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杭州市19岁的小伟(化名)
是名大一学生
他是个妥妥的胖子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已当胖哥好多年”
可最近这一个月里
小伟既不运动又不节食
光靠喝“水”
就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减肥心愿
轻轻松松暴瘦30斤!
“我原来体重141kg,现在只有126kg。以前的T恤很紧身,现在宽松有余,裤子不系皮带要掉下来。”小伟暗暗为自己的成功减肥而感到高兴。
这时候,小伟的同学都羡慕不已
于是大家准备跟小伟一起屯水屯饮料,
启动“团瘦”计划
就在此时,小伟非但没觉得轻松
反而越来越没力气
还开始恶心、呕吐、肚子痛
连上课也无精打采
室友们感觉事情不妙
急忙将他送到了学校附近的医院就诊
医生一检查吓一跳!
结果显示小伟的随机血糖43mmol/L
是正常值的7倍!
(正常人空腹血糖4-6mmol/L)
并且尿酮体4+,血气分析提示PH7.1
已经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再晚一步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随后,他被送到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经过几日来补液、降糖、消酮等一系列治疗后
小伟的状态慢慢好起来。
为什么喝喝水就能瘦?
“我就觉得奇怪,天气也不热、运动也不多、出汗也很少,就是口渴!因为平时就喜欢喝饮料奶茶,可这下子喝起来一天7—8瓶都不够,我也知道饮料喝多了不好,还容易胖!但事实是一个月下来,非但没胖,还足足减掉了30斤。”小伟这样告诉内分泌科医生。
医生解释,其实小伟的“瘦”不是真的“瘦”,而是一种病态。“口干、多饮、多尿、消瘦”是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临床症状,当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不足时相当于没有足够的原料去消解葡萄糖。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我们人体马上就启动“备胎”,用分解脂肪和蛋白质的方式来给机体补充能量,这种备用方案虽然提供了能量,但结果就是导致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水分的大量丢失,导致短期体重大幅度下降,这就是喝喝水就能瘦的原因。
医生接着解释,随着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胰岛素进一步分泌或作用不足,脂肪过度分解供能同时,产生很多酮体,机体一时“消化”不了这些酮体,就导致酮症酸中毒。可别小看这酸中毒,一不小心把你“整”昏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这不是吓唬人,所以说喝水减肥绝对不可取。
年纪轻轻7种病!肥胖是主要元凶
医生介绍,19岁的小伟年龄不大,体重不轻,一长串的疾病更是可怕:糖尿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这些肥胖相关并发症会加速小伟代谢问题,最后危及生命。
医生同时也提醒,减肥不能乱吃药或不吃饭,必须通过正规治疗,筛查病因,科学减重,才能重新获得健康。另外,短期内体重减轻,也需要高度重视糖尿病或其他内分泌等问题,需尽快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明知饮料“伤身”为什么就是戒不掉?
奶茶、果汁、可乐……一杯落肚,那甜润的滋味温柔地提醒,今天的快乐到了。有不少网友说,自己一天不喝点饮料,就浑身不得劲,丧气满满。
饮料,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魔力?
奶茶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咖啡因及脂肪,甜味可以让大脑产生多巴胺,让人感觉愉快。而饮料中含的可爱的辅料,如珍珠、椰果、红豆、燕麦满足了各种少女心,咀嚼它们提升神经元活性,让大脑放松、减压。所以,很多人明知道奶茶可乐等饮料含糖量不低,却就是戒不掉。
不过专家提醒,奶茶、可乐、果汁饮品等饮料中有几个“健康杀手”——糖、咖啡因、反式脂肪酸及果葡糖浆,长期大量食用可导致肥胖、衰老、咖啡因中毒,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和不孕不育。
一杯奶茶相当于13.5块方糖!
以奶茶为例,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的珍珠奶茶比较试验:实验结果显示,10款珍珠奶茶一半属于高糖饮料,,假设以每块方糖重4.5g计算,一杯奶茶总含糖量约为13.5块方糖量。
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曾青山介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那么,喝掉一杯奶茶,糖摄入量就超标了。
过量摄入糖的危害是明显的,曾青山介绍,糖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1、加速衰老。吃糖太多会流失我们的胶原蛋白,使得皮肤弹性变差,毛孔粗大,甚至出现皱纹和斑点,加速衰老。
2、影响健康寿命。据文献报道: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的风险就越大。数据显示:每天饮用1至2次,早死风险则增加14%;每天饮用2次以上,早死风险比不饮用含糖饮料的人高出21%。而每天饮用2次以上含糖饮料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升31%;每增加一份含糖饮料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0%。
3、易患阴道炎。当女性摄入糖分过多时,容易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念珠菌大量滋生,导致念珠菌性阴道炎。
4、诱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市面上不少奶茶、果味饮品中添加了“果葡糖浆”。果葡糖浆由于成本低、甜度高、好上色、易溶解、保质期长等特点,被广泛添加在食品中,但其对身体的危害也并不小。过量摄入果葡糖浆,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喝饮料虽爽
但一直喝却会危害健康
还是建议各位
切勿贪杯哦!
来源: 沈阳晚报
< class="pgc-img">>话说的话,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七月八月没人追。盛夏来临,减肥成了众多肥胖人群必做的运动。
可是。在我们累死累活减肥的时候,总有这么一撮人群…他们汉堡薯条不离手,奶茶可乐天天饮,却怎么都吃!不!胖!
让那些喝凉水都长胖的孩子们无比的羡慕和困惑,为什么他们就光吃不长肉呢?
为了调查这些瘦子们为什么吃不胖,BBC找来10个瘦子志愿者,要求他们每天暴饮暴食,每日摄入5000大卡(是正常人的两三倍)。
每个志愿者都要接受详细的数据统计:身高、体重、体脂率等...
同时,他们还要带上计步器,保证每天步数不超过5000。
暴饮暴食一个月,一旦签约就不允许离开...
01丨吃对某些人来说是一种痛苦
节目开始时,科学家Dr Eric Ravussin把肥胖的原因,归结祖先身上:古时候,当面临饥荒或者捕猎不足,胖子储存的脂肪多,比瘦子更易于存活。
即使基因的力量让瘦子活得更加艰难,但仍然有瘦子祖先挺过了人类的进化,实验招募的10位瘦子,就是重点研究的对象。
测试第一天,志愿者就被桌上全放满的高热量食物震住了。
汉堡、薯条、奶昔、蛋糕、芝士、还有各种巧克力糖果…
这些平常人觉得十分诱惑的美食,他们反而觉得...恐怖!
我们拿一位小哥来举例,他的第一天第一餐,就把自己给撑吐了~
志愿者们每天都享受着高热量食物带来的折磨,为了吃而吃,高热量食物并未带给他们任何快乐和幸福感...
为了达到发福的目的,有人甚至将一桶雪糕混合糖浆一桶服下,阿参一想到那种齁甜劲儿,对参与实验的人们充满敬佩~
试验下来,你以为他们会渐渐习惯高糖高热量的日子们?答案恰恰相反,不少实验室说这一个月的实验差点把他们逼疯。
终于熬过一周,志愿者都很开心,觉得自己一定长胖了不少。
这位Thomas小哥,一周增长了2.8KG,相当于身体体重的4.1%。是10位瘦子里面增重最多的。
另外一组志愿者里,连续七天的暴饮暴食,增加了原体重的1.6%。
他们为了更快增重,开始吃各种各种巧克力制品和甜品,阿参看到这里,口水直流三千尺......
02丨你胖是因为,你天生不能拒绝食物
与实验同时进行的是一组幼儿园实验。他们会给刚吃饱的小孩子面前放一盘饼干,检测孩子们的反应。
有些孩子会推开饼干做自己的事。更多小孩会停止手中的画笔开始吃饼干。
专家们解释说,这类行为可以反映人类可在基因里的食物偏好,有人吃饱就对食物毫无兴趣,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
所以你的胃口与美食欲望,在你出生就已经建立起来。一词可概括——天生如此。
幼儿的进食实验也能照应瘦子们的高热量食物挑战。长发小哥表示,一旦吃饱后,就再也不想看到食物。
这位增重最少的小姐姐也坦言道再:精美的食物,只要吃饱了,就吃不下了!就算给自己强加吃这些东西的概念,依旧无法咽肚。
这也代表着瘦子对饱腹并无过多需求,更不会吃超过身体所需的食物。
03丨 你胖是因为,你有无法去除的顽固脂肪
第三周后,有人增重了6%,有人却只有3。5%,即使他们吃的同样多,但肥胖增幅依旧不同步。
专家指出,吃得多也是一种能力。有些人虽然进食快,可是代谢能力也很强。从而便不会有脂肪囤积。
阿参想,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浪费粮食?
脂肪细胞是会生长的,当长到极致后,他们便会停止生长。
脂肪生长容易但是消减难。
博士都说了,去除掉他们几乎不可能。
小时候超重的孩子,长大之后超重的可能性也会很大。
测试的10位志愿者们,他们小时候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瘦”。
长大吃不胖也能因为他们并没有囤积“顽固脂肪”。
实验结束,虽然大家都长胖了(毕竟吃了那么多,不胖就真的对不起自己了),但所有的志愿者都没有达到超重15%的目标。
一位名叫Martin Wong,他增重是原身体的8%,但是他只长了4.5KG。
从表面上看,肚子也没变大,身材无明显改变,但他的脂肪到底去哪了?经过最终检验,Martin的脂肪只增长了2.4%,其它增长的部分都是...肌肉...
人家喝水长肥肉,小哥吃饭居然长肌肉,听到这里,阿参不禁尿流满面~
04丨 你胖是因为,你的身体习惯你胖
当实验结束后,那些长胖的志愿者,体重究竟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不到一个月,志愿者们都瘦了回去,他们并未减肥,或者减少自己的卡路里摄入。
愤怒的阿参不禁咆哮出广东话:顶改?
更早以前,科学家对一组肥胖的志愿者进行监控,要求他们减去10%的体重。
减肥成功后,科学家为他们制定保持身材的食物,希望他们可以保持身材。
但是通过监测分析,即使他们的每日摄入量足了,但是他们依旧有很强的饥饿感。
科学家说,如果你长期处于肥胖状态,大脑和身体把你原来的体重作为正确体重。
即使你短时间减去不少体重,但你大脑会努力把你带回原来体重状态...
所以啊!不管你是增肥还是减脂,都是一个持久战,你必须要和自己的身体做长久的斗争,让身体慢慢适应新的自己。
有人说,光吃不胖受遗传基因影响大,但是科学家还是用实验里理论证明了,减肥是个持久战,一切都要慢慢来...
快速减肥相比缓慢减肥更容易反弹。
如果你没有天生的“光吃不胖”的基因,那么,管住嘴,迈开腿,才是减肥的不二法则。
今日话题:对于减肥你有什么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