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新茶饮品牌“茶百道”母公司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天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55.HK。这也意味着,茶百道成为登陆港交所的“加盟制茶饮第一股”,也是迄今为止2024年度港股最大IPO。
茶百道为何能从新茶饮行业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在众多品牌之前成功登陆港股,并受到国际投资者如此巨大的认可?秘密就藏在茶百道的招股书中。
让投资者重新认识中国茶饮
2008年,第一家茶百道在成都诞生。自成立以来,专注探索天然食材与中式茶饮的搭配,持续研发多元化茶饮产品,致力于提升消费者体验。
按2023年零售额计,茶百道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中的份额达到6.8%,排名第三。2023年茶百道门店一共卖出10.16亿杯奶茶,总零售额达到约169亿元。截至2024年4月5日,茶百道门店数已经达到8016家,遍布全国31个省市,实现所有省份及各线级城市的全覆盖,并通过其优异的资本市场表现,引导全球投资者重新认识中国茶饮行业。
茶百道招股书中的第一个亮点就是其强劲的财务数字。2021年至2023年,茶百道收入分别为36.4亿、42.3亿和5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1%。迅猛且持续的收入增长让公司成功地在竞争激烈的现制茶饮行业站稳脚跟,并且能够跻身行业领先地位。
在盈利能力方面,茶百道也保持了与收入增长相匹配的高质量利润增长。2021年至2023年,公司毛利分别为13.0亿、14.6亿和1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9%,同时毛利率维持在了34.4%。强劲的毛利增长和稳定健康的毛利率体现出茶百道的成本控制与定价策略都做得相当不错,在把握住市场机会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住了公司的盈利空间与市场竞争力。
茶百道财务数字中最亮眼的一项是净利润。2021年至2023年,茶百道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9.0亿、9.7亿和12.6亿元,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18.2%,2023年的经调整净利率达到22%。这一盈利能力已大幅超出了同业15%左右的平均水平。
会员、直播均破亿
据悉,茶百道目前已经形成了由经典茶饮、季节性茶饮及区域性茶饮构成的丰富的产品矩阵,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多元化消费需求。茶百道招股书中列出的五款经典产品加起来占到GMV的近四成比重,2023年一共卖出3.5亿杯,可谓“款款是爆款”;其中”茉莉奶绿“一年卖出1.1亿杯,”杨枝甘露“一年零售额近18亿元。而“乌漆嘛黑”、“青提茉莉”等季节性产品和“黄皮打了香柠”等区域性产品则保持了高频的上新节奏。
以2023年为例,茶百道共计研发近250款产品,其中上新48款产品,并完成对13款经典产品配方的升级。也就是说,全年几乎都能做到“周周有上新”,持续给消费者带来新鲜体验。茶百道“季节性茶饮加区域性茶饮”的产品策略保证了消费者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能获得惊喜,与其经典茶饮产品矩阵一起构成了非常坚实的产品基本面。
作为主要面向年轻人的品牌,茶百道在消费者心目中也建立起了积极正面的形象,获得了年轻群体的认可和喜爱。在2023年与米哈游旗下乙女游戏《未定事件簿》的联名活动中,茶百道通过尊称消费者为“律师”(游戏中主角的职业)、熟记游戏男主角名字、妥善保管活动联名周边等贴心举措,用实际行动给予消费者满满的尊重和认同,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该次联名活动也因此大获成功,被业界评为跨界联名活动的标杆案例。
年轻人的喜爱会非常直接地体现在销量上。一个直观的例子是,茶百道在抖音平台建立了绝对优势,在抖音直播揽下“稳居全国带货团购榜”、“茶饮品类直播GMV”、“品牌专场转化率”等多个行业第一。其中,在2023年3月10日,其抖音直播单日销售GMV突破1亿元,粉丝数量单日增长约23万,刷新了抖音生活服务品牌专场直播GMV记录。同时,茶百道的会员数量增长迅速,目前注册会员人数已突破1亿。2023年第四季度,其活跃会员人数达到2040万名,会员复购率达到3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全面赋能加盟商
在连锁经营的基础上,茶百道主打小店模式和外卖业务,更具成本优势。小店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节省门店成本,租金、装修、人员成本等方面的开支均较低,同时可以支持外卖业务及窗口自提,提升经营效率。在茶百道门店中,44.3%的门店面积在30至49平方米之间,42.8%的门店面积在50至100平方米区间。
而在小店模式背后,是茶百道通过全生命周期对加盟商的全面支持和赋能,从而实现稳定的加盟商体系。茶百道在全国已设有16个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不仅对加盟商及其员工进行持续的培训,还通过老加盟商传帮带新加盟商,并提供线上运营和持续经营的支持,通过数字化体系系统提升门店运营效率。
同时,茶百道在全国设立了由约570人组成的区域督导团队,每月除了对门店进行3到4次的常规巡检,还有总部及区域稽查团队进行日常随机检查,并有第三方机构食品安全专项巡检。也正是在这样的一套组合拳下,茶百道从2021年到2023年实现了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闭店率。
目前,茶百道已经形成业内领先的全国性供应链能力,并计划持续优化这一能力,推动完整布局。目前,茶百道通过自营和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建立了覆盖全国范围的仓储物流网络,实现高频及时的配送服务,并借助数字化赋能如建立订单管理系统(OMS)、运输管理系统(TMS)等保障新鲜、优质的物料供应。截至2023年底,茶百道在全国设有21个多温仓库,包括20个中心仓和1个前置仓,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通过300辆多温运输车组成的配送车队,茶百道已经实现对97%的门店进行一周两次及以上的配送,并且在北京、成都等地开辟出41条夜间配送路线。
同时,茶百道深入产地布局,做强“最后一公里”,打造“资源+科技”型供应链体系。截至2023年,茶百道已针对部分核心水果,如水蜜桃、台农芒果、夏黑葡萄等,与全国优质水果产区直接签署采购协议,并围绕乳制品、茶叶、冷冻鲜榨果汁等核心原料加强与头部供应商合作,锁定上游原材料优质产区及供货量。招股书还显示,茶百道将进一步探索全国优质产地,提高直采的水果品类和比例,并计划对采购规模大的水果产地开展对口扶持性计划,以加强与当地供应商的合作,扶持地方农户及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新茶饮赛道竞争逐渐进入下半场,头部玩家之间已经到了需要比拼供应链基本功的时刻。而供应链能力的建设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品牌从战略高度给与足够的重视,投入真金白银来一点一滴地把基础打牢。”
下沉+出海+咖啡 未来想象空间丰富
到2023年底,茶百道门店在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数量占比分别为10.6%、 26.9%、20.9%、19.4%及22.2%。茶百道在招股书中认为,低线级城市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因此计划进一步在二线及以下的城市进行门店加密,抢占下沉市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国内头部的几家新茶饮品牌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地域和城市线级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如果门店的分布过于集中在某个区域,则会降低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而如果门店在高线级城市分布较少,则不利于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传播声量。“但茶百道在这方面取得了合理的平衡。它的门店已经遍及全国所有省份,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有大量分布。在下沉市场的竞争中,这种高线城市品牌对县镇消费者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很可能会对区域性品牌形成降维打击。”朱丹蓬说。
由于海外市场空间足够巨大,茶饮出海在一段时间是中国茶饮企业的共同选择。海外市场方面,自今年1月正式开业以来,茶百道在韩国首家分店的表现超出预期。4月19日,茶百道在韩国的第二家门店狎鸥亭Galleria百货店正式开业。潜在海外市场还包括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介绍:“东南亚作为拥有茶文化传统的地区,对茶饮产品本身的接受度会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同时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性,供应链的建设也相对较为容易,因此国内茶饮品牌出海往往会选择东南亚作为第一站。”
值得一提的是,茶百道招股书中还提到:募集资金的5%将用于推广自营咖啡品牌“咖灰”及在中国各地铺设咖啡店网络。未来三年计划开设15家咖啡店,咖啡品牌将采取直营及加盟两种模式,将同时包括超过50平方米的大型咖啡店及50平方米以下、用于快速取餐及外卖的小型咖啡店。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咖啡赛道目前看似市场规模不大,但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一方面,咖啡市场竞争相对较小,目前国内形成了真正规模优势的品牌不多;另一方面,咖啡赛道去年以来的“价格战”正在完成消费者培育,未来市场空间广阔。而出海东南亚市场及进军咖啡赛道的动作也为茶百道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财经新势力#
“2023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隆重揭晓,究竟有哪些品牌上榜?上榜品牌又有何特点?
8月10日,“2023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重磅揭晓。
该榜单旨在挖掘出在餐饮行业细分领域做深做透的头部品牌,探索中国餐饮行业的创新发展。经过多维度的评选,最终25个重点餐饮品类的250个品牌上榜。
< class="pgc-img">>25个重点品类
250个优质品牌大放异彩
为表彰卓越的餐饮品类头部品牌,树立品牌榜样,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引领,红餐品牌研究院隆重推出“2023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
“2023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共设立了包括茶饮、特色茶饮、火锅、特色火锅、米粉、面馆、烘焙、饺子馄饨、烤肉、烤鱼、卤味、比萨、日料、烧烤、西式快餐、小龙虾、牛蛙、米饭快餐、包点、咖饮、麻辣烫冒菜、东南亚菜等在内共25个品类的品牌榜单。
< class="pgc-img">>红餐品牌研究院秉持严谨公正的态度,以红餐大数据为基础,结合红餐指数,依据品牌的全网口碑指数、品牌传播指数、品牌经营指数、品牌关注度四大维度,历时近3个月时间,在全国6万多个品牌中,评选出了250个优秀餐饮品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注重核心竞争力塑造
品牌踏上“升级换挡”之路
本次评选的25个品类,均是餐饮业中备受关注的品类,各品类上榜的品牌实力都不容小觑。综合来看,2023年上榜的餐饮品牌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
(1)注重塑造核心竞争力
注重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上榜的品牌在各自细分品类中都拥有卓越的表现。这种核心竞争力既包括产品和门店的竞争力,也包括供应链体系的竞争力。上榜品牌往往通过向前后端共同发力,得以有效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经营效率,并最终发展成为自身的独特优势。
(2)注重构建数字化体系,加速“升级换挡”
随着“线上线下双主场”的来临,餐饮业新的数字化营销渠道正在崛起。餐饮数字化、零售化对企业来说既是趋势也是希望。上榜品牌均积极把握趋势,逐渐从依赖堂食发展到“双主场”作战,重视线上和外卖,注重数字化建设和私域运营,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
< class="pgc-img">>榜单详解
领军品牌表现突出,亮点多
在“2023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中,每个榜单都评选出了不同细分市场中的领军品牌。以下将对具体品类进行解读。
(1)2023年度茶饮、特色茶饮十大品牌
在“2023年度茶饮十大品牌”中,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依旧强势地霸占着榜单的前三席。
古茗茶饮、茶百道、书亦烧仙草、CoCo都可等上榜品牌近年来市场动作不断,展现出了不俗的发展势头,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沪上阿姨、霸王茶姬、茶颜悦色等上榜品牌则注重产品创新和品牌形象塑造,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机会。
< class="pgc-img">>2023年,茶饮赛道的竞争不断升维,加盟白热化和集体IPO是本年度茶饮赛道的两大发展关键词。比如,喜茶和奈雪的茶作为头部品牌,此前一直坚持直营,近年来陆续开放加盟。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初,喜茶的门店总数已经超过了2000家。
茶饮品牌的上市之战也逐渐升温,据相关媒体报道称,古茗茶饮、茶百道、沪上阿姨、霸王茶姬均有着上市的计划,希望借力资本实现更快的扩张。
与此同时,特色茶饮的突围和崛起成了茶饮赛道的一大亮点。快乐番薯、甜啦啦、7分甜、益禾堂等上榜品牌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与品牌定位突围。此外,现制酸奶和椰子饮品更是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细分赛道,不断有新品牌在市场上冒头。
< class="pgc-img">>尤其是现制酸奶赛道,代表品牌正在疯狂成长,比如上榜品牌茉酸奶,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初,已开出了1500余家门店,是现制酸奶赛道的领军者。
柠檬茶赛道在2023年亦有不俗的表现,其中柠季手打柠檬茶、LINLEE林里手打柠檬茶都成功上榜了“2023年度特色茶饮十大品牌”。
(2)2023年度咖饮、酒馆十大品牌
在“2023年度咖饮十大品牌”榜单中,瑞幸咖啡和星巴克表现依旧抢眼。尤其是瑞幸咖啡,近年来营收增长势头强劲。财报显示,瑞幸咖啡第二季度总净收入为62.0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0%,营收已超过星巴克中国。而星巴克中国亦正面迎接挑战,表示“欢迎竞争”!
如今,整个咖饮品类的竞争格局已经从星巴克一家独大,逐步发展成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引领下“两超多强”的局面。上榜品牌如Tims咖啡、NOWWA挪瓦咖啡、Manner Coffee、幸运咖等近年来也在加速扩张中崭露头角,以自身的特色和理念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 class="pgc-img">>咖饮赛道热度上升的另一面,是赛道竞争变得越发激烈。为了抢占市场,瑞幸咖啡、库迪咖啡开打价格战,让消费者的“咖啡自由”得到实现,但价格内卷加剧,也让中小品牌生存压力大增。独立门店赔钱、闭店成常态,“一个月赔8万”“新店撑不过三个月”等消息时有传出,接下来,咖饮赛道的“生存战”将导向何方,且拭目以待。
另外,同属于饮品的酒馆赛道,本年度也有一批实力品牌上榜“2023年度酒馆十大品牌”,包括Helens海伦司、优布劳精酿啤酒、胡桃里音乐酒馆等。
< class="pgc-img">>(3)2023年度火锅、特色火锅十大品牌
在消费复苏的2023年,重社交属性、符合减压经济特征的火锅品类发展持续向好。在“2023年度火锅十大品牌”榜单中,上榜品牌海底捞2023年上半年业绩提振,预计盈利超22亿元。
其他火锅头部品牌也开始发力扩张,如呷哺呷哺、巴奴毛肚火锅在各地开新店 。大龙燚火锅、小龙坎火锅、蜀大侠等实力品牌通过不断地深耕,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因此荣耀上榜。一批“新势力”品牌也凭借亮眼的表现开始在市场突围,比如上榜的楠火锅打造出了“火锅+颜值甜品”的品类融合模式,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较为清晰的品牌认知;珮姐重庆火锅则主打正宗,把坚守“重庆的辣”作为品牌发展战略。
< class="pgc-img">>此前,红餐品牌研究院曾预测过有料火锅将凭借高价值感的特点持续走红。眼下,一批有料火锅如鸡火锅、羊肉火锅、虾火锅在各个区域市场中都表现出较强的影响力。
在“2023年度特色火锅十大品牌”榜单中,海鲜火锅七欣天、羊肉火锅洞氮胡记羊肉馆、虾火锅虾吃虾涮等品牌把不同的食材融入锅底,打造出复合的口感,丰富了消费者的用餐选择。而一些品牌如马路边边、朱光玉火锅馆、钢管厂五区小郡肝火锅串串香、后火锅等亦因表现较为突出上榜。
< class="pgc-img">>(4)2023年度米饭快餐、米粉、面馆十大品牌
在“2023年度米饭快餐十大品牌”榜单中,冲击上市的“IPO三剑客”老乡鸡、乡村基、老娘舅强势上榜。2023年,这三家企业均有新的上市相关的动态披露:老娘舅、乡村基分别于2023年2月和4月更新了招股说明书,老乡鸡主板IPO则于2023年3月获上交所受理。
此外,主打朝鲜族传统石锅拌饭的米村拌饭、聚焦区域市场的综合米饭快餐品牌南城香和超意兴等亦通过多年的深耕赢得了消费者持续的信赖和喜爱而上榜。
< class="pgc-img">>粉面作为我国重要的主食之一,在消费回暖的2023年,继续稳步增长。粉面上榜品牌如蒙自源、阿香米线、五爷拌面、遇见小面等凭借其精心打造的门店模型、后端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信息化系统,近年来在粉面赛道上蓬勃发展,迅速扩张,成为该赛道的领先品牌。
< class="pgc-img">>值得留意的是,粉面细分赛道近年来跑出了不少实力品牌。
比如,港式米线品牌谭仔米线、螺蛳粉品牌柳螺香、南昌拌粉品牌子固路拌粉、中式面馆品牌和府捞面和陈香贵等都打造出了差异化明显的产品、服务、环境,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从而荣耀上榜。
< class="pgc-img">>(5)2023年度烤肉、烧烤、烤鱼、酸菜鱼十大品牌
2023年,淄博烧烤成为流量宠儿,为地方烧烤的出圈提供了范本,也顺势拉升了整个烧烤品类的热度。
在这股热潮下,“2023年度烧烤十大品牌”榜单中上榜的品牌仍然稳扎稳打地推动自身的品牌发展。比如木屋烧烤,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开出了210余家门店;破店肥哈东北烧烤围绕烟火气打造了独有的产品、门店设计、服务、营销等,是东北烧烤赛道中的新锐品牌。
< class="pgc-img">>“2023年度烤肉十大品牌”榜单,除了老牌的强势品牌如九田家黑牛料理烤肉、韩宫宴、柒酒烤肉之外,更出现了一批新势力品牌。譬如西塔老太太泥炉烤肉主打定制泥炉、食材现点现切,目前在一线城市中拥有较高的人气。北木南烤肉和酒主攻下沉市场,凭借相对低的人均消费在下沉市场快速开疆拓土。
< class="pgc-img">>“2023年度烤鱼十大品牌”则有半天妖烤鱼、探鱼、鱼酷活鱼烤鱼、烤匠、江边城外烤全鱼等品牌突围而出。
< class="pgc-img">>“2023年度酸菜鱼十大品牌”上榜品牌包括太二酸菜鱼、鱼你在一起、江渔儿、渝是乎、有家酸菜鱼、九锅一堂酸菜鱼、姚姚酸菜鱼、百岁我家酸菜鱼、溪雨观酸菜鱼、望蓉城古法酸菜鱼。
< class="pgc-img">>(6)2023年度西式快餐、比萨、东南亚菜十大品牌
在发展较为成熟的西式快餐赛道,兴起了“中式汉堡潮”。以塔斯汀为首的中式汉堡品牌主打中式味道+西式标准,展开了一场西式快餐突袭赛。贾国龙中国堡、享哆味、楚郑等一批中式汉堡品牌亦出现在市场上。
但随着“中式汉堡”的尝鲜热褪去,一些中式汉堡品牌出现了销售额下降、闭店等现象。而塔斯汀则凭借质优价廉的产品、稳健的市场策略,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前进,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已开出了超4000家门店,以绝对的实力成为“2023年度西式快餐十大品牌”唯一一个上榜的中式汉堡品牌。除了异军突起的潜力品牌,本次的榜单中更有肯德基、麦当劳、华莱士、派乐汉堡等众多知名品牌。
< class="pgc-img">>在“2023年度比萨十大品牌”榜单中,则有必胜客、尊宝比萨、达美乐比萨、棒!约翰、比格比萨、比萨玛尚诺、乐凯撒披萨、芝根芝底、玛格利塔、好伦哥等知名比萨品牌上榜。
< class="pgc-img">>随着东南亚菜在我国的市场教育逐渐成熟,东南亚菜成了我国餐饮市场上的一大亮色。因此,本年度红餐品牌研究院全新推出“2023年度东南亚菜十大品牌”,旨在为东南亚菜从业者树立行业榜样,助力他们快速成长。
< class="pgc-img">>上榜的东南亚菜品牌均有不俗的实力,比如迷你椰·泰式大排档主打泰式大排档,在场景、就餐体验方面着力营造泰国街头的风情;泰香米泰国餐厅聚焦中高端市场,采用进口香料和珍稀海鲜,是获得泰国商务部“泰精选”认证数量最多的餐厅。
(7)2023年度特色小吃、卤味、烘焙十大品牌
在“2023年度特色小吃十大品牌”榜单中,正新鸡排依旧位居首位。专注于炸串的夸父炸串、喜姐炸串凭借其轻、小、灵、快的特点,近年来快速扩张,亦榜上有名。西少爷肉夹馍于2023年年初重新开放加盟,计划加速奔跑,并进军北美市场,也成为本年度的上榜品牌之一。
< class="pgc-img">>在“2023年度卤味十大品牌”榜单中,“卤味四巨头”绝味鸭脖、紫燕百味鸡、周黑鸭、煌上煌再度上榜。绝味前不久披露了年中业绩报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8亿元~2.43亿元,同比增长131.25%~146.47%,在竞争激烈的卤味赛道中杀出重围。
一些深耕区域市场的卤味品牌如九多肉多、卤江南、廖记棒棒鸡亦凭借独特的产品收获了高口碑和大批消费者的赞誉,在本年度的评选中成功上榜。
< class="pgc-img">>“2023年度烘焙十大品牌”同样强者云集,上榜品牌有好利来、幸福西饼、元祖食品、泸溪河、美心西饼、仟吉、爸爸糖手工吐司、鲍师傅糕点、面包新语、广隆蛋挞王。
< class="pgc-img">>(8)2023年度饺子馄饨、包点、麻辣烫冒菜十大品牌
在“2023年度饺子馄饨十大品牌”榜单中,喜家德再度蝉联榜首。以袁记云饺、熊大爷为代表的生鲜外带饺子品牌同样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餐饮市场上快速扩张,本年度再度上榜。
另外,吉祥馄饨也是榜单上颇受关注的馄饨品牌之一,在本次榜单中位居第三位。据红餐大数据显示,2022-2023年上半年期间,吉祥馄饨获得了3轮融资,投资机构分别是番茄资本、弘章资本、绝了基金,其未来有望加速品牌升级。
< class="pgc-img">>“2023年度包点十大品牌”则齐聚了一众实力品牌,分别是巴比馒头、和善园、老台门汤包、三津汤包、庆丰包子铺、早阳鲜包、小杨生煎、沈老头包子、老盛昌汤包、包道广式点心专门店。
< class="pgc-img">>“2023年度麻辣烫冒菜十大品牌”的上榜品牌则有张亮麻辣烫、杨国福麻辣烫、三顾冒菜、刘文祥麻辣烫、老街称盘麻辣烫、觅姐、小谷姐姐、芙蓉冒菜等。
近年来,麻辣烫品类开始“进化”,迭代出各种各样的变型,比如上榜品牌每味每客麻辣烫,锚定重庆味道与油泼工艺,获得众多消费者认可。
< class="pgc-img">>(9)2023年度牛蛙、小龙虾、日料十大品牌
随着牛蛙在消费市场上的体量不断扩大,本年度红餐品牌研究院新设“2023年度牛蛙十大品牌”榜单。上榜品牌包括蛙来哒、蛙小侠、蛙喔、老佛爷铜炉蛙锅、淘蛙等。
其中,蛙来哒和蛙小侠是牛蛙赛道的头部玩家,位居榜单的前两名,蛙喔、老佛爷铜炉蛙锅则位居第三名、第四名。其中老佛爷铜炉蛙锅以老北京火锅的烹煮方式对牛蛙火锅进行创新,并设有多层铜锅的形式,在消费市场上引发了一波铜炉蛙锅潮流。
< class="pgc-img">>“2023年度小龙虾十大品牌”榜单依旧群雄汇聚,胡大饭馆、肥肥虾庄、靓靓蒸虾、文和友龙虾馆等知名品牌排名靠前。
< class="pgc-img">>在“2023年度日料十大品牌”榜单中,N多寿司、上井精致料理、元气寿司位列前三位,争鲜寿司、赤坂亭、寿司郎、江户前、村上一屋、将太无二、万岁寿司等品牌则紧随其后。日本知名回转寿司品牌寿司郎在我国的发展势头颇足,其于2021年在我国内地开店。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寿司郎已开出了60余家门店。
< class="pgc-img">>结 语
在“2023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中,无论是茶饮、咖饮、火锅、卤味等热门赛道,还是比萨、特色小吃、酸菜鱼、牛蛙等特色赛道,每个细分赛道中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品牌。它们的成功离不开持续的创新和对品质的追求,因此得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未来,红餐品牌研究院将持续关注更多细分品类的优秀品牌,深入探索中国餐饮行业的创新发展。
品/壹览商业
作者/胡杰斌
编辑/木鱼
今年对于新茶饮品牌来说,似乎是上市元年。
近日,新茶饮品牌“沪上阿姨”计划赴香港IPO,而在此之前已有古茗、茶百道、新时沏、蜜雪冰城五家企业传闻计划赴港或海外上市。
虽然多个品牌对此事都表示不予置评,但无风不起浪,从过往的经验看,这些事情有八成为真。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新茶饮品牌会在今年纷纷选择上市?一般认为,一个创业公司走向IPO,基本代表它的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公司构架也相对成熟。从时间上看,茶饮公司最早成立的到如今也已经有26年了,足够一家公司从初创走向成熟。但时间并不是一家公司是否上市的核心因素,作为一个新兴靠资本撑起的行业,推动其IPO的原因更多的是竞争和经济大环境。
在壹览商业看来,茶饮品牌争相在今年上市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大环境层面。港股美股的IPO市场受政策影响开始回暖复苏。
其次是基金的募资需求。不管是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都需要推出一定项目来让自己的DPI(投入资本分红率)变得更好看一些,所以会鼓励符合上市条件的被投资公司尽快上市。
再者,2023年以来餐饮市场在恢复,茶饮行业是其中恢复最好的。客流量、销售额都表现出色,甚至超过了疫情前2019年的数据,众多茶饮品牌加速了开店和开放加盟,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6月茶饮品牌全国开店数就达到了2156家,扩张飞速的背景下不少企业都达到了上市的体量。
最后,虽然茶饮市场十分庞大,但在后续的竞争中,随着实力的变化,品牌们会在竞争中逐渐形成梯队。优先上市的公司可以更快地融到更多的资金,同时拿到品牌背书、再融资等红利,而越往后上市的公司不确定性越高,所以这些品牌会抓紧上市。
那么现在这些茶饮品牌们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谁最有资格上市,壹览商业从创始人、成立时间、融资、门店、营收、模式等多个维度拆解了12家主流茶饮品牌,希望从中发现新茶饮品牌的秘密。
干茶饮,不分年龄
一般认为新茶饮行业作为新兴赛道,创始人也会相对年轻一点。但壹览商业发现并不是这样。
12家头部新茶饮品牌创始人中,可确认年龄的有7个品牌,其中70后创始人共有两人,80后创始人共有四人,90后创始人共有1人。
年龄最大是蜜雪冰城创始人周红军1976年出生,年龄最小的为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为1993年出生,两者相差17岁。显然,虽然是新茶饮但是能做这个事情的不一定是新人。
虽然干茶饮不分年龄,但年龄上的差异也会对品牌造成影响。
以霸王茶姬和蜜雪冰城为例。拥有90后创始人的霸王茶姬就抓住了国潮机遇,发展迅速。有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1年,国潮相关搜索热度上涨528%。从2016年到2021年,中国品牌搜索热度占品牌总热度比例从45%提升至75%,为海外品牌的三倍。而2017年正是霸王茶姬的诞生之年,新中式茶饮的品牌定位便是在此期间确立的。
而与之相对的,70后的张俊杰,主打一个低价和稳字。成立30多年的蜜雪冰城一直主打下沉市场,宣发策略则并不能很好的结合时代潮流,但品牌的定位让蜜雪冰城牢牢掌握着下沉市场,几乎所有的二三线城市都有蜜雪冰城的影子。
干的早不一定代表有实力
对于连锁企业来说成立时间与门店数量往往是正相关,但茶饮品牌似乎不按这个套路出牌。
首先,拥有先发优势并不代表门店规模大。从时间看,1994年成立的一点点应该是目前国内年龄最大的茶饮品牌,但他的门店数量却不是最多的。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目前一点点奶茶全国总店仅有3320家店,这一数字在十二个茶饮品牌中仅在中游水平,而比一点点奶茶年轻21年的益禾堂门店规模已经达到4250家。
其次,差不多的成立时间,门店数量差别也很大。2012年成立的喜茶和2013年成立的新时沏成立时间只有一年之差,但喜茶已有2121家门店,而新时沏的729家的门店数量却不及喜茶的二分之一。益禾堂、奈雪的茶都是2015年成立的,但益禾堂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4288家而奈雪的茶却只有1206家。
最后,在茶饮品牌中也有先发优势明显品牌规模也大的企业。以成立时间排名第三的蜜雪冰城来讲。成立于1997年的蜜雪冰城在门店规模上碾压所有茶饮品牌,达到24455家,门店规模排名第一。
同时,蜜雪冰城和门店规模排名第二的古茗(7502家)有着足足三倍的差距。
南方是新茶饮的主要发源地
从品牌总部所在地来看,12家品牌中,总部在南方城市共有11家品牌。品牌总部在北方的只有一家蜜雪冰城,而总部数量最多城市则是成都。
总部位于成都的茶饮品牌共有三家,分别为霸王茶姬、书亦烧仙草、茶百道。其中,书亦烧仙草与茶百道都是成都本地企业,而霸王茶姬的总部最早是在云南昆明,但随着业务发展2021年6月霸王茶姬宣布总部迁入成都。另外,蜜雪冰城亚洲总部也是在四川成都。
总部数量第二多的城市是上海,共有三家企业,分别是沪上阿姨、coco都可、一点点。coco都可与一点点都是中国台湾茶饮品牌,全国总部是在进入到内地市场后搬迁而来。而沪上阿姨是从上海开始发展的茶饮品牌。
一方面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经济更为发达。数据显示郑州2022年GDP为1.29万亿元,2022年成都市GDP为2.08万亿元,2022年上海市GDP则高达4.47万亿元,经济市场的繁荣决定了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因此茶饮品牌更爱南方市场
另一方面从文化来看,南方自古产茶,而四川更是被誉为茶文化的起源地,最早茶叶只是被当做药品,直到秦灭古蜀打开了蜀地文化中的茶文化才逐渐传向全国各地。
这么看来,新茶饮品牌总部扎堆往四川跑,似乎也重现了历史发展。
而从各家品牌门店的集中区域来看,门店数量也是南方地区偏多。
根据数据显示,在各品牌门店数量前三的地区中,北方地区出现频率只有5次,出现频率占总次数16.7%,而南方地区有31次,占总次数86.1%。其中广东、浙江出现次数最多分别为7次,其次是江苏与四川各有5次。
这是一个资本推起来的行业
12个品牌总共拥有18次融资,32个国内外投资机构参与,融资金额累计超过382亿元,品牌总估值人民币超过1203亿元。
在已获得融资的品牌中,融资金额最大的品牌是奈雪的茶,除了上市的公司外,融资金额最大的品牌是喜茶,共有40亿元融资,
融资金额最少的为沪上阿姨。经历了A轮以及A+轮融资的沪上阿姨仅有2亿元的融资金额,沪上阿姨也是此前传闻上市的公司之一,就目前来看融资问题是促成沪上阿姨融资的主要问题。
另一方面,从投资机构来看,吸引投资机构最多的品牌为喜茶。在喜茶的A-D五轮的融资轮次中共有11家投资机构参与其中。沪上阿姨是茶饮品牌中投资机构参与最少的企业,A轮、A+轮中仅有嘉御基金在为其融资。
壹览商业还发现,有投资机构不止投资了一家企业,多方押注。比如美团龙珠,在8家已融资品牌中有三家品牌曾获得过其融资,分别是蜜雪冰城、古茗、喜茶。
除此之外,高瓴资本、红杉中国、Coatue也都投资了多家品牌。高瓴资本投资的品牌分别是蜜雪冰城、喜茶。而红杉中国与Coatue的投资品牌几乎一致,分别是古茗与喜茶。
茶饮也爱投资茶饮
随着茶饮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加大,不少品牌开始投资同类型企业,逐步修建自身品牌护城河。
在12家茶饮品牌中,共有四个品牌有过对外投资,分别是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和书亦烧仙草。共有12家企业被投资,其中有五家企业为茶饮企业,占比达41.7%。
投资最多的茶饮品牌为喜茶,总共投资了六家企业分别是Seesaw咖啡、WAT鸡尾酒、野生植物YePlant、王柠柠檬茶、喜小茶、野萃山。野萃山、喜小茶、王柠柠檬茶都是茶饮品牌。
而奈雪的茶对外投资共有三起分别是并购茶饮品牌乐乐茶、战略融资咖啡品牌AOKKA、以及战略融资供应链企业九文钱餐饮。
书亦烧仙草对外投资共有两起分别是茶饮品牌霓裳茶舞与咖啡品牌DOC咖啡。
蜜雪冰城对外投资主要是咖啡品牌幸运咖。
加盟已经成为主要扩张方式
从门店扩张情况看,12个品牌经营模式目前均为直营+加盟模式,而加盟成为了大部分品牌的主要扩张形式,12个品牌中仅有奈雪的茶加盟店数量少于直营店数量。门店数量最多的为蜜雪冰城,共有24536家门店,门店数量最少的为新时沏只有729家门店。
在新茶饮行业诞生之时,直营店曾是茶饮品牌首选的经营模式,例如喜茶、奈雪的茶。早期直营店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的把控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优势。
然而,直营店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品牌规模扩张速度相对较慢。
以此前主打直营模式的茶饮品牌奈雪的茶为例,其直营店自成立之初到现在只有1200家门店。而同样诞生于2015年的益禾堂,依靠加盟模式,加盟店数量已有4200家店。而最早便以加盟为主要经营模式的蜜雪冰城门店规模已达万店。
如果说,过去大家还在争论茶饮行业是直营好,还是加盟好,那么今年风向大改,几乎所有品牌都开放了加盟。
2022年11月喜茶开放加盟,2023年4月,乐乐茶开放加盟业务。首批加盟区域将集中在在华中、西南地区。2023年7月24日奈雪的茶也宣布开放加盟。
自此新茶饮品牌都开放了加盟模式,而加盟模式带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喜茶开放加盟后。
供应链已经成为品牌标配
随着茶饮品牌由直营转向加盟,茶饮企业面对的客户不再是C端的消费者,而是B端的加盟商。茶饮企业所要面对挑战的从门店建设转向了供应链建设。
12家头部茶饮品牌中共有8家企业进行了供应链建设占。其中,门店数量达到5000以上的品牌全部都开始了供应链建设,供应链已成为茶饮品牌的标配。
如今茶饮赛道的发展,随着后续越来越多的品牌规模持续扩大,到达5000店甚至万店规模,未来的品牌竞争将逐渐转向供应链之争。
相较于以往的门店规模、产品上新,供应链的投入要比二者都要高出许多,不仅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还需要时间的不断打磨,随着茶饮上市元年的到来,对于新茶饮企业来说未来将会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而上市竞争仅仅是新一轮激烈竞争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