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这家由95后小夫妻精心打造的奶茶店,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甜品王国。店内的装修设计独特且惊艳,充满了年轻与活力的气息,让人眼前一亮。
奶茶店装修设计
>首先,店面的外观就足够吸引眼球。采用了清新自然的色调,搭配简约而不失设计感的招牌,使得整个店铺在繁忙的街道上独树一帜。透过透明的玻璃窗,可以清晰地看到店内温馨而精致的装修。
奶茶店装修设计
>进入店内,一股温馨而舒适的感觉扑面而来。店内空间布局合理,既有足够的座位供客人休息,又不会显得过于拥挤。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可爱的插画和装饰,充满了艺术气息,同时也增添了几分童趣。
奶茶店装修设计
>在灯光设计上,奶茶店采用了柔和而温馨的色调,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灯光打在精致的装饰和奶茶饮品上,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更加明亮而富有层次感。
此外,店内的家具和装饰品也十分考究。桌椅采用了舒适的材质和设计,让人在品尝美味奶茶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舒适的体验。而一些小巧精致的装饰品则点缀在角落和细节处,让整个空间更加生动有趣。
最让人惊艳的是店内的主题区域。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节日,小夫妻会精心布置出不同的主题区域,如春日花园、夏日海滩、秋日森林和冬日雪国等。这些主题区域不仅为客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拍照打卡点,也增加了店内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总的来说,这家由95后小夫妻打造的奶茶店在装修上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创意和用心。从外观到内部布局再到细节处理都体现出了他们的品味和追求。这样的奶茶店不仅是一个品尝美食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惊喜和乐趣的休闲空间。
者采访奶茶店小夫妻俩
>唐帅(一萌)
2020年正月十五,一场暴雪突袭营口。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接到任务,来到站前区建设街道办事处小雨社区做一天志愿者。当天,我认识了75岁的退休老党员,年轻的社区书记,也认识了给我们送奶茶的他们。
社区书记跟我说,这对送奶茶的小夫妻几乎天天来,周围几个社区也总能收到他们亲手做的手工奶茶。这个时期,这大冷的天儿,这杯奶茶,真是暖人心!
送奶茶的是两个80后的年轻人,女孩叫杨晨,男孩叫郭浩。经营着一家奶茶店的小两口,每天都很早起床;热爱生活的他们,朋友圈里的生活记录丰富多彩。但不一样的是,他们听不到,也说不了。
一对聋哑夫妻,生活上的不易姑且不说,想找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困难。生活的艰难,一度让这个无声的小家更显落寞。好在结婚第二年,孩子降生了。小姑娘生得漂亮,特别可爱,虽然出生时哭声响亮,但家里人还是特别担心孩子也是聋哑人。奶奶经常把孩子放在床上,自己悄悄走出去,然后故意在门后发出很大的响声,看孩子会不会有反应。直到一天,孩子突然叫出了一声:“妈妈——”一声呼唤,却为这个家带来了叫做“希望”的力量。
2017年,是杨晨和郭浩人生的转折点。凭借认真钻研的劲儿,他们俩开始在家里研究各种奶制品。因为品质好,用料足,小两口的订单越来越多。2018年3月22号,他们实现了第一个人生梦想——“品正香”无声鲜奶坊开业了。每天5点天不亮,小两口就开始上门送奶。市场竞争激烈,两个人每天都努力研发新品。靠着口口相传,小小的奶茶店生意越来越好。从一开始35块钱的日销售额,到每天能卖上1800多块钱;从在家里制作,到店里有了两名和他们一样虽有听说障碍但热情向上的服务人员;从只是街坊邻居来光顾,到如今全国各地都有订单。
奋斗的路上也会遇到沟沟坎坎。一次,杨晨收到一张100元的假币。一张假币买走了酸奶,还白白搭上90多元,杨晨觉得特别委屈。心地善良的小两口抛掉烦恼,仍然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人:为路过店门口的乞讨者免费做酸奶、为环卫工人送牛奶、给交警做水果捞……交流中,我们问的每个问题,妻子都会打着手语询问丈夫,丈夫也用手语回答着她。虽然我不懂手语,但看着他们这样交流,却觉得异常温馨和幸福。郭浩写字告诉我:“虽然我们是聋哑人,但是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帮助他人,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无声起程虽是小天地,有志奋斗如同大文章。”国之大家,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和他们一样的年轻小家组成的。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
(作者系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交通文艺广播频率主持人)
来源 营口日报
家在浙江的一个山区小镇,这些年发展旅游,城里的“新消费”也被引进到小镇上,最典型的是街上开了一家连锁奶茶店,品牌在当地小有名气。
其实两年前回去那次,我就注意到了这家奶茶店——在小镇一众装潢简陋的小店里面,奶茶店洋气的门面颇有些“鹤立鸡群”。没想到经过这两年,它依然坚挺地活着,甚至看起来活得还不错。这几年,一些奶茶店倒闭的消息不绝于耳,这一家小镇奶茶店是靠什么活下来的?
我打算去买杯奶茶,顺便找老板聊聊。这是一家夫妻店,没有雇员工,夫妻俩干活都很利索。这个时段店里没什么客人,刚搭几句话,老板就猜出了我“返乡游子”的身份—“这附近住的人我都面熟,外地游客一开口就能听出来。你一张陌生面孔却是本地口音,只能是在外地工作的本地人了。”就凭这看人的本事,老板定是会做生意的精明人!很快,他就总结了几条“生意经”。
一是控成本。因为镇上房租很低,开奶茶店除了加盟费用、原材料成本,最大的支出就是人力成本。老板夫妻直接上场,把人力成本压缩到了最低——除了去市里进货,老板一年365天风雨无阻都在店里,爱人忙完家务后再来店里帮忙。不忙的时候,附近的老主顾打个电话还能送货上门,两个人就撑起了一家奶茶店。“早上9点开门,8点前就得到店里准备;晚上9点关门,到10点钟才能盘点完离店。辛苦是辛苦一点,但如果雇人,至少要4个人轮班,平均4000块钱的工资,加上五险一金和周末加班费,一个月就是2万多元。”老板说,他们夫妻俩就是靠勤快挣个辛苦钱,如果雇员工,按目前的生意很难有盈利。
二是人用心。奶茶店生意主要靠年轻人,镇上的高中搬到县城去了,只剩下一所初中、一所职校,这些学生就是老板的重点客户。了解学校的课程安排,大致就能知道什么时候生意好、什么时候生意差,根据这个准备原材料,可以减少浪费。根据学生的喜好,准备点小礼物做满赠,满多少钱送礼物,可以吸引学生们结伴来买。“自己的生意,总是时刻琢磨着怎么让生意更好一点、成本更低一点。员工就不会这么用心,也很难给他这么大的自主权来做决策。”老板说,自己虽是小本生意,心思花得却不少,很多营销的手段,他都在试着学,“现在管一家店,说不定过几年就能管几家店呢”。
三是傍“大树”。因为选择加盟品牌,老板省了不少心。这个品牌主攻的就是三四线城市,在当地有一定认知度,宣传推广上不用怎么操心;产品研发、原材料供应、店铺装修等也都由品牌方负责或者指导。“虽然要交一笔加盟费,但比起自己从0到1摸索,加盟还是一条捷径。”老板说,像他们这样开奶茶店的,最操心的是产品创新和供应链,这两项品牌方有成熟的体系,做起来就轻松多了,食品安全也能得到保证。
我们身边其实有不少这样的夫妻店,在看似没有优势的竞争中存活得不错。虽然小区旁边就是大超市,但楼下小夫妻开的便利店生意也不差;看起来大街上的房产中介都是大品牌连锁店,但深入某个老社区,就会发现总有一两家不知名的夫妻中介深受老街坊们喜欢;杂货铺、理发店、废品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理所当然就应该是夫妻店;甚至很多连锁品牌的门店,实际也是由加盟的老板亲自运营的夫妻店。对于那些隐藏在城市社区和低线城市市场缝隙里的机会,夫妻店这种低成本经营的模式具有天然的优势,很多时候只要利润抵得过夫妻俩打工的收入,他们就能坚持下去。
不要小看小本生意,夫妻店创业其实是中国经济底层逻辑的一个重要体现。有人估算,全国大约有2000万家夫妻店,主要集中在服装、餐饮、商贸等领域。这些数量庞大的夫妻店,不仅畅通了市场神经末梢,让经济充满活力,而且支撑起了大量就业,让更多人有机会获得创业收入,甚至成为创造财富、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就业形势相对困难的时候,一个移动摊位、一家便利店甚至可以是很多人维持生计的救命稻草。
当然,夫妻店很多时候还是一种非常初级的经济形态,存在管理效率低、产品质量次、服务水平差等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想办法为老百姓的小本生意创造便利条件,比如划出一些地段允许老百姓摆移动摊位,鼓励老百姓利用自家门面房搞经营等。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平台企业或连锁品牌利用自己的数字化工具和供应链资源,帮助夫妻店提档升级,让夫妻店在保持经营灵活、成本较低等优势的同时,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融入大公司供应链,实现提质增效。这些年,一些城市的京东便利店、不少农村地区的淘宝服务点,大都是由夫妻店升级而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政策应该支持,大公司大平台也要有建立商业生态、包容夫妻小店共生的格局,而不能一味追求一家独大,最终导致“大树底下不长草”。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万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