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时间盒马收取1元打包费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又有网友发现现在很多知名的奶茶店也开始“花式”收起了打包费,而且并不是按订单量和包装袋个数来算,而是按照奶茶的杯数来计算。
近日,上海市民周先生向“新民帮侬忙”反映,他在霸王茶姬官方小程序上点了6杯奶茶外卖到家,结果一看订单居然收了6元钱的包装费,而且是按照杯数来累加计费的,但实际上6杯奶茶只装了2个袋子,奶茶外卖这样的收费合理吗?
对此,有网友质疑:包装费应该是收取的包装袋的费用,为什么要按照杯子收费?
多家奶茶店外卖平台实测
按杯数收取包装费
外卖平台要收包装费这事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不过对于奶茶外卖很多人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按袋子收费,尤其是秋冬季节,很多奶茶店都是会有保温袋的选项,按杯收费确实很难理解,毕竟在店里消费的时候,同样是外带也是不需要收取包装费的。
记者在霸王茶姬小程序上和美团、饿了么平台上都试了一下,发现在3个平台点位外卖确实都会产生外卖费用,而且是每一杯都会加1元包装费,即便是选择了平台的双杯套餐,同样也需要2元打包费。
3个平台也都有打包费说明: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为保障您的商品安全、卫生送达,对于堂食外带及外卖业务场景中商品打包材料,收取相应的包装费用。
记者又尝试了其他奶茶品牌,一点点在官方小程序下单,选择外卖或自取均不收取包装费(普通纸袋),但在外卖平台上同样是按照1元一杯收费,提供的是保温袋。
茶百道目前只有外卖平台能点外卖,外卖平台会收取0.6元一杯的打包费。
喜茶的小程序和外卖平台也是按照杯数收取,1元一杯,小程序平台也有说明:按照“每件商品收取1元”的标准收费。
奈雪的茶小程序下单可以不收取包装费,但是如果需要保温袋的话可以自行勾选,也是1元一杯。
蜜雪冰城目前在小程序和外卖平台上都是收取0.6元一杯的打包费,不过看有网友晒过1元的打包费,不知道是不是调整过了。
网友:保温袋收费可以理解
但为什么要按照杯数?
对于奶茶保温袋要收费这一点,大多数网友都是认可的,毕竟保温袋是需要成本的,奶茶需要保持温度才能保证口感。但是有时候奶茶店提供的并不是保温袋,只是普通的袋子,也同样收取了打包费。
而且袋子要收费能理解,为什么要按杯子收费呢?一个保温袋可以同时装好几杯奶茶,按杯收费是不是被“打闷包”了?
"好多外卖平台上都是这样,八杯奶茶收8块钱的包装费,实际上是两个保温袋”。
还有网友吐槽,我要是点个100杯蜜雪冰城,按照1元一杯打包费,就要额外付100元,相当于20杯柠檬水了,而商家又不给我100个袋子,这合理吗?
也有网友表示,外卖平台之所以要收取打包费,除了限塑令可能和平台抽成也有关系,为了平摊成本所以把打包费涨了一点,但是总应该要给消费者自行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强制收费。
还有网友说:不想被收打包费就去奶茶店里买奶茶,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拒绝强制消费(打包费)了。
最近,生鲜电商平台“盒马”也开始对线上订单收取1元包装费,遭到不少网友吐槽:“不是1块钱花不起,而是受不了这口气……”
你被加收过包装费吗?对此你怎么看?
(上观新闻综合自:橙柿互动·都市快报、新民晚报)
<>上有很多关于一点点的宣传和网站,其中大部分是假冒的。真正一点点的总部是在上海普陀区李子园大厦。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看看怎么来分辨真正的一点点。加盟商想要找到靠谱的奶茶店一定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 class="pgc-img">>加盟前把自己总部的服务团队描绘的如何如何强大,一但签完合同后,几乎不会费任何心思去管理加盟店,更不会协助加盟商做运营和营销,有一个朋友加盟了一个奶茶品牌。宣传的非常高大上,实际去考察发现公司总共五个人,老板收钱,两个人接线,两个人培训,这样的团队怎么管理加盟者呢?
小编教大家四种分辨一点点的方法
方法一 :一点点商标
< class="pgc-img">假一点点品牌
>< class="pgc-img">>方法二:一点点LOGO 加标语
< class="pgc-img">假一点点商标
>< class="pgc-img">>方法三:PP杯子 一点点杯子身上印有唯一官网
< class="pgc-img">假一点点商标
>< class="pgc-img">>方法四:微信公众号
< class="pgc-img">>目前市场上奶茶加盟总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圈钱为目的的快招公司,二是用心做品牌的餐饮公司,前者为了快速捞钱的目的,从奶茶加盟创业者见到这个品牌的第一眼起就是坑,后者因为走心做品牌的基础,做服务体系,加盟者看到时往往是店面数量不多,知名度也不是很高,作为奶茶创业的加盟者,一定要防范第一种,提前了解一下这样的品牌总部可能会设置的陷阱,馅饼的背后一定是陷阱。
< class="pgc-img">>一般会用低门槛高收入的宣传语来吸引加盟者,比如不收加盟费,还送设备,还最常用2-3个月回收成本,一年就可以赚百万元这样的夸张宣传来吸引奶茶加盟创业者。所有对于刚创业一定要
>州知识产权法院认定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一点点”“一点点甜不甜”两个奶茶品牌名字如此相似,会是同一家公司的吗?其实不是。
因“一点点甜不甜”店铺招牌、商品外包装、装饰装修等方面使用了与“一点点”相似的标识,“一点点”将“一点点甜不甜”运营公司——广州市未来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未来公司”)告上法庭,称该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新快报记者昨天查询了解到,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日前审结了该起案件,认定未来公司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判赔48万元。
标识酷似 “一点点”取证后起诉
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生根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25日,法定代表人为楼更深,该公司开设多家“一点点”品牌奶茶店。
2017年,生根公司发现未来公司在奶茶饮品店“一点点甜不甜”的店铺招牌、商品外包装、装饰装修等方面使用了与旗下奶茶品牌“一点点”酷似的标识之后,便委托代理人汪某开始进行取证。
2017年7月27日,上海市东方公证处公证人员在汪某指引下,使用该处电脑登录未来公司相关网页,截取图像证据共八十四页,其主要内容为未来公司在奶茶上使用了“一点点甜不甜”标识且显示在2017年7月27日有6人成功加盟。
为此,生根公司认为,未来公司的行为侵害了生根公司涉案注册商标专用权。图像证据可以证明,“一点点甜不甜”所采用的标识无论是文字的排列组合、字样、字形,还是整体结构都与其注册商标极为近似,且店铺招牌和商品外包装标签上均突出使用此标识,相关公众容易对两者商品来源产生混淆。
为此,生根公司向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未来公司销毁所有使用与“1点点”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的装饰、宣传册、广告等物品,赔偿因侵权而遭受的损失200万元以及维权合理费用55000元。
否认侵权 被告称已声明无关系
一审时,黄埔区人民法院认为,未来公司的行为侵害了生根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以及构成不正当竞争,酌定判处未来公司赔偿48万元,随后未来公司提起上诉。
未来公司答辩称,自家公司使用的是蓝标蓝底,而生根公司的商标是绿色黄底,其中“点点”二字更是完全不同,两者之间不构成相同或近似。
其次,被诉侵权标识只是在未来公司官网中奶茶产品的杯子上使用,并没有作为奶茶店的招牌使用,没有出现在实体店铺中或者任何实体商标中,认为不可能构成商标侵权。
此外,未来公司表示,其在官网首页中明确声明“一点点甜不甜是2017年申请注册成功的,隶属未来公司旗下品牌,与一点点品牌毫无关系”,认为没有具有搭便车和傍名牌的主观故意,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驳回上诉 二审还是要赔48万元
对于未来公司的上诉,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依法审理,对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双方均无异议,该院予以确认。
另查明,未来公司在二审庭询过程中明确表明,虽然其对一审法院认定其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存在异议,但不对该项作出上诉,只对一审的判赔金额提出上诉。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认为,本案中,未来公司在其经营奶茶饮品店中的店铺招牌、商品外包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标识使用行为侵害了其涉案注册商标专用权,一审认定未来公司侵害了生根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合法合理,予以确认。
对于赔偿金额,一审法院酌定未来公司赔偿生根公司48万元(含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并无不当,予以维持。综上所述,一审判决适用法律有误,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予以纠正,但判赔数额合法恰当,予以维持,为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8月20日,记者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到,未来公司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黄埔区法院立案强制执行。由于未来公司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黄埔区法院于8月16日发出限制消费令,未来公司法定代表人陈福林于8月16日被列为限制消费人员。(新快报记者 何生廷 实习生 吉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