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4 期
“
米饭,是99%的餐厅里都有的一道主食,但又是主食中售价最低、利润最少的产品,因此并不被餐企重视。
不过近几年,不少餐厅开始把米饭作为打造差异化优势的手段,甚至还有把米饭作为主打产品的“米饭专门店”。
从“鸡肋”到品牌主打,这背后,是餐饮业对消费体验越来越重视的一种体现。
”
■餐饮老板内参孟蝶
01
“国民米饭”崭露头角
▼
几天前,一个专做外卖的全新便当品牌——爱吃便当在郑州举办发布会。其中,产品部分对于主食米饭的特别介绍吸引了内参君的注意。
“米饭是我们研发的第一道‘菜’。”爱吃便当创始人兼CEO周正豪告诉内参君,一个品牌、一家餐厅会有很多道菜品,但主食米饭是不变、也不可缺少的。顾客点菜会对菜品、口味有不同的喜好和选择,但细究起来,“米饭可能是全国点单率最高的一款产品。”周正豪说。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爱吃便当把米饭作为品牌优势进行打造。
为什么在米饭上下这么大功夫?周正豪透露,他得到一个数据:全家便利店每天能销售30多万份便当,其在对购买顾客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米饭好吃”是顾客选择全家便当的理由中占比最高的一项。
这为他打造差异化和卖点提供了思路。
其实,从消费者角度看,这个选择并不难理解。
设想一家餐厅,将某个招牌菜作为主打进行宣传时,消费者进店品尝,菜的口味或许真的不错,但是,如果作为主食的米饭比较难吃,恐怕也会对这道招牌菜的评分下降,甚至会影响到他是否决定二次消费。
而如果米饭很好吃,菜的味道也不差,恐怕消费者对这家店会多一些好感度。
▲ 谷田稻香的消费者点评
▲ 大众点评上的评价显示,谷田稻香的“主食赞”稳居评价第一位
▲ 米有理由在大众点评上的消费评价
近几年,已经有不少餐企注意到这一点,开始把米饭做为差异化优势,进行品牌宣传。
02
米饭做主打的N个理由
▼
内参君将以米饭为主打的餐饮企业名单简单罗列了一下:
北京:米有理由、鱼你在一起
上海:谷田稻香、越极米
杭州:粒可可新鲜米饭
重庆:大米先生(乡村基旗下品牌)
青岛:三块肉米饭专家
郑州:禾珍珠小锅米饭、小六重质青年餐厅
绝大部分餐饮人都会把重心放在对某道菜的研究上。这些餐企把米饭做为主打,是怎么考虑的?
1、米饭是最具有广泛受众的品类。
谷田稻香瓦锅饭创办于2009年,选择产品时,曾考虑过中餐、火锅、川菜,但最终决定把米饭作为品牌特色。谷田稻香市场总监戴小勇说,中国有三大主食——米饭、面条、水饺,其中米饭的普及区域最广,把米饭做为品牌主打最具备全国扩张的优势。
2、品类细分,米饭尚未出现龙头品牌
在消费升级和产品聚焦的趋势下,品类细分并产生了各品类的领军品牌,而以米饭为招牌的龙头品牌尚未出现。米有理由创始人尚扬认为,品类细分之下,市场空间大、缺少龙头品牌的产品,更有利于品牌发展和壮大。
这些品牌,无疑是在另辟蹊径,抢夺这块“高地”。
3、食材升级,天然优质食材让品牌“自带光环”
禾珍珠小锅米饭的广告语是:“黑龙江五常稻花香有机大米+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熟饭神器=禾珍珠小锅米饭”。禾珍珠小锅米饭品牌所属的鲁班张餐饮总经理郑成军介绍,出于食材要求和品牌差异化考虑,他们曾前后尝试使用了100多种大米,最终选择了五常稻花香米。
而好食材“自己会说话”,顾客不一定专业,但一吃就知道好不好。
03
一碗米饭的花样玩法
▼
米饭作为餐厅中最常见的产品,长久以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售价低、利润更低。一碗米饭,在高档餐厅也只能卖几元钱。但它却是刚需产品,不能放弃,所以,大多数餐厅都会选择成本较低、质量一般的大米。
而近几年,一碗好米饭,已经占据了不少餐厅里产品的“半壁江山”。米饭在成为餐厅招牌、主打产品后,也逐渐衍生出各种新玩法。
1、用制作工艺打造品牌差异。
大多数餐厅为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使用大型蒸饭柜蒸米,但这种方式在把米饭作为差异化优势的品牌看来,太过“草率”。
禾珍珠小锅米饭在进行产品研发时,曾尝试过几十种大米与其他食材的搭配。郑成军介绍说,米+牛奶、米+五谷杂粮、米+鸡汤等各种食材搭配和比例组合后,他们最终选择只用大米,转而把研发重点放在了如何把大米做出最原始的香味上。
禾珍珠选择了釜作为容器。这是一种源于战国时期的炊具,能让米饭均匀受热,激发出米粒的原始香味。爱吃便当使用智能蒸饭器,谷田稻香则用瓦锅。
几个品牌的负责人不约而同表示,好米更需要好的烹饪方式,既能让米饭有更好的口感和香气,又能打造品牌特色。
2、米饭专门店,用各类米做创意料理。
米有理由、粒可可新鲜米饭、大米先生……越来越多的米饭专门店把米作为产品核心进行研发。
尚扬介绍,目前米有理由主要使用的是粳米,接下来还会根据小米、红米研发新品,小米南瓜粥、红米和牛油果、牛排的组合产品将陆续推出。“接下来还会以各类米为核心食材,研发制作各种新品”。
3、做品牌延伸,成为食材“供应商”。
据了解,很多餐饮品牌,不只把米饭做成了特色或招牌,还在店内零售袋装大米。这本来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但“顾客吃了觉得好,就要买一些回去”。
不过,也有餐企做着做着,变成了“供应商”。谷田稻香、越极米、米有理由不仅企业本身对米有大量需求,更通过对大米原产地的对接,为很多餐饮企业提供大米供应。
越极米业执行董事、隐竹品牌联合创始人王城告诉内参君,自己做日料10年,认为日本越光米更加有机健康,随后萌生了让更多人吃到好米的念头,于是采用“F2C”(工厂到消费者餐桌)模式,成为一家大米供应商。
戴小勇向内参君透露,目前除了品牌自用、零售,他们还为赤坂亭、蔡记海鲜等上海十多家餐饮企业提供大米。
|结语|
清代诗人、美食家袁枚曾说:“饭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
米饭是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食用的食材之一。餐饮品类研究专家余奕宏曾说过:中国餐饮业未来的趋势就是连锁化、规模化、集团化,品类决定了品牌的天花板和竞争力。
品类机遇,是这一代餐饮人历史性的机遇。而中国数千年餐饮文化中的各类食物,则是品类、品牌发展的最大资源库。
从品类认知、文化背景和食材广符性等多个角度来说,米饭都具备发展品类与品牌、进行大规模扩张的优势。而从消费体验角度看,一碗好米饭的重要性,不亚于店里的一道招牌菜。
· END ·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师丽丹 视觉|尚冉
><>今的餐饮消费中,消费者流行用“打卡”、“拔草”来追捧一家餐厅。喜欢新事物,对产品的厌倦速度不断加快,已经成为当下主流的餐饮消费观念。
一家餐厅想要被持续追捧,必须用“与时俱进的产品”留住顾客。
菜品该怎么创新?有哪些菜品创新的思维方式、操作方法能让餐饮老板借鉴?从颐顺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百年老字号二合馆“求新”之路上,能学到有效的破局之法。
1.招牌菜打造,随消费趋势变化
老板可以不会做菜,但要懂行业趋势
过去民以食为天,现在民以食为先。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满足基本饮食需求外,对健康、享乐也越发崇尚。
< class="pgc-img">>“这就是当下的消费大趋势,无论你是做中餐,还是快餐,餐厅想要找到招牌菜,或者维持现有招牌菜的认可度,都需要围绕着这一个核心趋势做产品的。”李志顺大师说。
然而消费趋势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困惑着无数餐饮老板。它关乎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轨迹,需要解决市场竞争与匠心精神之间的矛盾。
2.打造招牌菜讲究步骤
老板先找对方向,再渐进创新
餐饮老板认清趋势之后,打造招牌菜在操作方面分为两个阶段。
李志顺大师说:“很多餐厅找不到招牌菜,首先是因为缺少沉淀,看到什么菜火做什么菜,一直走复制抄袭的路线,永远都火不了!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品牌的整体调性来打造。”
< class="pgc-img">>而对于找到方向的餐饮老板,还需要用“渐进式创新”的思维持续做产品升级。就拿二合馆的招牌菜酸辣乌鱼蛋汤来说,在传承工艺的基础上,一直在器皿、分量、服务话术等方面持续创新,对其他餐饮品牌有着极高的学习价值。
为帮助餐饮老板解决以上的产品困局,刚刚结束“品牌季”的2018中部餐饮大讲堂,将于7月28日隆重推出产品季·第一期,特别邀请“国宝级”大师侯瑞轩关门弟子、中国著名烹饪大师、颐顺轩二合馆董事长李志顺,登台授课,围绕“产品·匠心”,告诉餐饮老板打造招牌菜的方法论。
< class="pgc-img">>据悉,2018中部餐饮大讲堂是由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食材专委会主办,一加一天然面粉、鑫苑无添加大豆油、剑鱼原汤鸡粉、李家天然小磨香油、蜀正园老匠究豆肚、和喜来山林跑养猪肉等,食材专委会六家主席、副主席单位鼎力支持打造。
>多成功的餐饮企业都有自己的“招牌菜”。比如:全聚德烤鸭、可口可乐、王老吉,都是仅靠单一的“拳头产品”就占据不俗的市场地位。
那么如何才能打造爆品,让餐厅拥有自己的“招牌菜”呢?可以参考这5个秘诀:
< class="pgc-img">>1、菜品适用范围广
“招牌菜”一定是普通人能吃的菜品。不管男女老幼,什么人都可以吃;也不管什么场景,约会、聚会、庆生等都能适用。
此外,菜品口味要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比如: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口味要偏辣一些;广东、江浙一带口味偏淡一些;而在年轻人较多的发达地区,川菜、火锅这样重口味的菜品会有更多人喜欢。
< class="pgc-img">>2、打造“味觉记忆点”
所谓的“味觉记忆点”,就是菜品与众不同的口感。从食材的选取、到酸甜苦辣的搭配,最好能让顾客吃过还想吃。每当想到这个“招牌菜”,就不禁要流口水。
< class="pgc-img">>比如:杨兴记的臭鳜鱼。老板砍掉80%的菜品,聚焦于臭鳜鱼这个单品。不仅让餐厅起死回生,将夫妻店做成连锁企业,还成了“京派徽菜”的代表。
3、“性价比”高
所谓“性价比”高,就是让顾客感到物超所值!如果菜品的性价比,超过顾客期望的1.3倍,顾客就会满意;超过2倍,就会引发市场热捧!
< class="pgc-img">>举个例子:蜜雪冰城在2019年推出了一款“摇摇奶昔”;市场同类产品售价一般为十几元,而蜜雪冰城仅售6元!许多顾客的反应是:“平价好喝,物超所值”。一时间全国卖爆,产品一度断货。
4、“上菜”速度快
“招牌菜”的订单量通常会比较大,所以要求“上菜”速度要快。否则的话,就很容易产生订单积压,进而引发顾客的不满。
一般来说,一款“招牌菜”的加工时间尽量在15分钟之内,最好能提前备餐。
5、要有自己的“壁垒”
餐厅的“招牌菜”要有自己的壁垒。这个壁垒可能是配料“秘方”,也可能是原材料供应,以防止同行模仿。
如果没有“壁垒”,“招牌菜”很快就会被人抄袭模仿;商家的“爆品”策略也就会失效。
< class="pgc-img">>总结
“招牌菜”不仅有利于口碑的传播,也可以带动其他菜品的销量。餐饮企业应该将有限的资源,聚焦于某个“爆品”招牌菜上,打造“拳头产品”去扩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