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二印、六印、八印,你知道“印”字的来历吗?
< class="pgc-img">>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有趣的民间叫法,比如说“一印”、“二印”、“六印”、“八印”等等。这些“印”字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印刷品,而是指代一种特殊的度量单位,常常用来形容铁锅的大小。
或许在胶东地区的朋友更加熟悉这种叫法,因为在那里,“印”字的使用非常普遍。那么,究竟什么是“印”字,它又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揭开“印”字的神秘面纱。
< class="pgc-img">>“印”字的来源
对于“印”字的来源,其实有很多种说法,每一种说法都颇具民间特色,也都有其道理所在。我们可以从“印”字的形状入手来探讨,因为很多人觉得,“印”字的形状与铁锅的底部印烙饼的形状非常相似,所以便有了“印”字这样的叫法。
也有人认为,“印”字来源于古代的容量单位,因为在古代,人们常用竹篾编织的容器来盛放粮食,而这种容器的大小,恰好可以与现在所说的“印”字相对应。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印”字来源于“人”的转音,因为在古代,人们常常用“人”来作为计数单位,所以后来就出现了“一人”、“二人”这样的叫法,而“印”字便是在这样的语音演变过程中产生的。
不同地区的解释
虽然“印”字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对于它的解释却因地域而异。比如说,在胶东地区,人们常用“六印”或者“八印”来形容铁锅的大小,而在其他地方,可能就会有所不同。其实,“印”字的使用与地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们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这个单位,所以在不同的地方,我们也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印”字叫法。
比如说,在南方地区,人们可能会用“一印”或者“二印”来形容铁锅,而在北方地区,可能就会用“七印”或者“八印”,这种文化的多样性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同时也反映了地方文化的丰富性。
“印”字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民间计量单位,“印”字的灵活运用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不同地区对于“印”字的解释也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还可以从“印”字的多种解释中看到古代度量单位的来源和演变,通过这样的探讨,或许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 class="pgc-img">>除此之外,民间计量单位的使用方式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不仅可丰富我们的文化认知,还可以激发人们对于语言、文化和历史的思考,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结语
通过今天的分享,相信大家对于“印”字的来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民间叫法,它们或许并不那么规范,但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也可以了解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大家可以多加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从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也可以一起来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期,高端消费品牌开咖啡馆和咖啡快闪店的越来越多。
薇薇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开设的咖啡店对外营业,蔻驰中国首家咖啡馆(The COACH Coffee Shop)在上海黄浦区开业,由Miss Dior和Grid Coffee共同呈现的快闪空间也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上线……咖啡赛道愈发拥挤。有网友调侃道,(各品牌)都在开设咖啡馆,已经快品尝不过来了。
那么,高端消费品牌开设咖啡馆究竟为哪般?
迪奥(Dior)快闪店吸引消费者打卡拍照。
咖啡快闪店受热捧
高端消费品牌开设咖啡快闪店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不过,最近开设快闪咖啡店的高端消费品牌似乎有点多。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高端消费品+咖啡”已成为品牌线下营销的新风向。
近日,中国商报记者走访发现,由Miss Dior和Grid Coffee共同呈现的快闪空间已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上线。记者看到,陆续有消费者在快闪店门前打卡拍照,排队购买咖啡的顾客也不少。
Grid Coffee与迪奥联名咖啡吸引消费者排队购买。
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本次快闪限时推出了两款限定咖啡——“普罗旺斯冷萃”和“挚爱拿铁”,售价分别为48元及42元。
“买不起迪奥的手袋,跟风买一杯咖啡,也算是入门买迪奥了。”消费者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分享迪奥开了快闪店,就跟风来看看。
印有“Miss Dior”的咖啡杯十分吸睛。
不只是迪奥,今年7月,路易威登(LV)也在北京798、亮马河、国贸以及鼓楼推出“北京范儿”限时空间,并联合咖啡品牌%Arabica推出特调饮品。7月中旬,来自日本的著名珠宝品牌MIKIMOTO御木本将全球首家咖啡店落地上海张园,该店以MIKIMOTO标志性M Signature为中心设计元素打造,不仅呈现独具品牌特色的精致餐点与咖啡特调,还有特别出售款珍珠珠宝陈列其间,带来多重感官享受。
业内人士认为,不同口味的咖啡饮品,可以快速吸引年轻人聚集到品牌开设的快闪店中来,进而扩大品牌影响力,让年轻人与品牌有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更有利于推动品牌年轻化转型。
高端品牌咖啡馆多起来
除了开设快闪店外,高端消费品牌也热衷于开设品牌咖啡店。比如,早前蒂芙尼(Tiffany &Co.)在北京SKP开设了一家拥有蒂芙尼蓝特色的咖啡店;2023年6月,梅森马吉拉(Maison Margiela)在北京开设Maison Margiela Caf北京首店。如今,高端消费品牌开咖啡厅的赛道越来越拥挤了。
蒂芙尼在北京SKP开设的咖啡店。
8月初,薇薇安·韦斯特伍德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开设的咖啡店对外营业。
今年7月底,蔻驰中国首家咖啡馆(The COACH Coffee Shop)在上海黄浦区开业。据悉,这家蔻驰咖啡馆为消费者提供了近30款餐饮产品,包括咖啡饮品和甜品,售价在20元到78元之间。此外,还有T恤衫、笔记本、保温杯等咖啡周边产品。
从高端消费品牌开设的咖啡店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品牌都把咖啡店开在了主经营品牌门店内。记者在三里屯MaisonMargiela Caf门店看到,咖啡店旁边区域就是服装销售专区。而薇薇安·韦斯特伍德三里屯门店的咖啡店,也是设立在品牌服装店的二层。
业内人士认为,将咖啡店与品牌门店连接在一起,使顾客在喝一杯品牌咖啡的同时,也可以沉浸式感受品牌氛围、了解品牌文化。
记者注意到,与传统连锁咖啡店不同,这些高端品牌咖啡店更加注重文化体验的属性。它们无不装修精致,在餐具上也都印有品牌商标,饮品甜点“颜值”也都很高。有消费者表示,花几十元就能体验到高端精致的格调,很值得。
存在两面性
高端消费品牌开设咖啡店,总能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来网友的热烈讨论。不过,对于高端消费品牌开咖啡店,消费者也是褒贬不一。
迪奥快闪店内粉红色的布置十分吸睛。
有网友表示,高端消费品牌售卖咖啡,价格适中,其打造的比传统咖啡店更具格调的沉浸式体验也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但也有网友认为,40多元一杯的咖啡,并没有觉得味道有多特别。对于咖啡爱好者,更愿意为好的咖啡产品买单,而不是环境带来的附加值。
时尚领域专家张培英对记者表示,高端消费品牌开设咖啡店,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品牌曝光度,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话题度”,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进而实现通过跨界打破圈层的目的。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高端消费品牌多元化经营做得好,不仅能够更好地传递品牌形象,还能达到提升销售额的目的。在该行业业绩增长普遍放缓的当下,通过新的业务板块激发增量,不失为明智之举。
有消费者表示,高端消费品牌开设咖啡店,无论是从餐厅环境还是从软装设计,格调肯定在线。最关键还是要把咖啡品质做上去,这样才能保证咖啡店开得长久。否则打卡一次之后,就没了新鲜感,也就没有了再去消费的动力。
对于高端消费品牌热衷开咖啡店这一现象,业内人士提醒,高端消费品牌做餐饮行业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可能让品牌的高端定位受到一定影响。
可以说,高端消费品牌都想要通过开设咖啡店来增加曝光度、打破零售困局。不过,未来能否通过咖啡门店有效带动产品销售额的增长,还需市场进一步验证。(记者陈晴 文/图)
来源: 中国商报
年2月,成都的杜兰和9岁的儿子搬到装修过的新房,担心甲醛超标对孩子身体有影响,她在搬家前花费2990元购买了全屋甲醛检测和治理服务。经工作人员治理后,现场检测甲醛浓度显示为“合格”。
杜兰称,搬入新家不久,儿子开始出现头晕、胸闷气短等症状,即使没有剧烈运动,孩子都会大口喘气。她怀疑儿子的症状与室内空气有关,便又找到一家甲醛检测公司和一家具有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的检测机构重新检测。然而,两次检测结果均显示,新家的甲醛含量都不符合国家标准。
杜兰表示,她是从一家名叫“北京森家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家环保”)购买的甲醛检测和治理服务,该公司在全国有不少加盟商。
森家环保内部宣传资料显示,该公司自称在全国有1200多家加盟商,室内治理面积累计达500万平方米,为50多万个家庭提供过除醛服务。此外,该公司对外宣称,森家系列产品经“中国室内环境协会分析检测中心”检测,24小时除醛率高达96%。
陈强是森家环保加盟商之一,他和同事对杜兰家进行了甲醛检测和治理。他表示,自己刚加盟时,由于几次没有调高甲醛检测数据,导致检测结果不超标,就遭到森家总部领导严厉批评。因为只有甲醛数据超标,才可能转化为治理订单,赚到客户更多钱。
对此,记者采访山西、河北、广东、四川等多个省份的森家环保加盟商。他们均表示,自己在接受森家总部培训或承接线上派单业务时,都被指导过如何调控检测数据,让甲醛检测超标,借此引导客户购买甲醛治理服务。7月17日,记者以加盟商名义在森家环保总部接受培训时,讲师现场演示了如何使用检测仪和显色液两种方式调控检测数据,把检测单转化为治理单。
自6月份开始,因担心室内甲醛会对儿子身体造成更大影响,杜兰和家人搬离住了3个月左右的新家,至今在外租房居住。
消费者:甲醛治理后,甲醛含量仍超国标1倍多
杜兰回忆,2023年春节前,她通过某短视频平台浏览到森家环保官方账号的带货直播,便在网上下了订单。2024年1月13日,森家环保把订单指派给成都加盟商陈强,他对杜兰家的主卧、次卧、儿童房进行了甲醛检测,3个房间的检测结果显示,主卧的甲醛浓度为每立方米0.17毫克,次卧为每立方米0.139毫克,儿童房为每立方米0.114毫克。
陈强为杜兰家第一次检测后出具的检测单据(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2023年2月1日起实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甲醛含量的标准是,在按规定关闭门窗1小时后,甲醛浓度不高于每立方米0.08毫克。
“森家环保的甲醛检测对比数据也是每立方米0.08毫克。”陈强说,他给杜女士出具的检测数据单显示,3个房间的甲醛检测结果都是“不合格”。
杜兰回忆,由于甲醛超标,工作人员便对全屋进行甲醛治理。今年2月18日,按照服务约定,陈强对她家进行了复检,检测数据显示,客厅、主卧、次卧的甲醛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0.03毫克、每立方米0.042毫克、每立方米0.051毫克,检测结果均为“合格”。至此,她才安心在新房居住。
杜兰称,住进去不久,儿子就出现胸闷气喘的症状,医生又检查不出明确病因。今年5月份,一名从事甲醛治理行业的朋友了解这个情况后,建议她再次给房屋做甲醛检测,并为她安排了检测人员。这次检测结果显示:客厅的甲醛浓度是每立方米0.146毫克,比除醛后的数据高近5倍;主卧的甲醛浓度是每立方米0.192毫克,数据比除醛前还高;儿童房是每立方米0.088毫克,也属于超标。
此后,杜兰又按照森家总部售后工作人员的要求,联系了一家具有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客厅、主卧、次卧再次进行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今年6月1日,该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3个房间的甲醛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0.129毫克、每立方米0.184毫克、每立方米0.118毫克,均不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主卧的甲醛含量比国家规定的室内甲醛含量标准要高出1倍多。
陈强告诉记者,他在杜兰家进行的初检、除醛、复检均按照森家环保总部讲授的操作方法完成,但甲醛检测结果依然超标,他也难以解释。
杜兰说,她将那份检测报告提供给森家环保后,对方建议她通过网购平台以“订单拍错了”为由申请退款,他们会同意退款申请。
与杜兰一样,成都市温江区的王彪在短视频平台也购买了森家环保的“全屋甲醛检测”服务。2024年7月6日上午11时,按照预约时间,一名工作服上印有“森家环保”字样的工作人员来到王彪家中。该工作人员介绍,他是森家环保在成都的加盟商,负责森家在成都市域内所有的室内甲醛检测和除醛业务。他所使用的甲醛检测仪器、试剂均由森家总部提供。
记者看到,这位工作人员先对王彪家的次卧进行甲醛检测,结果显示甲醛浓度为每立方米0.145毫克。“这属于轻中度超标,80%以上的业主都会选择除醛。”上述工作人员告诉王彪。
森家环保加盟商为王彪家次卧出具的检测单据(央广网发 张胜坡摄)
但是,王彪对这个检测结果存疑。他说,在森家环保工作人员检测前约一小时,他通过朋友介绍,使用与森家环保同样的检测仪器和方法对次卧做过一次检测,结果是每立方米0.098毫克,比森家环保的每立方米检测结果低0.047毫克,属于轻度超标,不需要除醛。
“我怀疑森家环保工作人员调高了检测数据。”王彪说。
加盟商:因未调高检测数据,遭森家环保总部工作人员批评
7月7日,记者在森家环保官方网店购买了一次“全屋甲醛检测”服务,为成都某小区的房屋进行甲醛检测。次日,上门检测的森家环保工作人员与王彪家检测人员为同一人,在他抽取空气样本期间,记者打开他带来的检测仪发现,在检测仪的一个隐藏页面中,甲醛含量的基数已被设置成了“+0.03”。
森家环保的一名加盟商告诉记者,如果检测人员将基数设置为“+0.03”,无论真实数据是多少,检测结果都会高出每立方米0.03毫克。
去年10月,薛超成为森家环保在河北省雄安新区的加盟商。7月26日,薛超告诉记者,他接到了森家环保总部派的一个治理订单,客户线上购买了2879元的“120平方米上门除甲醛套餐”,包含甲醛检测和治理服务。
7月27日下午,记者看到,薛超正在给该客户做甲醛检测,检测试剂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是2023年9月25日,保质期是3个月。但是,“保质期”一栏被人为修改为6个月。实际上,即使保质期是6个月,他所用的酚试剂都已过期。
薛超表示,酚试剂由森家环保总部提供,由于加盟后没有业务,他保存至今。今年5月,森家环保的讲师曾提醒过他,他使用的酚试剂已经过期,检测出的数据会忽高忽低。
这次接单后,薛超在前往客户家前,森家环保总部的另一位讲师对他说,“没关系,你先用着(酚试剂),接个单也不容易。”
该讲师在电话中还指导薛超:“如果颜色不是很深,让它多反应一会儿,显色液多滴一点儿。”
记者在检测现场看到,薛超检测的一间卧室的甲醛浓度为每立方米0.021毫克,符合国家标准。随后,薛超给森家总部一位讲师打电话,询问该如何处理。电话中,该讲师对他说:“酚试剂可能已经过期,现在的方法是调仪器。”
森家环保的加盟商使用的“甲醛检测仪”(央广网发 张胜坡摄)
“(在检测仪)右下角空白处点击三次,再点击‘基数设置’,把基数设置为‘+0.14’。”上述讲师对薛超说。
森家环保在山西运城的一名加盟商表示,他曾询问森家环保总部的讲师,如果他在客户家初检时不超标怎么办,讲师说多滴显色液可以让检测数据超标,而复检时,少滴显色液能让检测数据变为合格。
“森家环保的加盟商都知道仪器可以调控。”广东东莞一名加盟商对记者表示,森家环保总部的讲师曾现场教过他,如何通过显色液的滴数调控甲醛检测数值,即正常检测是3至5滴显色液,初检时,为了转换成治理订单,就要多滴显色液,让检测数据变高,而复检时,按正常标准使用显色液就行,这样检测数值就会偏低。
2023年8月,陈强在交纳17万元加盟费后,成为森家环保的成都市级代理商。据他介绍,自己刚入行时,因为有几次没有调高检测数据,导致检测结果不超标,被森家总部的领导严厉批评。
陈强记得,2023年11月,他在为一位客户做完室内甲醛检测后,因为没有调高数据,森家环保一位负责线上派单业务的工作人员曾质问他:“为什么没调检测结果?”
陈强与上述负责人的聊天记录显示:“当时派单的时候就跟你说了,如果没有办法按照总部的要求去做,就没办法继续派单了。”“机会不是一直有,说了很多次,你都做不到。销售额跟团队其他成员薪资挂钩的,你的订单不超标,客服人员没法转化治理,大家也都不推荐派单给你了。”经记者证实,与陈强聊天者正是森家环保的工作人员。
陈强说,森家环保总部曾给他派过一些线上订单,他曾按照总部指示,对部分订单调控了检测数据,并将它们转化为治理订单。
森家环保:检测仪就是个道具,你要想办法让数据超标
森家环保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某产业园区,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是其主营业务。
7月16日下午,记者在森家环保总部一楼展厅内看到,墙上悬挂着十几个与室内环境治理行业相关的证书,这些证书由多家行业协会颁发。此外,展厅内的壁挂电视上循环播放着森家环保提供过甲醛治理服务的客户,包括北京第十二中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协和药厂和好未来集团等学校和企业。壁挂电视旁边的展架上则摆放着甲醛检测及除醛设备、多种除醛药剂。
森家环保总部一楼展厅内展示的除醛设备和药剂(央广网发 张胜坡摄)
7月17日,记者以加盟商名义接受森家环保总部的培训。据培训讲师介绍,在实际检测中,调控检测仪和控制显色液滴数的办法确实可以改变检测结果,但他更建议用显色液调控检测数据。
“有些客户知道设备可以调控,如果客户让你拿清水测一下,你就傻眼了,所以我不建议调设备。”上述讲师说,相较而言,显色液更好用,显色液滴得越多,检测出的“甲醛浓度”就越高,而且不容易被客户发现。
随后,该讲师向记者演示了通过检测仪和显色液调控检测数据的方法。记者看到,如果想用检测仪调控数据,只需要在检测仪屏幕上连续点击3次,就会弹出一个数字键盘,点击键盘即可设置甲醛浓度的基数,当把基数设置成0.1时,即使检测试剂盒是空的,检测仪屏幕上也会显示一个甲醛含量超标的数字。而后,讲师使用显色液调控检测数据时,当试剂管中滴2滴显色液时,检测出的甲醛浓度是每立方米0.185毫克,当试剂管中滴5滴显色液时,检测出的甲醛浓度则是每立方米0.338毫克。
森家环保工作人员介绍,这台电子仪器名为“分光光度检测仪”,他们所使用的甲醛检测方法是“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对此,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广生介绍,“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确实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使用的甲醛检测方法之一。但是,检测过程要求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对实验室的温湿度和仪器设备的稳定性、采样器的流量校准都有严格要求,同时对采样技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也有要求,空气样本必须带回实验室,在恒温条件下检测才能尽量保证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他说,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净化治理服务公司只算是借鉴了这种检测方法,但不属于国家标准中规范的操作方法,其所使用的所谓检测仪器,也不可能通过计量部门的检定或相关部门的资质认定。
森家环保总部的一位讲师向记者表示,他们的检测结果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只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检测依据。
对于甲醛检测仪是否可以调控数值,森家总部市场部负责人王伍对记者说:“我明确告诉你,我们的仪器确实可以调控数据,但公司不主张,这属于欺诈消费者,心照不宣就得了。”
陈强告诉记者,他成为森家环保加盟商后,王伍对于加盟商是否调控数据的态度并非如此。陈强提供的一段通话录音显示,王伍对他说:“其实检测仪就是一个道具,你检测都不超标,他能治理吗?所以你要想办法让它超标。你检测100家都合格,还收谁治理费去?有时候需要灵活操作。”
此外,陈强与王伍的通话录音还显示,王伍对他说:“客户不懂,你也别怕他有监控,就算他看着你弄,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切行动要听指挥,领导的决定不一定是对的,但不服从领导的决定是坚决不对的。”后经记者证实,通话录音中的人正是王伍。
“检测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让客户检测之后去治理,哪怕免费检测都行。”森家环保总部的工作人员陈鹏说,所有检测设备都是人工生产的,其他仪器能调,甲醛检测仪也就能调,在实际检测时,具体调多少,需要加盟商把握。“很多业内人士都知道,但一般没人说,就是你挣你的钱,我挣我的钱。”
业内人士:部分公司制造“甲醛焦虑”,诱导客户购买甲醛治理服务
“说透了,客户想找具有CMA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复检,还找我们干什么?”陈鹏说,一般情况下,森家环保的加盟商调控检测数据后,客户都会进行甲醛治理。
陈鹏介绍,森家环保与加盟商有两种合作模式,一种是成为森家环保在地方上的“经销商”,加盟费是39800元,一般每个区县地区可以有2个至3个“经销商”。另一种是成为森家环保在区县地区的“区域代理”,加盟费是58000元,每个区县只能有一个“区域代理”。
他表示,无论哪种加盟模式,如果承接森家环保总部的线上派单,要按城市级别,每年需要交纳不同额度的代运营费,一二线城市代运营费是每年15800元,三线城市代运营费是每年12800元,四线城市代运营费是每年9800元。
他称,加盟后,加盟商需要从森家环保总部采购除醛药剂,单瓶价格在100多元到200多元,每瓶药剂约可以治理70平方米室内面积。一个房间的甲醛检测成本是4元,除醛治理成本是每平方米2元至3元,一般加盟商收费价格在每平方米30元左右。
陈鹏说,如果加盟商承接了森家环保总部派发的线上除醛订单,森家总部会从每单抽取15%的提成,如果是自己接到的线下订单,总部则不会抽成。目前,森家总部线上订单每周成交额七八十万元。
“我们目的是检测吗?那个没有利润,只是个敲门砖,我们还需要足够‘专业’。”王伍说。在他看来,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客户不是没有消费能力,也不是没有环保意识,但最害怕交智商税。作为加盟商,首先要在客户面前展示“专业性”,然后要宣传包装好自己,显得公司在这个行业具有权威性。其次,加盟商还要掌握专业的沟通话术。
在传授经营技巧时,王伍表示,工作人员到客户家后,一定要放大客户的“甲醛焦虑”。说着,他打开了一本厚厚的宣传手册,手册第一页是某呼吸病学专家和某室内环境治理专家谈论室内环境问题的受访截图,“甲醛”“白血病”字样在图上被标红放大。
记者获取的森家一份内部培训资料在介绍市场切入模式时提到:“要利用一些环境污染热点事件进行炒作,扩大舆论影响。如消费者因室内环境污染遭受伤害进行投诉,一旦遇到这种非常事件,则预示着我方机会的来临。我方可以以环保专家的身份,对相关建筑进行小范围综合治理,然后邀请权威部门检测,联系当地有影响的媒体,进行深度和大规模炒作……”
森家环保内部培训资料(央广网发 张胜坡摄)
“客户产生焦虑后,他们必然有解决问题的想法,那解决问题凭什么选择森家环保?”王伍说,再给客户展示森家环保服务过的大型客户。“大企业都选择了森家环保,这不就让客户觉得更有权威性?”
宋广生介绍,以前,我国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各种人造木板、涂料、胶黏剂和处理剂等化学类建筑材料产品。近年来,《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等国标已陆续实施,室内装饰领域的相关国家标准越来越严格。另外,各种新材料新产品不断创新,替代传统的脲醛胶的产品越来越多,装饰行业和家具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以适应政策要求和消费者环保观念。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正逐渐从源头上促进室内甲醛污染现象的改善。
一名在室内环境治理领域深耕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一二线城市的行业大品牌受到市场变化影响,已经认识到单纯的甲醛治理市场越来越小,正在进行业务转型。但是,出于盈利考量,有些公司仍觉得这个行业还有一定市场,加之门槛又低,仅需要采购些仪器和配置药剂,就可以通过发展加盟商圈钱。同时,这些公司还在利用10年前、20年前的信息和概念,比如,“甲醛白血病案例”“家具装饰叠加超标”“无胶不甲醛”等,制造“甲醛焦虑”,通过不规范的检测方法,诱导消费者购买甲醛治理服务。
“现在,市场上存在一些‘假需求、假检测、假治理’的状况。”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有些公司先通过包装品牌,吸引加盟商,这个品牌出事了,再换另一个品牌,行业长期存在这种现象。
7月24日,陈鹏给记者发信息称:“山东菏泽、湖北大冶和河北保定的加盟商业务爆满,每天他们都有工装和家装治理业务。这些加盟商都是总部扶持起来的,如果你成为加盟商,总部会进行扶持,肯定有钱赚。”
(文中杜兰、陈强、王彪、陈鹏、王伍均为化名)
来源: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