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吗,秋季上新过半,奶盖类产品正在茶饮店高频出现。
百分茶的手剥红石榴奶缇、茶颜悦色的少年庄周、古茗的芝士青提,都是用奶盖来增加饮品的口感层次。
而沪上阿姨的经典款“芝士葡萄奶盖”,最近也被网友冲了一波。
奶盖为什么又火起来了?今年有哪些新变化?
“奶盖”成为秋冬上新热门
背后的原料趋势值得关注
入秋以来,奶盖又火起来了,最近有很多茶饮品牌都在上新奶盖产品。
比如乐乐茶的无事石榴酪酪,以云芽茉莉为茶底,搭配新鲜石榴,果肉饱满,一口下去石榴的甜混合的茶香,特别清爽,再加上顶部醇厚咸香的芝士酪酪,口味丰富。
百分茶的手剥红石榴奶缇,以雪芽茉莉绿茶汤打底,配以手剥爆汁石榴果肉,顶部添加海盐奶缇,实现咀嚼感和味觉的多重满足。
茶颜悦色的少年庄周,是一款带有微量酒精的饮品,紫苏桃子味的果茶上添加焙火香气的烟火乌龙奶盖,喝起来有点微醺的感觉。
古茗的芝士青提,底部大颗的阳光玫瑰青提果肉,配以顶部咸香芝士奶盖,奶香果香茶香,三种风味交织,层次丰富。
作为一杯饮品的构成要素,奶盖的加入,提高了整杯产品的价值感。
咖门发布的《2023中国饮品行业产品报告》显示,2022年品牌产品上新中,按小料细分种类使用频次来看,奶盖位居TOP1。
在小红书上搜索“奶盖”,有106万+篇分享笔记,在抖音上,关于“奶盖”的话题播放量3.5亿次。
而今年,很多品牌都在“乳品”上下足功夫,除了将乳基底升级以外,奶盖的口味、造型等升级也受到很多人关注。
上游供应链的“嗅觉”更为敏锐。最近,我发现伊利索非蜜斯推出的一款厚芝士奶盖浆,以生牛乳、稀奶油、进口芝士为主要原料,无香精、无色素,向天然健康、稳定便捷方向进一步迭代,目前已经在头部品牌门店里使用。
可以看出,从市场端到供应链,奶盖翻新升级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且今年流行的奶盖原料,纷纷升级到了更健康、更高效的“奶盖2.0时代”。
< class="pgc-img">>奶盖翻新升级势头明显!
我发现4个新亮点
从上游供应链了解到,今年行业里流行的“2.0版奶盖”,在口感、健康度、稳定性、打发率等多个方面,都经历了一场“奶盖技术革新”。
结合行业内顶料升级案例,我总结了几个新变化:
1、口感上,奶香更纯正,风味“醇厚自然”
喝到“范特西奶茶”时,很多网友都感受到了“有芝士味道”。
醇香微咸、有天然芝士香,是今年2.0升级版奶盖原料的一大特色。
几年前1.0版本的初代奶盖,很多都是以奶盖粉、植物奶油、鲜奶、淡奶等为主要原料,而今年,以天然稀奶油为主原料的奶盖浆在更多品牌门店里流行起来。
以伊利索非蜜斯的厚芝士奶盖浆为例,主原料是生牛乳、天然稀奶油、进口芝士等,还原7倍牛乳醇香。它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奶香更为纯正、天然,芝士留香持久,具有蛋糕的柔软口感,顺滑而不油腻。
和饮品搭配,在颜值和风味上,都能赋予一杯饮品更多辨识度和多层次的表达。
2、外卖30分钟不塌陷,“维稳”能力更强
在做奶盖产品的时候,怎样更好的维持状态稳定,是所有门店的关注点。特别是如今外卖占比逐渐提升,奶盖能不能“维稳”,成了一个关键因素。
如今的2.0版本奶盖原料,在稳定性上也做了技术性突破。
比如伊利索非蜜斯厚芝士奶盖浆,能做到冷藏24小时风味口感依旧绵密、不发泡,48小时保存仍能底部不析水,能稳定地高颜值出杯。
而且,打法后状态更稳定,即便是经过外卖小哥长途颠簸,奶盖形态依旧可保持30分钟不塌陷。
3、打发率1.8倍以上,门店操作更高效
在内卷愈加严重的茶饮行业,减动作、提效率也对门店运营至关重要。
初代的奶盖,很多都需要门店现场复配,增加了一个备料环节,对高峰期出杯有一定的影响。
现在的奶盖浆,已经变得很“懂事”,尽量减少门店操作。像伊利索非蜜斯厚芝士奶盖浆,就无需复配其他原料,操作简单,具有强起泡性,打发率高达1.8倍以上。
对门店来说,一步到位、打发率高的奶盖浆,可以大大提升门店的出杯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4、清洁标签,天然、健康是未来的大方向
今年,从轰轰烈烈的乳品升级趋势可以看出,茶饮行业都在强调原料的健康、纯净,“清洁标签”,是新一代乳品原料的共同追求。
据了解,伊利索非蜜斯厚芝士奶盖浆,是“五合一”原料(包含生牛乳、稀奶油、炼乳、奶油干酪等),原料更天然、质量更安全,也更符合现今消费者追求健康的大趋势。
< class="pgc-img">>2.0版奶盖上新
秋冬最值得关注的趋势之一
从目前奶盖产品的推新可以预见,接下来的秋冬茶饮新品或将有更多的奶盖元素。
作为一种产品结构的构成要素,奶盖口感、外观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辨识度和价值感,也提供了打造爆品的新方式。
而奶盖2.0版本升级上新,或是今年秋冬最值得关注的奶茶趋势之一。
很多品牌都已经测试、上架奶盖产品,在这轮升级中抢占先机,或将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止茶饮品牌,以伊利索非蜜斯为代表,上游供应链也已经纷纷押注奶盖升级趋势,推出原料更健康、出品更稳定、操作更高效的奶盖浆原料,开拓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而奶盖升级,也符合当下行业内轰轰烈烈的乳品升级大趋势,使得一杯饮品的健康功能更加凸显。
如今对于一杯饮品来说,好看、好喝和健康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如何在“内卷”的市场打出差异化认知,顺应趋势不断升级,才是决胜的关键。茶饮品牌如此,供应链产品也是如此。
< class="pgc-img">>快消品独家讯)由东方快消品中心同行业领先的全媒体——《快消品(网)》2023年对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快手等占中国B2C零售市场规模超过80%的主要电商平台和长三角地区超过4000家的卖场、超市、便利店及专业店的大数据零售监测,连续第24年独家权威完整发布“大快消TOP金品榜”,涵盖近230个大快消品类,被誉为“行业风向标”!欢迎持续关注《快消品(网)》全媒体(fmcgchina)。
此次,东方快消品中心根据2023年线下监测数据,发布“2023年线下TOP金品榜——100%果汁、豆奶(浆)”,其中味全每日C拔得头筹,农夫山泉、佳果源分获第二、三;永和豆浆蝉联第一,维维、维他奶分获亚、季。
味全每日C稳居第一
农夫山泉、佳果源分获二、三
味全每日C斩获2023年线下100%果汁"TOP金品榜"第一的席位,今年的春节,味全每日C的新年姓氏瓶以焕新之姿回归市场,再次赢得了消费者的热烈喜爱。而在三月,味全每日C与肯德基携手推出的桃桃三果饮也正式回归,紧接着,3月20日,味全限量发售了由代言人王鹤棣代言的桑葚莓桃贴贴瓶,这款果汁精选黑珍珠桑葚,果味纯正且浓郁,再搭配美十三草莓与地中海桃,酸甜交织,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饮用体验。而其包装设计更是别出心裁,采用了贴贴瓶的形式,既可爱又充满活力,与王鹤棣的年轻形象相得益彰。农夫山泉获得本次线下100%果汁"TOP金品榜"第二名的佳绩,23年12月农夫山泉再次推出当季鲜榨式17.5°橙汁,采用采、榨、灌一体化系统生产,以极致新鲜挑战产品极限。该产品以赣南脐橙为原料,仅当季供应,刷新果汁新鲜定义。
佳果源位列第三,23年11月,佳果源第五次携手进博会,首发采自泰国丹嫩沙多的2023年第一亿颗椰青。进入2024年,佳果源继续发力椰子水市场,不仅升级了logo和产品包装,还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作为佳农集团旗下的高端纯果汁品牌,佳果源在战略布局上一直走在行业前列。通过摆脱产业链桎梏,佳果源建立起科学的椰子水供应链标准,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此外,佳果源还亮相了110届全国糖酒交易会,与众多行业同仁共同探讨市场趋势与发展机遇。排名第四的是汇源,日前,汇源果汁创新推出了一款独具匠心的产品——香菜汁。这款新品以限定款的形式在线上惊艳亮相,延续了汇源一贯的“干净配料表”风格,绝不添加任何多余成分。为充分展现香菜原汁的香气与口感,汇源采用了先进的NFC工艺,并巧妙地融入其他果蔬汁进行调味,以达到营养均衡、口感宜人的效果。在不久前的愚人节,国货佼佼者白象与汇源果汁携手合作,组成了备受瞩目的“香菜CP”,并正式官宣CP名为“真香定绿”。
维果清位列第五,近日,维果清针对人气苦瓜汁产品进行了规格升级,推出了全新的750ml大规格包装,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其清爽口感恰好为即将到来的春夏季节做足准备,让人倍感期待。除此之外,维果清还全新推出了羽衣甘蓝复合果蔬汁,选用云南优质大叶羽衣甘蓝,健康无添加。这款新品如同不含一滴水的液体沙拉,同样采用先进的HPP冷压锁鲜技术,确保营养不流失,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丰富和健康的饮品选择。
成立于2008年的福兰农庄排在第六位,日前,福兰农庄推出新品NFC葡萄汁,此款果汁以纯鲜榨的方式呈现,全程不添加水、糖和任何添加剂。得益于日照时间长,葡萄汁的鲜榨品质得到了完美保留,采用无菌灌装技术,冷藏后风味更佳。其浓郁的葡萄香气与适中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既不甜腻又保留了鲜果的纯正口感。从采摘到灌装的全程,福兰农庄都坚持0添加原则,确保每一滴都是纯粹的果汁。此外,还有大湖、菓轻雪、果满乐乐、森美品牌上榜。
永和豆浆拔得头筹
维维、维他奶不相上下
< class="pgc-img">>永和豆浆稳居线下豆奶(浆)“TOP金品榜”第一,去年7月,永和大王推出的新品“益生菌冰豆浆”在上市后的短短一个月内,销量便突破40万杯,单日最高销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5万杯,还带动了门店其他饮料品类的销量增长超过30%。今年,永和豆浆再次推陈出新,隆重推出新品吸吸豆花,口感嫩滑,即食方便,且低脂肪,每100克仅含2.0克植物蛋白和零胆固醇,在原料方面,永和豆浆严格筛选,选用东北非转基因大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健康。同时,采用吸食包材,既方便又安全可信赖。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吸吸豆花的热量甚至小于一个苹果,每100克仅含49.71kcal。2024年1月永和豆浆集团旗下新品牌小永和首店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浦电路盛大开业。
位列第二的是成立于1992年的国民豆浆品牌——维维豆奶,今年又推出维维无菌冷灌系列牛奶,其拥有生椰牛乳、芋泥啵啵、芭乐牛奶三种口味,均是聚焦小众水果,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热度颇高流量爆棚,同时,它们热量较低甜度不高,满足了当年轻人追求健康和轻脂的需求。此外,维维今年携维维西米露和维维无菌冷灌系列牛奶等产品亮相110届全国糖酒交易会。
维他奶作为专注于植物营养80年的饮品品牌,此次排名第三,日前,维他奶在山姆会员店独家推出了高纤醇豆奶产品。而最近,维他奶更是全新推出了低糖草莓豆奶饮料,这款新品不仅添加了真实的草莓汁,果香四溢,清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更选用了优质的植物蛋白,低糖、0胆固醇,健康又美味。此外,这款豆奶饮料还富含多种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6和维生素B?,以及烟酰胺,为身体提供了全面的营养保障。
近期,位列第四的九阳豆坊举办新品发布会,首发龙井茉莉豆乳茶,产品主打“半两豆乳,一盏茶”,打破了豆浆的边界,将九阳的豆浆与西湖龙井、茉莉花进行了结合,西湖龙井、茉莉花本身都是茶饮行业近两年大热的元素。国民豆浆与这两种原料进行碰撞,从而带来了别致的清爽口感。据《快消品》了解,该产品首发上线几日就备受追捧,甚至有单店几经售罄。此外,豆本豆、力大狮、哇米诺、祖名、伊利植选、清美进入榜单前十名。
< class="pgc-img">>利奶茶的背后:隐藏在冰块下的商家“圈钱“套路
奶茶,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饮品,如今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暴利“产业。从小店崛起到上市企业,这条发展之路无疑令人瞩目。而在这一繁华背后,却隐藏着令人不齿的商家操纵套路。
众所周知,饮品行业向来被视为暴利摇钱树。不仅原材料成本低廉,还能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大幅推高产品价格。但仅有这些显而易见的因素,似乎还无法完全解释奶茶店背后的高额利润。直到近日,有一则网友曝光的视频,让我们一窥这个行业的“秘密“。
< class="pgc-img">>视频中,一位奶茶店员正在制作一杯奶茶。只见他将调好的奶茶均匀地倒入两个装满冰块的杯子中,如此一杯奶茶立刻“变“成了两杯。更有甚者,如果顾客选择多加冰,店员甚至能调制出3杯、4杯奶茶。而无论调制出多少杯,最终的价格都是一样的。
这种做法虽然表面上为顾客提供了“免费“的细节优惠,但实质上却是在变相收割消费者的金钱。一个本该是10元左右的奶茶,可能只需要几毛钱的原料成本就能制造出来,却要卖出数倍的价格。而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液体被冰块所取代,顾客最终买到的可能只是一杯“冰水“。
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来追逐暴利。不仅如此,这种行为还严重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原则。虽然奶茶店可以声称这是为了满足顾客的口味偏好,但事实上,他们更多的是在利用顾客的心理预期,以及对于“免费加料“的幻想,来达到最大化利润的目的。
< class="pgc-img">>而这种现象,并非个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类似的情况随处可见。比如餐厅里的免费小吃,实际上早已计算好成本,甚至还能溢价销售;又或者是一些商品的“赠品“,背后往往隐藏着高昂的费用。这些无一不是商家在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偏好,来最大化自身利润的手段。
可以说,这种“以优惠之名行暴利之实“的做法,已经成为了许多行业的“潜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对此视而不见,或者无奈地接受。相反,我们应该以更理性和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这些行为背后的本质。
毕竟,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应该是每一个企业的基本责任。一味地追求暴利,而忽视了顾客的利益,无疑会损害整个行业的信誉和长远发展。正如前文提到的,奶茶店应该根据实际成本调整价格,而不是通过“赠送“冰块的方式来“圈钱“。
< class="pgc-img">>当然,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学会擦亮双眼,提高警惕,不轻易被商家的“优惠“所迷惑。我们应该主动询问清楚每一个细节,不要盲目接受所谓的“免费加料“。只有消费者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但话说回来,这种现象究竟源自何处?又该如何从根源上解决呢?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暴利“模式的兴起,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有着密切关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得不寻求各种方式来提高利润空间,以确保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企业也必须不断创新,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顾客。这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进而导致了他们寻求更多利润空间的行为。
其次,我们不能忽视监管机制的缺失。虽然我国出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存在许多漏洞。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往往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惩治。这无疑为那些恶意运营的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
再者,我们也不能忽视消费者自身的责任。许多人对于“免费“和“优惠“过于迷恋,甚至一味地追求便宜,忽视了产品的实际价值。这种心理偏好,也为商家的“圈钱“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总的来说,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要提高警惕,学会识别那些“免费“背后的猫腻。不要轻易被商家的“优惠“所迷惑,而是要主动询问、了解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成为“赚钱“的对象。
对于企业而言,他们必须树立起长远的发展眼光,重视诚信经营。不能仅仅为了眼前的利润,而忽视了消费者的权益。相反,他们应该主动调整价格策略,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产品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他们更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完善相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切断那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和引导,促使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只有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携手共进,才能真正遏制住这种“暴利“模式的泛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种利用消费者心理偏好来牟取暴利的做法,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冒犯。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并非个案,而是某种程度上存在于许多行业之中。我们必须以更加理性和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这些行为背后的本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遏制住这种“暴利“模式的蔓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那么,具体该如何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呢?
首先,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轻易被商家的“优惠“所迷惑。我们应该主动询问、了解每一个细节,不要盲目接受所谓的“免费加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成为“赚钱“的对象。
其次,企业也必须树立起长远的发展眼光,重视诚信经营。他们不能仅仅为了眼前的利润,而忽视了消费者的权益。相反,企业应该主动调整价格策略,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产品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再者,监管部门更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他们需要完善相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切断那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和引导,促使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只有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携手共进,才能真正遏制住这种“暴利“模式的泛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仅仅是一个个案问题,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更理性和批判的态度,去审视那些隐藏在“优惠“背后的商业陷阱,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消费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