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胖猫”外卖空包事件曝光,奶茶杯盖下全是水,汉堡纸盒内竟是空的!五大品牌致歉、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近日,重庆发生一起令人瞠目结舌的外卖空包事件,多家知名餐饮品牌被曝将顾客口中的奶茶变成了“奶水”,汉堡包纸盒里竟然是空的。事件引发众多消费者的愤怒和质疑,相关品牌紧急回应并向顾客致以诚挚的歉意。然而,仅将责任推给订单过多和店员个人行为的解释,是否能令公众满意,市场监管部门亟需介入调查。
五月三日,重庆城市发生了一起让人咋舌的“胖猫”外卖空包事件,引起了社交媒体热议和消费者的强烈不满。据曝光的视频显示,茶百道、蜜雪冰城、华莱士、朱小小螺蛳粉、牛约堡等知名餐饮品牌在送达顾客的外卖中出现了极为不尽职的行为。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奶茶杯里竟然全是水。消费者诚挚期待着那一杯香浓奶茶,却意外发现杯中只有透明无色的液体。这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餐厅故意将奶茶里的奶换成了普通的水,以此来节省成本?还是因为店员的失误,导致了这一匪夷所思的情况?
另一方面,汉堡包的纸盒内居然是空的!消费者们欣喜地拆开包装,准备品尝美味汉堡的时候,却发现纸盒里什么都没有。难道餐厅把食材忘记放入纸盒中?还是把食材用于其他订单,而忽略了该顾客的需求?对于这一幕,消费者们感到非常愤怒和失望。
面对舆论的压力和顾客的强烈不满,茶百道、蜜雪冰城、华莱士、朱小小螺蛳粉、牛约堡等五家餐饮品牌纷纷发布声明,对事件表示道歉,并承诺将严肃处理涉事人员。然而,许多人不禁质疑他们的回应是否真诚,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有评论文章指出,将责任归结于订单过多和店员个人行为,并不足以平息公众的怒火,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如此多的品牌在短时间内相继发生类似事件。有关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希望他们能给公众一个明确的答复,还被误导的消费者一个公正的交待。
总的来说,重庆“胖猫”外卖空包事件引发了大量争议和关注。顾客对于订单中出现的奶茶全是水、汉堡包纸盒内是空的情况感到非常愤怒和失望。相关品牌纷纷致歉,但深度调查和坚决处理问题方可重建公众信任。期待市场监管部门能够揭开事件真相,并严肃制止这种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新晋顶流”蜜雪冰城又整新活儿了。
短视频平台上最火的已经不是“你爱我我爱你”,而是洗脑神曲的2.0版。
小雪人摇晃着手里的蛋筒,在绿幕前激情喊麦:
“有圣代,有奶昔,蜜雪冰城价格低。
冰淇淋,化得快,不如来个大圣代。”
而在此之前,无数人类已经被它的魔性夺去了心智。
“为什么?为什么停不下来?”
不管是阴阳怪气系列的表情包,还是五花八门的二次创作,都已经成为互联网新型行为艺术。
甚至让人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存在自由意志。
蜜雪冰城驯服人类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开始,你猜这不过是另一个自以为幽默的土鳖商家宣传。
旋律套用了美国民谣,歌词是拙劣的中英文混杂。
蜜雪冰城甜蜜蜜江野北秋 - 蜜雪冰城
< class="pgc-img">>MV上两个胖乎乎的廉价小雪人拉着手转圈,水平也就比那群自学了三年动画的朋友强上那么一点。
但渐渐地,越来越觉得这不到2分钟的曲子,似乎有那么点可取之处。
“这尾音怎么如此顺滑?小雪人的笑容怎么如此慈眉善目?”
直到某天,猝不及防地在自己的口中听到了极其流畅的哼唱——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于是彻底倒在了它的魅力里,再也忘不掉。
这段只有四个八拍的歌曲究竟为什么如此直入脑髓,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唯一确定的是,任何人只要听过三遍以上,就会瞬间失去自我。
上班路上在唱,厕所摸鱼时在唱,就连睡觉之前也在唱。
“我就算忘记了一切,也无法忘记你的名字。”
一个月前,全网都在“心疼哥哥”。
一个月后,所有人又不约而同地,去接住来自蜜雪冰城的甜蜜。
尽管这份甜蜜有时会以降半调的形式出现,欢快童谣瞬间变忧伤和风,让人大夏天听出一身凉意;
有时又变成了恢宏的俄罗斯交响乐,让人哼出一个音符就能热血沸腾。
@一根泥鳅Sakypa
距离原版视频被传唱还没有几天,雪人们已经分别掌握了琵琶轮指、热情洋溢的弗朗明哥舞步;
以及随时会咬舌头的法国小调,花式入侵你的大脑皮层。
你一边念叨着“真没必要”,一边又不由自主地点进去。
被控制了,碳基生物的大脑就此一败涂地。
尤其是,这股魔性的风潮很快入侵了更广的范围。
比如说曲艺界。
带上京剧的头面,来上一段吆喝版《玉堂春》——
“蜜雪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南街北道开一店,薄利多销童叟无欺。”
据说,类似的作品已经划分为了老旦、花旦、老生等不同类别。
严重怀疑这是外星人的阴谋,专门为了盗取地球文明的艺术成果。
但另一方面,雪人们的艺术创作已经进一步发展到了黄梅戏、昆剧等小众剧种。
万万没想到,一首洗脑神曲居然间接推动了传统曲艺的文艺复兴(不是)。
不只是高雅艺术,还有通俗曲艺。
“竹板这么一打啊,别的咱不夸,蜜雪冰城甜蜜蜜呀好似一朵花!”
有节奏的念白,简洁易懂的夸赞,把相声曲艺与当代消费主义文化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严重怀疑这个创意,是受到了郭冬临“天津快板播新闻”的启发。
只不过考虑到蜜雪冰城的原产地,建议把天津快板改为河南梆子戏。
看了各种语言、各种旋律风格演绎的“蜜雪冰城甜蜜蜜”之后,你本以为不会再被任何事物震惊了。
没想到世界线依然在网友的演绎下,逐渐走向离谱。
在平行世界里,C罗在欧洲杯上倾力推荐的是蜜雪冰城——
推开面前的某知名饮料品牌产品后,举起了一杯上面印着小雪人的杨枝甘露。
每日为后宫操劳的四郎,也在洗脑的歌词中掌握了爱情的真谛——
”你爱他,我爱你,咱们三个甜蜜蜜。“
摩尔庄园,在几周前还能靠着情怀加成,在95后、00后中间制霸。
如今也都被收入麾下,在平静祥和的田园景观中,跳起了那段熟悉的舞蹈。
就连那几个跳舞的小雪人也有了专属的粉丝。
哦失敬,官方名称叫做:雪王。
毕竟在人类看不见的地方,它们已经悄悄从炎魔之王的手里解救了世界。
@CGChens动画师大橘喵
蜜雪国度的势力范围,甚至已经渗透进了现实。
一开始只是以零星片段的形式存在,比如出现在前车的后玻璃上,作为一种含蓄的提醒。
这时,已经被洗脑到七荤八素的你才突然想起——
对哦,这原来是个奶茶广告。
都说蜜雪冰城是“在低端市场摸爬滚打多年,掌握了互联网时代的爆款营销规律”。
其实还真未必,只不过是恰好赶上了网友正对土味着迷。
短视频里,每家门店都排起了长队,仿佛正在重现当年喜茶一杯难求的盛况。
可与其说是奶茶本身的火爆,倒不如说对蜜雪冰城的“整活儿式”追捧,本身已经成了一种行为艺术。
一般的探店视频里,博主们认真介绍口味、分享体验。
蜜雪冰城的探店视频里,是直接在红色招牌下载歌载舞。
灵活的腰肢、永远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手脚,仿佛表达着对雪王的无限崇拜;
@小比克
如果夜晚在红色霓虹灯下看到扭曲的人影——别怕,真的不是丧尸突然围城。
还有人组成了小乐队,试图把最简单的主打歌唱出最丰富的层次;
就是唢呐一响,画风多少透着几丝奇怪。
甚至让人奇怪,店员怎么还不下来赶紧把他们轰走;
再这么吹拉弹唱下去,真来买奶茶的恐怕都要被吓跑了。
还有人搬出了自从高中毕业以后就再没碰过的二胡,把门店当作才艺展示的现场。
@二饼胡拉
表演的奇怪之处各不相同,相同的是都要向店员讨要一个免费甜筒。
你都不知道这个“唱主题曲送甜筒”到底是个官方的活动,还是纯属网友自发。
又或者是——“只要你唱得够久,总有人会为你买一个。”
其实蜜雪冰城也算是幸运得很。
试图打土味牌的商家那么多,偏偏是它踩到了全网爆火的门槛上。
绝味鸭脖的鬼畜rap在门店外播放了这么多年,没见它在网上掀起过丝毫波澜;
步行街大卖场门口,扩音喇叭里喊得“一楼男装二楼女装”,也从来都是被嫌弃的命。
就连为蜜雪冰城创作了雪王形象的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都说这样的反响是偶然的。
“你主动一搞,就无聊了。”
但无论如何,靠着网友的花式整活。
蜜雪冰城就此从“小镇青年饮料”,飞升到奶茶鄙视链塔尖。
曾排队几个小时买喜茶的年轻人,如今只想拥有一杯蜜桃四季春。
蜜雪冰城未必有多好喝。
甚至在网上随便一搜,你会发现人们对这家奶茶店的制作水平,有着无数颇具想象力的形容。
“杨枝甘露仿佛是珍珠奶茶,加上化了的芒果雪糕。”
“我妈我妹三个人都是喝一口就扔了,简直是花8块钱买到糖精水兑罐头水果。”
在批评中还能幸存的,要么就是柠檬水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饮料;
要么就是固定那几款“明星产品”,还得是在特定情况下。
芝士奶盖茶,被认为是蜜雪冰城的“扛把子”。
最近在短视频里爆火的“网红奶茶店隐藏喝法”,点开十个有九个都是它。
开始的几秒钟,你以为能看到什么创意十足的搭配。
却发现每个博主都在疯狂摇晃手中的杯子,直到奶盖茶变成奶茶。
那些资深的奶茶爱好者一眼就看出了关键:
“这么混到一起,茶包的涩味和劣质奶盖的粘腻都被掩盖了,当然难喝不到哪儿去。”
只不过,年轻网友们在乎的未必是奶茶的口味。
多少人刚刚喝了一半的摇摇奶昔扔进了垃圾桶,转头就继续在网上大呼“蜜雪冰城yyds”。
尽管那些奶茶粉、果浆糖浆的盒子明晃晃地摆在店里,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家的东西大多是勾兑的。
可看到店员从没有标签的塑料桶里倒出疑似糖浆的神秘液体,网友们还是会半开玩笑地说:“蜜雪冰城真没拿我当外人。”
是强行吹彩虹屁吗?是,又好像不是。
一个看起来更加中肯的评价是:“蜜雪冰城的虽然难喝,但人家的标价算有自知之明。”
对蜜雪冰城的吹嘘未必是真的。
但对喜茶、奈雪们代表的贵价奶茶的“拉踩”,大概着实不假。
十年前,一系列“高端奶茶”品牌在国内兴起。
加最繁复的配料,用最时兴的昂贵水果,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虽说用料虽然确实比蜜雪冰城更好,但原本也不见得就能卖到这个价钱。
之所以能够一火几年,无非是借了生活仪式感这股东风。
“局部消费升级”的概念正火的时候,人们多少会对那些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事物怀有憧憬。
就算租着不见阳光的北向次卧,买上一杯网红奶茶,就好像为自己营造了理想生活的假象。
那些提高生活品质的小家电、咬咬牙才敢下单的贵妇化妆品,就像是从未来伸过来的一只手。
牵上它,仿佛连路都能走得更顺当些。
只是到最后才发现,那只“手”多少有点肌肉萎缩。
拉着它去不了任何地方,还会掉进商家的套路。
就像66块钱一根的钟薛高,前几天刚刚陷入过“爱买不买”的争议。
虽说是个乌龙,但普遍的情绪确实一致的——“求你了,别打着消费升级的幌子赚我的钱了。”
当一种闪闪发光的生活,成了商家几乎用烂了的财富密码。
再迟钝的年轻人,也不再愿意为此买单。
“成熟的标志:喝奶茶不如吃西瓜。”
更别说在被现实中的林林总总,反复捶打了几年之后——
鬼才相信靠买东西就能获得什么实质性的跃升。
于是,年轻人转而去追捧蜜雪冰城。
去追捧曾被自己鄙视,却又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其中的事物。
也试图跟那些闪亮亮的,但又几乎已经被证伪的幻想生活,尽可能划清界限。
“蜜雪冰城或许也不是真的甜蜜蜜,但我只花得起这些钱了。”
< class="pgc-img">>者丨周欣樾 编辑丨鄢子为
香飘飘创始人蒋建琪,看到稍许复苏的苗头。
4月17日晚,该公司发布,一季度净利润超2500万元,相较去年同期的580万元,增长331%。
蒋聘的总经理杨冬云,履职120天,已带来士气的提振。截至4月19日,香飘飘重回约70亿市值,较2月初低点反弹60%多。
杨是请来的外援。在他进入公司前,数十年来,香飘飘的大股东,都是湖州老板蒋建琪的至亲。
截至3月20日,蒋建琪本人持股50.4%,其胞弟蒋建斌持股8.76%;其妻陆家华、女儿蒋晓莹分别持股7.01%和4.38%。
杨冬云加入时,蒋让渡了大量股权,以示诚意,杨犹如一条鲶鱼,搅动风云。
去家族化
香飘飘高层变动频繁。
去年底,蒋建琪打了辞职报告,请来杨冬云,接替自己的总经理一职。
现年53岁的杨,履历丰富,曾在多家消费品公司任职,包括广州宝洁、黛安芬、易达、速8酒店、白象食品、健康元等。
他有孵化爆品的经验。在白象任职期间,其主导了白象精炖大骨面开发和推广。该产品上市仅一年,销售额就从1亿元暴增至20亿元。
蒋建琪拿出真金白银,激励新人。
他以每股13.43元的价格,向杨冬云转让了2054万股,总价为2.76亿元,东家、掌柜利益绑定。3月,杨已支付首期转让款2500万元。
杨冬云上任后,为表信心,增持了香飘飘48万股,截至3月20日,其持股比例升至5.12%。摇身一变成为第四大股东。
按照4月19日市价,杨本人已浮盈超7000万,所持股权已值约3.5亿。
高管层正继续换血。
3月30日,二号人物蒋建斌,也提交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副董事长职务。
这与创始人的动作如出一辙。业内认为,这都是“去家族化”的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女儿蒋晓莹,蒋建琪曾寄予厚望。
2016年,她升任互联网创新中心总经理,年薪37万元。
一年后,蒋晓莹主导推出杯装即饮的Meco蜜谷、兰芳园,打入液体奶茶市场;后又推出果汁茶,对标现调水果茶,主打0脂肪。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活力源泉,要让更多年轻人去闯、去冒险。”蒋建琪大力支持女儿。
“奶茶千金”的创新,为香飘飘提供了转型思路。
2020年,即饮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仅17.6%,2023年提升至25.1%。
“蒋晓莹对业务,有兴趣和热情,但接班工作可能并非一帆风顺。”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告诉《21CBR》记者。
他认为,引入职业经理人或是策略调整,旨在借助外部力量推动公司的变革和发展。
强敌在侧
引入外脑,在情理之中。
2023年,收入、利润双双增长,但相较2019年巅峰时期,分别下滑8.8%、19.3%。
香飘飘处境尴尬。蒋建琪家族重度依赖单一产品,缺乏新品带动业绩。
蒋建琪
>公司“王牌”一直是冲泡类产品,贡献超七成收入。2021—2023年,其营收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1%、78.5%和74.1%。
香飘飘天猫旗舰店,“冲泡专区”中,包含经典系列、好料系列、波波牛乳茶、珍珠牛乳茶、如鲜/鲜咖主义、CC柠檬液等产品。其中,销量最高的仍为经典系列,月销破3万杯。
更让高管层担忧的是,对手变多,现制茶饮企业层出不穷。
攻入“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更是给蒋建琪上了一课。
《21CBR》记者在香飘飘天猫旗舰店注意到,冲泡奶茶经典系列3.5元/杯,Meco蜜谷果汁茶5.3元/400ml,Meco牛乳茶6元/300ml。
对比新鲜奶茶,这一价格不占优势。蜜雪冰城大杯珍珠奶茶价格为7元/杯,棒打鲜橙、香柠绿茶等果茶系列也才6元。
低价不是选择饮品的唯一标准。
现制奶茶以鲜奶和茶为原料,而香飘飘则以植脂末(奶精)、脱脂乳粉、速溶茶粉为主料,是打着“奶茶”旗号的饮品,没奶也没茶。
“原则上不会让小孩喝,如果要喝,也会首选现制奶茶,不会考虑香飘飘。”一位家长直言。
“想喝奶茶,点外卖就行,喝香飘飘要烧水,麻烦又过时。”奶茶爱好者骆火火告诉记者。
香飘飘也升级打法,推出红豆、椰果等小料,显然门店现煮珍珠、芋泥、麻薯更吸睛。
下沉市场是香飘飘优势所在,号称“县县通、镇镇通、村村通”,该经销模式贡献九成以上营收。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香飘飘经销商数量达1611家。
扶持新品
蒋建琪或希望,杨冬云带队造出爆款。
香飘飘现重点放在即饮类产品上。其2023年财报封面,放的是Meco果茶,号称“一年卖出13亿杯”。
其天猫旗舰店“新品上市”类目,4款新品中,即饮达3款。
蒋建琪曾斥资8050万港元,与香港林氏合作,将“港奶鼻祖”兰芳园以杯装形式带入内地。
来源:网络
>2022年,他再度细化旗下两大品牌MECO、兰芳园,品类扩充至液体奶茶、果汁茶、冻柠茶等。
MECO杯装果茶对打现制果茶,推出泰式柠檬、桃桃红柚、荔枝百香、红石榴白葡萄、樱桃莓莓、芒果芭乐六大口味。
“将‘桃桃红柚’‘泰式青柠’作为基础款,另外搭配三个新口味,形成‘2+3’的销售策略。”公司表示。
“即饮类”去年收入为9亿元,同比大增41%,占比增至25%,处于发展期,未能挑起大梁。
蒋建琪希望用钱为新品类砸出一条路。2023年,销售费用高达8.6亿元,同比猛增53.4%。
公司指出,2024年,即饮业务的投放费用将维持一定力度。
“组建即饮业务新团队,帮助现有经销商转型,同步招募新经销商。”董秘邹勇坚表示。
以冻柠茶为例,上市初期,仅在广州地区开始售卖,以校园渠道为主,上市不到半年,全国在售门店数已突破10万,销量快速增长。
“据不同市场反馈,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陆续加大费用投放。”香飘飘逐步将即饮类产品推广至全国。
Meco果汁茶消费群体以学生为主,其将销售渠道定在校园及校园周边、CVS便利系统等。
“做深做透以学校为主的原点渠道,开拓零食渠道的市场机会,增加即饮专职经销商。”香飘飘表示。
针对线上渠道,蒋建琪把其当作“宣传窗口”及新品试销渠道,用于收集消费者反馈。
新高管与新产品,有望带香飘飘找到新引擎。
图片来源:香飘飘,除标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