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登上了热搜。因为个税史上首次年度汇算开始了。
很多小伙伴晒出了自己个税退税的金额,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有人甚至收到了6000多元的退税。网友直呼“退税真香”“天降横财,够吃顿火锅了”。不过,也有小伙伴需要补税。
微博网友收到的退税截图。
注意,这不是愚人节玩笑。赶紧看一看你是需要退税还是补税。
这些地方已开通手机APP汇算
近期,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根据国务税务总局12366纳税服务平台显示,云南、青海、山西、广西、贵州、大连6省市先行开放了手机APP、网页等远程办税功能。
随后,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安徽、江西、广东、海南、陕西、甘肃、新疆、深圳等12省市于3月27日开放了手机APP、网页等远程办税功能。
3月31日,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西藏、宁夏、宁波、厦门、青岛等14个省市个税年度汇算手机办税功能开通。
目前,北京等地尚未开通手机办税功能。不过,国家税务总局表示,还没有开通地区的纳税人,如急需办理,可以通过扣缴单位或者向税务机关预约办理。
个税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什么是年度汇算?
简单来说就是“合并全年收入,按年计算税款”,然后多退少补。
个税改革后,个税的计算方法发生了改变,即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4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税。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7种情况下可以退税
公式看不懂?没关系,你只要记住,只要因为平时扣除不足或未申报扣除等原因导致多预缴了税款,无论收入高低,无论退税额多少,都可以申请退税。
实践中,一般有7种情况可能产生退税。
1、2019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举个例子:
小明1月领取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预缴个税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资4000元,无须预缴个税。全年看,因纳税人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无须缴税,因此预缴的90元税款可以申请退还。
2、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小王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按规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但因其在预缴环节未填报,使得计算个税时未减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全年预缴个税1080元。其在年度汇算时填报了相关信息后可补充扣除24000元,扣除后全年应纳个税360元,按规定其可以申请退税720元。
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
老李于2019年8月底退休,退休前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金。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1-8月预缴个税720元;后4个月基本养老金按规定免征个税。全年看,该纳税人仅扣除了4万元减除费用(8×5000元/月),未充分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年度汇算足额扣除后,该纳税人可申请退税600元。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
5、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小赵每月固定一处取得劳务报酬1万元,适用20%预扣率后预缴个税1600元,全年19200元;全年算账,全年劳务报酬12万元,减除6万元费用(不考虑其他扣除)后,适用3%的综合所得税率,全年应纳税款1080元。因此,可申请18120元退税。
6、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等。
这种人需要补税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退税,还有人需要补税。
综合所得年收入超过12万元且年度汇算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纳税人,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并补税。
微博网友分享的补税截图。
3种办理方式
办理年度汇算的三种方式:自己办、单位办、请人办。
一是自己办,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等渠道自行办理年度汇算。
二是单位办,即请任职受雇单位办理。
三是请人办,即委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单位及个人办理。
未按期办理年度汇算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退税可以放弃
国家税务总局表示,如果你是属于需要退税的,是否办理年度汇算申请退税是你的权利,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补税必须办
如果你是属于应当补税的,办理年度汇算是你的义务。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追缴税款、加征滞纳金。滞纳金则从超过缴纳期限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
也就是说,年度汇算申报后,如果你需要补税,请在2020年6月30日前补缴税款,否则将面临每日万分之五加收滞纳金。
附:手机APP办税攻略
来自上海税务局。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日电(记者 李金磊)“个人所得税”登上了热搜。因为个税史上首次年度汇算开始了。
很多小伙伴晒出了自己个税退税的金额,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有人甚至收到了6000多元的退税。网友直呼“退税真香”“天降横财,够吃顿火锅了”。不过,也有小伙伴需要补税。
微博网友收到的退税截图。
注意,这不是愚人节玩笑。赶紧看一看你是需要退税还是补税。
这些地方已开通手机APP汇算
近期,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根据国务税务总局12366纳税服务平台显示,云南、青海、山西、广西、贵州、大连6省市先行开放了手机APP、网页等远程办税功能
随后,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安徽、江西、广东、海南、陕西、甘肃、新疆、深圳等12省市于3月27日开放了手机APP、网页等远程办税功能。
3月31日,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西藏、宁夏、宁波、厦门、青岛等14个省市个税年度汇算手机办税功能开通。
目前,北京等地尚未开通手机办税功能。不过,国家税务总局表示,还没有开通地区的纳税人,如急需办理,可以通过扣缴单位或者向税务机关预约办理。
个税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什么是年度汇算?
简单来说就是“合并全年收入,按年计算税款”,然后多退少补。
个税改革后,个税的计算方法发生了改变,即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4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税。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7种情况下可以退税
公式看不懂?没关系,你只要记住,只要因为平时扣除不足或未申报扣除等原因导致多预缴了税款,无论收入高低,无论退税额多少,都可以申请退税。
实践中,一般有7种情况可能产生退税。
1、2019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举个例子:
小明 1月领取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预缴个税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资4000元,无须预缴个税。全年看,因纳税人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无须缴税,因此预缴的90元税款可以申请退还。
2、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举个例子:
小王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按规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但因其在预缴环节未填报,使得计算个税时未减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全年预缴个税1080元。其在年度汇算时填报了相关信息后可补充扣除24000元,扣除后全年应纳个税360元,按规定其可以申请退税720元。
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
举个例子:
老李于2019年8月底退休,退休前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金。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1-8月预缴个税720元;后4个月基本养老金按规定免征个税。全年看,该纳税人仅扣除了4万元减除费用(8×5000元/月),未充分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年度汇算足额扣除后,该纳税人可申请退税600元。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
5、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举个例子:
小赵每月固定一处取得劳务报酬1万元,适用20%预扣率后预缴个税1600元,全年19200元;全年算账,全年劳务报酬12万元,减除6万元费用(不考虑其他扣除)后,适用3%的综合所得税率,全年应纳税款1080元。因此,可申请18120元退税。
6、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等。
这种人需要补税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退税,还有人需要补税。
综合所得年收入超过12万元且年度汇算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纳税人,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并补税。
微博网友分享的补税截图。
3种办理方式
办理年度汇算的三种方式:自己办、单位办、请人办。
一是自己办,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等渠道自行办理年度汇算。
二是单位办,即请任职受雇单位办理。
三是请人办,即委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单位及个人办理。
未按期办理年度汇算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退税可以放弃
国家税务总局表示,如果你是属于需要退税的,是否办理年度汇算申请退税是你的权利,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补税必须办
如果你是属于应当补税的,办理年度汇算是你的义务。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追缴税款、加征滞纳金。滞纳金则从超过缴纳期限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
也就是说,年度汇算申报后,如果你需要补税,请在2020年6月30日前补缴税款,否则将面临每日万分之五加收滞纳金。
附:手机APP办税攻略
来自上海税务局。
<>火锅店为例:
价格的制定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要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毛利率标准,又要吸引和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还要使火锅店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价格是由产品成本、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税金、利润四个部份组成。
生产成本:火锅店的生产成本是指在用于制作产品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叫成本。火锅行业的特点是由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经过密切的配合并在一个店里统一进行。生产经营费用很难分清是用于哪个环节、哪个品种,
所以火锅店一般只计算在烹制产品的过程中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成本和燃料成本、生产、销售、服务、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一般作为“经营管理费”中。与税金、利润合并在产品的销售毛利中,作为产品定价的依据,各原材料在火锅产品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分为主料、配料和调味品。原材料成本就包括主料成本、配料成本、调味品成本。
净料成本:火锅店的主料和配料在购进时多为毛料。多数原材料要经过加工处理才能使用。经过整理加工后能使用的原料称为净料,余下的称为下脚料。火锅店生产产品时使用的都是净料,所以计算配料成本就按净料的成本来计算,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后,有些原材料只能得到一种净料,有些原材料能得到一种以上的净料,所以净料成本的计算方法,分一料一档和一料多档两种。
毛利率与价格:火锅店产品的价格是由产品成本、税金、经营管理费、利润组成,其计算公式为:
产品价格=产品成本+经营管理费+税金+利润
由于火锅行业经营特点的决定,在计算产品价格时把经营管理费、税金、利润一起称为毛利率,
因此它的计算公式为:
产品销售价格=产品成本+毛利
毛利与成本或产品销售价格之间的比率,称之为毛利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率=产品毛利/ 产品销售价格净料×100%
确定销售毛利率和核算了产品成本之后,其销售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销售价格=产品成本/ (1-销售毛利率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