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网贵阳9月15日电(周远钢)9月14日,2017“丝绸之路·黔茶飘香”呼和浩特站贵州安顺茶推介活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举行。推介会旨在加强贵州茶企、茶区与当地茶叶经销商、投资商、渠道商的交流合作,吸引当地各界关心关注投资贵州茶产业,积极主动融入两地经济圈,促进两地经济发展。
推介活动现场。新华网 周远钢 摄
内蒙古是中国各地茶叶销往蒙古和俄罗斯的必经之地,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2016年内蒙古茶叶市场销售量在13000吨左右,社会总销售额约2.2亿元。
贵州是中国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全境高原的茶区,目前茶园总面积已达700万亩。“贵州绿茶”今年通过农业部认定,以“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一无二品质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申报的地理标志产品。
仅在贵州安顺市,目前茶园面积就达68万亩,投产32万亩。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发展到19.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0.7万亩,有机食品认证面积0.34万亩。安顺还成功创建了“安顺瀑布茶”、“朵贝茶”、“黄果树毛峰”等众多名优茶。
推介活动现场。新华网 周远钢 摄
“贵州严厉管控茶叶质量安全,贵州绿茶的干净、生态是中国一流的,贵州茶品质在中国、在世界是一流。”推介会上,贵州省农委主任助理诸云强用最简短的话语道出贵州茶优异的品质。
“此次丝绸之路黔茶飘香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契机,必将为两省区茶产业、茶文化交流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副巡视员吕万海表示,内蒙古茶叶市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希望包括“贵州绿茶”、“瀑布毛峰”等在内的贵州茶叶能借此机会在呼市扎根,在内蒙古扎根,让两地的茶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据介绍,今年贵州省春茶产量14.2万吨,产值185亿元。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三绿一红”等一批贵州茶品牌深受青睐。
推介活动现场。新华网 周远钢 摄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黄家培表示,下一步贵州将继续以标准茶园建设为抓手,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促进茶园提质增效,把贵州建成中国茶叶的原料中心;大力推动茶叶加工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茶叶初制、精制分离进程,把贵州建成中国茶叶的加工中心;加大贵州绿茶等品牌打造、宣传推介、市场开拓力度,加快提升贵州的市场占有率,努力把贵州茶叶打造成为中国茶叶的第一品牌。
本次推介活动由贵州省农委、贵州省工商联、贵州省商务厅、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办,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叶协会、贵州省茶叶学会承办,中共安顺市委员会,安顺市人民政府执办。
净整洁的街道,起伏蜿蜒的乡间小路,云雾缭绕的高山绿茶,白墙青瓦的美丽乡村……这一幅幅美丽画面来自普定县化处镇朵贝村。
朵贝村。
朵贝村因“朵贝贡茶”而闻名,种茶、制茶代代相传至今,家家户户都种植有茶叶,全村共种植朵贝茶6000多亩。如今,朵贝村依托淳朴的民风和新时代的文明创建,通过全体村民勤劳的双手获得了“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新时代文明之花开遍山村的每个角落,茶尖上飘来阵阵文明新风。
化处镇朵贝村支书罗丽介绍,“在脱贫攻坚期间,朵贝村因地制宜,充分运用自己的产业优势,建立了村里的茶叶加工厂,村民也积极谋发展,成立了自己的茶叶基地,建立自己的茶叶加工企业,村里闲散劳动力可以在家里就业,村里的茶园管理和茶青采摘、加工都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在文明村创建过程中,朵贝村始终坚持“抓党建、形合力,抓宣传、造氛围,抓创评、树新风,抓教育、提素质,抓经济、谋发展”,使创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为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总支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召开村民议事会,通过村民代表会议、院坝会议、集会、广播、宣传标语等方式加大对文明村创建宣传,提高群众创建意识,群众知晓率。“村里面还按期召开示范户的评比大会,村里面的红黑榜,对后进户、示范户进行公示,将表现好的家庭户评为示范户并给予奖励。”村支书罗丽说道。
村民打扫自家院落。
朵贝村还紧紧围绕“四清两改四严禁”相关要求,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走在朵贝村的小路上,随处可以看到有村民正在打扫自家房前的人行道路,村民们也自发组织起来在路边修建起花台,只等建成之后撒下种子,待明年春暖花开,朵贝村会更加风景如画。
化处镇朵贝村村民刘秀苇说,“村干部都很负责任,对村民们都很关心,邻里街坊们相处的很和睦,房前屋后都打理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生活在朵贝村我觉得很幸福。”
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做大做强,富裕起来的朵贝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居住环境,成了村支两委和村民们的自觉行动。朵贝村分别在各组建设了小广场,村民在闲暇时间跳跳舞打打球锻炼身体,村口的小凉亭,村民闲暇时在这里下下棋聊聊天。这里有着依山傍水的自然优势和文明淳朴的民风民俗,闲暇时间来这里游览茶山,品上一杯朵贝茶,也能寻得一份宁静。
村支书罗丽说,“朵贝村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欢迎大家到朵贝来做客,朵贝的茶品种丰富,有翠芽、毛峰、高绿翠,味道多样,令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手工茶,更是让人喝出历史,喝出乡愁。”(文/图 丁盼)
华网贵阳9月15日电(周远钢)9月14日,2017“丝绸之路·黔茶飘香”呼和浩特站贵州安顺茶推介活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举行。推介会旨在加强贵州茶企、茶区与当地茶叶经销商、投资商、渠道商的交流合作,吸引当地各界关心关注投资贵州茶产业,积极主动融入两地经济圈,促进两地经济发展。
推介活动现场。新华网 周远钢 摄
内蒙古是中国各地茶叶销往蒙古和俄罗斯的必经之地,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2016年内蒙古茶叶市场销售量在13000吨左右,社会总销售额约2.2亿元。
贵州是中国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全境高原的茶区,目前茶园总面积已达700万亩。“贵州绿茶”今年通过农业部认定,以“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一无二品质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申报的地理标志产品。
仅在贵州安顺市,目前茶园面积就达68万亩,投产32万亩。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发展到19.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0.7万亩,有机食品认证面积0.34万亩。安顺还成功创建了“安顺瀑布茶”、“朵贝茶”、“黄果树毛峰”等众多名优茶。
推介活动现场。新华网 周远钢 摄
“贵州严厉管控茶叶质量安全,贵州绿茶的干净、生态是中国一流的,贵州茶品质在中国、在世界是一流。”推介会上,贵州省农委主任助理诸云强用最简短的话语道出贵州茶优异的品质。
“此次丝绸之路黔茶飘香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契机,必将为两省区茶产业、茶文化交流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副巡视员吕万海表示,内蒙古茶叶市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希望包括“贵州绿茶”、“瀑布毛峰”等在内的贵州茶叶能借此机会在呼市扎根,在内蒙古扎根,让两地的茶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据介绍,今年贵州省春茶产量14.2万吨,产值185亿元。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三绿一红”等一批贵州茶品牌深受青睐。
推介活动现场。新华网 周远钢 摄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黄家培表示,下一步贵州将继续以标准茶园建设为抓手,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促进茶园提质增效,把贵州建成中国茶叶的原料中心;大力推动茶叶加工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茶叶初制、精制分离进程,把贵州建成中国茶叶的加工中心;加大贵州绿茶等品牌打造、宣传推介、市场开拓力度,加快提升贵州的市场占有率,努力把贵州茶叶打造成为中国茶叶的第一品牌。
本次推介活动由贵州省农委、贵州省工商联、贵州省商务厅、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办,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叶协会、贵州省茶叶学会承办,中共安顺市委员会,安顺市人民政府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