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餐饮面孔】 —— 九龙冰室创始人黄小舟
黄小舟和丈夫何生,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文化感染,他们热衷时尚、喜爱美食。也用热爱的事情开启了创业的大门,从风靡一时的电子产品跨界到餐饮,他们做过奶茶、酸辣粉、烧烤、主题餐厅,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聚焦冰室,九龙冰室由此而来。
作为九龙冰室的创始人,黄小舟有着“冰室王后”的大格局,她希望以后九龙冰室不仅仅是一个餐饮品牌,还应该思索如何赋予品牌更好的价值,打造属于九龙冰室的辉煌时代。
近期,娱乐圈内刮起一阵姐姐风,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大火,宁静、张雨绮、万茜等30位姐姐们能歌、擅舞、敢怼、敢撕、又帅又酷又飒,以及打破原有人设,不断突破自我,圈粉无数。
但这档节目吸引人之处,应该是不仅仅是唱歌跳舞和颜值,更重要的是姐姐们的人生价值观、和独立有趣的灵魂。
餐饮圈的姐姐们,也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她们独立、果敢、勤劳、真实,敢于创新。只是作为餐饮人,她们身上有一种职业的责任和担当——守一种精神,做一个“匠人”。
今天的嘉宾是九龙冰室创始人——黄小舟,一起来听听她在餐饮圈内乘风破浪的故事吧。
01 成为老师的责任感
湛江,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那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集民俗老街、公园、湿地、岛屿等为一体,往南是海南,往东可以遥望香港。记忆中,那里有白沙滩、大海、海鸥、渔船和走海的人,水天一色,相互映衬,就像一幅色彩斑澜的油画,让人流连忘返。
黄小舟是海边长大的孩子,那里远离汽笛的喧闹,取而代之的是清凉的海风、咸润的空气。大海时而平静让人心情放松,时而狂风大浪又让人内心澎湃,她从小虽未见过世间百态,但可以说是见惯了大风大浪,性格活泼开朗、心胸也如大海般广阔。
她是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是班长,在学习上不用父母操心。读书、考试、补习班,自己一个人也能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仅如此,德智体美齐头并进,一直到大学她都担任文娱部部长,从小热爱表演和舞蹈,而且先天体态有优势,尤其擅长典雅的民族舞。在她身上,你能看到处女座追求完美的个性,也能看到优秀是一种习惯。
黄小舟身上的正直与干练,从孩童时期就得以体现。
母亲身上有南方人的特性、吃苦肯干、愿意照顾别人;父亲也有着传统一辈人的任劳任怨,工作负责任,而且为人正直、有担当。
从小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黄小舟有种天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求学过程中,她深刻意识到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激励、唤醒、启迪学生的自我成长意识。长大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被埋在她心中,但她想做的不仅是一名师者,更是一名爱心、美德、信念的播种者。
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师范类的旅游管理,按照童年的理想,不出意外,毕业后她会成为一名老师。
但是随着阅历的增长,大学的实习生涯让她的想法发生了一些改变。专业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所以去过酒店实习,因为想要成为一名老师,也去过学校实习。接触过后,她反问自己:“这些真的是自己以后要从事一生的职业吗?”结果不得而知。
说起创业初试水,是她还在上大学的时候,丈夫提出来想要创业,她也有尝试的兴趣,就支持丈夫一起创业。
对于一个从小就有主见的人,她也更愿意做自己能掌控的事情。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赋予在一份事业上,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创业成为打开她新世界的门。
02 电子产品初创业
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你能做的,别人也能做,最终你能在聪明人中赢,只是因为你比别人更加有韧性。
2000年,移动通信还未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购买手机的渠道远不如现在发展,追逐时尚的年轻人以买到新款手机为自豪,夫妻二人看中了这一商机。
2002年在广州开了一家门店,那时卖手机最重要的是拿到货源,丈夫负责打通渠道,谈货源,黄小舟就负责销售。手机店凭借最新货源、产品性价比高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不到一年时间,开了第二家门店。
四五年后,他们从最初的一家小柜台店,开成了连锁店,最高峰时期有30多家门店。在拓展新店时,跟各个商场打交道,了解商场模式的同时也积累了商铺资源。
天生就是吃货广东湛江人,他们热爱美食。做生意期间,黄小舟会经常会出入各地,尤其是香港和澳门,个人对港式茶餐厅情有独钟。那时候虽然没有萌生做餐饮的想法,但也关注到了餐饮行业。
< class="pgc-img">一杯奶茶,一份炒蛋、一碗通粉
>夫妻二人“爱吃”的爱好相互影响,并不断升温,在尝遍各地美味后,他们就更想要拥有一家融入自己想法的餐饮店。黄小舟本人很喜欢喝奶茶,对奶茶有一些独特的心得和体会,于是就自创奶茶品牌,很快开业了。
起初设想的是雪糕奶茶店,设计是甜美风格。在那个没有微信的年代,生意都是靠顾客口碑相传,产品味道为王,开业没过多久就成为当地一家必打卡的店铺。经营了2、3年之后,黄小舟还是选择了关闭店铺。
在复盘这家奶茶店的时候,黄小舟说那时候就意识到,开一家店不仅仅是让它营业,更重要的是赋予它能量,产品需要不断研发、宣传也要跟得上,自己一边做手机生意,一边兼顾奶茶店,精力不够。
在同时期,她还尝试了诸多餐饮品类创业,酸辣粉、烧烤、主题餐厅、茶餐厅等,都因她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该品类创业中,做不到极致,最终都关店歇业了。
作为追求完美的处女座,黄小舟认为:既然无法做到极致,那就暂时不做了。
为什么在黄小舟的多次餐饮创业中,只有冰室发展至今,而且越做越火?有时候不得不说时机还是蛮重要的,除此之外,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冰室情缘。
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影响,黄小舟对冰室和茶餐厅情有独钟,她喜欢港式茶餐厅享受下午茶的那种惬意感,一杯奶茶、一份西多士,一点炒蛋和一碗通粉,享受属于自己的下午茶时光。
带着这份热爱,2013年第一家冰室开业了。
03 九龙冰室爆红
香港冰室以其怀旧的氛围,常常成为许多香港电影常用的取景地,去没去过冰室的人,脱口都能说出“九龙冰室”这样的香港符号,同名电影《九龙冰室》也曾名噪一时。
并没有看过《九龙冰室》电影的黄小舟,在给冰室起名的时候,却巧合的用了“九龙冰室”这四个字。
为何取名九龙冰室?黄小舟说:“当时的定位是做一个港风、怀旧风格的冰室;香港分为香港半岛和九龙半岛,九龙半岛比较接地气,物价低、更有市井气息,这两者好符合我对冰室的想法,既满足场景又符合大众日常需求。”
但是第一家冰室并没有迎来开门红,起初生意一般,不温不火。这也是因为黄小舟心思那时更多在手机生意上,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家冰室。
< class="pgc-img">九龙冰室港风复古的装修
>后来随着手机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的发展,以及苹果进入市场后,垄断了一大批消费者,整个手机行业开始萎靡,利润空间变小,生意越来越难做。黄小舟在想如果手机生意真做不下去了,该怎么办呢?
上帝关了一扇门,就会开了一扇窗。冰室迎来生意的突然火爆。
广州的冰室历史悠久,主要供应奶茶、咖啡、汽水、果汁、雪糕、三明治,西多士等餐点,不具备正餐属性。九龙冰室刚好主打新概念,区别于传统冰室,结合当地特色,而且做到大众化、接地气。
黄小舟背水一战,思索如何把九龙冰室做到极致,摸索出属于九龙冰室的差异化经营。
九龙冰室在传统茶餐厅口味上做了一些创新,口味融合粤、港饮食特色;相对于茶餐厅而言,形式更加简单,菜单结构没那么复杂,更贴合现代人追求快捷、方便的生活方式;环境上保留了冰室风味和用餐氛围,又添加现在年轻的霓虹元素。
正因为之前有一连串的失败餐饮经验,加上多年手机生意的商业模式的积累,在不断探索中,茶餐厅盈利模式慢慢打开,熟客越来越多,在某一天餐厅突然排起长队,生意爆红。
这也让她明白,尘埃落定前,请别放弃任何努力。
八月底出生的处女座,上升狮子座,有处女座的细节控,也具有狮子的豪放和干脆。也是这样的经历,让黄小舟坚定了从手机行业调整到餐饮行业,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到餐饮。
04 打造有使命感的品牌
寻找热土,任其生长。
2013年第一家九龙冰室在天娱广场火爆之后,同年正佳广场开了第二家店,隔了一年,第三家开业了。
三家商场里的门店都是排队状态,在还没有准备做加盟连锁之际,就有顾客找到黄小舟夫妇,询问是否可以加盟一家九龙冰室。2014年,第一家九龙冰室的加盟店在意料之外开业了,直到目前依然在盈利中。
2017年九龙冰室进入北京市场,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风险。茶餐厅进入北方是否能依然能受到顾客喜欢?黄小舟心里也没谱,但她认为:“有时候机遇摆在眼前,留给思考的时间不多,而且任何生意都不是百分之百赚钱。”
三里屯的租金高,北京气候不如广州温和,而且给到的店铺是三层的露天户外店……虽然各种困难摆在面前,但是既然机会来了,她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选择迎头而上,拼一把试试看。
黄小舟如同金刚石划玻璃,没有锋刃,只靠自身的韧性,便划开了一个世界。
开业后生意出乎意料的火爆,当天最高14次翻台,九龙冰室也由此插旗北京三里屯商圈。
< class="pgc-img">北京三里屯店开业,左二是丈夫何生,左三是黄小舟
>“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选择逃避,永远直面,将它踩碎。”这正是黄小舟身上的鲜明特性。在不断的攀登中,黄小舟找也到了想要终其一生的事业,九龙冰室正是她心中的热土,她也愿意为此付出精力和热忱。
所以,她劝诫一些想要创业的小白:“如果只是想要开一家店,赚一笔钱,但是对于要做的行业没有热爱,或者在那里也找不到成就感和自豪感,是很难把这个事业做好,需要三思而后行。”
九龙冰室是香港文化对黄小舟夫妇影响的产物,正如黄小舟比较敬佩的明星刘德华曾说过:“学到就要教人,赚到就要给人。”
在工作中,黄小舟也愿意跟员工毫无保留的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对工作要求严格的同时,她也会细致入微的向员工讲解工作中走过的弯路,避免大家重蹈她的覆辙。但她又像大家的亲姐姐一样,教人为人处事,先做人后做事。
从第一家店到现在,黄小舟身边的老员工依然伴随左右,曾经因为一些原因离开的人,也还会想要回来跟着这位大姐姐一起工作,因为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被她的热忱和坚韧所感染,不断学习成长,变得更优秀。
不断打磨九龙冰室的过程中,让黄小舟逐渐发现,在可食性之外,冰室还有一种记录时代的功能。这也让她的热爱中,多了一份责任,她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来记录时代。
就她个人而言,更希望把九龙冰室做成可以陪伴大家一起成长的品牌,让消费者一想到炒蛋和奶茶,就会来到九龙冰室茶餐厅。
若有担当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让我们共见证属于九龙冰室的时代!
采访 | 李洁
文 | 李洁
编辑 | 李洁
本文版权归 [餐饮面孔] 所有,欲转载请联系平台获得授权
生活中到处可见餐饮行业的身影,随着现在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朋友在吃这一方面都是十分讲究与享受的。在空闲时间,他们都会用美食来慰劳自己,因此餐饮行业是十分有前途的一个行业。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通过加盟的方式进入餐饮行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餐厅加盟品牌排行榜,看看他们是如何起名且名字有什么样的特色,最后还有餐厅名字推荐大全,不容错过。
一.餐厅加盟品牌排行榜
餐饮连锁品牌排行榜是根据品牌知名度,口碑,好评数,点赞数,投票数等多个数据综合得出,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名字有何特色。
1.贝克汉堡
贝壳汉堡的模式颠覆了西式快餐店的传统模式,以更平价的成本,让普通老百姓能够得以加盟,其中国人自己的品牌、独特工艺、口味多样、价格便宜的优势,使得许多朋友纷纷加盟。看到餐厅名字就会想到贝克汉姆,名字和贝克汉姆仅差一个字,但贝克汉堡名字过于洋气且味道不行,在早期一直被大众嘲笑,然而如今贝克汉堡在10年内开了全国近3000家分店。
2.一点点奶茶
一点点奶茶连锁品牌创立于1994年,一点点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得到消费者的万千青睐,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一点点奶茶立志在中国开设5000家奶茶分店,愿景为立足中国,遍及世界。一点点原本叫做50岚,后改名为一点点,用意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3.正新鸡排
正新鸡排成立于2006年,凭借风味独特的饮食与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得到各地消费者的而广泛好评,也有很多看到其前景广阔的朋友纷纷加盟。在18年正新鸡排便在全国有13000家门店,正新名字简单好记,便于传播。
4.勾魂凉皮
勾魂凉皮是陕西传统风味快餐优秀品牌,一直以“让天下人吃到最地道正宗的陕西特色美食”为服务宗旨。勾魂凉皮看了这个名字,便能感受到凉皮的“勾魂”,能够让消费者联想到凉皮的美味。
5.蛙侦探
蛙侦探突破创新,自成一家,既继承了中华美食文化的精髓,也能够带领餐饮业全新时尚潮流,他们的品牌定位是“最Hi皮的牛蛙馆”,好吃、好玩、有趣。蛙侦探这个名字将餐厅拟人化,变得生动形象,使消费者对餐厅引起兴趣。
二.餐厅名字大全
睿润餐厅欣飘餐厅岩中餐厅
凝荷餐厅瑶春餐厅伦道餐厅
梦紫餐厅腾宏餐厅旺融餐厅
问丝餐厅天沛餐厅梦菲餐厅
丹静餐厅亚信餐厅笑效餐厅
雅柏餐厅会菁餐厅柳沛餐厅
若菱餐厅江超餐厅巧听餐厅
发唯餐厅帆皑餐厅伊亚餐厅
平安餐厅之瑶餐厅绿盼餐厅
嘉达餐厅朦猛餐厅灯登餐厅
敬震餐厅绮兰餐厅湘会餐厅
灵书餐厅夏凌餐厅旭旺餐厅
旋盼餐厅映真餐厅幼萱餐厅
雅格餐厅烟半餐厅梅涵餐厅
丹蓉餐厅宛凝餐厅蔼霭餐厅
姣婉餐厅沫陌餐厅蓉海餐厅
瑶慕餐厅谷山餐厅凡蕾餐厅
凌雪餐厅透凸餐厅冬云餐厅
秋翠餐厅沃希餐厅娜静餐厅
安蕾餐厅壬荏餐厅丝曼餐厅
香卉餐厅俚理餐厅尼迈餐厅
岛祷餐厅荷代餐厅安绮餐厅
蕾映餐厅真晓餐厅觅珍餐厅
凌春餐厅悦昭餐厅誉际餐厅
恨天餐厅玉平餐厅藏操餐厅
琴雨餐厅夏梦餐厅拓台餐厅
夜玉餐厅瑶恨餐厅幼丝餐厅
霜碧餐厅稍社餐厅彤傲餐厅
园艺餐厅锐菲餐厅越岚餐厅
尔白餐厅燕霖餐厅森杉餐厅
春惜餐厅琴谷餐厅琴谷餐厅
若蕊餐厅太肽餐厅烟怜餐厅
菱代餐厅恩发餐厅梁量餐厅
芙盼餐厅卢钽餐厅莞管餐厅
友易餐厅衡弘餐厅忍任餐厅
< class="pgc-img">>饮巨头九毛九最近有了新动作,开了一家名叫“太二前传”的新店。
虽带着“太二”两个字,太二前传卖的却不是酸菜鱼,而是川菜。开店没几天,已经有不少顾客前去打卡,大众点评显示的人均消费超过160元,是九毛九目前客单价最高的门店。
在外界看来,这是九毛九进军高端餐饮市场的一次尝试。九毛九也承认了这一点,即太二前传让太二的整个品牌更加多元,同时弥补多人以及高端商务就餐场景。
九毛九现有“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鱼”“2颗鸡蛋煎饼”“怂”“那未大叔是大厨”五个不同细分领域的品牌,其中太二酸菜鱼贡献了7成的营收。至于新店太二前传,似乎是九毛九为了提振去年的业绩,推出的试验品。
九毛九方面透露,太二前传的开店其实很早就开始筹备,从菜单研发写下第一个菜名,到现在近30道菜,打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今年6月份开张。
九毛九最初做西北菜,在这条赛道上,走在它前头的是西贝莜面村,九毛九只能排第二。而专注酸菜鱼这个市场,九毛九创办了太二,精简SKU缩小门店,趁着品类红利,坐上了行业第一的位置。
采取多品牌战略,创造新的增长点,这种玩法已是常规操作。而成熟的供应链,支撑起餐饮巨头们的想象力。例如海底捞从前年开始,就创立了至少7个子品牌,在全国各地铺开,走的是平价路线。
从原先细分的酸菜鱼市场,切入更大的川菜赛道,从大单品迈向多爆品体系,这背后也透露出,九毛九想要缓解来自市场和品牌定位的焦虑。
前传做川菜
沿用太二酸菜鱼的名号,品牌形象高度重合,太二前传究竟是不是“太二”的2.0版本?
宣称不再卖酸菜鱼的太二前传,定位是高端精品川菜主题店,从菜单到门店都有不小改变。
菜单上,主打菜换成了沸腾水煮鱼、鲍鱼海参毛血旺、鲜鲍鱼回锅肉三道美食,单价均在百元以上。其中水煮鱼售价268元,使用了品质感更高的桂花鱼,超过太二酸菜鱼土豪份鲈鱼。
其余大部分菜品遵循川菜的精髓,同时融入一些甜品小吃,如芝士番薯、黄油啤酒、柠檬茶等,正统川菜与年轻化菜品的比例大概在8:2。
从头到脚进行升级,加上开到租金更贵的商场,抬高价格也十分明显。从顾客晒图来看,到太二前传吃一顿饭,花费几乎是之前的两倍。
九毛九这番动作,目的是想改变过去定位大众、平价的中端市场,向高端餐饮进军。
原先九毛九选择酸菜鱼作为主打菜,是因为在中式正餐里,酸菜鱼的大众接受度高,也容易做出爆品。酸菜鱼的特点是鱼肉鲜嫩,酸菜爽口,加上汤汁带来酸辣的味觉体验,具备成瘾性,在全国推广上几乎没什么难度。
另外从生产流程来看,这道菜也易于标准化。酸菜鱼的核心在于肉、酸菜和调料三样材料。企业从上游供应商采购鲈鱼,在冷链配送上保证时效。所有食材加工成半成品运到餐厅,简单烹饪即可上菜。既减少后厨负担,也提高了出餐效率。
不过定位大众的酸菜鱼,溢价空间却很有限。酸菜鱼属于经济实惠的产品,卖不了太贵,原料成本方面,最关键的食材淡水鱼,市场价每斤不到10元。美团数据显示,目前酸菜鱼的人均消费价格区间,主要还是集中在45元及以下。
再来看看这几年酸菜鱼市场发生的变化。九毛九最初在2015年推出太二酸菜鱼,作为正餐面向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顾客,客单价是70-90元,已经不低。背后的酸菜鱼市场正处于爆发期,2019年全国已经突破3.5万家。
同时可以看到,酸菜鱼逐渐向快餐化、小份制转型,价格更加实惠。背后是鱼你在一起、严厨酸菜鱼、九锅一堂、渝是乎等品牌的奋力追赶。
其中鱼你在一起的客单价为35到40元,比太二更低。在开店速度上,鱼你在一起采用了加盟形式,已经突破1000家。而太二酸菜鱼为直营模式,目前仅有233家门店。
突飞猛进的对手正在抢占市场,而处于一条狭小且成熟的赛道,九毛九开始瞄向川菜这个大赛道,寻找品类升级的机遇。
毋庸置疑,川菜的市场确实比酸菜鱼更大,是仅次于火锅的第二大类别。川菜的特点是麻、香、辣,大众认知度高。另外川菜的核心在于调料,使用半成品菜也降低了烹饪难度。
在九毛九看来,尽管火锅、酸菜鱼、串串风靡全国,在国内却很难找到川菜中餐的优质品牌,川菜也被广泛贴上“麻辣”的刻板标签。问题在于如何让年轻群体,真正喜欢上正统川菜。
说起来,太二原先主打的酸菜鱼,本身就是一道川菜,如今要重做一遍正宗川菜,并没有太大的惊喜。不过优势在于,通过前者积累的资源、营销体系和消费人群,降低试错成本。
能否复制太二
在九毛九旗下所有品牌中,太二无疑是表现最出色的一个。
九毛九的创始人管毅宏,在1995年来到海南开出第一家面馆。管毅宏是山西人,卖的是便宜又地道的西北菜,招牌手工面从海南卖到广州,生意很火爆。
不过九毛九不满足于家庭和聚餐的消费人群,在2010年升级了商业模式,向快时尚的连锁模式转型,也把门店开进购物中心。这种方式吸引了更多年轻顾客,但也抬高了租金成本,尤其是走大店模式。
当九毛九的生意遇到瓶颈时,管毅宏发现了新的商机,就是把大众喜爱的酸菜鱼做成单品,于是太二酸菜鱼就诞生了,门店面积也缩减至200-300平方米。
说来太二的经营模式很有意思,去过太二餐厅的顾客,或许对它的菜单和服务留有印象。首先它的菜单极为精简,主打的酸菜鱼只有三种规格可选,价格从128-258元,只做一种辣度。加上凉菜、小吃、饮料等,SKU不超过30个,实属稀少。
其次是一桌不超过4个人就餐,不拼桌不加位,还不做外卖。种种奇葩规定,反倒让它成为一家网红餐厅,吸引了80后和90后的年轻消费者。
而把重心放到年轻消费群体,九毛九在太二之后推出的品牌,包括“怂”火锅和“2颗鸡蛋煎饼”,也都一贯采用漫画风和时尚设计,仿佛把网红两个字刻进了DNA。
特色经营理念之外,能够看出太二想靠大单品体系制胜的策略。招牌菜只有酸菜鱼,产品做精不做多,砍掉复杂的出餐流程。门店提供自助式服务,顾客无论是泡茶、添饭都是自己完成,服务员很少干预,平均一天最多可以翻5次台。
高效运转背后,太二的核心竞争力还包括供应链能力,从上游保证货源和品控。
九毛九一直选用加州鲈鱼和自腌酸菜,保证菜品的口味和品质。招股书里披露,九毛九仅从广东佛山采购鲈鱼。「南方日报」报道的“鲈鱼大王”何氏水产,把广东活鱼卖到全国50多个城市,其中包括太二酸菜鱼、盒马鲜生、永旺等餐饮和零售商。
采购的下一环节是加工。九毛九目前有三个中央厨房,分别位于海南、广东和湖北,直营门店均采用中央厨房配送,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地区。
像太二前传选择在广州开出首店,也是因为靠近总部所在地,有助于产品的品控。
中央厨房制作标准化产品,门店直接售卖,就是一个去厨师化的过程,直接效果就是降低成本、缩短出餐时间。像预制菜能够进入许多To B的餐饮服务商,广泛应用到外卖模式,同样是这个道理。
太二之所以受到“偏爱”,还是因为它的表现足够争气。在所有品牌中,太二是最赚钱的。无论是翻台率、营业额还是门店规模,都远远把其他品牌甩在身后。
太二的扩店计划也最迅猛,过去一年新开100多家门店,目前已有280家,翻台率达到3.8,是九毛九的两倍。这个也数字超过了海底捞,后者在去年的翻台率是3.5。
从财报来看,太二扛住了主品牌阵线收缩、其他子品牌盈利微弱的压力。2020年,太二贡献了19.6亿元的营收,占比由上年的47.5%提升到72.3%,客单价从75元提升到79元。
至于新推出的太二前传,九毛九透露,其供应商和太二属于同一体系。不过太二前传没有用鲈鱼,选用的是桂花鱼,整体还是围绕产品和体验做提升,走年轻化路线。
餐饮巨头采用多品牌、跨品类的打法,已经屡见不鲜。海底捞也孵化了众多子品牌,有主打面食的十八汆、捞派有面儿、佰麸私房面,还有销售川式盖饭的饭饭林、陕西特色美食的秦小贤等,价位普遍在10-20元。海底捞瞄向这类快餐面食,打的是价格战。
和海底捞不同的是,呷哺呷哺、九毛九推出的新品牌,则是在门店升级中获得溢价空间,进入高速成长期。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呷哺呷哺推出的凑凑火锅。从业绩、开店速度,以及顾客反馈各方面来看,凑凑都远高于呷哺呷哺,因此成为营收主力,和太二如出一辙。
不过要满足消费者的胃,没有这么简单。在一些消费者来看,太二酸菜鱼算是“普通的好吃”。变得高级的太二前传,同样有顾客评价“不值得”。
至于能否复制太二的成功经验,九毛九认为是可以的,但过程相对困难。不仅要找到另一个类似酸菜鱼的好赛道,还得长时间不计回报的打磨运营、品牌、供应链上的细节,也不是每家餐饮企业都有这样的耐心。
抛开外界认为的业绩压力,能否创造一个成功的品牌,根本上来自对市场的洞察。要说餐饮巨头们最近一年的发展,海底捞、呷哺呷哺、九毛九等都在加速扩张,策略也越发清晰。
一是品牌定位发生改变,走向下沉或者高端市场,覆盖更多人群。其次是加速零售化,推出自热食品、预制菜等产品,补充到家消费场景。
餐饮品牌们的突破也基本围绕前后端的革新。首先对前端门店,从菜品、服务、空间设计,乃至一些服务细节,让消费者直接感知品牌价值。
再者就是加大对后端供应链的投入,通过集中采购稳定产品质量,同时降低原料和人力成本。一些把传统小吃重做一遍的新品牌,从供应链建设到数字化运营进行升级,也走向万店规模。
说到底,未来餐饮品牌的竞争,核心还是在于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