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广州日报
作品仅仅使用塑料吸管和鱼丝线两样材质。
设计人员通过电脑进行艺术装置的设计工作,让科技的力量改变艺术。
近年,大型商业艺术中心的出现,让艺术装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蜂巢艺术装置模型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态垃圾能否通过“艺术化”手段来“焕发新生”?近年来,用废弃材料搭建艺术装置已成为国内外艺术界的新尝试。艺术家通过富有视觉张力的大型装置作品,与建筑空间产生对话,表达自身对生态环境的思考。大型艺术装置与中小型装置有很大区别,看似简单而“无用”的材料,背后有着十分复杂的空间力学关系,需要专业人士精密审慎的计算与庞大的专业机器来协助执行。近年来,广州出现不少专注于大型艺术装置设计的艺术群体与机构,番禺紫泥堂创意园近日展出由10万根塑料吸管搭建而成的名为“城市迟疑”大型艺术装置,记者采访其设计机构哲外艺术设计公司,探秘这一科学与艺术之美交织的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
本版文字/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馨
本版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摄影记者 苏俊杰、实习生 廖明璨 图片资料
废弃材料“艺术化” 成新趋势
在紫泥堂充斥着“水泥森林”感的开放式展馆内,一条长达40米的色彩斑斓的“巨龙”以蜿蜒之姿贯穿空间,第一眼看到这个体型庞大的作品,人们往往会坠入一种虚幻美感之中,再仔细一看则会发现,这条“巨龙”竟是由生活中常见的各色塑料吸管搭建而成。
“塑料吸管当下在商业中被广泛应用,例如随处可见的网红奶茶店,但是人们在使用它的时候,往往很少注意到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哲外艺术设计创始人郑跃飞对全媒体记者阐述了作品的创意来源,将塑料吸管打造成一条“巨龙”,通过对“龙”这一历史悠久的象征符号再创造,让观众第一时间在现场迅速识别出这一艺术装置的“本体”并引发更进一步的思考。
观众张女士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后感”,她说:“我是理工科出身,并无太多的艺术储备,观展时第一反应是这个装置很有型,结合文字讲解以及装置本身带来的震撼力,不禁思考以后生活中减少使用污染物,保护更美好的生态环境。”
事实上,在艺术圈,越来越多艺术家选择以废弃物作为材料来搭建艺术装置并以此表达对生态环保的重视。例如,今年一条由太平洋的5吨塑料垃圾搭建而成的大型鲸鱼艺术装置在荷兰展出,呼吁重视海洋、河流被大量塑料垃圾污染的问题。去年,一位英国艺术家在伦敦动物园用1.5万个废弃的一次性塑料瓶,打造一个大型艺术装置“Space of Waste(废弃物空间)”,以此呼吁人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瓶。而在国内,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有一个大型艺术装置,由2万个废弃旧罐制成,让观众深刻思考废弃物品该如何更好处置。
“科学+艺术”
科技时代艺术品的新孵化公式
变废为宝,把废弃物变身大型艺术装置,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据郑跃飞介绍,这条“巨龙”的诞生经历十分复杂。从去年5月开始,团队着手设计,在一个3000平方米的场地中逐渐将整条龙的形态构建出来,再将其拆解搬运至合适的展馆展出。“与普通艺术装置不同,大型艺术装置最大难点是对空间力学和结构美学的挑战。”郑跃飞向全媒体记者介绍,大型艺术装置的安全性与建筑空间、力学结构息息相关,需要一整套专业的知识体系来解决相关问题。因此,整个装置的搭建过程不仅需要思维天马行空的艺术家,还需要逻辑缜密的力学分析师、结构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参与其中。
如何让一根根吸管变成构筑体?增加结构还是增加支撑?如何把吸管变身为构筑体的同时还保持其轻盈的体量?制作过程中每一个难关都需要攻破。“幸运的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看到我们提供的作品创意,愿意一起来完成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项目。”郑跃飞表示,团队专注的项目是“数据化艺术装置”,需要先用电脑模拟参数,再通过三维切割机器等大型装备去实施。“科学+艺术”,已经成为科技时代特有的艺术品孵化新公式。举个例子,经过研究,团队选择的固定物是和吸管一样轻盈但强韧的鱼丝线,能对整个大型装置起悬吊作用,让各方面达到平衡。最终,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巨龙”艺术装置,仅仅使用塑料吸管和鱼丝线两样材质,就能呈现既轻盈灵动又气势十足的艺术面貌。
年轻艺术装置设计师 “坚韧是他们的最大特质”
全媒体记者在工作现场观察到,整个设计团队人员年龄构成多为80后、90后的美院毕业生等。因为团队体量暂时较小,所以每个人都身兼多职,能够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转换工作角色。
作为团队创始人,郑跃飞谈及90后设计师时反复提及了“坚韧”一词,“他们给我的感觉是,面对整个设计,如果他们认为这一设计所传达的价值点是对的,会更加坚定地去突破相关难点。在艺术装置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非常多的难题,从零到一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按照逻辑、步骤拆解作品,逐个细节击破并得出最终方案。90后设计师在执行过程中那种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举个例子,用10万根塑料吸管搭建整条“巨龙”应该从何入手?这群90后设计师绞尽脑汁给出解决方案:以13根塑料吸管作为一个单模块,然后用最快速的方法将其串连之后并以特定方式进行折叠,最后进行组合。在实际执行中,这个方案省事又省力,大大提高了效率。
最直观的“美育”: 让装置艺术走进生活
与文字、图片等艺术作品相比较,艺术装置是更直观的艺术载体。它不仅可以存在于“曲高和寡”的艺术空间中,也可以融入日常商业空间、生活空间。
保利商业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品牌部总监王晓玲对全媒体记者说:“目前购物中心同质化严重,但招商品牌以及项目地段是无法快速调整。而具有较强可变性和灵活性的装饰布置无疑成为打造项目特色的有效途径。优质的大型艺术装置,能通过感官刺激为消费者带来购物以外的附加体验,真正回归到生活体验的本质。”
郑跃飞表达了一个有趣的观点:“这种直接和空间产生关系的艺术装置,使大众在信息获取方面更直观、高效,因此更容易去影响与触发未曾接受过专业美学教育的人群。”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因为K11、琶洲保利广场等商业艺术中心的出现,艺术装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是好的开始,商业空间与艺术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郑跃飞表示,他们曾设计一个名为“蜂巢”的艺术装置,将市民比喻为“蜜蜂”“蜂巢”,通过挖空设计,演绎出蜜蜂吃蜂蜜的动感一面,让人联想辛勤工作后得到甜蜜回报,寓意幸福,很受欢迎。
但是艺术装置如何避免曲高和寡,这也是需要不断摸索的。广州市民刘先生告诉全媒体记者:“家附近的商场有一个艺术装置,我已经路过无数次,仍然没有搞懂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对此,郑跃飞认为:“大众和艺术家在艺术审美方面存在错位,这是正常的,但是艺术家应该自觉地把这一责任放到自己身上。在创作过程中,装置艺术家应该去考虑受众的文化认知水平是否能够去读懂艺术品。艺术的审美,是需要引导的,不能制造出一堆令大众云里雾里的艺术装置。我们有责任去做出更优秀的作品,让普通大众被艺术感染。”
记者观察:
当前,艺术装置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艺术形式,在展览扎堆的情况下,不少设计师都选择了跟着市场风潮走“稳妥”之路,因此常常出现展览同质化严重的现象:类似的主题,跟风加入的VR、AI等“黑科技”元素……
不过,市场需求和大众口味变幻莫测,“跟风”绝非长久之计。一名设计师唯有随时保持能够“沉淀”的能力,在商业浪潮中永远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认定价值不放弃的“坚韧”特质,才能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触动大众越发挑剔的审美观。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知道任何关于城中设计的趣闻轶事,欢迎将新闻线索发至:gzrb_sj@sohu.com,我们将有专人进行回复和处理。
<>在很多年轻人已经离不开奶茶了
有事没事就点上一杯
然而,近日苏州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
对17家奶茶店开展了抽检
结果发现所有的奶茶都含有咖啡因
< class="pgc-img">>此消息一出
“苏州30批次奶茶检出咖啡因”
“奶茶这么美好怎么可能有错”
的话题立刻登上微博热搜
< class="pgc-img">>苏州17家奶茶店抽检
全部含有咖啡因
近日,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3月上旬组织承检机构采取以不事先透露身份的“神秘买家”方式,通过美团外卖平台对一点点、厝内小眷村、CoCo都可、桂源铺、四云奶盖贡茶、RB巡茶、汉堡小子等17家店的奶茶进行了一次风险性评估,共抽检30批次,结果发现所有的奶茶都含有咖啡因。
来自四云奶盖贡茶(购物公园店)的1批次中杯珍珠奶茶,咖啡因含量是一杯中杯美式咖啡的2倍多,或等同于喝下4.3罐红牛。
“无糖”奶茶也含糖
买奶茶的时候
通常会给我们几个甜度选项
“全糖”、“7分甜”、“5分甜”、
“少糖”、“无糖”等等
有些小伙伴知道摄入太多糖分不健康
所以会选择“无糖”
但如果你认为“无糖”就代表不含糖
那就大错特错了
从检测结果来看,一些标注少糖、无糖的奶茶,实际上总糖含量并不低。
经检测,30批次样品总糖检测结果为3.23 g/100g-11.3g/100g,用一块4.5g左右的方糖进行换算,喝掉一杯中杯奶茶就相当于吃掉了约3块-11块方糖。
除此之外,脂肪含量在2.3-5.2g/100g,平均脂肪含量为3.6 g/100g,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茶可提供23g的脂肪,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1/3。
网友这么说
对于这项抽检结果
有网友表示难怪自己晚上睡不着觉
↓↓↓
< class="pgc-img">>还有网友调侃表示
一杯奶茶=4.3杯红牛,那值哭了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也有一些小伙伴表示
茶本来就含有咖啡因
既然选择了奶茶
有糖无糖有无咖啡因已经不重要了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每天两杯以上含糖饮料
或带来早死风险
“没有什么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杯。”不少小伙伴都对奶茶抱有极大的热爱之情,日常靠奶茶“续命”,不喝就难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但是如果摄入过多的糖分,真的会给身体带来不少危害!
美国心脏协会期刊Circulation3月18日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每日喝两杯以上含糖饮料或带来早死风险,女性风险更高,女性和男性早死几率分别为63%和29%。
样本显示,高糖饮料主要引起心血管疾病,结肠癌及乳腺癌,是导致早死的主要原因。研究称,目前我们每日平均摄入的糖量远高于人体正常所需糖量,达后者的2到3倍。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梨视频)
你喜欢喝奶茶吗?喝的频率高吗?
名城君提醒大家
虽然奶茶好喝,但为了健康着想
还是尽量少喝吧
同意的帮名城君点个花花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来源: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浪微博、梨视频
>源:广州日报
“奶茶”冲上热搜!
两条新闻连起来,
你又点睇?
怕胖又爱喝奶茶的姑娘们
往往会在点奶茶的时候强调一下
“我要无糖的”
但是你知道吗
实际上
" 无糖 "奶茶也含糖,
最甜的一杯相当于吃下11块方糖;
咖啡因更是全线沦陷,
含量最高的一杯相当于4.3罐红牛。
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外卖平台对17家奶茶店共30批次产品开展食品安全、营养成分大抽检,并于近日发布抽检结果。一点点、CoCo都可、桂源铺、四云奶盖贡茶、RB巡茶、汉堡小子……这些消费者平常最爱喝的饮品,在抽检中发现总糖、咖啡因、脂肪含量、反式脂肪酸等项目均不容乐观。
无糖奶茶总糖含量并不低
最高相当于吃下11块方糖
本次抽检的30批次奶茶总糖含量检测结果为3.23 克/100 克-11.3 克/100 克,以一杯中杯奶茶450毫升计,一杯奶茶总糖含量约为14.5克/100 克-50.9克/100 克。总糖含量最高的一杯珍珠奶茶购自四云奶盖贡茶(购物公园店),总糖含量检测结果为11.3克/100 克,用一块4.5克左右的方糖进行换算,相当于吃掉方糖11块。
为迎合消费者追求健康的需求,市面上有不少奶茶铺推出少糖、无糖型奶茶。消费者也普遍认为“无糖”代表完全不含糖,适合特殊消费者人群饮用,但从检测结果来看,一些标注少糖、无糖的奶茶,实际上总糖含量并不低。7批次无糖、少糖、不加糖奶茶总糖含量平均值为6.4克/100 克。其中, yoyaltea皇茶(美辰店)一杯无糖相思红豆奶茶,总糖含量检测结果为7.88克/100 克,相当于吃下方糖8块。
据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糖分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从抽检结果来看,只要喝上一杯所谓的“无糖奶茶”就已超过正常人体一天当中添加糖的摄入量。
买奶茶时,通常有 "全糖、半糖、无糖 "或者 "七分甜、五分甜、三分甜 "的选择,商家解释无糖只是制作过程中不额外添加糖,并没考虑原辅料是否含糖。检测人员表示,这显然与消费者的理解之间存在着明显偏差,建议对含糖摄入有特殊要求的消费者要尽量少饮用奶茶。
咖啡因项目全部沦陷
一杯中杯奶茶=4.3罐红牛
很多人喝了咖啡晚上会失眠,甚至有的会心跳加速,心慌慌。其实,这就是咖啡因在作祟。在食品方面,咖啡、茶、某些碳酸饮料、可可、功能性饮料、巧克力等都含有咖啡因。
据悉,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为108毫克,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为50毫克。本次抽检结果发现,30批次奶茶全部沦陷,均检出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39毫克/千克。来自四云奶盖贡茶(购物公园店)的1批次中杯珍珠奶茶,咖啡因含量达483 毫克/千克,经过换算,这杯中杯奶茶咖啡因含量是一杯中杯美式咖啡的2倍多,或等同于喝下4.3罐红牛。
世界卫生组织的咖啡因摄入量标准为,健康成人单次摄入200毫克以下、全天摄入 400毫克以下。以本次抽检咖啡因含量最高的奶茶为例,如果一天喝2杯,就已超标。检测人员称,对咖啡因特别敏感的人群、孕期女性和儿童,要特别注意。
茶多酚含量低得可怜
喝奶茶取代喝茶不靠谱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样是茶,奶茶中的茶多酚能否与茶叶相比呢?
在各大茶类中,茶多酚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绿茶、乌龙茶、红茶。绿茶茶多酚平均含量为356毫克/克,是本次检测出茶多酚含量最高的四云奶盖无糖奶茶的480倍。也就是说,10克绿茶所含有的茶多酚,需饮用10杯奶茶才能获得。检测人员表示,如果选择奶茶作为茶多酚的来源,则会带来糖、咖啡因、脂肪等摄入过多的问题。用喝奶茶来取代喝茶,显然是不靠谱的。
此外,本次抽检的30批次奶茶,脂肪含量项目也不容乐观,平均数值为3.6克/100克,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茶可提供23克的脂肪,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1/3。值得一提的是,抽检中大部分奶茶未检出糖精钠、甜蜜素等甜味剂,塑料杯装的奶茶也未检出塑化剂,消费者可放心饮用。
有网友表示:
怪不得晚上睡不着觉了,
楞是凌晨三点都没睡着!
有小伙伴机智地表示,
既然选择了奶茶,
有糖无糖有无咖啡因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
有网友却表示:赚翻了!
“原来喝一杯奶茶等于吃了这么多东西,
好划算!
↓↓↓
哈哈哈,网友说:
“周杰伦说过,
奶茶这么好喝,为什么不喝奶茶?”
“作为一个靠奶茶续命的青年,
奶茶没有错,
一定是你打开的方式不对!”
↓↓↓
不少网友认真地进行了自我反省:
“奶茶这么美好怎么可能有错
错的不是奶茶,
而是我这个懒惰不想运动的胖子
还有那颗想喝奶茶的心”
↓↓↓
“不喝奶茶也并没有瘦啊”、
“没有什么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两杯”
↓↓↓
所以,今天你喝奶茶了吗?
不过小编还是要提醒:
奶茶千万种,安全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