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本土品牌开启跨界合作
放哈×佛慈联名奶茶上市一天即售罄被全网催货
9月,瑞幸和茅台的合作刷屏,“酱香拿铁你喝了吗”成为一句问候语。两个月后,兰州本土品牌放哈和佛慈的联名奶茶一上市便引爆网络,随着首批联名奶茶上市一天即告售罄,全网都在询问到哪里能买到这款新品奶茶,放哈各门店更是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催货顾客。到底哪里能买到这款新品奶茶?什么时候有货?带着网友的问题,记者多方采访,为兰州本土品牌开启的跨界合作寻找答案。
记者探访 养生“哈佛”奶茶上市大受欢迎
11月5日,记者来到放哈大众巷门店,想要点一杯全网热议的联名奶茶,店员告知该奶茶已经卖断货,正在加急补货。和记者一样,当日慕名前来的消费者不少,在店里停留的短短几分钟之内,便有四波客人进店点名要这两款联名奶茶。大家悻悻而归的同时,不忘催问何时能重新上架销售。
从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的视频和图片来看,这款联名奶茶原本在放哈小程序和门店、美团外卖可以购买,一杯16元,美团团购价12.8元一杯,产品包装简约,并有看似手写的产品名称和用法用量提醒。
“网上都在晒,也就想尝一尝,好奇兰州两大本土品牌跨界联合会做出什么样的爆品。”专程到放哈大众巷店来购买联名款奶茶的小李告诉记者,网上已经将放哈×佛慈的联名新品称为“哈佛奶茶”,朋友圈晒出的图片让他对这款联名产品充满了好奇,朋友们都在相约一起喝这杯供暖后的第一杯奶茶。
放哈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常滢告诉记者,11月1日,放哈×佛慈联名新品正式在全省三十多家放哈门店统一上市,玫瑰姜母奶茶、玫瑰蜜柚姜茶两款联名奶茶上市一天售罄,不得不紧急安排原材料补货。
“这款联名奶茶主要成分为黑糖老姜、枸杞、红枣、桂圆、玫瑰红茶,一上市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年轻女性群体,非常偏爱这一款。”常滢介绍,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玩一些梗,比如近年来比较火的年轻人养生,放哈与佛慈的这款联名奶茶就契合了年轻人的这种心态,红糖、枸杞、玫瑰、老姜等原料,都是非常适合女性朋友的产品,很适合在冬日里热热地喝上一杯。
时尚联名 本土化口味轻松俘获年轻人
当下,联名已然成为了茶饮赛道最热闹的玩法,几乎所有在社交媒体掀起波澜的产品,都离不开联名这两个字,仅仅今年就出现了喜茶×FENDI、奈雪的茶×魔卡少女樱、书亦×樱桃小丸子、瑞幸×酱香茅台等多场跨界联名活动,每一次联名都能引发一场互联网风暴。这些联名合作,一方面有传播噱头,为宣传发力;一方面,也成为了一些品牌与年轻人灵感碰撞的一个切口,抓住了年轻用户的心。
在放哈的客群分析报告中,18-35岁的年轻消费者占到65%以上,如何抓住口味善变的年轻人,放哈一直在进行本土化的口味创新,近年来推出的甜醅子奶茶、玫瑰生椰三炮台、灰豆子奶茶、软儿梨茶等西北味儿系列产品,不断迎合着年轻消费者的味蕾。
“我们与佛慈制药的联名就像一道命题作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研发的联名产品。”常滢告诉记者,放哈×佛慈联名新品在10月底做了预热,没想到刚一上市就售罄,这倒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现在全网都在催货,我们在售罄当天下午就发布了‘致歉信’,并紧急安排原材料补货,联名新品重新上架后将会推出优惠回馈广大消费者。”
跨界合作 两个品牌都有联名经验
兰州人熟悉的佛慈制药1929年始创于上海,1956年,为了支援大西北建设和利用甘肃丰富的药材资源,报经国家化工部同意,佛慈制药厂从上海整体搬迁到兰州。2006年,佛慈被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2010年,“佛慈”商标被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佛慈股票在深交所首发上市(股票代码:002644)。
放哈成立于2010年,主打甘肃特色连锁新茶饮。2011年首创甜醅子奶茶,使用西北小吃燕麦发酵制成的甜醅子与新茶饮结合,成为网红产品。此外,还将灰豆子、浆水、软儿梨等西北小吃改良为茶饮,受到消费者喜爱。
对于联名,两个品牌都不是第一次。佛慈制药曾与南京云锦博物馆跨界合作推出了“新国潮”创意香囊。小巧的香囊造型别致,药香扑鼻。中医药与非遗云锦工艺的珠联璧合,让这件产品备受瞩目。
放哈则与万象城、万达茂等商业综合体以及“乐动敦煌”实景演出分别推出过联名款,销售均在全品类的top10。但从目前来看,这次的联名最受关注。分析原因,常滢认为一是季节上契合,正好在秋冬季推出了适合消费者的健康热饮;二是将老字号的文化积淀与年轻人的茶饮养生巧妙结合,针对的还是茶饮的主流消费群体,即18-35岁的女性消费者。
“放哈是甘肃方言‘放下’的意思,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每位品尝放哈饮品的朋友能把生活中的压力放一放,获得身心的快乐。”常滢说,根据首批消费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放哈和佛慈正对联名奶茶在口味和外包装上进行优化调整,预计第二批联名奶茶将于11月9日上架销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蔚霞 谭安丽 文/图
州,甘肃省省会,西北名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塞,在秦时设榆中镇,至西汉设金城县,取意“金城汤池”。到了隋朝时,改金城郡(东汉时所设)为兰州,兰州得名于此,并沿用至今。
< class="pgc-img">>为了吃上一碗“兰州拉面”,我专门去了一趟兰州。满大街都找不到兰州拉面。难道我去了一个假兰州
秉承中华传统美德“来都来了”的思想,我开始在兰州街头寻找当地的特色美食。
几天中,我不仅吃到了名不虚传的牛肉面,竟然发现兰州人食甜竟然丝毫不输江浙。都说江浙嗜甜,但兰州绝对也是不遑多让的。
从地理位置上看,兰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海拔1500米左右,和江浙一样都不盛产蔗糖。但与江浙发达的水、陆交通可以汇集大量糖资源不同,古时的甘肃要获得大量的糖资源,成本是非常高的。
那怎么办呢?
< class="pgc-img">>虽然客观条件限制,但聪明的甘肃人对于食甜还是有自己的妙招。
兰州人食甜的聪明方法就是发酵。通过发酵制作醪糟,甘中带甜,除了直接食用外,制作的甜品也格外有特点。
醪糟,旧时称醴,酿造工艺简单,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周礼》天官·酒正篇所载:“醴犹体也,成汁滓(糟)相将(混合),如今恬(甜)酒矣。”
如今我们叫酒酿、米酒、甜酒,用其制作的酒酿圆子、醪糟冲蛋等美食深受南北方人民喜爱。
在兰州,人们用以制作的一道甜品牛奶鸡蛋醪糟,是兰州小吃街火爆多年的特色美食。
< class="pgc-img">>这小吃火爆到什么程度呢?
这份牛奶鸡蛋醪糟,不仅驰名兰州当地,还曾登上了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
节目中一位姓马的白胡子爷爷轻松拿捏,熟练翻转,让一份食物仿佛自带起了光芒。不用猜,自从节目播出后,马爷爷的摊位就成了来兰州的必打卡之地。
< class="pgc-img">>也是从那之后,正宁路小吃街就多出了好几个做牛奶鸡蛋醪糟的马爷爷。每一个都白衣白衫白胡子,每一个都自称是被采访的马爷爷。
让人看了直呼:
好家伙!
< class="pgc-img">>牛奶鸡蛋醪糟作为宵夜是称霸兰州夜市的第一甜品,那其他时候我们就见不到兰州食甜了吗?
当然不。
兰州人可是高明的“化学家”。
< class="pgc-img">>充分利用淀粉与糖的转化,不仅仅制作醪糟,还融入地方特色,制作出另一样特色美食,我今天要讲的主角——甜醅子。
< class="pgc-img">>西北民谚道:“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
可见甜醅子受喜爱的程度。
甜醅子制作大多使用莜麦或者青稞。你没看错,此莜麦制作的面点就是西贝莜面村卖的莜面。青稞就是藏区特产。
第一次看到甜醅子的时候,我惊呆了。
这是……不脱壳的“麦子”?
就这么直接吃?
< class="pgc-img">>是的,西北美食,就是这么直接。
发酵过后的“麦粒”甜度非常高,简单一口,就能感受到什么叫甜到心坎。而带壳的“麦粒”不但减缓了发酵时间,也让甜醅子吃起来先是脆韧弹牙,其后就是黏糯爆浆,整体非常耐嚼。
完全就是兰州版的“炫迈”。
< class="pgc-img">>你以为兰州人的实验到此为止了吗?
怎么可能。
不管夏天、冬天,都让万千小仙女爱不释手是什么?
是咖啡和奶茶。
不管搬砖还是摸鱼,能让我等打工人续命的是什么?
还是咖啡和奶茶。
< class="pgc-img">>爆火全国的茶颜悦色在深圳开店后,一杯难求。奈雪的茶上市之后,成为中国茶饮第一股。而估值1500亿的喜茶,也再出上市传闻。一杯小小的奶茶,时时刻刻牵动的,从来不只是消费者的心。
本地特产“兰州拉面”,被青海人搞火了,那倔强的兰州人肯定是不能服输啊。
必须要搞个大项目,惊艳所有人。
所以,他们竟然天才的将本地人最爱的甜醅子加入奶茶,开创性的制作出了甜醅子咖啡和甜醅子奶茶。
< class="pgc-img">>甜醅子甜度极高,加入茶饮后,大多可以不另加糖,而且自带发酵后的酒气清香,加上奶茶的丝滑,也中和甜度,整体更加温和馥郁,二者的搭配绝对称得上是“黄金搭档”。
如果去兰州,答应我,一定要喝一杯甜醅子奶茶。
一喝就上头,太赞了。
但可惜的是,这个神仙的奶茶就和长沙的“茶颜悦色”一样,出了兰州就喝不到了。
这家奶茶店在兰州的店面非常的多,也很好找,我就不一一粘贴地址了,小伙伴们可以自行搜索前往。
另外,兰州烤串也非常棒。我觉得最赞的组合是烤串配甜醅子奶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兰州试一试。
感谢你耐心的看完。
我是小天儿,我们下期见咯~
标题:兰州本土文创产品“兰小五”门狮系列走红出圈
工作人员向孩子们讲解、展示“兰小五”
“兰小五”和它的众多小伙伴们
4月1日,“厦一站兰州‘黄河之滨也很美’”兰州文旅推荐会在鹭岛厦门成功举办。以“兰小五”门狮为当家花旦的兰州市博物馆全新系列文创产品亮相此次推荐会,吸引了不少厦门当地市民争相观看和购买,现场一度非常火爆。
憨态可掬的模样、喜庆美好的寓意,以“兰小五”门狮系列为代表的兰州市博物馆文创系列产品在2024年大年初一面向公众首发推出后,深受市民喜爱,并不断走红。这是兰州本土文创产品的一次创新,推动兰州历史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新潮的文创产品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如何做到新老碰撞,火热出圈?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只此一眼就确定是你
“要从众多的文物当中,选取用来做文创产品的原型,难度系数非常大。每天穿梭在馆里翻阅资料、查看实物,一一比对、筛选,在最终抉择时,我一回头看见了大门上的小五,那一眼,我心里面就知道有眉目了。”说起“兰小五”的“诞生”,兰州市博物馆文创中心负责人金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样动容地说道。
要知道,兰州市博物馆是依明代白衣寺旧址而建,仅馆藏文物就有上万件。有这样一句话非常贴切生动的形容了市博文物——“兰州市博物馆从大门开始就是文物”。这个大门,就是“兰小五”所在的兰州市博物馆大门。原先是金塔巷内清代江西会馆的享殿(铁柱宫),为了保护古建,迁移到了这里。“兰小五”就是这大门上面的门兽,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大门上面一共有六只“兰小五”,两两为一对,每一对的眼神和神态都各不相同。它们的原型,就是龙之九子中的第五子——狻猊,因排行第五,所以有了“兰小五”这个名字。
在决定选用市博的门兽狮子为原型来创作文创产品后,金俊的心里还不是百分百的肯定,因为每一个来到兰州市博物馆的人都会与“兰小五”擦肩而过,但是真正注意到它的人们却很少。那么,用“兰小五”做出来的文创产品究竟能不能很好的体现和代表兰州市博物馆?
为了打消心中一系列的担忧与顾虑,馆长和金俊邀请了兰州市文史专家邓明老师来把关。在听了创作想法之后,邓明老师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并且还发来了一段“兰小五”的注解:狮子,原产于非洲、西亚。先秦典籍《穆天子传》称狮子为狻猊。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西域月支国向汉朝进贡狮子,为史书最早的记载。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撒马尔罕(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沙哈鲁王遣使朝觐,进贡一头雄狮,通过兰州黄河镇远浮桥,赴北京。古代西域崇拜狮子,视为神力和王权的象征,其形象多凶猛狰狞。但在中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张牙舞爪的波斯狮子变得和气,经过长期的融合和改铸,形成了华夏的狮子形象:威而不怒,憨态可爱,人狮和谐。
初出茅庐便是新晋顶流
有了“定心丸”,金俊带领团队在“兰小五”文创的设计上便有了底。接下来,资料收集、提炼线稿、上色、模型雕刻、渲染,金俊和团队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设计与生产。
“我们团队始终秉承着尊重、传承和记忆的设计理念,想要把传统的历史文化传播出去,把兰州的故事和文化讲述出来。”金俊在采访时说。
时间紧,任务重。首先是确定“兰小五”的文创形象。设计团队1比1复刻了大门上面的“兰小五”,可是这个“兰小五”是木制的中国传统彩绘平面,想要做成文创产品只有一面是不够的。于是,文创团队借鉴了市博大门口同为文物的两只石狮子的脑后黄河水波纹鬃毛纹样,为“兰小五”补齐了后脑勺。
平面复刻、模型搭建、测试、上色、3D打印、打磨、涂底色、上面漆、上金刚漆、装饰装点,通过这9道工序11个步骤,“兰小五”有了更加饱满的文创形象,产品设计的灵感就像黄河水一样奔涌而至。率先设计出来的是“福禄寿喜财”“龙字纹”“御免通达”“祥瑞所在”杯垫,红色铺底,喜气满满。随后,冰箱贴、车挂、纸巾盒、抱枕、饰品、香包、拼豆、乐高、香薰等十几个种类的文创产品逐一而出。
“兰小五”系列的文创产品,还有一个独特的隐藏设计——AR实物识别系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扫码进入识别系统,识别到“兰小五”的任何形象,屏幕上就会出现一段有关“兰小五”的动态AR音视频展示。
憨态可掬的模样、喜庆美好的寓意,再加上实用的功能,“兰小五”系列文创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被抢购一空。不少市民为了“兰小五”专程前往兰州市博物馆,现场制作“兰小五”文创或者作为代表兰州的礼物。即将准备出国读书的小李告诉记者,“我准备了好多‘兰小五’作为出国送伴手礼的小礼物,想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出去,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也能看到了解并且尊重喜爱我们的文化。”可以说,“兰小五”初出茅庐,就成为了兰州本土博物馆文创中的新晋顶流。
截至目前,“兰小五”系列文创已经加做了四批,并且全部销售一空,还接到了很多的预订订单。看到“兰小五”系列受到大家喜爱,文创设计团队也深感欣慰。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件文创产品,而是通过多形式的展示,让更多人知道兰州市博物馆,了解兰州本土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一件文创产品,就是历史文化传承传播的载体。
征程漫漫 兰州本土文创受青睐
在兰州市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大家庭中,“兰小五”还有很多小伙伴们。
兰州市博物馆最强打工人“兰小博”,也是一只以狮子为原型设计的文创形象IP。它的原型来自于白衣寺塔前的一只石狮子,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号称市博的“百事通”,市博的馆藏文物都是“兰小博”的朋友兼同事。所以,文创设计团队将“兰小博”的形象与当代上班族结合,有睡眼惺忪背着包、提着饭兜去上班的“兰小博”,也有在电脑前等待准点下班的“兰小博”,还有怀揣梦想努力奋斗的“兰小博”等等。可以说,在每一个“兰小博”的身上,都能看到我们自己的身影。
白衣寺塔作为市博的标志,必然也是文创设计的重点。大、中、小、迷你四种尺寸的白衣寺塔摆件,也勾起了不少“老兰州们”的回忆。“这些老人们就是在白衣寺塔周边长大的,他们看到之后很触动。”金俊告诉记者,“文创不只受到了年轻人们的喜爱,也吸引了很多大朋友,他们特别喜欢白衣寺塔这个文创,说买回家时常看看给自己留个念想。”
从白衣寺塔延伸出来的“四方纳喜”系列,寓意四方纳喜、福迎八方,也是中国风满满的爆款之一。乍一看,繁盛的花纹式样好像敦煌壁画的藻井,但细看之后,发现另有玄机。这是以白衣寺塔俯视图塔基为圆心向四周延展,以市博馆藏文物拓印纹饰以及兰州黄河“浪”文化为基础元素设计而来。四方纳喜对应四种颜色,也代表四种美好的祝福——“前程似锦”“平安顺遂”“吉祥如意”“乘风破浪”。
除此之外,市博文创还有五福临门、文物数字明信片等很多有趣的文创产品。
接下来,这样一支完全兰州本土化的文创团队,还将研发推出更多的文创系列品类。金俊透露,市博文创还将启动跨界合作,联合兰州本土美食品牌放哈奶茶、致兰斋进行文创美食探索。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