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APP显示
▽
近日,上海慧宝餐饮有限公司
因在其经营的德克士餐厅
使用过期“预拌粉炸鸡脆浆粉L06”
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没收违法所得5542.5元
罚款3.6万元
记者注意到
该公司之前就因使用
过期食品被处罚过
↓↓
新晚报综合中国新闻网、产品可靠性报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8月11日,记者从肥东县市场监管局获悉,位于肥东县店埠镇人民路的有意思复合式连锁休闲餐厅二店,其后厨冰箱内存放过期有意思一口肠、骨肉串烧、超值牛排、莎朗牛排等被查。
据悉,今年3月25日,肥东县城东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在位于店埠镇人民路的有意思复合式连锁休闲餐厅店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加工区域东边操作台下的冰柜中存放部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其中有有意思一口肠1袋,生产日期为2018年01月24日,保质期为12个月。骨肉串烧2袋,生产日期为2018年2月10日,保质期12个月。超值牛排9袋,生产日期为2017年09月16日,保质期12个月。沙朗牛排6袋,生产日期为2017年11月08日,保质期12个月。
经调查,过期食品是该餐厅从上海优易思食品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购进,该餐厅的涉案货值金额为724元,无违法所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肥东县市场监管局决定没收肥东有意思复合式连锁休闲餐厅二店所有超过保质期食品,并罚款5000元。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徐琪琪
烈的市场竞争在倒逼更多企业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让一些法治意识淡薄的经营者幻想通过“捷径”取得竞争优势。
12月8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曝光一批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中查处的违法经营者。
目前的认证证书办理市场鱼龙混杂,充斥着大量不正规的资质认证公司及中介代理机构。“养活”他们的往往是一些法律意识淡薄、专业能力不足的企业,出于提升形象、促成交易等目的,他们没有选择正规的认证渠道申请相关认证,而是花钱买假证。
2021年8月至11月,拉姆(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未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的情况下,冒用其他企业CMA标志及编号出具检测报告及分析报告9份。2021年11月,该公司在未对产品进行实际检验检测的情况下伪造数据,出具标有CMA及CNAS标志的检测报告3份。
该公司冒用资质认定标志出具检测报告的行为违反《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伪造数据、结果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行为违反《上海市检验检测条例》相关规定。
2023年2月16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共计8.3万元,同时对该公司负责人伪造数据、结果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行为作出罚款2.5万元的行政处罚。
2023年7月10日,崇明区市场监管局在对上海瀛西制氧厂的检查中发现,该厂提供的3份认证证书为虚假证书。
图片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管局
7月26日,崇明区市场监管局对向该制氧厂提供虚假证书的嵊泗县守仁市场营销策划工作室予以立案调查。经查,嵊泗县守仁市场营销策划工作室擅自修改某认证机构认证证书3份,提供给上海瀛西制氧厂并瞒骗其已通过认证审核。
2023年11月10日,崇明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嵊泗县守仁市场营销策划工作室伪造认证证书的违法行为,作出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2023年5月25日,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检查上海磁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大悦城分公司(店招:MAGNET,网络平台店名:Magnet磁食静安大悦城店)时,发现现场待售的“古树有机挂耳咖啡”的内外包装标签上含有“有机”“ORGANIC”字样,但产品的最小包装上没有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有机码和认证机构名称,且该预包装食品已经超过保质期限(生产日期为2021年10月10日,保质期为18个月)。
图片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管局
经查,涉案产品无对应的有机证书。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法》,2023年9月8日,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上海磁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销售违规标注有机产品、销售过期食品的违法行为,作出罚款5.5万元、没收相关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网站
国家实行统一的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制度,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企业取得认证证书有着严格的流程和认证规则。购买、使用、展示虚假认证证书或虚假宣传自身业务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误导,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经营主体需自觉增强认证法律意识,共同维护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监管部门将继续聚焦虚假认证突出问题,加大执法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虚假认证、非法从事认证活动、买证卖证、认证检测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题图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管局
来源:作者:陈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