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发于“深圳泊恩临床心理专科门诊部”公众号,和中国精神卫生循证临床心理专科领军者一起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精神心理问题,纠正对精神心理问题人群所抱有的偏见,了解精神卫生常识并预防心理问题。欢迎你订阅关注!
年轻人的活力,从下午三点的奶茶开始。
一声吆喝,公司、部门群里甩出拼单链接。过个半小时左右,外卖到达的叮咚声,点亮了每个昏昏欲睡的下午。
有人不懂,奶茶、咖啡有这么好喝吗?
或许,比起一杯热量炸弹,溶在茶与咖啡之间的情绪,会让我们更加迷恋。
< class="pgc-img">>01
快乐的源头是无限快乐吗?
喝奶茶似乎对健康并无效果,为什么年轻人还是追逐着热量的步伐,即使会不断地打破自己“减肥”、“瘦身”、“控制糖摄入”的承诺;
有人说,现在的“奶茶局”已经不是单纯的聚餐了,而是社交手段:
新同事来了,老员工离职,几乎都是以一杯奶茶做故事的开头。
到了下午茶时间,一杯奶茶不仅是缓和压力,提神醒脑,也是同事之间打开话匣子的最好辅助。
下午茶时间都是快乐的,无论是奶茶还是咖啡,糖分带来的多巴胺,确实是快乐了。
那么,一杯是快乐,那么我不断地喝是不是就不断快乐呢?
理论上好像没问题,但是实际上,你喝一杯奶茶和喝两杯的时候,考虑的问题已经不一样了。
< class="pgc-img">>快乐和自由都是有规则的,在规则内的快乐找到了平衡才是你最快乐的时候。
假如你有个减肥计划,每周只能喝一杯奶茶。
周一周二你忍住了,周三有同事问你,下午三点啦喝不喝奶茶,你就会在你的“减肥计划”这个规则里纠结:
我喝了,这周就不能再喝了;我没喝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心里痒痒的。这样的情况应该不少人都面对过。
其实,喝和不喝的“快乐”程度,都是你内心下决定的。
如果获得真实的快乐,你应该跳出原有的困境,仔细地思考一切的来源。
< class="pgc-img">>02
社交?解馋?还是自律?
你为什么喝这杯奶茶?
不难发现,我们的快乐都源自自己的想法。
认知系统把控住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事风格:
如果你觉得喝奶茶不快乐,那不是奶茶的问题,更不是多巴胺的问题。
一切的问题追寻到源头,你只是认为你的快乐不是奶茶可以给的;
又或者因为你在减肥、因为你在控糖,喝奶茶就是打断了你的计划,于是你不开心了。
大家都说奶茶是快乐的,你好好问问你自己,喝这杯热量炸弹的时候,你是快乐还是有顾虑的?
< class="pgc-img">>实现真正的快乐,还是要好好看清自己的需求。
从众不是一种快乐,如果你觉得大家喜欢的东西你也喜欢,这是喜好问题;
那如果你不喜欢,也不意味着你是错的,你只是不喜欢,并不代表你不合群。
有时候背负着任务去社交,是最痛苦的。
减肥的你,控糖的你,不喜欢奶茶的你,可以大声地拒绝:不,我不喝。
这只是针对部分被迫喝奶茶的朋友的建议;
对于爱喝奶茶的朋友们,我们也要建议,控制喝奶茶的量,才是真实的愉悦。
我们想说的是,真正的快乐首先源自你的内心,其次源自快乐的规则:
适量是快乐,但是多度了就会成为痛苦。
03
不合理的认知是引发痛苦的根源
我们的认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想法。
认知(cognition)指的是,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识和看法。
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及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事物的见解等。
如小孩、青壮年和老人对“游乐园是什么地方”的看法不同,关键不在“游乐园”客观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认同成什么,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
< class="pgc-img">>当我们认为喝奶茶是享受,就可以获得“享受”的快乐;
当我们认为喝奶茶是打破减肥规则的坏事,喝奶茶就会变得痛苦;
当我们把喝奶茶当做社交行为,那么,奶茶的味道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心理咨询上有一套认知行为疗法,想了解更多可以添加本文最下的二维码,与助理询问。
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
也就是让来访者能够在日常生活种胜任,而不会由于过度的情绪、思维困扰造成问题。
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强迫症、愤怒管理、冲动控制等这些类型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是认知行为的主场。
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辨别出不健康的、负性的信念与行为,然后植入健康积极的思维模式。
该疗法在神经症方面有漫长的研究传统和扎实的实证基础,并且相比其他心理疗法,具有见效快、费用低的巨大优势。
对症下药,对源解决痛苦。
在其他许多心理问题和障碍方面(如失眠、饮食障碍、创伤应激后遗等),认知疗法也能够有相当程度的运用;
而且,认知疗法拥有较其他疗法更为强大的实证基础,如创伤应激和暴食的认知行为治疗还应用非常广。
< class="pgc-img">>若你需要更多关于认知行为疗法的了解,或者是对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困惑,可以在后台留言给我们,或者添加本文最下面的二维码,对助理进行咨询。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点个“在看”,让更多人得到帮助和学习!
来源:深圳泊恩临床心理专科门诊部@泊恩心理
有 20 多天,就要和 2020 年"分手"了!
回望这一年,每段记忆都勾连着动人心弦的故事。
央视新闻推出特别策划《2020,幸好有你》。
带你回顾这段乘风破浪的时光,愿一切过往都成为重新出发的力量。
回顾 2020 年,令人措手不及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发生。
疫情与汛情裹挟,电影撤档、商场关门、学校停课,有人遭遇待业降薪,有人在考试季、毕业季、就业季之中举步维艰 ……
有人说,"一定是特别光明的结果,才配得上这么出其不意的开局"。
我们相信纵使生活不易,但希望永在。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候,迎来的是更加从容、坚定、勇敢、自信的自己 ……
【过年?过关!】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本平静的生活。
1 月 23 日,武汉全市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1 月 24 日除夕夜,看着春晚史上首次无彩排的节目,即便是在团圆时刻,人们的担心大过开心。
为了避免传染,所有人度过了史上最宅的春节。
人类在面对灾难时是如此渺小,殊不知,每个人心中都憋着一股劲——这个年要过,这个关更要闯,而且绝不能输。
于是,42000 多名医护人员陆续抵鄂,自愿奔赴"战场"。他们离开年幼的孩子、新婚的伴侣、病榻上的至亲。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品,他们的脸上布满勒痕,手上长满红疹。
于是,数千名工人,不计报酬,不分昼夜,赶赴武汉建设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千万"云监工" 24 小时在线,时刻在为这座"生病"的城市加油打气。
于是,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奔波在路上的外卖小哥、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穿梭在大街小巷做防疫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主动捐献血浆的康复患者,自觉宅家的我们都加入到这场战"疫"之中 ……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是一个国家千难万险的跋涉,也是亿万人拼尽全力的坚守。
武汉解封、重症出院、英雄凯旋 …… 每一个好消息的传来,都离不来你的助力。
【乘风破浪?乘风破浪!】
疫情尚未结束,今年夏天,洪涝灾害先后造成超 20 省区市五千多万人受灾。
广西、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 强降雨来袭,多地告急。
滚滚洪流之中,"三百亩田,淹得一棵庄稼没有,一棵都没有",江西鄱阳县的村民面对镜头难掩伤心;"将近 3000 吨茶叶,全部都泡掉了",安徽歙县一位茶企的负责人失声痛哭 ……
但,别怕,有他们在!
成千上万名解放军、武警、消防员、警察、基层工作人员转移安置人口,抢排内涝积水。
▼ 连续点击
广场舞阿姨、刚结束高考的学生、附近居住的村民抄起了铁锹,扛起了沙袋。
爱心人士默默放下一箱箱奶茶、绿豆汤、方便面,而后匆匆离开。
当洪水退去,受灾群众在安置点逐渐恢复平静的生活。
老李夫妇看着从洪水中"抢"出来的合影相视一笑,"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余阿姨找来音箱,跳起了广场舞,"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心情要放好一点 …… "
纵使"一无所有",也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风浪面前,每个为美好生活而坚持前行的人,都是英雄。
【全力以"复"?全力以赴!】
2020,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太难了!
一场风暴,打乱了前进的节奏;很多意外,让我们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然而,面对生活的种种不易,有人心生抱怨,有人自暴自弃,而更多的人选择咬着牙,忍住痛,"扛"过去。
复课待定,父母忙于卤菜店的生意无法照顾自己,今年 7 岁的柯恩雅就在案板下写作业、上网课。
"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成为疫情之下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真实写照。
高考延期,压力、恐慌、焦虑没有成为这一届考生放弃的借口。
家中没有网就去屋顶"蹭网"上课,无法到校复习就自学备考,突遇暴雨就坐船、坐铲车,甚至游泳去考场 …… 这场因疫情推迟的高考,必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不平凡的注脚。
工厂停产,在东莞打工 17 年的吴桂春无奈之下决定返乡。
临行前,他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册上写下"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因为,他相信纵使生活再难,在书中定能找到快乐、看到希望。
店面倒闭,没赚到钱,还亏了 40 万元的火锅店老板没有就此低迷。
他带上吉他,到路边卖起了鸡脚,"失败后不要就地躺着去怀念,收拾好心情我们继续向前"。
又到岁末年终,回望 2020,那些"至暗时刻"已被你的奋斗、坚强与不服输照亮,它们将铸成人生的路牌,经得起一生回眸。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央视新闻
有20多天,就要和2020年“分手”了!
回望这一年,每段记忆都勾连着动人心弦的故事。
央视新闻推出特别策划《2020,幸好有你》。
带你回顾这段乘风破浪的时光,愿一切过往都成为重新出发的力量。
回顾2020年,令人措手不及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发生。
疫情与汛情裹挟,电影撤档、商场关门、学校停课,有人遭遇待业降薪,有人在考试季、毕业季、就业季之中举步维艰……
回顾2020年,令人措手不及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发生。
疫情与汛情裹挟,电影撤档、商场关门、学校停课,有人遭遇待业降薪,有人在考试季、毕业季、就业季之中举步维艰……
有人说,“一定是特别光明的结果,才配得上这么出其不意的开局”。
我们相信纵使生活不易,但希望永在。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候,迎来的是更加从容、坚定、勇敢、自信的自己……
【过年?过关!】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本平静的生活。
1月23日,武汉全市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1月24日除夕夜,看着春晚史上首次无彩排的节目,即便是在团圆时刻,人们的担心大过开心。
为了避免传染,所有人度过了史上最宅的春节。
人类在面对灾难时是如此渺小,殊不知,每个人心中都憋着一股劲——这个年要过,这个关更要闯,而且绝不能输。
于是,42000多名医护人员陆续抵鄂,自愿奔赴“战场”。他们离开年幼的孩子、新婚的伴侣、病榻上的至亲。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品,他们的脸上布满勒痕,手上长满红疹。
于是,数千名工人,不计报酬,不分昼夜,赶赴武汉建设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千万“云监工”24小时在线,时刻在为这座“生病”的城市加油打气。
于是,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奔波在路上的外卖小哥、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穿梭在大街小巷做防疫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主动捐献血浆的康复患者,自觉宅家的我们都加入到这场战“疫”之中……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是一个国家千难万险的跋涉,也是亿万人拼尽全力的坚守。
武汉解封、重症出院、英雄凯旋……每一个好消息的传来,都离不来你的助力。
【乘风破浪?乘风破浪!】
疫情尚未结束,今年夏天,洪涝灾害先后造成超20省区市五千多万人受灾。
广西、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强降雨来袭,多地告急。
滚滚洪流之中,“三百亩田,淹得一棵庄稼没有,一棵都没有”,江西鄱阳县的村民面对镜头难掩伤心;“将近3000吨茶叶,全部都泡掉了”,安徽歙县一位茶企的负责人失声痛哭……
但,别怕,有他们在!
成千上万名解放军、武警、消防员、警察、基层工作人员转移安置人口,抢排内涝积水。
广场舞阿姨、刚结束高考的学生、附近居住的村民抄起了铁锹,扛起了沙袋。
爱心人士默默放下一箱箱奶茶、绿豆汤、方便面,而后匆匆离开。
当洪水退去,受灾群众在安置点逐渐恢复平静的生活。
老李夫妇看着从洪水中“抢”出来的合影相视一笑,“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余阿姨找来音箱,跳起了广场舞,“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心情要放好一点……”
纵使“一无所有”,也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风浪面前,每个为美好生活而坚持前行的人,都是英雄。
【全力以“复”?全力以赴!】
2020,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太难了!
一场风暴,打乱了前进的节奏;很多意外,让我们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然而,面对生活的种种不易,有人心生抱怨,有人自暴自弃,而更多的人选择咬着牙,忍住痛,“扛”过去。
复课待定,父母忙于卤菜店的生意无法照顾自己,今年7岁的柯恩雅就在案板下写作业、上网课。
“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成为疫情之下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真实写照。
高考延期,压力、恐慌、焦虑没有成为这一届考生放弃的借口。
家中没有网就去屋顶“蹭网”上课,无法到校复习就自学备考,突遇暴雨就坐船、坐铲车,甚至游泳去考场……这场因疫情推迟的高考,必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不平凡的注脚。
工厂停产,在东莞打工17年的吴桂春无奈之下决定返乡。
临行前,他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册上写下“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因为,他相信纵使生活再难,在书中定能找到快乐、看到希望。
店面倒闭,没赚到钱,还亏了40万元的火锅店老板没有就此低迷。
他带上吉他,到路边卖起了鸡脚,“失败后不要就地躺着去怀念,收拾好心情我们继续向前”。
又到岁末年终,回望2020,那些“至暗时刻”已被你的奋斗、坚强与不服输照亮,它们将铸成人生的路牌,经得起一生回眸。
监制/李浙 主编/王烁
编辑/马玮璐 校对/高少卓
图文来源/央视新闻综合楚天都市报、央广军事、南方都市报、安徽网、封面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