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首席商业智慧
- 作者|首席商业智慧
张勇夫妇
>引言:张勇不涮国内的火锅了是吗?不,张勇在忙着IPO呢?特海国际又要IPO了,不过,这一次是赴美上市。
2022年12月30日,特海国际以介绍的方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才刚过去了一年多,张勇就加快脚步了?
早在2022年5月,海底捞就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特海国际,主要负责其海外业务。该公司由母公司持有90%股权。
两个月后,海底捞宣布将海外餐厅业务从集团中剥离出来,特海国际不再作为海底捞的附属公司存在,而是由张勇和舒萍(张勇老婆)共同掌控。
根据招股书显示的数据分析得出,张勇通过ZY NP LTD持有NP United Holding Ltd 51.78%的股权,而张勇的妻子舒萍通过SP NP LTD持有NP United Holding Ltd 16.07%的股权。
紧接着,特海国际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速度非常快。
2022年可谓是海底捞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张勇将海底捞的担子交给了他栽培起来的杨利娟手上:
师傅忙着更重要的事情去了,徒弟则在国内忙着给师傅收拾“盲目扩张”带来的“烂摊子”。
毕竟在2022年以前,海底捞的业绩增长已经陷入停滞,甚至需要依靠过去几年的利润来维持运营。过去的几年,由于疫情影响,餐饮行业过了好几年的冬,能撑住也实属不易了。
川妹子接班,把海底捞“捞”上来
根据海底捞发布的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海底捞全年营收414.53亿元,同比增长33.55%,净利润为44.95亿元,同比增长227.36%。
杨利娟
>面对困境,杨利娟被“推”出来,在2021年3月被任命为海底捞的CEO,主要是想弥补张勇犯下的“错”,扭亏为盈。
2020年,张勇铤而走险,不断扩张海底捞的门店数量,开店的速度简直就是爆发式增长。
根据海底捞历年财报数据显示,在2018年时,海底捞在全球范围内的门店数量仅466家,但不到三年的时间,到了2021年,增长至1443家。
一年也就365天,这几乎是每天开一家的节奏啊!不得不说勇哥是真勇。
盲目扩张妄想反其道而行,然而造成的后果就是让海底捞在2021年亏了41.6亿元,这还是海底捞上市以来头一回亏,亏也就算了,亏的还不少,这几十个小目标可是前3年辛苦赚来的利润。
杨利娟新官上任三把火,采取了果断措施,关闭大量门店:
2021年关闭了276家海底捞餐厅,2022年减少到了50家;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降低到了32家,总共关了358家店。
少店、少人是有效的降本方法。但带来的体验不再是海底捞的招牌“服务特色”了。
对比前几年去吃海底捞和现在去吃海底捞的体验,有咩有网友和我一样同感:店员都好忙,很明显海底捞的人手不够,不再像以前那样了,水喝一半杯子还没放下,就有服务员看到跑来给你倒满。
打工30年,打工妹摇身一变百亿女富豪
年轻时候的杨利娟
>从17岁开始,杨利娟就给海底捞打工了,今年都46岁了,一眨眼在海底捞干了30年,人生能有多少个30年?杨利娟这是大半辈子都在海底捞了。
杨利娟1978年出生于四川一家贫苦人家,家里负债累累,16岁就在四川某饭馆当服务员,被过来张勇成功“挖人”,张勇开出的条件是从前东家的120元工资上升到160元。
在当时,一般服务员工资就80元左右。所以,杨利娟在未遇到张勇之前,本身也是一位手脚麻利、干活精神的打工妹,不然也不会被来吃饭的张勇“盯上”了,跳个槽涨40元工资,在当时也是别人的小半个月工资了。
从这之后,杨利娟先后在海底捞完成了从基层服务员、领班、门店经理的职位转变。
1994年从在四川简阳的海底捞上班到现在,杨利娟在海底捞的工龄可谓是非常长了,有30年了。
其实杨利娟并不是天生就是天选打工人的料,这一切还都是老板张勇“逼迫”的。
张勇是个好老板,但这种好是让员工不成为废材的那种好,一般家长都是鸡娃,张勇是“鸡员工”。
他让杨利娟学电脑且看书,要知道她才小学文凭,后天学习能力有限,白天要打工,晚上还要上“夜校”的感觉,有想过辞职,但老板不让。
当然也不止她一个人,张勇还要求海底捞的区域经理想要保住这个职位,毕竟要考到驾照会开车,而这些“鸡员工”行为,发生在90年代的时候。
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杨利娟也曾公开表示过,离开海底捞她什么也不是,毕竟在张勇底下做事,没有杨利娟,也许会有马丽娟。
当然,在打工30年期间,外面有无数的猎头看出百万薪资想挖走她,她都不为所动,海底捞对她有情,当年张勇给的800元解了她家的燃眉之急,如今她也对海底捞有义。
事实证明,杨利娟倒是跟对了张勇这个老板!从打工妹摇身一变成为海底捞的总裁。
根据2022年海底捞年报数据显示,杨利娟的年薪为753.5万元,比2021年涨了96万。
而在最新的2023年年度财报显示,杨利娟的年薪高达1497.8万元!可见,能力有多高,工资就有多高。
这近1500万的年薪其实还不算什么,毕竟还有海底捞的股份,按照持股3.68%的比例,杨利娟在2023年直接可拿到1.49亿元的分红。
然而,年薪千万不算什么,杨利娟的身家也曾过百亿!
左:张勇 右:杨利娟
>在2018年海底捞上市之际,她与张勇共同敲响了上市钟声,那年杨利娟才39岁,职位是海底捞的COO。
根据当时海底捞收盘的944亿港元市值计算,她所持有的股份价值高达34亿港元(约合30亿元人民币)。
根据2020年胡润百富榜的财富数据显示,杨利娟以125亿的财富排在第451位。
但是在2021年,杨利娟的财富骤减到65亿元,排第1123位。
然而,在2022年和2023年的胡润百富榜上,杨利娟榜上无名,但也是很可以了,毕竟这两年忙着在“捞”海底捞,财富缩水也正常。
海底捞定位“尴尬”求变,不得不迎合年轻消费者
据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海底捞在2023年的客流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与2018年的峰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且,客单价也由三年前的110元下降到了如今的99元。
这11元的差距可不容小觑,也许就是一个品牌区分“低、中、高”的临界点了。
根据红餐大数据的统计,2023年火锅市场的主流价格带主要集中在60至90元区间内,占比高达43.4%;而120元以上的价格带仅占不到10%。
这意味着,海底捞原本的“高”端定位正逐渐被市场稀释成“中”端,这一下降可不是降维打击而是不得不更卷了。
毕竟市场的平价火锅多的是,本来客单价与小龙坎、巴奴、谭鸭血等差不多的档次,现在差不多要跟呷脯呷脯差不多的档次了。
所以,海底捞也只能不断靠出圈来博关注,不得不采取一些创新策略,像火遍全网的“科目三”舞蹈,或者是开大巴去演唱会门口蹭流量接粉丝吃宵夜等。
海底捞“科目三”
>然而,这些方式能否真正解决海底捞问题,也许后面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检验,就看这个川妹子以及后面也陆陆续续起来的海底捞年轻人高管的经营能力了。
杨利娟关了海底捞358家店,并非真的都关了,这也是暂时的策略之一,不得已为降本而为之。
在2022年大环境好转的时候,消费回暖,之前关闭的店有数十家陆续重启,比如,2022年恢复48家,2023年恢复26家,截至2023年底,海底捞门店数量共计1374家。
海底捞目前市值
>海底捞的“陆路”不大行了,实在太卷了,靠降本关店长期也行不通,截至发稿时,海底捞市值为1060亿港元,不高不低,但是比起巅峰的时候缩水了很多。
也许转型才是硬道理!所以,张勇想“出海”的心也就能理解了。
餐饮品牌企业也开始卷“出海”了
张勇
>火锅出海的队很长!不止海底捞,你吃过的大多数火锅,都“出海”了,如,小肥羊、小龙坎、德庄、凑凑火锅、谭鸭血…等火锅品牌。
当下,除了火锅,还有中式正餐品牌也在赶这一波出海潮,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和3月份,新荣记和外婆家分别在日本和美国开店了。
不仅如此,许多知名的餐饮供应链企业也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例如,速冻行业巨头安井食品和海欣食品,以及肉类加工巨头得利斯等都在积极筹备海外业务。值得注意的是,得利斯还计划斥资五万英镑在英国设立全资子公司,进军预制菜市场。
不知道是不是出走海外的火锅品牌,有一个番茄火锅可选?导致番茄酱需求增大?
一些番茄制品供应商如冠农股份,其番茄产品的出口额在2023年同比增长了惊人的139.30%。而来客麦食品和金泰禾农业科技也在今年涉足出口贸易业务。
所以,这么多企业都出海了,海底捞也不能辜负了有个海字。只能说,以后出国旅游的朋友们,很快就可以在全世界各地吃中餐了。
这一次,张勇和妻子也赴美上市,放心把国内的海底捞交给川妹子杨利娟去“捞”。不得不说,杨利娟不简单,可以让老板放开心在“海外”嗨,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特海国际若能上市,对海底捞来说,可谓是锦上添花。
你吃过海底捞吗?你觉得现在的海底捞怎样?请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评论。
#头条创作挑战赛#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眼前这个妆容精致、谈吐优雅的商业女强人,就是那个曾经背负巨额债务,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的四川妹子。她,就是杨利娟,从一家小小的海底捞火锅店的服务员,一步步蜕变为如今身家百亿的商业女王,她的故事,远比你想象的更精彩、更震撼。
1994年,四川简阳。哥哥们经营蜂窝煤生意失败,不仅掏空了家底,还欠下了巨额债务。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年仅16岁的杨利娟毅然辍学,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勇敢面对,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信息来源:北青财经,《从服务员到CEO,海底捞43岁新帅的逆袭人生》
彼时的杨利娟,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甚至没有走出过家乡的小县城。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县城里的小饭店当服务员,用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偿还债务。生活的苦难,过早地压在了这个花季少女的身上,但她眼里依然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 class="pgc-img">>那时的杨利娟,或许从未想过自己未来会成为坐拥百亿身家的商界精英,她只是单纯地想,要努力工作,多挣钱,帮助家人早日渡过难关。这份朴素的愿望,成为了她前进路上的动力,也成为了她日后成功的基石。
命运的齿轮,就在杨利娟踏入社会的那一刻,开始了悄然转动。也是在这一年,一家名为“海底捞”的火锅店在简阳悄然开张,这家看似不起眼的小店,日后将成长为中国餐饮行业的巨头,而杨利娟,也将与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一场火锅店里的邂逅
< class="pgc-img">>杨利娟工作的饭店虽然简陋,但她对待工作却十分认真。她勤快麻利,做事细致,无论端盘子、扫地还是洗碗,都做得井井有条。老板看在眼里,对她很是赏识,工资也从最初的每月80元涨到了120元,这在当时的服务行业,已经算是高薪了。
然而,命运的安排总是充满戏剧性。就在杨利娟以为生活会这样波澜不惊地继续下去时,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他,就是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信息来源:新京报,《海底捞CEO杨利娟:喜欢一个领域,就扎根深耕》
彼时的张勇,正处于创业初期,他敏锐地意识到,餐饮行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服务是关键。于是,他经常到各个饭店就餐,暗中观察和学习,希望能找到既有能力又符合海底捞服务理念的员工。
就这样,张勇注意到了在小饭店里勤勤恳恳的杨利娟。他观察了很久,发现这个小姑娘不仅做事麻利,而且服务热情,待人真诚,更重要的是,她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深深地打动了张勇。
< class="pgc-img">>他觉得,这个小姑娘,未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于是,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张勇主动向杨利娟抛出了橄榄枝。他许诺给杨利娟每月160元的工资,并承诺为她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希望她能加入海底捞。
对于当时急需用钱的杨利娟来说,这份邀请无疑充满了诱惑。但出乎张勇意料的是,杨利娟拒绝了。
< class="pgc-img">>她拒绝的理由很简单:现在的老板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她,她不能忘恩负义。
张勇虽然感到惋惜,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知道,像杨利娟这样的人才,值得他等待。
命运的红线,在这一刻,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水土不服”到海底捞的“金牌店长”
< class="pgc-img">>没过多久,杨利娟工作的饭店因经营不善,老板决定关闭店铺,前往广州发展。这让杨利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远在广州,人生地不熟,一边是家乡,但又失去了工作。
就在这时,她想起了那个曾经向她抛出橄榄枝的海底捞老板张勇。思虑再三后,杨利娟决定,去海底捞试试。
这一次,张勇依然热情地接待了她,并信守承诺,给了她每月160元的工资。就这样,杨利娟正式加入了海底捞,开启了她与海底捞共同成长的故事。
< class="pgc-img">>初到海底捞,杨利娟依然是从最基层的服务员做起。然而,她很快发现,海底捞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标准,与她之前在小饭店里的经验完全不同。
在这里,服务员不仅仅是端茶送水,更要像“海底捞”这个名字一样,为顾客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甚至要“捞”出顾客的潜在需求。
比如,顾客说“有点辣”,服务员要能立刻反应过来,询问是否需要加汤或者提供饮料;顾客带着孩子,要主动提供儿童座椅和玩具;甚至顾客只是无意间提到手机没电,服务员也要想办法提供充电宝。
< class="pgc-img">>这种“变态”的服务标准,让初来乍到的杨利娟有些“水土不服”,她感觉自己以前的服务经验在这里完全不够用,甚至有些跟不上节奏。
为了能尽快适应海底捞的工作节奏,杨利娟开始逼着自己学习,她虚心向老员工请教,认真观察顾客的需求,努力将海底捞的服务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服务中。
< class="pgc-img">>除了在工作中学习,张勇还鼓励杨利娟多读书,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他不止一次地对杨利娟说:“海底捞的员工,不能只会端盘子,更要懂得思考,要学会如何更好地服务顾客,如何更好地管理团队。”
在张勇的鼓励下,杨利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她读《把信送给加西亚》,从中学到了忠诚和执行力的重要性;她读《海底捞你学不会》,从中学习海底捞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
< class="pgc-img">>渐渐地,杨利娟发现,读书不仅能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更能让她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她开始尝试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凭借着勤奋和努力,杨利娟在海底捞的职位也像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从服务员到配菜员,再到领班、大堂经理,她几乎每半年就升一级,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她就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打工妹,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店长,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
西安的磨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信息来源:央视网,《海底捞人事变动:“啄木鸟计划”负责人杨利娟出任CEO》
2001年,海底捞准备进军西安市场。这对海底捞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也是对杨利娟的一次重大考验。
张勇决定,将西安第一家店的重任,交给杨利娟。
彼时的杨利娟,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但她毕竟还很年轻,而且从未离开过四川,独自面对一个全新的市场,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class="pgc-img">>但杨利娟没有丝毫犹豫,她知道,这是老板对她的信任,也是她证明自己的机会。
她毅然告别家乡,带着满腔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开拓西安市场的征程。
初到西安,人生地不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为了尽快打开市场,杨利娟每天早出晚归,带领员工走街串巷发传单、做宣传,甚至亲自到竞争对手的门店去学习经验。
除了外部的市场竞争,杨利娟还要面对内部的管理难题。由于海底捞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在西安还是新鲜事物,很多员工一时难以适应,甚至出现了抵触情绪。
< class="pgc-img">>面对种种困难,杨利娟没有退缩,她始终坚信,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她一方面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员工,另一方面,她积极与员工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为了拉近与员工的距离,杨利娟从不摆店长的架子,她经常和员工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聊天,甚至一起出去玩。她用真诚和关怀,赢得了员工们的尊重和信任。
在西安的那段时间,是杨利娟最辛苦,也是成长最快的一段日子。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但她却乐在其中。
< class="pgc-img">>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杨利娟的带领下,西安的海底捞餐厅生意越来越红火,成为了当地餐饮行业的一匹黑马。而杨利娟也从一个青涩的店长,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女当家”。
2012年,杨利娟正式成为海底捞的四大创始人之一,全面负责公司的运营管理。在她的带领下,海底捞不断开拓创新,发展势头迅猛,成为了中国餐饮行业的领军企业。
2018年,海底捞在香港上市,杨利娟也凭借着手中的股份,成为了身家数十亿的富豪。
< class="pgc-img">>然而,就在海底捞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餐饮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海底捞也未能幸免。由于扩张过快,再加上疫情的影响,海底捞的业绩出现了严重下滑,甚至出现了巨额亏损。
一时间,质疑声、唱衰声四起,海底捞的未来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危急时刻,杨利娟再次展现了她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敢于担当的魄力。她力排众议,果断推出了“啄木鸟计划”,对海底捞的门店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关闭了300多家经营不善的门店,并对剩下的门店进行优化升级。
< class="pgc-img">>“啄木鸟计划”的推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杨利娟过于激进,也有人担心这会影响海底捞的品牌形象。
但杨利娟顶住了压力,她坚信,只有果断采取措施,才能帮助海底捞渡过难关。
事实证明,杨利娟的决策是正确的。“啄木鸟计划”的实施,虽然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却为海底捞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 class="pgc-img">>2022年,张勇宣布卸任CEO,将海底捞的帅印交给了杨利娟。至此,杨利娟正式成为了这家千亿餐饮帝国的掌舵人。
笔者认为
从一个被迫辍学的乡村女孩,到如今执掌千亿帝国的商界女强人,杨利娟用27年的时间,书写了一个充满励志色彩的传奇故事。
她的成功,没有捷径,没有秘诀,有的只是对梦想的执着,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对企业的忠诚。
< class="pgc-img">>回顾杨利娟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她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她身上所展现出的勤奋、坚韧、果敢、忠诚等优秀品质,正是当下年轻人所需要的。
她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勇敢追梦,奋斗不止,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源:【红星新闻网】
比赛中的邓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5月10日结束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四川宜宾的“00后”妹子邓燚获得美发项目(学生组)冠军,这也是此次参赛的四川代表团所有工种项目中唯一的冠军。
从2021年开始,邓燚到成都学习美发与形象设计,依靠自身勤奋和美发天赋,她斩获了不少奖项。光是去年一年,邓燚就参加了5场省级以上比赛,获得3金1铜1优胜的好成绩。
依靠8把剪刀、30多把梳子、3个电吹风,邓燚在三年时间里制作了500多个造型。“一开始以为就是学剪头发,没想到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剪掉’公众对理发师之前的误解。”邓燚说。
从小喜欢给洋娃娃编头发玩
2021年,四川宜宾女孩邓燚到成都欧曼谛技工学校学习美发。此后的三年里,她拿过不少奖项,这次是她首次捧回“国家级”美发冠军奖杯。
5月13日,记者在学校见到了邓燚。18岁的她刚刚拿下冠军,显得有些羞涩。据她介绍,比赛前,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接受集训。
“当初学美发,就是想把自己的头发做得更漂亮一些,我在生活中也喜欢给洋娃娃编头发玩。”邓燚说。
这不是邓燚拿下的第一个冠军。去年4月,学校老师介绍了一个省级二类比赛,包括邓燚在内的10名同学报名参加。项目比拼的是女式经典翻翘吹风造型,邓燚获得了青年组第一名。而去年一年的时间里,邓燚参加了5场省级以上比赛,共获得3金1铜1优胜的好成绩。
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这样的比赛并不是“托尼老师”随意发挥。5月9日的比赛分为三个模块造型,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三个造型。“可能因为之前有过参加国家级比赛的经历,比赛中使用的智能镜在学校集训基地也一直在模拟使用,所以我没有那么紧张。”邓燚解释。
“邓燚学东西很快,在造型板块悟性高,临摹老师的作品完成度更高。”曾丽是学校技能竞赛中心主任,也是邓燚的教练,“邓燚性格内敛,这也使她在学习方面专注度更高。在国家一类大赛美发项目中,邓燚是我带了25年青年组选手中,第一个国赛金牌获得者。”
8把剪刀、30多把梳子……
三年做了500多个造型
“一开始以为就是学剪头发,没想到要学的东西太多了。”邓燚感叹,她喜欢给男士理发,“因为最简单。”
上学三年来,邓燚的“武器”越来越多:包括平剪、牙剪、泡泡剪等8把剪刀。陪伴她最久的是一把牙剪,三年里,主要用于打薄造型的发量。还有滚梳、尖尾梳、女士修剪梳等30多把梳子,其中最贵的是一把进口梳子,需要200多元。另外,她还拥有不同的电吹风3个,这些吹风可以根据不同的造型,提供不同的性能。
曾丽透露:“此前专门统计过,邓燚在3年时间里一共做了500多款造型。”
顺利的话,邓燚今年6月就将毕业。她打算留在学校,现在已经开始担任实习老师,做一些实训方面的相关工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剪掉’公众对理发师的一些成见。”邓燚表示,“希望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发型与比赛中的发型进行更多地融合,设计创新出更多反映个性和自我的发型。”
近年来,成都龙泉驿区高度重视职业技能竞赛,持续举办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住宿餐饮服务业技能大赛、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人才技能大赛等各类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练、以赛提技,赛训结合锻造技能人才队伍,遴选优秀技能人才。
新闻多一点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
川籍选手斩获1金2银3铜
5月10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贵阳市闭幕。本届大赛设置了电子商务、美发、砌筑、农机修理、养老护理、育婴等11个比赛项目和手工刺绣、手工编织2个表演项目,共32个代表团参赛参展,700余名选手参加全国决赛。
本次大赛四川代表团勇夺1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11个优胜奖,其中在美发项目(学生组)比赛中获得金牌;在砌筑(职工组)、茶艺(学生组)等项目比赛中获得银牌;在电工(职工组)、餐厅服务(职工组)、育婴(学生组)等项目比赛中获得铜牌。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原标题:18岁川妹子,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美发冠军 希望以后设计创新更多个性发型
编辑:覃一川 责编:高婷 覃峰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