种类非常多,坐在东北土炕上吃正宗东北坑烤,这种体验真是太美好啦~~
>>>>商家资讯
地址:南开区黄河道480号
电话:18622023979
人均:60
闫府私房菜
这是一家主打鲁菜的餐厅,据说总店在济南。其实个人感觉,类比于天津的传统早点面茶嘎巴菜卷圈,喜欢的老饕们觉得美味十足,然而也会有不少外地的小年轻们压根吃不习惯。鲁菜也是这样,相比于川菜粤菜这些,大众对于鲁菜的接受度不算太高。然而作为一个优秀的吃货,绝对不能以简单的一两次个人口感就对一道优秀美食去下太过于轻率的定论。闫府私房菜的菜品虽不少经过了改良,然而味道还是非常正宗的~~这是身边一个山东人品尝后得出的结论。爆炒腰花和咱们天津做法不一样,吃起来会有些酸。但是这些酸味很好的去除了腰子的腥气,而且腰花吃起来更嫩。老济南油旋是特别地道的做法,热热的吃,葱油香与面点的香味混合,非常美味。闫府第一福是大众单点较多的,鸡蛋裹着嫩豆腐,口感鲜嫩,适合孩子与老人。不少人都点海鲜疙瘩汤,然而我更推荐老济南甜沫,这道正宗的济南风味,由小米面和白面做成的糊,里面配有青菜果仁粉丝豆皮等佐料,花椒油炝香,配着油条吃,嗯嗯,感觉身在济南啦!
>>>>商家资讯
地址:河东区万达广场3楼
电话:022-59661617
人均:60
徽商故里
这是一个进来就不想走的地方。完美的将徽派文化与美食融合在了一起。每一个包间都有一个主题,里面的装饰物便是这主题的文化象征,一桌一椅、一墙一瓦,无不体现着皖南徽派文化风格。菜品也很有特色,胡适一锅出、臭鳜鱼、蒙城烧饼、舌尖上的中国所推荐过的安徽毛豆腐等等,都很正宗。这里还有下午茶,是真正的徽派下午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等,一壶清茶、几样安徽小点就足够完美。无论是宴请、聚会、商谈,这里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商家资讯
地址:南开区水上公园北道35号
电话:022-23536889
人均:120
更多天津美食小吃推荐,线下霸王餐活动, 欢迎加 天津美食主编晴儿, 微信号:qinger201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