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31日,由中国饭店协会主办的上海国际餐饮连锁加盟展“‘真’的力量——CHINA FOOD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在沪举行。CHINA FOOD组委会成员、战略伙伴单位代表等一众宾主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 class="pgc-img">>2021年,是CHINA FOOD上海国际餐饮连锁加盟展走过的第九年,也是推进转型升级,投身打造一流餐饮连锁加盟会展品牌的开局之年。在过去的8年里,CHINA FOOD以上海国际餐饮连锁加盟展为核心,成功帮助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许多餐饮美食品牌找寻加盟合作伙伴,同时更是帮助了无数餐饮投资人找到创业、创富之路。此次品牌战略升级,继往开来,沿袭过往8年在餐饮连锁加盟领域的实践经验,明确了“成为中国餐饮连锁加盟领域的真生态”的愿景,力争在未来10年,实现品牌“3050”的战略目标。
真使命:聚焦餐饮连锁加盟,推动中国餐饮连锁化发展
会上,CFA餐连盟(原CHINA FOOD)创始人范国寅进行品牌战略宣讲,回顾了CHINA FOOD上海国际餐饮连锁加盟展8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发展成效,讲述了启动品牌战略升级的重要意义。
对比全球范围,中国的餐饮市场规模连年增长喜人,即便是受疫情影响,2020年也接近4万亿,据权威机构预测,2021年即有望突破6万亿,未来三年内,便可达8万亿,但中国餐饮品牌价值却很薄弱,这背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餐饮业的连锁化程度相对极低,2%的连锁品牌渗透率,远低于世界均值的19%。市场总体量在增长,品牌连锁化却举步不前,令人十分困惑。
< class="pgc-img">>范国寅表示,在开展餐饮连锁加盟服务工作中,其深刻认识到这一矛盾现状,同时也一直在思考掣肘中国餐饮连锁化发展的根本因素。他认为餐饮连锁化,是品牌与投资人合力的结果,当投资人不“信任”品牌了,就谈不上连锁化了。所以,作为专业的餐饮连锁加盟机构,核心是推动品牌方与投资方之间信任建立。有感于此,范国寅明确了“餐谋中国,连锁世界——致力于持续推动中国餐饮品牌的连锁化、品牌化、生态化、国际化发展”之使命,提出了“成为中国餐饮连锁加盟领域的真生态”之愿景。并将“CHINA FOOD”更名“餐连盟”,既是为了更清晰表达自己的业务,更是为向行业亮明初心。
< class="pgc-img">>真形象:打造以“真”为品牌核心价值的专业形象
此外,在明确了使命、愿景的基础上,CFA餐连盟进一步提出了“真加盟,就找餐连盟”的品牌口号,确立了以“真”为品牌核心价值,并表示未来会围绕“真品牌,真认证”去构建,切实为餐饮连锁加盟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
< class="pgc-img">>对此RBC Brand红细胞品牌咨询团队作了详细的分享。在视觉方面,根据品牌生命体视觉传达五原则,全新升级的品牌logo,融入了“基本属性、行业权威、竞争差异、时代美感、核心理念”五个层面的思考,简约的流线型设计,直指年轻的新生代投资客群,有更强的数字感、科技感、未来感,也更契合“餐饮连锁加盟专业伙伴”的专业定位。
< class="pgc-img">>全新的品牌logo为餐连盟英文全称Catering Franchise Alliance的首字母C、F、A组合变化而成的一颗心形图标,其蕴含连接、交心、携手之意,以象征品牌的求真之心、携手之心、连盟之心,这背后乃是基于对品牌战略深度考量和对市场的全面洞察。
真加盟:重新定义展会价值,实现会展销三位一体
展会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承载了重要的使命和不可替代的价值。CFA餐连盟立足新时代,创新升级,重新定义展会的价值和意义,力争成为展会经济的引领者,打造“展会经济生命体”,使其成为六大价值的综合载体,即为餐饮企业构建传播场、交易场、体验场、社交场、品牌场及理念场六大场域,帮助其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销售力。
< class="pgc-img">>此次发布会上透露,阿里本地生活、英特尔中国、顺丰同城急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将携手,助力6月22日餐连盟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九届上海国际餐饮连锁加盟展,共同打造CFA2021餐饮数智峰会,推动中国餐饮数智化发展。会上,品牌生命体战略咨询创领者RBCbrand红细胞品牌咨询与CFA餐连盟签署了“三年倍增计划”战略合作协议,帮助CFA餐连盟品牌在未来如生命体一样实现自我管理、自我修复。
< class="pgc-img">>会上CFA餐连盟创始人范国寅也呼吁广大餐饮加盟领域同仁、餐饮企业,未来能与CFA餐连盟一道,以一颗求真之心,为中国餐饮连锁化、品牌化、国际化、生态化发展而奋斗。
< class="pgc-img">>立足新起点,迈入新征程,扬帆再起航。范国寅表示,未来将坚持落实“会展销”三位一体的模式,推动CFA餐连盟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并切实服务到有志于壮大中国餐饮事业的“真品牌”。并且在落实“真品牌”“真认证”之后,未来还将继续构建更多的保障体系,让餐饮投资人信赖,让连锁品牌省心。基于此,范国寅很有信心在2030年末,实现CFA餐连盟“3050”战略目标:即餐连30国、餐连50城,建设成为创新实力较强、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体制机制更具活力的国内一流展会经济体。
究竟CFA餐连盟未来会如何,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于依赖太二酸菜鱼的九毛九,急需讲出更多新故事。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莘凛。
3月24日,九毛九在市场的期待下,公布了2021年度的成绩单。2021全年,九毛九实现营业收入41.79亿元,相比2020年多了15个亿,同比增长54.0%;实现归母净利润3.4亿元,相比2020年多赚2.2亿元,同比增长177%。
而就在九毛九公布业绩当天,海底捞也同时公布了 2021 年全年业绩财报。财报显示,海底捞 2021 年实现收入 411.1 亿元,同比 2020 年的 286.1 亿元增长 43.7%;期内净利润亏损达到了 41.64 亿元,几乎亏掉了一个九毛九。
在疫情不间断的影响之下,依旧保持逆势增长,净利甚至跑赢海底捞,着实彰显了九毛九的实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全年,九毛九的市值表现并不太好,总市值缩水严重,全年跌幅42%,超100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蒸发,如果从最高点算起,总市值缩水甚至超过60%。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九毛九2021财报截图
>未来,九毛九真的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增长,成为比肩海底捞的第二个餐饮巨无霸吗?
狂奔的九毛九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从九毛九的诞生说起。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山西人,九毛九的创始人管毅宏1995年南下去到海口,以面食起步,和妻子开了一家名为“山西面王“的面馆。
这家57平米、6张小桌、6名员工的小面馆深受食客追捧,生意越来越好,在开店的第七年夏天,管毅宏将面馆开到了广州。
一直到2005年,“九毛九”才横空出世,取代了“山西面王”,定位也从面食变为了西北菜系。
而在“九毛九”之前,“山西面王”的全称是“广州市麦点九毛九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可以说,这也为后来九毛九的连锁经营奠定了基础。之所以没有沿用这个名称,据说是因为管毅宏希望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名称及标志,“麦点”听起来不够有内涵,“山西面王”又涉及特定地域。因此,管毅宏便将“九毛九”用作了品牌名称。
彼时,恰逢购物商圈的红利溢出,抓住机遇的九毛九用三年时间便圈出了一百家门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九毛九官网
>2015年,在餐饮行业普遍遭遇经营瓶颈之际,九毛九将目光瞄向酸菜鱼,推出了“太二”这个酸菜鱼品牌,客单价在70-90元,主打“酸菜比鱼好吃”,在不被市场看好的情况下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
此后几年时间,九毛九又相继创立了“2颗鸡蛋煎饼”“怂”“那未大叔是大厨”“赖美丽”等多个品牌,以此来吸引不同的客户群体。
刚刚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鱼、2颗鸡蛋煎饼、怂冷锅串串、怂重庆火锅厂、那未大叔是大厨、赖美丽青花椒烤鱼七个品牌在去年累计开店133家,其中包括1家九毛九西北菜、122家太二、1家2颗鸡蛋煎饼加盟店、7家怂火锅及2家赖美丽。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九毛九在中国85个城市、加拿大一个城市及新加坡1个城市共经营453家餐厅,管理17家加盟餐厅,合计470家。
疲惫的“头牌”
在九毛九一众子品牌中,最亮眼的毋庸置疑是太二酸菜鱼。九毛九2021年的业绩增长,也得益于太二餐厅网络的持续扩张。
财报显示,太二酸菜鱼门店数量由2020年的233家增加至2021年的350家,净增117家,占比约53%;营收方面,太二酸菜鱼全年营收32.9亿元,收入占比由2020年的72.3%上升至2021年的78.8%。
不管从门店数量还是营收贡献看,太二都是九毛九的核心。作为九毛九陷入增长瓶颈后的新尝试,太二酸菜鱼确实是拯救九毛九于水火之中的大功臣,其“头牌”效应在疫情的影响下也进一步加剧。
而太二的火热,则主要得益于根植在品牌基因中的差异化打法。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太二酸菜鱼官网
>从诞生之日起,太二就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不管是太二的核心IP形象,还是全国统一的门店装修风格,都采用黑白为主色调的漫画风,透露着浓浓的中二气息。
线上通过公众号独树一帜的漫画引流,用二次元的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塑造出独特的品牌文化;线下则通过“本店超过四人就餐不接待”“本店不接受拼桌、不加位”“不接受调整辣度”“本店酸菜鱼不外卖”等用餐规则来加深消费者对于太二的认知。
事实上,这就是太二的“别有用心”。不接受拼桌是为了提高翻台率,不接受辣度调整是为了加深消费者的味觉记忆,不外卖则是为了让更多消费者走进店里,不过,这条看似严苛的规在疫情之下已被打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太二酸菜鱼的营销之道,独特的营销逻辑,使它成为了酸菜鱼届的网红头牌,数年如一日的为九毛九输血。
然而,这张九毛九分外倚重的头牌,如今也隐隐有了疲惫的迹象。
年报显示,太二的翻台率正在持续降低,2018年至2021年,其翻台率分别为,4.9、4.8、3.8、3.4。
< class="pgc-img">△太二酸菜鱼的门店,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对此,九毛九将其归因为疫情,以及太二餐厅网络进一步扩张至客流量及营运成本均相对低的低线城市及边缘商圈。
酸菜鱼本身并不具备太高的竞争门槛,可复制性又极强,因此入局者也数不胜数。目前,市面上主打酸菜鱼的连锁品牌已经不在少数。在这样的背景下,太二不得不加速抢占市场,形成稳定的品类头牌的认知优势,以获取市场红利。
然而,在市场未明显扩容的情况下,密集新增的门店必然稀释顾客,导致翻台率下滑。
海底捞加速开店后,整体的翻座率从也2020年的每日3.5次下降至2021年的3.0次,其中三线以下城市的翻座率由3.6次下滑至2.9次,在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门店中下降最多。
可以想见,未来,随着太二门店的继续增长,翻台率下降的趋势仍将持续。
难打的副牌
除了太二酸菜鱼,九毛九也一直在火锅、烤鱼、小吃等赛道上左突右杀,不断推出副牌来开拓第二曲线,2021年,就新推出了主打青花椒烤鱼的赖美丽。
然而除去太二酸菜鱼和已经叫停的怂冷锅串串,九毛九剩余五个子品牌的门店占比不足半数,营收更是不足25%,目前似乎并没有为九毛九的业绩提供太多的助力。
以怂火锅为例,在火锅这个品类里,怂火锅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2021》显示, 从2017年至今,火锅市场规模每年的同比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市占率也持续上涨。
< class="pgc-img">>2019年整个火锅产业链的规模约为5351亿元,预计到2023年,我国火锅门店的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约为全国餐饮规模的12.8%。
巨大的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
据美团点评的数据,截止到2018年中,全国火锅店数量约在40 万。而企查查的数据显示,2019年新注册的火锅企业数量为8.8万家,哪怕是在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截至8月份,新注册的火锅企业数量也达到了3.4万家。
2021年,朝天门码头、巴奴毛肚火锅、周师兄火锅等先后获得融资,捞王、七欣天均已递交招股书;再加上以陈赫“贤合庄”、郑恺的“火鳳祥”为代表的明星火锅“搅局”,这个赛道的竞争已经愈发白热化。
此外,火锅大同小异,消费者很难在服务体验、品牌文化之外发现各家火锅店之间口感上真正的差异,品牌很难建立起牢固的护城河,这造就了极高的洗牌率。之前已有众多企业在经历上市失败、卖身无望之后倒在了半路。
可以说当下,火锅玩家们面对的不是怎样“跑得远”,而是怎样才能“活下去”。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怂火锅能跑多远,还是未知数。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回到九毛九的一系列副牌上,不难发现,无论是怂,还是赖美丽,都或多或少地有太二的影子,即主打年轻人市场,擅长IP化的差异化营销。然而,差异化的营销从来不是餐饮业真正的壁垒,即便拥有强势的营销手段,由盛转衰也只在一瞬之间。九毛九之前尝试过的“不怕虎牛腩”“椰语堂”和“咧嘴”就因表现不佳而被关闭或剥离。
显然,九毛九要在其他赛道上跑得更远,一味靠“二”营销并不是长久之道。
小 结
初现疲态的“头牌”,难打的副牌,九毛九的故事要继续讲下去,或许还需要更多亮点。未来,它能否成为比肩海底捞的第二个餐饮巨无霸,我们暂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