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浙江某医生下班摆摊日营收1500元引发关注,按照餐饮毛利润50%-60%来计算,一个月近两万的收入比大多数上班族还要高,更何况摆摊不需要租房子,各项成本也偏低,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新闻对餐饮行业跃跃欲试。但现实是2024年一季度餐饮闭店高达46万家,哪怕是网红的甘肃麻辣烫也出现闭店情况,餐饮到底是好做还是不好做呢?
餐饮巨大的蛋糕让无数人冲动入局
餐饮行业是一个与人类基本需求密切相关的行业,无论经济状况如何,人们都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因此,餐饮行业的需求相对稳定,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相对于其他行业,餐饮行业的入门门槛相对较低。初创者不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或专业技术背景,只需要一定的资金、创意和执行力,就可以开设自己的餐饮店。
虽然餐饮行业的竞争激烈,但利润空间也相对较大。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提高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及有效的营销策略,餐饮店可以实现较高的利润,这使得餐饮行业成为很多人的首选。
开店狂欢背后是无休止的惨淡
虽然餐饮行业吸引了很多勇士,但也有很多人因为经营不善,因为行业的内卷而选择闭店。首先,餐饮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地区。由于入行门槛相对较低,很多人选择从事餐饮行业,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不仅来自同行,还来自不同种类的餐饮店和外卖平台。
餐饮业的成本包括租金、装修、设备、食材、人工等多个方面。这些成本的不断上涨给餐饮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租金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很多餐饮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这对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餐饮企业需要紧跟市场趋势,不断创新菜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class="pgc-img">>成熟的餐饮模式将是更好的选择,中国餐饮也迎来了自己的连锁时代,如近几年发展迅速的浆小白,成熟的运营管理方式,深厚的产品研发实力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让餐饮人能够迅速入局,并进入稳定的经营状态。而且浆小白的产品涵盖一日三餐,覆盖了全客群,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复购率,这也是企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餐饮确实是一块巨大的蛋糕,懂得经营,选对模式,普通人也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人投资20万开店,日流水不到80,这才是餐饮业的真相
在餐饮业中,创业者们往往满怀热情和期待,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有着这样一则真实案例:三名投资人共投资20万元开了一家小吃店,然而,开业后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每天的营业额竟然不足80元。这样的情况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
"老板,我们今天的生意怎么样?" 店里的服务员小王,走到了老板林先生的面前,问道。
< class="pgc-img">>林先生沉着脸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还是不太理想,今天的流水只有70元,跟昨天差不多。"
小王苦涩地叹了口气,说道:"我们店面装修得这么漂亮,口味也不错,怎么就没人来呢?"
林先生苦笑着摇了摇头:"我也很费解。或许是我们的店面位置不够好,或者是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总之,现在的情况确实让人担忧。"
这家小吃店的情况并非个例,实际上,在餐饮业中,竞争激烈、成本高昂、经营压力巨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创业者往往只看到了行业的美好前景,却忽视了其中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餐饮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市场上已经有了许多老牌餐厅和知名连锁品牌,新进入者往往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如果没有独特的定位和吸引人的特色,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其次,餐饮业的成本高昂,包括租金、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等,这些成本占据了营业额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如果经营不善,很容易导致亏损甚至倒闭。
最后,餐饮业的经营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和营销能力,包括菜品的研发、员工的培训、客户的服务等方面。如果经营者缺乏相关经验和技能,很难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综上所述,餐饮业虽然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其中的风险和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创业者们需要谨慎经营,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和定位,提升自身的管理和营销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饮业的烟火气回来了,价格战也打响了。“38元10个菜的3人火锅套餐”“49.9元的牛杂煲4人餐”……随着低价团购愈演愈烈,部分商家菜品和服务品质也出现下滑,引发消费者不满。
团购原本是有效的营销工具,通过适度让利、薄利多销的批发模式降低商家成本,帮商家获客,替消费者省钱。然而,当一边是“打折打到脚踝骨”的售价,一边是商家为了减损在团购套餐里加入高利润的饮料,或者把免费果盘、小菜标上高价充数。而这只能算是常规操作,此外低价团购至少还有这么几个“坑”: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的鲍鱼龙虾大餐看似丰盛,可端上来的鲍鱼跟纽扣一样大,龙虾不知道在冰柜里待了多久,活脱脱演绎了“便宜没好货”。
虚标价格,无中生有。部分套餐的菜品标价远高于门店实际售价,有的团购套餐里的高价菜品,门店菜单里却没有列入,让消费者无从比对品质和价格。
扯虎皮做大旗,高射炮打蚊子。在套餐里增加用不上的高价商品,例如普通双人餐里搭配标价几百元一瓶的红酒,或者将服务生的拍照标示为专业摄影服务,折价数百元,人为拉高原价。
有的商家还对低价团购的消费者区别对待,比如份量打折、隐性消费,不加钱不让走。还有些商家用低价团购把消费者引到店里,然后用各种借口拒绝使用团购,逼着专程而来的消费者花钱消费。种种变味操作下,消费者对团购也没有那么热衷了。
低价团购内卷,商家也有苦衷。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我国现有餐饮相关企业1500万余家。其中,今年1月份至7月份新增约158万家。加上去年新增的300万余家相关企业和大量个体户,行业竞争之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突围,商家广泛使用团购揽客,连锁店和知名店铺还能维持合理折扣,新店和小店往往被迫以超低价引流。再加上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更多进入本地生活后,要求商家上线更低价的套餐,让竞争变了味儿。
从实际情况看,低价团购对商家经营的影响弊大于利,还往往带来消费者差评。用这种办法引导流量,或者说对于流量本身,不管是餐饮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多一点理性。消费者不要被占便宜的心态牵着鼻子走,碰到折扣过低的团购,还是要理性考虑成本这个客观因素。如果遇到虚假宣传等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可联系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平台导向很重要。过低的折扣率不一定能带来真优惠,反而可能给商家留下玩花样的空间,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产生的负面评价同样有损平台口碑。鉴于团购远低于成本的趋势,平台有必要设置折扣上限,避免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同时,帮助商家发掘受欢迎的菜品,搭配出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回头客的优惠套餐,让团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商家弄清楚:抛开低价,能靠什么吸引顾客?是一道好吃的招牌菜,是记得住每一个客人口味的细致服务,还是看得见风景的景观位?毕竟,还有那么多不做低价团购却依然座无虚席的商家,他们靠什么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更值得研究。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