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时宜
十年前(2013年)Sasa被公司外派至柬泰边境的原始森林工作。由于吃不习惯本地食物,身旁常备的就是腐乳、罐头等速食品。
即使驱车13小时到金边,中餐厅更是屈指可数。当时的她就在心里暗想,如果自己在这里开餐厅应该大有发展,这颗萌芽从此便深深地埋下。
2015年Sasa回了香港发展。但在2016年回柬埔寨探望朋友时,她的餐厅梦愈发地强烈。于是便回香港辞去了工作,6月来柬考察,选址BKK开了第一间《香港茶餐厅》。
“毕业工作后我没下过厨,所以对餐饮业毫无概念。但幸运的是,我前老板经营着几十家不同类型的餐厅,于是飞回香港在其中一间餐厅学习。”
起初Sasa表示自己学东西快,只需三天就可学成,但到了餐厅却干起了打杂的活。第三天,在前老板的喝令下大厨才将6个菜品的食材、步骤一一写下,隔天Sasa带着纸质菜谱返回了柬埔寨。
< class="pgc-img">(香港茶餐厅bkk店)
>Sasa表示,她想在柬埔寨做一些健康的饮食,所以头六道菜品是梅菜蒸肉、咸蛋蒸肉等蒸菜。
由于早期的客人大多数来自中国港澳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所以常常会问顾客想吃什么,她便学什么,甚至有的顾客还教sasa如何做新菜品。
但生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2018年一月,在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人越来越多,每天餐厅客流爆满,排起了长龙。
Sasa以她敏锐的商业嗅觉立马开了二店。为了做差异化,她又只身前往香港学习新菜品:炒饭、叉烧、面条...以及一店客人推荐的菜,都汇聚于二店。
“第一年,我常常往返于香港-金边学习做菜。同时,学成归来后我会再传授给店员厨师。为了还原味道,每月食材、调料都要从国内运很多趟。而在鼎盛时期(2020年)时,茶餐厅共有6家分店。”
“此后,本地顾客也越来也多。乃至大部分的顾客都是客人带着朋友,朋友再带他们的朋友来品尝。因此我有很多忠实顾客,甚至都发展成了好朋友。”
甚至有位来自马来西亚的顾客由于喜欢,还自请加盟在马来西亚开茶餐厅分店。如今,在吉隆坡已有了4家“香港茶餐厅”,生意比柬埔寨更火爆。
< class="pgc-img">(Sasa与先生)
>Sasa还向记者透露,刚来柬埔寨筹备一店时,请当地人装潢的店铺常常出现停电,排水不良等问题,影餐厅响营运。于是朋友推荐了一位香港人,他不仅帮Sasa完美解决了问题,还成了朋友,之后更是成为了她的专属设计师,二人也就此结下良缘。
据悉,柬埔寨的所有香港茶餐厅都是由她先生设计的,每家店铺各有特色,装修得十分精致,首家开业的怀旧主题茶餐厅,更是吸引了无数人来打卡。
< class="pgc-img">(怀旧主题茶餐厅)
>但在疫情期间下,因房租暴增、房主转售···等种种问题,茶餐厅被迫在一年时间内关停了三家。 sasa表示,很心疼但又无奈。
后来,在餐饮业熟络的sasa还跟合伙人开了《禄鼎记港式火锅》,店内的高级豪华的装修以及厨师研制出来的柬埔寨最正的“花胶鸡”锅,令禄鼎记红遍了天。
< class="pgc-img">(《禄鼎记港式火锅》)
>说起今年的餐饮业,Sasa 表示市场比以前更静,生意也明显比去年更差,近几个月更是见到不少餐厅倒闭结业。
“如今,几乎连柬埔寨本地人也少了外出消费。但“茶餐厅”的生意相对稳定,其原因大概率是因我起步比较早,有积攒多年的老顾客吧,十分感恩。”sasa表示。
虽然市场出现不稳定,但Sasa还是看好柬埔寨的发展,所以又在西港选址开了第一家《香港茶餐厅》,服务、餐品都做了最新的升级,一如既往地令人期待。
同时,Sasa也在此祝愿所有在柬拼搏的人,一起加油,一起追梦。
【延伸阅读】
那些没有被列入涉诈黑名单的人,都在柬埔寨做什么?
#每日国际视野##柬埔寨##国际情报员#
关注柬单网,了解柬埔寨,更多柬埔寨资讯、创业投资、同胞社区,可下载柬单网APP
近听到一些川菜潮牌“禄鼎记”不太好的消息,有关于深圳店的,也有关于建六店的。不过,这些消息都未被官方证实,倒是看到了它的新店(富力海珠城店)开业,所以想要写写自己对它的感受!
“禄鼎记”在广州可以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同样是卖酸菜鱼、香辣虾这些菜品,它能卖到天天要排队,而且其受众基本是年轻人,哪怕是排队排上2个小时也要吃,总之很理解是不是?也许你想说这是一种“营销手段”,但是不管怎么样,人家就是要排队才能吃啊。
那它是怎么做到的?别急,我们先看看它之前做了什么!
你们现在开始玩的国风,是它玩剩下的
“禄鼎记”作为一个广州年轻人心目中的第一川菜潮牌,相信应该没有多少人要反驳吧?(要反驳的欢迎留言)
“我们不怕被模仿,潮流就是被追随的,从没见过一个抄作业的人考试能有好成绩”这句话出自禄鼎记创始人华明(人称“禄叔”)。
进入2019年下半年,餐饮圈刮起了“国风潮”,比如说香天下的卤牛肉老火锅品牌"脏飞"、比如说乐乐茶的敦煌飞天仙女茶、麦当劳故宫快闪店,例子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而“禄鼎记”,它也是有IP的,而且它的IP非常讨喜——财神爷。是的,相信没有人不喜欢!
而且它从设立品牌起就做好了全套的设计,给财神爷配套的色调是喜庆祥和、寓意着蒸蒸日上的中国红。红色金色搭配,整个店铺打造出热闹、欢乐的气氛,走进去有种过新年的喜庆感。进门前服务员还附送一句“恭喜发财”。试问谁人不爱?
除此之外,“禄鼎记”时不时跟潮人合作,拍个潮到爆的视频也是信手拈来,用时尚一遍一遍的冲击年轻人市场,不得不说,这一做法在此前的川菜餐饮市场真的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它迅速的跑了出来,还获得了很多粉丝。
敢玩,看得见的明亮厨房
我不知道“禄鼎记”是不是广州第一家敢开放厨房给大家看的川菜,但是我第一次走进它的侨鑫店时,有点震惊,长长的过道,可以把整个干净明亮的后厨看得透彻。
因为工作原因,我去过很多广州川菜餐厅的厨房,但是最干净的,是“禄鼎记”,没有之一。
而且他们家的厨师团队也是我看见过最年轻最不斤斤计较的了,在别的店厨师因为要加班多做一个菜就开始不爽,这种情况在禄鼎记反正我是没遇到过。
狂热的粉丝,神秘的免排队卡至今存在
“禄鼎记”是有忠实粉丝的,而且有点狂热,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复购。
这些粉丝最疯狂的时候?听说能让一个一个粉都没有的公众号迅速吸粉,而且流浏量快速破万。这就是自带流量的力量!
反正据我所知,各大平台和公众号非常乐意的和它们家合作,因为每次合作都能带来一波妥妥的流量。
放慢步调的潮牌,给人感觉不够潮了
2019年下半年,“禄鼎记”的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动作变少了,不管是开店的速度还是跟“时尚”的结合都变少了。
唯一一次比较大动作的宣传就是它们家的新品“多口味酸菜鱼”的推出了。除了官方公众号,还有几个广州的美食大V推送。
至于现在喜茶、奈雪这些餐饮潮牌玩得很嗨的跨界联合,“禄鼎记”却没有动静。
总让人有种,这不太像“禄鼎记”的感觉,不知道是内部原因,还是因为战线实在铺得太长,反正营销这块的“水花”少了。
品类调整会不会成为新可能?
说到“禄鼎记”最火的菜品,相信大家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酸菜鱼,但是据说他们家最早是做火锅的,放弃火锅凭着酸菜鱼兴起的浪潮,“禄鼎记”才一路走红。
不过,笔者试过他们家做的番茄火锅,不得不说出品真的很赞。对于不喜欢吃鱼的人来说,火锅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如今火锅已经成为餐饮界中的第一品类,做火锅也许是“禄鼎记”的一大选择。
2020,“禄鼎记”打算怎么走,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希望下一次,听到的仍然是他们家的好消息吧!
格子原创,码字辛苦,未经允许,请不要转载!谢谢合作!? 18岁格子吃遍广州
多少人,是因为“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这句广告语,而记住了巴奴;
有多少人是看到“酸菜比鱼好吃”,而走进太二酸菜鱼的餐厅;又有多少人对“油,我们只用一次”这样的品牌承诺过目不忘……
一句好的广告语,能帮品牌省下千万广告费。
本期新情报,餐见君梳理了6大头部火锅品牌广告语的变迁,从中一窥其背后的策略,希望对你有启发。
第 675 期
文 | 宋少侠 田果
6大头部火锅广告语
哪个朗朗上口,哪个毫无记忆点?
海底捞
作为火锅行业老大,它早期的广告语“来自四川的火锅,好火锅自己会说话”却很少被人知晓。
因为消费者对它的记忆点是“服务”,而服务很难用一句话让消费者产生确切的认知,这大概是海底捞弱化广告语的原因。
而最新的广告语“一起嗨,海底捞”,则直接和新的品牌LOGO“Hi”绑定,进一步强化品牌的名字和聚餐的社交属性。
这个创意的设计者华与华表示,“Hi”的符号和海底捞的第一个字是“海”谐音,并且既是互相问候的“Hi”,也是吃得很嗨的“Hi”,又是一个全球人都熟悉的符号,简单一目了然。
巴奴
可能很多人知道巴奴,就是从它那句“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的广告语。
巴奴以海底捞的服务为关联对标,占据“毛肚和菌汤”的差异化空位,成为其立足于火锅界的特色。
打出名气后,就是大举强调和延伸自己新的身份证,后来广告语也改变两次:从“深入原产地,精选好食材”,到现在的“越懂火锅,越爱毛肚”。
一句是为了迎合餐饮市场变化而做出的宣扬;另一句是在宣传自己的愿望,希望每位顾客都是毛肚专家。
细品后发现:真正好的品牌,都是从争到不争的过程。
大龙燚
2013年,大龙燚刚创办的时候,为了表达火锅味道正宗,打出“老味道,最重庆”的广告语;
经过一年的发展,随着各门店生意逐渐火爆,味道的记忆已经传递出来了,2014年就改为“老味道,解乡愁”;
2017年,大龙燚首家海外店开业,为了彰显扩张野心,“让世界爱上成都味”的广告语新鲜出炉。
随着全国各地的加盟扩张,今年年初,大龙燚调整口号为“大龙燚,中国辣”,围绕“麻辣锅底”、“麻辣菜品”、“热辣服务”等方面落地,强化消费认知。
从大龙燚的广告语转变,我们看出:口号的背后是战略,更是企业从上到下的行为重塑。
蜀大侠
作为一家独具特色的江湖火锅,蜀大侠最早成立时的广告语:“来成都必吃的火锅”,为的是将消费者和旅游场景结合并调动起来,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
如今,当蜀大侠的名号在全国已活跃时,它的广告语也不再局限于来成都必吃,反而升级为“我只做龙头火锅”。
一语双关,既指店内特色龙头锅,也暗示着其品牌格局的改变和布局全国的野心。
小龙坎
“总有一天你会来吃”,小龙坎的广告语充满了对自身产品的信心,霸气十足,并对没有吃过小龙坎的人发出指令。
今年,餐见君得知他的广告语升级为“值得等待的好味道”,把落脚点放在了“好味道”,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味,“值得等待”又暗示自己的排队实力。
广告语是品牌的口碑承诺,它的背后是品牌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而提出的郑重承诺。
湊湊
作为呷哺旗下连锁台式火锅品牌,湊湊以火锅+奶茶的新模式迅速成为网红品牌。
它的广告语“为美好相聚沸腾”自带台式小清新的氛围,符合追求轻奢精致风的消费者人群喜好。
同时这句场景式的广告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围绕这一口锅,发生的美好相遇故事。
不管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从相聚到升温再到沸腾的过程,也是人与人的心凑在一起的过程,这些都和品牌想要传达的“聚会社交”属性极度吻合。
广告语好不好,消费者说了算,以上几个品牌最新的广告语,您对哪个印象深刻呢?
如何提炼一句
朗朗上口、过目不忘的广告语
好的广告语 ,能给品牌省下千万的广告费。很多品牌因此受益。如何提炼一个优秀的广告语呢?
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长江南春总结了一个标准:一条好的主广告语,应同时符合三个标准,顾客认不认?员工用不用?对手恨不恨?
一一对照,你家的广告语好吗?感觉不达标的可以继续往下看。
√ 3个角度,有效提炼“我是谁”
一个火锅品牌如果想在市场长久立足,就得不停在市场刷存在感,让更多人知道你。得明确告诉消费者你是谁,或者现阶段你的优势是什么,可以从3个角度入手:
>差异化
例如,巴奴初期的广告语“本色本味”,虽然也强调食材品质,但并没有让消费者记住。
在调查了消费者对自家“毛肚、菌汤”印象最为深刻后,它把品牌名称改为巴奴毛肚火锅,广告语也随之更改为,“服务不是我们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正是和广为人知的海底捞进行了对立的关联,差异化明显,所以知名度迅速扩大。
太二酸菜鱼也是如此,“酸菜比鱼好吃”,不走寻常路的广告语,立刻让顾客有了记忆点。
>场景化
海底捞和湊湊的最新广告语的共同点,在于传递“聚会场景”,为了引导有朋友聚餐、家庭聚会需求的顾客。
外婆家的“我家就在西湖边”,以及蜀大侠早期的“来成都必吃的火锅”,也都是将特定地点和品牌联系起来,刺激消费者在这一场景下的消费欲望。
>情感化
这一角度需要品牌对目标顾客足够了解,再以某种细微情绪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他们爱屋及乌,认同品牌。
大龙燚第二次变更的广告语“老味道,解乡愁”,就是抓住思乡游子的离愁别绪。
湊湊的“为美好相聚沸腾”,也是以“美好”的情感色彩撩动年轻人的社交期待,展现有温度有态度的品牌形象。
√ 懂得借“势”,使品牌快速走红
巴奴借行业老大海底捞的势,成功地挖了老大的墙角。
大龙燚在创立之初,借了重庆火锅的势,“老味道,最重庆”。
这个势,可以是行业老大,可以是品类高地,也可以是热点事件。
当“地沟油”频频被曝的时候,广州一个酸菜鱼品牌就抓住此痛点,趁势打出“油,我们只用一次”,“禄鼎记”横空而出。
还有一个案例,前段时间,肯德基受新冠疫情影响,宣布将暂时停用“吮指回味,自在滋味”广告语。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次很好的借势营销手法。微博上关于#肯德基暂停使用吮指广告#的阅读量已高达3.3亿,讨论量将近1万个。
我们发现,品牌在初创时期,如果想迅速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借势往往是捷径。当然,有了自己的光环后,此时就要见好就收,做自己。
√ 和战略保持一致
每个品牌的发展都是阶段性的,所以一条好的广告语,不仅要占据消费者的心智,更要与品牌的战略变化保持一致。
比如大龙燚初期“老味道,最重庆”突出口味,抢占市场,之后“老味道,解乡愁”传递情感,引发共鸣,后期“让世界爱上成都味”,和当下的“大龙燚,中国辣”,则越来越显示自己的行业高度和地位。
再比如,外婆家初期锁定社区人群,广告语为“不用回家忙烧饭,外婆帮你做”;后期不再只针对社区,而是要面向更大的市场突出杭帮菜的定位,所以广告语也随之转变为“我家就在西湖边”。
同时,广告语在变化中,还是要保留自己的核心东西:大龙燚的广告语始终围绕味道做文章;外婆家的广告语一直保持强大的亲和力,符合“外婆”人设;巴奴的广告语强调的本质依然是产品主义。
最后
在总结规律时,餐见君发现,直接对消费者发出指令的广告语,更容易让顾客选择。
蜀大侠早期的“来成都必吃的火锅”,小龙坎早期的“总有一天你会来吃”,都给外地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突出地域特色,到弱化地域特色,也是头部火锅品牌的“惯用伎俩”。
比如海底捞最早用“来自四川的火锅”。蜀大侠也是如此,来成都必吃,后来改为“我只做龙头火锅”。
在颇具规模时,如果再强调自己是“正宗”或“特产”,相当于在消费者心智中,放弃了领先者的地位。
此外,餐见君注意到,大龙燚、小龙坎的广告语都逐渐聚焦到味道本身,前者是打造中国辣,后者重视好味道。
或许在经历大浪淘沙后,“产品、口味”将是众火锅品牌回归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