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秋
你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了吗?
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这个说法背后
有这样一个故事
2020年9月
四川达州一位女孩
坐在楼顶天台护栏外欲轻生
救援人员用
请你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打动了她
女孩因此获救
由此这句话
也有了关心和体贴的意味
北京的秋天
是最美的时节
老舍称其为“天堂”
郁达夫年年忆起
陶然亭芦花和钓鱼台柳影
带上我们用“秋色”做的奶茶
一起去看看
一年之中最美的北京!
出发!
请旋转手机
展开一段秋日旅程
秋天拉开帷幕
你最爱的景色在哪里呢?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今日立秋,送上我们为您特调的第一杯“奶茶”)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 记者 钱绯璠 实习记者 李俊瑶
流程编辑:u027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有奶茶?有可乐;没有可乐?有北冰洋;没有北冰洋?那就不知道喝什么了?
早年间,没有这些糖精色素勾兑的乱七八糟的饮料,逛街的人喝什么呀?偶尔在一本杂书中看到的记载,挺有意思,我也就随手记了下来。
过去的西单商场往北,还有个临时商场,解放以后拆除了。哪来的呢,是西单商场早年间着过一场大火,被夷为平地。火后就搭了个临时商场,方便人们做买卖。后来,虽然西单商场重建了,可是这个临时商场也保留了下来,名字还叫临时商场。
今天说的就是在这个临时商场西门,有一户买卖有点意思。他呢,也没有字号,老板的身后,有个玻璃框,里面白纸黑字,写着五个字:河间王宝山。慢慢的这也就成了他的字号。
那他卖什么呢?梨汤。就是早年间替代现在的可乐,奶茶的东西。这个王宝山呢,干净,利落。老板背后一个土台上放着几个茶炉,上面放着几个沙铫子,里面放着煮好的梨汤,旁边再单搁两个沙铫子,一个里面盛开水,一个里面盛凉白开,方便可是兑着梨汤喝。老板面前是一溜的长桌,铺着干净的桌布,长桌四周是长凳,方便客人歇脚,喝个梨汤。
熬梨汤也有讲究,他是几种梨拼起来熬,有的梨甜,取其甜味,有点梨酸,取其酸味,还有的梨耐煮,取其形。煮好以后,加冰糖勾兑,让其味道更浓。(书中原话,放冰糖不是为了甜,而是为了味道更浓,不甚理解)。咱就说说这不比现在的奶茶健康多了?喝热的也行,喝温的也可以,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天然的,还让你看着煮,简直就是绿色无公害。
那还有人说了,夏天了,梨不好弄了,怎么办?他也有办法,卖冰棍,土法冰棍。
怎么做呢?拿个木桶,里面装上碎冰,碎冰之间再放上几十个冰棍模子,也就是直径两厘米,深十五厘米的小白铁桶,里面倒上冰棍的原料,加了糖和香精的白开水,中间再加一根小竹签木桶里面的冰一化,带走白铁桶中的热量,白铁桶中的水自然就冻住了。然后抓住竹签,一转一拧,一根冰棍就出来了。为什么说王宝山卖冰棍呢?因为据说王宝山是土法制作冰棍的第一人。
民国时期,政府有关于食品安全的法令法规吗?可是看似小商小贩们都是挺自觉的。除了当年化学的东西少,贵以为,和商贩的人心有没有关系呢?以前的商贩,摆个摊,是干好了,为的给我赚钱,为我养家糊口。现在的人们,做个买卖,首先是这个买卖得挣钱,至于挣了钱这个买卖干成什么样,就没人管了。这就是现在的百年老店越来越少了。钱,可是越挣越快了。好像又有点发牢骚了,不谈这个了。
前,北京市疫情防控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定能胜利。连日来,广大市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参与、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在疫情大考面前充分展现了首都市民应有的精气神!为守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局面,北京警方从严从紧落实防控责任,依法严厉打击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4月22日以来,已办理相关刑事、行政案件127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7人,行政拘留129人。
故意隐瞒行程轨迹,造成病毒传播扩散
面对奥密克戎病毒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同病毒赛跑、以快制快,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但是任何一次瞒报,都可能贻误疫情防控的最佳时机,造成更多人的感染和不便。房山区确诊病例苏某某(男,59岁),承租并居住在窦店镇一街村某养殖大院内,并将该大院转租给25名住户。4月27日,苏某某核酸检测阳性,因担心养殖大院被封控,在接受流调中谎称自己一直在他处独自居住,直至养殖大院另一租户核酸检测阳性后,方承认自己居住在该大院内。本案中,苏某某刻意隐瞒实际居住地和行程轨迹,导致相关风险点位和人员未及时有效管控,造成疫情传播扩散。截至目前,与苏某某关联的确诊病例已达29人,窦店镇一街村860户、1300余人被临时封控,苏某某已被房山警方刑事立案调查。此外,朝阳区确诊病例孙某某(女,42岁)在接受流调中,未如实提供曾前往石景山区某商务中心的行程轨迹,导致其本人未被及时纳入风险人员管控,目前,警方已对其立案调查。警方提示:积极配合流调溯源,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隐瞒、谎报行程轨迹,需要承担法律责任,4月22日以来,北京警方已办理此类案件7起、刑事立案调查8人。
编造散布涉疫谣言,扰乱公共秩序
疫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混淆是非、误导群众,严重危害公共秩序。5月5日,有人在网上传播散布“北京石景山医院关闭,孕妇大门口分娩”的虚假视频。随后,石景山医院报警并辟谣,广大市民群众对造谣行为纷纷谴责。经警方调查,赵某某(男,52岁)在某微信群看到一段孕妇在路边分娩的视频,以及北京石景山医院暂停门急诊、收住院的信息后,刻意将两条毫无关联的信息拼凑在一起,移花接木编造谣言视频,并在网络社交平台首发传播,“雪山财金”微博博主卢某某(男,47岁)等未经核实进行转发,引发公众误解,造成恶劣影响。目前,赵某某已被刑事拘留,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擅自离开管控区域,增加疫情传播风险
为快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链条,目前,全市已对多个地区采取封控管控措施。管控区域内的市民群众,自觉服从防控安排,主动配合防疫措施,为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样的标尺下,总有人我行我素、任性而为。5月1日,居住在门头沟三家店临时管控区的文某某(男,59岁),欲外出散步被防疫人员劝阻后,仍翻墙离开;居住在朝阳区十八里店某管控小区的康某某(男,25岁),为买奶茶擅自翻墙外出。目前,上述二人已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临时管控带来的一时不便,是为了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防控效果,为一己私欲“闯灯越线”,只能换来法律严厉的处罚。4月22日以来,北京警方已办理此类案件12起,行政拘留12人。
妨害核酸检测秩序,造成恶劣影响
核酸筛查是遏制病毒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检测秩序是提高筛查效率、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保障。本轮疫情中,全市开展了多波次核酸筛查,其中仅5月5日就完成了2074万人的筛查。如此高频次、大规模的筛查工作,之所以能够高效有序,离不开广大群众和防疫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对破坏规矩、扰乱秩序行为零容忍,就是对市民群众和防疫工作者奉献付出的最大尊重。5月2日,白某(男,29岁)在昌平区阳坊镇某核酸检测点,欲插队做检测时,被维护秩序人员李某某劝阻。白某因此心生不满,纠集辛某(男,23岁)、卢某某(男,25岁)等人对李某某进行殴打。同日,雷某某(女,56岁)在房山区长沟镇某核酸检测点接受检测过程中,因对防疫人员采样方式不满,将装有采集样本的试管打落在地,造成样本损毁。上述人员的行为不仅影响检测效率,而且扰乱检测秩序、增加病毒传播潜在风险。目前,相关人员已被警方分别予以刑事拘留、行政拘留。4月22日以来,北京警方已办理此类案件16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7人,行政拘留12人。
利用疫情实施诈骗,严重侵害群众利益
在全市上下同心抗疫的情况下,有的不法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既造成了群众财产损失,又危害了疫情防控秩序。5月5日,丰台警方接群众举报,有人以“可消除北京健康宝弹窗”为名实施诈骗。经查,刘某某(男,22岁)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可消除北京健康宝弹窗4”的信息,以每次收取35至100元不等的价格,并使用“正在操作、后台审核”等话术拖延,先后骗取100余人付款。5月6日,刘某某被丰台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警方提示:涉疫类诈骗,看似“言之凿凿”“套路满满”,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最终目的都是诱导群众转账汇款。希望广大市民群众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切实筑牢“防疫”“反诈”双防线。
黑车揽客违规出京,导致疫情外溢
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阻击战,在当前我市严峻的疫情形势下,既要遏制疫情扩散,又要严防风险外溢。4月29日,赵某某(男,43岁)驾驶无运营资质的车辆进京,拉载8人返回山东乐陵。到达乐陵后,赵某某及另一名同车人员任某某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且导致当地多名群众被隔离管控,多个社区封控管理。对此,北京警方高度重视,按照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发布的最新出京政策,进一步严密出京安全检查,截至目前,已劝阻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拟出京人员4400余人。同时,积极会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对非法客运开展专项整治,5月以来已查获跨省非法客运车辆20辆,违法行为人20人。警方提示:防范疫情外溢扩散,是责任也是担当。请广大市民群众坚持非必要不出京,尤其是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健康宝弹窗提示人员不得出京。对跨省非法运营涉嫌违法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法打击处理。
转自平安北京
来源: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