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安在线
近日,内蒙古一名准初二的学生被母亲带着报了夏令营,来所谓的夏令营“玩耍”,这名学生来到这里发现此地并不是夏令营而是补课基地的时候,感觉自己被忽悠了。转而报警,将组织这个“夏令营”的培训机构给查了。
培训机构“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还真不是个别现象。有网友爆料自家附近一家培训机构“双减”政策实施前,主要负责学科培训。“双减”政策落地后,这家培训机构从原来的补课机构“变身”为补课奶茶店,原班人马齐上阵。一杯奶茶需要200多元,“工作人员”都是专业的老师,购买奶茶,可以免费为孩子辅导一小时的功课。还有的将培训机构改为书店,通过售月卡季卡形式,原培训机构老师化身店员提供“答疑”服务。
“夏令营”“补课奶茶店”“答疑书店”只是将学科培训换了个形式,实质提供的还是学科培训。这还只是“双减”政策落地不久出现的一些学科培训“变种”,如果不对这些行为进行及时查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出现更多“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7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明确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校外培训机构来说是个大“利空”。不少校外培训机构根据政策要求谋求转型发展。也有少数培训机构对于原有的学科培训收入“念念不忘”,想方设法规避监管“挂羊头卖狗肉”。
“双减”是中央针对中小学生负担重,尤其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等问题作出的重要部署,是立足“国之大者”作出的重大安排。校外培训机构如果在执行“双减”政策上打“擦边球”、躲避监管,“双减”政策落地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双减”政策要达到预期的施行效果,政策的执行就不能打折扣,后续监督也必须跟上。需要警惕培训机构“挂羊头卖狗肉”,阳奉阴违的“假整改”。对此种情况,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双减”政策能够完整落地。
本文来自【中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创业的海洋中,加盟奶茶店似乎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其快速回报的承诺吸引着不少创业者。然而,背后的故事往往并不像广告宣传那样美好。近期,关于一位女子加盟奶茶店半年亏损60多万的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让我们从这个案例出发,探究加盟奶茶店的陷阱与真相。
< class="pgc-img">>该女子的经历并非个案。事实上,很多加盟商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往往对市场的竞争、成本控制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挑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准备。奶茶店看似简单的经营模式之下,隐藏着许多复杂的因素。
品牌加盟费往往是一项不小的投资。除了初期的加盟费用,还有装修费、设备购置费、原材料费等各类前期投入。而且,不少品牌会要求加盟商购买指定的设备和原料,这往往会增加运营成本。
< class="pgc-img">>接着,市场上的竞争异常激烈。随着奶茶品牌的增多,消费者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单一的产品线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此外,地理位置对于奶茶店的生意有着极大的影响。选址不佳可能导致客流量稀少,而黄金地段的租金又可能高得惊人。
奶茶店的运营管理同样充满挑战。员工的招聘与培训、产品质量的控制、顾客服务的体验等都需要精耕细作。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可能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店铺的口碑和回头率。
< class="pgc-img">>营销策略的选择也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通过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方式吸引顾客,提高品牌知名度,是每个加盟商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如果营销手段单一或者执行不力,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针对上述种种挑战,我们不难发现,女子半年亏损60多万的背后,是对行业缺乏深入了解和对风险评估不足的结果。这也提醒了那些有意加盟奶茶店的创业者,必须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
< class="pgc-img">>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潜在的创业者们应当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包括对品牌背景的调查、产品定位的分析、竞争对手的了解等。同时,也要学习相关的经营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商业敏感度和判断力。
虽然加盟奶茶店似乎门槛不高,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成功,远非易事。它不仅需要充分的准备和深入的行业理解,还需要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创新的营销策略。希望通过这位女子的经历,能为更多想要踏入这一行业的人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帮助他们更加审慎地作出创业决策。
店开店的扶持,选址的扶持
还有物料的扶持,广告的扶持
这些扶持都到哪儿去了?
< class="pgc-img">>“隐身”的招加盟商公司
2021年1月,江苏南京的吴女士上网浏览某知名奶茶品牌的加盟信息,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当天,她就接到了招加盟商的公司打来的电话,说她咨询的那家品牌加盟的门槛有点儿高,并说服她加盟同一团队研发的一个新品牌“抖茶控”。
盛情邀请下,吴女士来到位于江苏南京江宁区的拓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公司设在高档写字楼内,宽敞精致,墙上展示着授权资质、研发团队等信息,奶茶店样板间还备有可口的奶茶和点心,各部门看上去都很忙碌。
吴女士感到十分振奋,再经商务人员的一番鼓动,她当场就交了加盟费17.8万元,成了“抖茶控”的加盟商。然而,在接下来选定店铺地址时,她发现公司承诺的后续服务完全跟不上。
< class="pgc-img">>一个月后,吴女士察觉到不对劲,想要上门索要退款,但这一次她却连办公区都进不了。而像这样上门讨要说法的加盟商,还有很多。
北京的金女士因为用的是自家铺面,加盟店得以顺利开张。开业前,她曾到南京参加了3天培训。当时,她就发现了可疑之处,培训所到的3个地方的公司名称不统一,也并不叫“抖茶控”。
< class="pgc-img">>然而,金女士培训后拿到了奶茶的制作配方,也就没再多想。但据警方调查,所谓的奶茶配方也只是材料供应商提供的,并不是独家配方。
金女士没有租金压力,各种设备也是二手的,已经省了一大笔钱。但她算了一笔账,每天要卖300杯奶茶才可以盈利,但实际上即使开业大促销也卖不了那么多。
< class="pgc-img">>按照拓界公司的宣传,他们每个月要更新4到5款产品,但实际上,只有开始两个月有产品更新。金女士的奶茶店每个月都在亏损,半年后就不得不关店了。
除此以外,加盟商们还发现,从拓界公司批发的食材价格过高。所谓的广告宣传,也只有网络平台的短视频。甚至某知名奶茶品牌还特意声明,根本没有与拓界公司合作研发过产品。而到2021年5月,拓界公司干脆搬走了。
“消失”的加盟费
拓界公司根本没有提供当初承诺的服务,那么加盟费都被用到哪儿去了呢?警方开始集中力量研究案情,首先找到了跟加盟商直接联系的公司商务人员。
< class="pgc-img">>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商务人员根本不是拓界公司的员工,而是由一家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网络科技公司派过来的。
这家位于秦皇岛的公司,业务的本质就是电销,即利用网络上搜集到的客户信息冒充知名品牌的客服给客户打电话,目的是吸引对方到“抖茶控”品牌来投资。为了客源,拓界公司需将收取的加盟费中的76%支付给这家公司。
< class="pgc-img">>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拓界公司的资质也是假的。为了逃避加盟商的起诉,公司营业执照是负责人借老家亲戚的身份证办的,奶茶店商标和特许经营相关资质也都是买的,就连招待客户用的奶茶样品也是根据客户的喜好提前买好的。
就是这样一个徒有其表的公司,短短3个月招来了100多个加盟商,收取加盟费约1200万元。
警惕无形的加盟招商陷阱
2023年10月,这起奶茶店加盟合同诈骗案由江苏省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审理。
< class="pgc-img">>法院判决14名被告人均构成合同诈骗罪并判处了相应的刑罚,此案共追缴回赃款1020万元。97名报警的加盟客户都拿到了所交加盟费90%的退赔款。
< class="pgc-img">>近年来,加盟类、连锁类的经营模式呈井喷式发展,相关犯罪往往具有手法新颖、手段隐蔽、刑民交叉复杂、在法律适用上认识不一等特征。公安部也将部署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大对这种加盟类合同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
全力打击犯罪的同时,警方也提醒想要开加盟店的创业者们:一是需要进一步了解公司的情况,了解这种特许经营行业的规范。有条件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一些商业查询平台来摸清公司的背景。二是建议投资者去实地进行考察,特别是去已经加盟的门店实地考察一下其经营状况,看是否真的能够盈利。
< class="pgc-img">>普法时间
< class="pgc-img">>Q1:
今天是5月15日,也是第15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在过去的这一年,公安机关在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A1:
2023年以来,全国公安经侦部门一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9.5万起,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亿元。针对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经济犯罪,比如职务侵占、合同诈骗、商业贿赂等,持续加大打击的力度。这个奶茶店加盟案,实际上是个合同诈骗,这个案例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公安机关依法维护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的决心和信心。
Q2:
今天这个案例中,多亏公安机关打击及时。公安机关在优化营商环境、帮助群众和企业排忧解难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A2:
结合侦查打击职能,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比如今年年初制定下发了公安经侦部门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从方便群众、企业来报案,依法保护群众、企业的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出台了一些新的举措。各地公安机关还有工商联一起设立一些企业的联系中心或者警企服务站。总而言之,通过这些举措全方位地把我们的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Q3:
我们也很想知道下一步公安机关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和保障高质量发展方面还会有哪些举措?
A3:
一是要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的涉企犯罪和经济犯罪来打大、打深、打透,全链条打击。二是常态化地对执法突出的问题进行整治。三是不断创新举措,完善机制,把便企服务和安全保障及时地让企业感受到。
案件来源 :《今日说法》“守护经济安全”特别策划《奶茶店加盟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