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我国餐饮产业的上下游供应链链条冗长、涉及多个复杂板块、供应链企业多而分散,餐企如何精准地找到所需的供应链企业信息?各个领域又有哪些优秀的供应链企业?
为帮助餐企解决这些问题,红餐产业研究院特别推出了《中国餐饮供应链指南2024》。该指南在2023年基础上进行内容升级和迭代,旨在为餐企提供丰富、多元的供应商及产品信息,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
< class="pgc-img">>题图:图虫创意
本文由红餐智库(ID:hongcanzk)原创首发,作者:红餐产业研究院。
旺季不旺,淡季变长,这是今年很多餐饮人的感慨。即使是在刚过去的七八月份,暑假也未能延续往年的火爆场景。餐饮经营已经变成一场持久战,比的是韧性和耐力,而这背后离不开稳定且优质的供应链支撑。然而,我国餐饮产业的上下游供应链链条冗长、上游供应涉及多个复杂板块等,供应链企业多而分散,如何精准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供应链企业信息?各个领域又有哪些优秀的供应链企业?
为了帮助餐饮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红餐产业研究院特别推出了《中国餐饮供应链指南2024》。该指南在2023年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升级和迭代,旨在为餐饮企业提供丰富、多元的供应商及产品信息,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
《中国餐饮供应链指南2024》是一本全面覆盖餐饮产业上下游的工具书,是餐饮企业采购运营不可或缺的助手。通过这份指南,餐饮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餐饮供应链,有效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运营成本。
考虑到供应链涉及的板块较多较复杂,我们将《中国餐饮供应链指南2024》的内容板块拆分为调味料篇、食材篇、半成品预制菜篇、设备用品及数字化篇以及冷链物流及设计篇这5个系列,并以每月一期的报告形式发布。
本期,将发布《中国餐饮供应链指南2024》调味料篇的内容,将重点介绍调味料发展现状,当下比较热的复合调味料其口味、创新趋势、定制的要求等,还会推介一些优质的调味料企业。以下为《中国餐饮供应链指南2024》调味料篇的部分精彩内容摘录。
< class="pgc-img">>餐饮调味料市场持续扩容,
复合调味料迎来黄金发展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的饮食需求越来越多元以及国内餐饮大盘的持续增长,调味料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红餐大数据显示,我国调味料的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595 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927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525亿元。
同时,随着我国餐饮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和消费者对口味的追求不断提高,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4年我国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300亿元,同比增长14.8%。
< class="pgc-img">>复合调味料市场的持续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企业业绩的提升。2023年,颐海国际、天味食品等复合调味料企业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进入2024年,这一势头仍在延续,上半年海天味业、天味食品、仲景食品、日辰股份等多家复合调味料企业同样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随着餐饮连锁化率的不断提高,复合调味料市场的前景一片光明。
在“第四届中国餐饮产业红牛奖”细分榜单“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中,餐饮调味料企业入围了25家,其中复合调味料企业就有20家,比如圣恩股份、联合利华饮食策划、颐海国际、川海晨洋、翠宏食品、仟味高汤、森态牛油、天味食品、馨田火锅油碟、吉香居等。
< class="pgc-img">>近些年来,很多传统调味品企业也在发力复合调味料,并将其视为企业增长的“第二曲线”。如海天、李锦记、中炬高新等都先后布局了复合调味料市场。
目前,我国复合调味料市场的入局者主要有三类企业:第一类是以天味食品、颐海国际等以生产复合调味料为主的“老牌”企业;第二类是以海天味业、恒顺醋业、厨邦等为代表的传统调味品头部企业;第三类是以倍乐食品、加点滋味等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和品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餐饮调味料多模式并存,
定制调味料领风骚
当下调味料企业和餐饮企业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定制、标品和代工。定制模式能满足餐企独特的口味需求,但可能需要较大的研发投入;标品模式则成本较低,但口味较为普遍,缺乏个性化;而代工模式则结合了定制和标品的优点,既能根据餐企需求进行生产,又能有效降低成本,但调味品企业在合作中的话语权相对较小。
< class="pgc-img">>当前餐饮企业在选择调味料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可以选择标准化调味料确保口味的一致性,也可以通过代加工方式实现一定程度的个性化,或是直接定制专属调味料以满足特定需求。
伴随着餐饮内卷加剧,餐企们为保持竞争力和特色,开始寻求通过定制化调味料来打造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定制化调味料以其独特的口味特点,帮助餐企打造出与众不同的菜品,从而吸引顾客。
目前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一大批以定制为主的调味品企业,产值在1亿以上的调味品企业有40多家,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四川、广东、北京等地,如四川新雅轩、北京圣伦、日辰股份等,它们在定制化调味品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日辰股份、独凤轩等是以餐饮定制调味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热点产品频出,
鲜味、健康成发力点
近年来,健康饮食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很多传统复合调味品在保留经典口味的同时,也逐渐迎合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往低盐、健康的方向进行改良创新。
各大调味料企业紧密围绕“鲜味”与“健康”两大核心展开研发,推出了低盐、低糖、低脂、无添加等系列调味料产品。与此同时,无论是深耕基础调味料的企业,还是专注于复合调味料的企业,都积极创新研发,不断推出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的新品,调味品市场热点产品层出不穷。
越来越多的调味品企业开始注重鲜味的提取和强化,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从各种食材中提取出鲜味成分,再将其融入到调味料中。例如,鸡精龙头“太太乐”2023年推出了18个新品,其中松茸鲜产品,包含针对零售渠道的松茸鲜、餐饮渠道的天尚鸡粉、粉面细分渠道的粉面鲜以及年轻人喜欢的汤之鲜冷泡汁和火锅底料系列。
< class="pgc-img">>调味料企业推介
为了让餐饮同行更清晰了解和认识餐饮调味料企业,红餐产业研究院特别收集并整理了餐饮调味料各个细分领域(基础调味料如酱油、醋等,复合调味料如鸡精、火锅料等)200+的调味料企业黄页,包含该企业主营业务、联系方式等信息,可以帮助餐饮人清晰地了解企业,并于企业第一时间建立连接。
着科技的发展,餐饮业也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1. B2B 订货系统的出现为食材采购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使其变得更加简单、透明。这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为餐厅经营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 class="pgc-img">>- 餐饮 B2B 订货系统的工作原理。餐饮 B2B 订货系统是一个集成了供应商、餐厅和物流服务商的在线平台。它通过数字化手段使得从下单到收货的整个过程变得简单快捷。系统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预测所需食材的数量和种类,减少了浪费。同时通过与物流服务商的紧密合作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
2. 餐饮行业的特点。餐饮业对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也面临着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这就要求 B2B 订货系统不仅要保证信息流的畅通,还要确保物流的迅速响应。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规范对食材的储存和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class="pgc-img">>3. 系统的优势。简化采购流程,系统自动完成订单处理,减少了人工操作,节省了时间。通过电子化的订单处理减少了人为错误,加快了交货速度,加速菜品上桌。系统提供的快速配送服务确保了食材的及时到达,加快了菜品上桌的速度,提高了顾客满意度。成本节约,通过集中采购和精准的需求预测降低了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
< class="pgc-img">>4. 成功案例分析。以一家连锁餐厅为例,展示了 B2B 订货系统如何助力其实现经营效率的提升。该餐厅利用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准确预测了产品趋势,合理安排采购,显著降低了库存积压。同时通过与物流公司的紧密合作确保了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提升了顾客的用餐体验。
5.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尽管 B2B 订货系统为餐饮业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首要问题,企业需采取强有力的安全措施。此外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和维护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应加强合作与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客户需求。
< class="pgc-img">>6. 结论。餐饮 B2B 订货系统正改变餐饮业的运作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带领餐饮业迈向一个新的未来。餐饮 B2B 订货系统通过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正成为餐饮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拥抱数字化转型,利用 B2B 订货系统优化供应链管理,是餐饮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餐饮 B2B 订货系统将继续引领行业前行,开创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临近饭点,你会选择打开手机外卖软件、花十几分钟犹豫吃什么,还是自己亲自操刀下厨做出一餐山珍海味?家住济南堤口路附近的代先生,最近每天中午都会光顾公司附近的大润发超市,只为赶上超市里热乎方便的自助午餐。
最近,全国多地掀起了一阵超市食堂新风潮,受到众多打工人的追捧。记者注意到,如今济南也有不少商超试水这一模式,且十分受欢迎。超市食堂菜品主打高性价比的平价餐饮,几十种菜品可选,甚至有的还有下午茶和糕点。
10—20元不等,在超市吃上一顿丰盛快餐
中午12点,堤口路天桥大润发,不少上班族一进店,就径直奔向最里侧的用餐区。“听说这里开了大食堂,不到20元就能吃自助餐,特地来尝尝。”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代先生说。
在餐区入口处,有不少餐食供顾客选择:15元左右的面食区,提供炸酱面、西红柿鸡蛋面等面食;25元左右的自助区,包含10多种餐品,有各类炒菜、包子、米饭等等。消费者扫码付款后,可以拿着餐具去附近座椅上用餐。
几米长的自助档口上,摆放着主食、炒菜、炖菜、粥等各类餐品,冒着腾腾热气。区别于以往的食堂打饭,前来消费的市民可以随心所欲挑选喜欢的菜品、分量。大多消费者会挑上三五个自己爱吃的菜品,人均消费从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档口前方有就餐区,非常方便。
现场顾客还可透过玻璃窗看到厨师烹饪的场景。“食材都是我们店里自销的,蔬菜区的蔬菜运送到食品区进行加工,卫生质量有保障。”大润发华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华北区大润发门店设置堂食区的有30多家,济南地区有4家,包括历下、天桥、省博、全福店。
部分超市有糕点下午茶,晚上还推出打折菜
不仅有早中晚饭,有的超市下午还有糕点和下午茶。
“历下大润发的美式咖啡和冰激凌是特色,我去吃过好几次,非常不错。”市民李女士在山师东路附近写字楼上班,生活用品她一般在大润发购买,最近她又爱上了超市里面的下午茶,“全福大润发的烘焙我很喜欢,有不少小蛋糕和小甜品,适合我们女孩子。”
为了不卖隔夜菜,盒马超市早就推出了打折菜商品。8月8日晚8点多,记者来到位于市中区欧亚大观商场B1楼盒马超市“工坊鲜厨”档口,柜台旁排着一长串队伍,正缓慢前进。一旁结完账的顾客一边端着盘子寻找着座位,一边对同伴说道:“去外面看看还有没有位置!”
这里从晚上8点开始,会将饭菜打折出售,比如炸鸡八折,馄饨则买二送一,一桶关东煮15元等等,“我们不卖隔夜菜,每天晚上推出打折菜品,给加班的上班族优惠。”盒马超市工作人员说。
无独有偶,在经四路万达盒马超市,也会在晚上推出打折菜销售,不少年轻上班族特意赶到晚间来购物,打折菜也受到青睐。
平价餐饮既引流又带动超市增收
不仅在大润发和盒马超市,在银座、家家悦超市内,也几乎都能见到超市食堂的踪影。
“没有超市食堂之前,我们的餐饮档口每天销售额只有一两千元,食堂试营业以来,单日用餐客流已达200多人,餐饮销售额增长不少。”银座超市和谐店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仅仅是在食品区,其他区域的零售额也在增长。
超市食堂主打的是现炒模式,不会销售隔夜菜,放心省时省力的模式也吸引了大批上班族。“我就在旁边写字楼上班,我和同事经常来这吃,性价比还挺高的。”正在银座超市玉函店用餐的张女士说,这家超市食堂开业后,她点外卖的频率都减少了,“能挑选的菜品还算多,总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菜,方便实惠。”
“一般顾客用餐结束,也会去其他区域购物或者走走,全当是饭后遛弯了,就会顺便买点其他的东西,吸引了人气的同时也带动了超市整体的营收。”超市相关负责人说。
在全市各大超市,餐饮既引流还带动超市增收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商超为何开食堂?应顾客需求不断出新
抓住市场痛点、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已经成为商超的共识。记者采访了解到,711、中百罗森、橙子等便利店也开始销售快餐,如8.8元的黄焖鸡饭、9.9的麻婆豆腐炒饭、12.8元的孜然烤鸡便当……在货架的冷藏柜里,更具性价比的便利店午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上班族。
业内人士分析,超市里面出现食堂,是一种新业态,一方面实体店如今经营压力不小,尤其是传统超市,要与电商竞争,另一方面又要面临部分客流到同质化店的情况。在价格方面,标准超市不如电商低;在商品方面,标准超市不如会员店拥有大量高品质独家商品,超市的经营压力较大。“要获得更多客流量,除了打折促销,更需要能增加顾客黏性的服务。民以食为天,餐饮是相对刚需的消费,平价食堂可以快速吸引周围客人。”
超市用餐区的出现,让便利店餐饮化,成为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载体,为周边居民提供有鲜度与有温度的服务。而开辟用餐区后,来客频率明显提升。
“超市食堂仅靠平价带来的优势远远不够,食品口味和安全管理不容忽视。商家要严格把控食材采购、加工和储存环节,并搜集消费者反馈,形成良性互动。”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李焜染 摄影:李焜染 摄像:王春鹏 剪辑:王春鹏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