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一天不喝就想念的奶茶,真的干净卫生吗?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近日突击检查了部分奶茶店,涉及1点点、茶百道、7分甜、都可(coco)、熊姬等品牌,结果发现全部存在问题。
在奉贤区宝龙广场,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5家品牌奶茶店进行了检查,发现多家门店存在工作人员健康证不齐全、原材料管理不善等问题。
在1点点门店,执法人员发现一名从业人员未办理健康证;收纳箱内的茶叶包等原材料上没有任何标识,分装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不明;使用过的抹布与袋包装茶叶原料靠在了一起。
在茶百道门店,乳制品等半成品露天放置,没有盖子遮挡;植脂末等部分食品原料使用后未封口;员工个人已开封的薯片等食品与店内原料混放;工作人员健康证不齐全,口罩佩戴得不规范,配制饮料的过程中,佩戴者均露出了鼻子。
在7分甜门店,同样存在员工私人食品与店内原料混放、仓库内装原材料的袋子未封口等问题,该店报废的芒果等水果还被发现随意丢弃,未按规定存放和处置。
都可门店冰柜内的原材料均敞口放置、未密封,部分原料也随意放置在桌面上、未加盖,与电饭煲、电水壶等杂物做了“邻居”。
熊姬门店的管理相对疏漏更多,该店待加工的橙子等水果与百洁布堆放在一起;垃圾溢出,工作人员未及时清理垃圾桶;厨房地面潮湿脏乱、煮完的茶叶不及时清理,随意放在地上;部分原料不封口、不加盖,直接放入脏乱差的柜子、制作台。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规范问题,已提出整改意见,责令相关经营者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或整改不到位者将依法严肃查处。
业内人士指出,门店员工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在快速扩张的餐饮连锁企业尤为普遍。这些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一旦疏忽,人员就会疏于培训、管理,没有牢固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2020年2月,普陀区中山北路的“巴黎贝甜”面包店就曾因面包师不规范操作(未按要求佩戴口罩、没戴手套直接用手接触食品),存在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隐患,被网友曝光。
2020年7月,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江西省南昌市汉堡王红谷滩天虹店、铜锣湾店、王府井购物中心店员工篡改过期面包、鸡腿标签,在制作汉堡的过程中“偷工减料”,对门店内提示食品原料“已经过期”的红灯视而不见等问题。
2020年8月,85度C、桂源铺、满记甜品等品牌饮品门店被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处罚的罚单相继曝光。
津味(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老沪闵路分公司(85度C上海凌云店)擅自将3个彩虹酸奶蛋糕的制作日期“延后”了两天。
桂缘(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归昌路分公司(桂源铺上海融创精彩天地店)用过期淡奶油制作“招牌特调奶茶”。
满记甜品真如星光耀广场店(该店已于2020年5月6日注销)经营的芒果冰(现制饮料)菌落总数超标。
餐饮单位员工不规范操作的风险可能比不少人想象的要严重。
2015年,盛极一时的“郑文琪龙虾盖浇饭”正是倒在这一问题上。由于“郑文琪龙虾盖浇饭”五角场店超负荷加工、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食品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发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2017年,同样风光无限的“一笼小确幸”也倒下了。其中央厨房在未取得即食食品加工资质的情况下,超过许可核准范围加工即食食品。上述食品在中央厨房的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配送至“一笼小确幸”餐厅门店后供消费者食用,引起了食物中毒。(陈玺撼)
来源:上观新闻
日,有多名消费者发帖称,茶饮品牌1点点多款饮品价格出现上涨,部分小料价格亦出现上调。
5月2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致电1点点北京、上海、广州多家门店了解到,自5月1日起,在官方小程序和第三方外卖平台,除了纯茶类饮品和新品外,1点点在全国门店的饮品价格均统一上调了1元,除此之外,其小料奶霜的价格从3元涨至5元。
添加了奶霜的四季奶绿原本售价14元,现售价17元
这也意味着,1点点的招牌饮品“四季奶青”中杯原本售价为11元,现在售价为12元,添加了奶霜的“四季奶青”中杯原价为14元,现价为17元,最高涨幅达到3元。值得一提的是,1点点在北京、上海地区的饮品售价原本就比广州、深圳、苏州等地要贵1元,调价前,其在北京、上海的“四季奶青”中杯售价为12元,调价后则涨至13元,“红茶玛奇朵”原价为14元,调价后为15元。
添加了奶霜后“四季奶青”在上海门店的价格
针对价格上涨,1点点上海一家门店店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主要是物料升级,成本增长。1点点北京一家门店店员同样表示,主要是因为原材料升级,部分产品进行调价,如“葡萄柚绿”饮品就进行了升级,添加了西柚粒,口感会更好。1点点广州一家门店店员则告诉记者,涨价是由公司总部统一决定的。
在涨价的同时,有部分消费者质疑1点点的杯型出现改变,疑似分量做了调整。对此,多家1点点门店的店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为了配合门店近期的活动,1点点确实对门店的杯型进行了更换,杯子采用“小胖杯”,变得更矮了,也变得更胖了,但是容量保持不变,中杯依然是480毫升,大杯则是640毫升。这个杯型只是在活动期间使用,库存用完后将会再进行调整。
除了此次调价外,今年4月,1点点重新上线的饮品“芭乐奶绿”,价格也较去年有了明显的上浮。去年,广州门店一杯“芭乐奶绿”中杯价格为13元,现在售价则为18元。对此,1点点门店店员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解释称,原本芭乐奶绿中仅含有芭乐浓浆,目前除了浓浆外,还添加了鲜果,成本不一样。
1点点是台湾奶茶品牌50岚原北区代理商在大陆创立的品牌,其首家门店于2012年12月在上海开业。创立之初,1点点售卖的饮品均价低于15元,相比起人均消费在20元以上的喜茶奈雪,性价比优势明显。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17-2018年,1点点在上海、北京、青岛等地的门店都排起了长队,其因此也被称为“网红”奶茶。
不过,南都湾财社此前曾报道,2023年11月,1点点被曝多地门店关闭,在走访的过程中,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1点点的闭店率或不如外界传言的那么夸张,有部分老店至今仍有不错的销售业绩,但是在新茶饮们都在加速争抢市场之际,1点点门店的生意也明显受到了影响。窄门餐眼显示,截至4月2日,1点点在全国拥有门店2924家,门店数相比去年11月的3029家再度缩减。
在1点点之前,今年,另一家茶饮品牌蜜雪冰城也曾因为涨价引起争议。今年3月16日起,蜜雪冰城在上海部分区域的门店的饮品全线上涨了1元。当时,蜜雪冰城官方客服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调价主要是因为运营成本变化、综合市场环境作出调整等,目前是试行调整阶段。而在这之前,2023年9月,蜜雪冰城全国门店多款饮品价格已经出现上调。其中,蜜桃四季春饮品由6元上调至7元,咖啡系列的饮品均涨价1元。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上春山”相关话题不断登上微博热搜。
据统计,截至2月20日,在抖音上,话题“上春山”视频总播放量超过14亿;在B站上,有多个关于《上春山》的视频,播放量超过百万。
近日,“上春山”效应还在持续,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称1点点有“上春山”奶茶了,并晒出了照片。
然而,记者发现1点点的菜单中并没有名为“上春山”的奶茶,“上春山奶茶”实则来源于网友的在下单区的“自发定制”。
多家1点点奶茶门店都向记者证实,卖出过定制版“上春山奶茶”。
在小红书上,据网友们晒出的“配方”显示,制作一杯“上春山奶茶”的普遍步骤为:类别选择玛奇朵,基底选择茉香绿茶、抹茶等,并添加波霸、椰奶冻等配料,最后给该奶茶取名“上春山”。
话题下,不少网友们纷纷跟风打卡“开工的第一杯奶茶”。
1点点官方回应
20日,1点点官方微博发布称“这波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啦!”,并表示通过“趣开1点点”就能定制饮品,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创作出更多独家配方。
网友评论
不少网友表示1点点抓住了这波流量,开工第一杯奶茶已经安排上;也有网友指责其玩梗。
除此之外,《上春山》的长尾效应还席卷到动漫圈,《逆水寒》《剑网3》《光·遇》《蛋仔派对》等游戏玩家纷纷自制模仿秀,诞生了一台台二次元的《上春山》。
“上春山”到底是什么梗?
“上春山”的话题源于今年春晚的一个节目。
据了解,《上春山》节目本身寓意的诗词之美值得探索。巧妙化用了14首古诗词,副歌借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展现了江南好风光;主歌还原了宋代词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青天”的潇洒意境;其他桥段还出现了“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变式,酣畅淋漓之感扑面而来。
(来源:综合、红网、正观新闻、红星新闻、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