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一个北京上海都没有的奶茶品牌,怎么成了全国第二?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过去的2023年里,茶饮品牌们的“万店”口号喊得一个赛一个响。但没想到,半路杀出的古茗,已经悄悄跑到了后半程。招股书显示,目

< class="pgc-img">

过去的2023年里,茶饮品牌们的“万店”口号喊得一个赛一个响。但没想到,半路杀出的古茗,已经悄悄跑到了后半程。


招股书显示,目前古茗坐拥9001家门店,光是去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就超越了2022一整年。据灼识咨询,按门店数和GMV算,其已经成为2023年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品牌[1],约等于1/4个蜜雪冰城。


仅在两年前,古茗还只有6000多家门店,与茶百道、书亦烧仙草水平相近。但到了2023年,古茗猛地增了新近3000家门店,总数一下子比茶百道、书亦烧仙草高出一两千家。


< class="pgc-img">


盈利能力上,古茗比起雪王也是不遑多让。2023前九个月营收55.7亿元,净赚10个亿,18%的净利率,比雪王还多了2个点。


古茗特地在招股书里将它的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占比大写加粗,似乎铆足了劲想要证明自己才是那个下沉之王。


但令人颇为费解的是,比起反攻陆家嘴的“蜜雪冰城甜蜜蜜”,古茗是那个许多精致白领们闻所未闻的others:它在北京、上海没有一家门店,甚至整个黄河以北的区域都鲜有涉足。


这样一个五环外的小角色,怎么就突然变成了行业第二?



古茗的财富密码



和茶百道、蜜雪冰城一样,古茗也是靠着加盟商兄弟开疆拓土的,它的直营门店仅有6家,加盟店占比高达99%。


这种加盟生意的本质,就是把门店或产品兜售给加盟商。招股书显示,古茗超80%的营收都源自向加盟商兜售原材料和设备,比如新鲜水果、果汁、制冰机。


但不同于蜜雪冰城的大包大揽、茶百道的倒手赚差价,古茗综合了二者的优势,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既要赚足差价,也想试着自己种柠檬。


2022年,古茗采购了超30种、81600吨新鲜水果。在它的销售成本里,光是从上游供应商采购的成本就占了近95%[2];同样做中间商生意的茶百道,同期该项成本的占比为94%[3]。


尽管采购规模也不小,但倒卖原材料的成本优势自然无法与蜜雪冰城相提并论。据招股书,蜜雪冰城卖给加盟商的原材料里有60%都是自产,像是柠檬、奶粉这样的主要食材,2022年的采购成本较同行业平均低约20%、10%[4]。


不过,古茗也没打算彻底在上游躺平。2016年开始,其开始在云南种植柠檬,随着不断扩建,目前已经是国内种植香水柠檬面积最大的品牌[5]。


成本优势并不突出,古茗却能做到更高的净利率,也是出于和茶百道相似的逻辑:卖的足够贵。


< class="pgc-img">


古茗身处10-18元的价格带,有着更高的毛利空间,这就意味着它不必在上游死抠成本还能赚更多。雪王辛辛苦苦种柠檬,平均每杯也就只能净赚4毛,古茗轻松就能净利翻倍。


拿2023年来说,古茗要做到单店年流水250万,只需每天卖出370杯;而蜜雪冰城要做到这个数,需要吭哧吭哧卖1070杯。


结果就是,在前期开店成本和闭店率上,古茗都介于茶百道和蜜雪冰城之间。它的加盟商在2023年能做到单店经营利润37.6万元,几乎是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1]。


抛开价格带选的好,古茗能赚大钱,更离不开消费者和加盟商的自觉充值。


一方面,古茗吸引消费者的手段可谓简单且直接:疯狂上新,给你一个到店的理由。


2023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月均也就上了5.2款[6];相较之下,古茗月均上新11.8款,堪称卷王。


古茗疯狂卷上新速度的原因不难理解。它的门店密集分布策略,注定了它的消费群体相对固定,熟客生意模式下,要想增加营收,就只能靠上新来提升复购。


但古茗上新的姿势其实颇为鸡贼,它并非是真的用新品去赌一个胜率,而是直接拿高线城市验证过的新品稍作修改,就送到县城的各大门店,主打一个时间差[7]。


这种做法像极了快时尚:你们卷你们的,我只要能快速复制就行。


< class="pgc-img">


另一方面,还得以最快速度把新品铺到门店里,让加盟商吃到这波热度。


2012年,雪王门店数破千,开始琢磨起自建原料工厂,两年后着手做物流配送;这时的古茗还没开始赚钱,但创始人王云安就自掏腰包买了一辆货车,送货上门,让加盟商只用把心思放在开店上[8]。


按照古茗自己的说法,“我们没有最后一公里的说法,每辆车都会把货送上货架”[9]。


时至今日,古茗已经建立了3个果汁和茶叶的加工厂、21个可冷藏鲜果的仓库以及327辆配送车。一颗杨梅从云南到成为门店出品的芝士杨梅,不会超7天[10]。更耐储存的香水柠檬,从采摘到制成饮品,也会控制在16天以内[5]。


率先做起了送货上门的古茗,不仅是让加盟商轻松了,也为它日后的门店扩张埋下了伏笔。



向便利店学开店



尽管在五环内是无人在意的小透明,但古茗却活成了浙江人民心里的白月光。


在古茗的门店分布地图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其门店密集分布于东南区域,以其大本营浙江省为圆心,逐步扩散至福建、广东、江西、江苏、安徽等多个省份。


不同于其他品牌遍地开花、多点布局的门店策略,古茗的打法是,先吃透一个区域市场,再以“传帮带”的方式各个击破。


早期王云安和他的古茗在浙江势如破竹,并成功辐射至福建、广东,是靠着那些卖水泵、五金的小老板们,一家家把店开起来的。这些“野路子”的老板们,是古茗开疆拓土的核心力量——浙江人去拓福建市场,福建人又去拓了广东市场。


古茗内部有一个说法,即在单一省份的门店超过500家,表示该地区具备了凸显规模效应的基础,称之为“关键规模”。目前,古茗已在八个省份建立起了超过关键规模的门店网络,这八个省份也撑起了古茗2023年87%的GMV。


< class="pgc-img">


这种密集开店的策略,除了古茗,另一个被津津乐道的是茶颜悦色。


被诟病迟迟走不出长沙的茶颜悦色,在其起步之初,恰恰是因为在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的密集开店策略而一战成名的。2020年,茶颜悦色尝试性走出长沙,没有第一时间选择一线城市,而是拓展与长沙相对邻近的常德、武汉。


如今茶颜悦色在全国共有476家门店,光是长沙市就有294家,它在长沙的密集程度远超于其它竞争对手。尽管从总量来看,湖南省门店最多的其实是书亦烧仙草。


不学星巴克在写字楼和购物中心开店,而是更偏向于在人流密集的商业街和住宅区扎堆。古茗的开店策略,像极了便利店。


事实上,做大众生意的平价奶茶店和便利店面向的是同一类消费群体。奶茶也是一种即时性消费,门店就决定了品牌的生死。


如今一己之力撑起了全日本6%零售额的711,它的地毯式开店策略被无数零售商奉为圣经。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在同一个街角应开尽开,甚至不忌讳两家门店面对面。


事后来看,便利店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三个:


1,小范围的密集开店,无异于用灯箱招牌给消费者强势洗脑,一方面提升品牌效应,同时也可以避免被其他品牌抢生意。


2,店与店的距离更短,配送效率更高,节约物流和人工成本。


3,加盟商省事了,还能赚更多。鼓励同一个加盟商“承包”一个核心地段,短距离内开多家门店,也能从店长退居幕后做管理。


古茗在选址上看重区域密度的逻辑也是类似。门店越集中,越能够聚拢流量——视线范围内,能看到的奶茶店门头最好都是同一个名字。古茗说自己要成为当地的路灯,就是把这种门店即品牌的策略运用到极致的案例。


与此同时,这种密集开店策略还使得古茗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供应链配送效率。


以浙江为例,古茗在杭州、宁波、台州、湖州四个城市设有仓库,92%的古茗门店都分布在仓库的150公里范围内,基本能做到一天一配。


得益于密集分布的门店网络,古茗的配送成本其实并不高。据招股书披露,古茗的到店的平均配送成本仅占GMV的0.9%,而据灼识咨询,同行基本都在2%的水平[1]。


有了浙江经验在前,古茗对自己这套“先建仓后开店、挨个吃透区域市场”的策略寄予了厚望。几年前王云安有过这样的判断:下沉市场至少还容得下20个古茗[6]。



地头蛇的天花板



2023年初,古茗的最新计划表上写着“新增3000+门店,总数破万家”,并将区域市场的重点放在了山东、广西、贵州、安徽这四个省份上[11]。


但到了2023年底,古茗的万店计划停留在了9001家。在它壮志未酬的那些区域,盘踞着强大的对手:


古茗在山东济南和青岛分别建了仓,对应的是1000家门店的规模,而至今门店数仍不过300家。在山东,光是蜜雪冰城就有2000多家,还有1200多家阿水大杯茶和1000多家沪上阿姨。


< class="pgc-img">


今时不同往日。在古茗快速起势的那几年,奶茶市场尚属蓝海——喜茶奈雪初露头角,仍是高高在上的一线白领限定;草根出身的雪王带着厚重的小镇气息,“蜜雪冰城甜蜜蜜”也尚未风靡全国。


而彼时的古茗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生于浙江,这里遍地都是胆大心细的小老板,论起加盟、做生意头头是道;在人均消费能力上,浙江人民也是走在前列。


到了今天,古茗要想在其它早已红海的区域市场,复制它的“浙江经验”,可谓困难重重。


参考便利店的发展路径,在近20年的发展后,尽管如今便利店仍以年均双位数的速度高速发展,但“一超多强”的行业格局已相对稳固。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前十大便利店品牌里,门店数量过万的只有美宜佳和易捷、昆仑好客这两个加油站限定款,余下的存量市场里,日系便利店和区域地头蛇各自占山为王。


例如新晋便利店一哥的美宜佳,它在全国坐拥3万多家门店,其中超半数都分布于广东省内[12];第6名的湖南芙蓉兴盛和第7名的成都红旗,以及第9名的浙江十足,大多数门店都位于省内。


便利店品牌们割据一方,易守难攻。在711、罗森们挤不进去的山西,“三步一唐久,五步一金虎”才是当地居民们的消费常态。


奶茶品牌们的竞争也是类似。且不论区域奶茶品牌们风风火火,西南有茶百道、书亦烧仙草,还有新势力霸王茶姬们虎视眈眈。更可怕的是,古茗举目四望,雪王所到之处,几乎寸草不生:


仅过去一年里,雪王的门店数就从26725家跃升至36153家。以极致性价比为矛,雪王的增长似乎看不到尽头。在绝大多数省市,即便算上咖啡店,雪王也是现制饮品门店数量的第一名。


< class="pgc-img">


另一方面,奶茶市场早已经变了天,“卷”成了新常态。


混战中端价格带的奶茶品牌们正面临着“品牌力不敌喜茶,性价比不敌雪王”的尴尬。一点点们惨被大浪淘沙,存量市场里的争夺愈发激烈。


为了争抢加盟商和点位,从“带店加盟”到“定向点位加盟”,就连加盟方式都迭代了好几个版本。


不只是入驻陆家嘴、挺进东南亚,“下沉之王”蜜雪冰城还想要更多。


2022年6月,蜜雪冰城正式开放乡镇加盟,而它的招股书里直接给出了一组极具想象力的数字: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茶饮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732亿,增至2028年的2739亿,年复合增长率24.6%。


如果雪王梦想成真,那么未来的下沉市场的确能容得下20个古茗。蛋糕是变大了,但留给古茗的又能剩下多少呢?


< class="pgc-img">


参考资料

[1]古茗招股书

[2]2024一开年,古茗与蜜雪冰城就抢着上市,为什么这么急?,知危

[3]茶百道活成了喜茶羡慕不来的样子,有数

[4]蜜雪冰城招股书

[5]一颗香水柠檬背后的新茶饮产业链,三联生活周刊

[6]古茗、蜜雪冰城将上市,15 个点看下沉新王的异同,晚点LatePost

[7]古茗奶茶,如何一步步变得不可战胜?,小马宋

[8]创始人分享:古茗活着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咖门

[9]奶茶里的中国,南方周末

[10]0到9000,解密古茗十三年创业路,封面新闻

[11]独家丨古茗计划2023年破万店,将重点开拓这些区域,咖门

[12]美宜佳官网


作者:胡晓琪/黄茜琳

编辑:胡晓琪

制图:疏睿

设计:疏睿

责任编辑:胡晓琪

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财经小锄头(chutou0325)

1987年,在台湾省一个叫做“春水堂”的甜品店里,正在开着一场无聊的商务会议。

其中,有一个叫做林秀慧的员工,无意间把一种叫做“粉圆”的小吃滚进了奶茶杯,意外发现,味道竟然还不错。

80年代,大部分学生、上班族都会利用喝东西的机会见面、聊天、约会,去咖啡厅和西餐厅又太贵,一般的小吃店又不够时髦有格调,于是大街小巷,流行起了一种“泡沫红茶店”,是年轻人约会见面的好地方,尤其集中在学校、写字楼附近。

恰巧,春水堂的老板觉得总是喝泡沫红茶没意思,正鼓励员工集思广益,怎么开发更多新饮品。

林秀慧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于是,她每天骑着电动车到菜市场买一些粉圆,回到店里煮好,然后加入到冰奶茶里,偷偷试卖了一个星期,没想到顾客反响非常热烈,很多人专门绕道,就为了到她的店铺里买一杯这样的奶茶。

很快,老板刘汉介就知道了,取“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思,“珍珠奶茶”这个美丽的名号就叫开了,并且迅速红遍台中市,各个泡沫红茶店有样学样,全都卖起了珍珠奶茶,外地民众到台中游玩,肯定要先来上一杯。

3个月后,珍珠奶茶已经成了现象级产品,被视为奶茶中的星巴克,几乎全台都有它的身影。日本餐饮业为了学“正统”的珍珠奶茶,还专程到台中市取经。

01

在珍珠奶茶的带动下,芋圆、椰果、布丁、仙草、红豆、紫米等小料,还有决明子、菊花、蜜桃、柠檬等中药和水果,也纷纷被加进了奶茶中,样式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奶茶,依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它仍然是和凤爪、毛豆、海带、萝卜糕、港式烧麦这些简餐或茶点放在一起。

但是,在大陆地区,它却野蛮生长起来。

1996年,珍珠奶茶开始登陆珠三角地区,以及上海等沿海发达城市的各大西餐厅、咖啡厅,成为不少人的日常饮品。

1997年,一家叫“快可立”的台湾珍珠奶茶连锁企业进入大陆;1998年,上海诞生了避风塘,蓝山咖啡的创始人范胜杰,还从台湾弄来了一辆“波霸奶茶外卖车”,奶茶风尚逐渐在全国各地的街头铺开。

正是这一股风潮,涌现出了不少我们熟知的品牌,比如台湾的85度c、大台北、大卡司、Coco都可;以大陆为主的快乐柠檬、大拇指、街客、地下铁、咕噜咕噜;以香港为主的柠檬工坊。

它们加速跑马圈地,试图称霸奶茶江湖,形成了上海帮和广西帮。

上海帮派中,占据主导力量的品牌是街客。

2004年,上海昌里路第一家街客开业,为了抢市场,街客采取现做的方式,种类多达数十种,冷热兼具,而且外包装很有个性,价格优惠,迎合了那些快节奏又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另外,街客在营销策略上也打得一手好牌。

第一步,街客加盟了避风塘,将自己定位为避风塘的奶茶外卖窗口,凭借着避风塘在内地两千多家门店的巨大光环,街客迅速打响了知名度,占领市场。

更有意思的是,它首创了一种新的贩卖方式,顾客在购买奶茶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珍珠或椰果,这种贩卖方式让街客变得年轻化,摆脱以往“我给你”的模式,商家开始从消费者角度去思考改良,一直延续至今。

广西帮的崛起,则是因为广西平南一带有很多奶茶加盟商,有点像今天的沙县小吃,它们迅速将店铺开到全国,主要代表就是地下铁。

地下铁以“高品质低价格”为噱头,一杯奶茶价格仅仅1.5块钱~2块钱,在推出“招牌奶茶”“丝袜奶茶”等特色品类的同时,还从香港引进如中国茶、鬼佬茶、生果茶等近200款国际品牌茶包,以袋泡形式出售。

一直到2007年10月,“地下铁”成功在全广西所有地级市落地,并向周边广东、贵州、四川、重庆、安徽、湖南、湖北、山西、陕西等10多个省的近40个城市挺进,以每天开设新店1-2间的惊人速度增长。

独特的创意,让地下铁一度成为典范,引来同行纷纷模仿,广西帮的奶茶也迅速攻占全国。

02

当然,无论是上海帮还是广西帮,它们都没料到,它们很快就被二三线城市的人海战术冲散。

2004年之后,投资少、成本低、门槛低、回报快的奶茶,被认为是一块待啃的大蛋糕,不少商贩嗅到商机,开始疯狂开店,第一个战场就是学校。

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种盛况:一间狭小破旧的门面前,经常围着七八个学生,店里不时飘来一阵甜腻的香气。

而小店的门牌上无一例外的写着:台湾珍珠奶茶。

这些小店,大多只有5、6平米甚至更小,简陋的环境,还没有座位,一般只能窗口外带。

还有环境更差一点的,街上经常会有各式小推车,几个瓶瓶罐罐,外加一个封口机,小摊式的奶茶店就开了起来。甚至就连很多文具店、小吃店都兼职卖奶茶。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学生们的热情,一杯两三块的奶茶,成了不少学生下课后的消遣。至于为什么这么火爆,秘诀就在于“门槛”二字。

那个时候,学校周围几乎所有的奶茶都是白开水冲粉泡出来的,一勺粉末丢进杯子里,加一些白开水,放到封口机摇一摇,一杯新鲜出炉的奶茶就泡好了,几乎没有任何难度。

它们不含奶,却顶着奶茶的名字,还提供多种口味选择,什么草莓、苹果、巧克力都只是入门,高端的还有玫瑰味奶茶、茉莉味奶茶,甚至连珍珠都可以替换成颜色花哨的椰果和果酱。

尽管当时的小料主要靠香精、色素来调味调色,但在那个三国英雄卡都能让人如痴如狂的年代,这种又便宜又好喝,五颜六色还时尚的奶茶,小学生根本把持不住。

从1996年算起,奶茶仅仅用了15年的时间,消费量就达到了咖啡的5倍,而咖啡进入中国已经130年了,二者的增长速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03

有人算过一笔账,一包950克的“珍珠”批发价是4.5元,以320毫升的杯子计算,可以调配出40杯奶茶,而按照市场价格,一杯珍珠奶茶售价在4元至6元不等。

同时,奶茶的调制法宝—果粉、奶精也极为廉价。一袋1000克的果粉批发价12元~25元,能冲50杯。1000克奶精的批发价大概是15元,能冲70杯。

也就是说,一杯珍珠奶茶的毛利润,达到了原料的40~60倍左右。

就这样,上海帮、广西帮、地摊帮,不约而同地使用起了“价格战”打法,奶茶价格从7块钱一杯,下滑到1块钱,口味也偏离了原来正宗的台湾珍珠奶茶风味,主要以高倍水果浓浆、国产奶精、风味糖浆、二砂糖、果糖为主。

为了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小料中还经常被加入大量的香精、色素、防腐剂,品质参差不齐,甚至不少商家直接用砂糖代替黑糖,牟取暴利。

劣币驱逐良币,中国的各路媒体开始集体攻击奶茶行业,“不含奶”、“奶精”、“橡胶珍珠”、“添加剂”、“化学原料”等词,充斥了报纸版面。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本就面临转型压力的奶茶行业遭受冲击,一大批小奶茶店破产倒闭,就连原本火爆的街客、地下铁、大卡司这些品牌,也都元气大伤。

04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起震惊两岸三地的“台湾塑化剂事件”,给了冲泡奶茶致命一击。

2011年5月23日,台湾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一家叫昱伸公司的“起云剂”供应商,在产品中大量添加了有害健康的塑化剂,涉及了至少45家饮料、乳品制造商,时间跨度长达30年,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遭到污染。这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

对于奶茶行业来说,这无异于灭顶之灾,因为起云剂是奶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料。其中,50岚、永康15等台湾知名奶茶品牌均被检测出含有塑化剂。

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扑面而来,就连英国、美国的奶茶从业者业绩掉了一成,严重的甚至掉了一半。

而在中国大陆,恰巧在青岛一家医院里,一个喝完奶茶的年轻人去医院拍了个CT,在CT影像里,他的胃里有很多颗粒状的阴影。

于是,在一些媒体的渲染下,“珍珠含有塑化剂,能吃死人”这样骇人听闻的文章大肆传播。“谈珍珠色变”一下子成为事实,很多客户不再订货,甚至要求退货,至少有一半的奶茶店下架了珍珠。

珍珠奶茶,也从此被“封杀”,而对当年“三聚氰胺奶粉”还颇有余悸的家长们,也将奶茶列入了垃圾食品行列。

奶茶,一夜之间进入寒冬,几乎所有的奶茶品牌都在收缩战线,破产倒闭的不计其数。

05

但是,也正是这一个契机,打断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让少部分认真做奶茶的良心品牌看到了希望。

2011年,贡茶推出了奶盖茶,除了沿袭传统,以古时候的三大贡茶为基茶(红茶、绿茶、乌龙茶)之外,同时也大胆创新,将意式咖啡卡布其诺奶泡技艺,转化应用于奶茶中,革命性的创造秘制招牌奶盖茶。

没想到,在一片哀鸿和“比烂”中,贡茶竟然好评如潮。贡茶赶紧抓住机遇,招揽加盟商的步伐,布局华东华南地区,并开设了1500多家门店。其中较为出名的加盟品牌有四云奶盖(漾漾好)、禧御贡茶、御可贡茶、喜年贡茶等。

也是这一年,1点点登陆上海,推出现泡鲜煮茶,和过去的粉末奶茶划清界限,广受年轻人的欢迎。

这种热烈景象让行业看到了曙光。就和当初珍珠奶茶爆火后一样,众多品牌也开始在奶茶中加入真正的茶,认真打磨品质。

在撕掉了“劣质”标签之后,中国奶茶业界一片欢腾,认为一个属于奶茶的大时代即将来临。

然而,他们很快就遇到了另一个对手——山寨。

它们猖獗到了什么程度呢?就拿鹿角巷来说,在它最火爆的时候,据说全中国有3000多家门店。然而,鹿角巷方面称,它们的大陆商标2019年才注册下来,只有50间店面。可想而知,原先的3000多家鹿角巷几乎都是冒牌货。

鹿角巷首席运营官王正阳说,2018年大街上的70个鹿角巷中,基本上只有一个是真实的,鹿角巷耗时两年,耗资千万,才终于拿回自己的商标。

同样受山寨荼毒的还有答案茶,它独创的"茶饮+占卜"的玩法,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一大波年轻人,只要小心呵护,未尝不可以做成一个强大的品牌,但很快大街小巷就涌现出了各种宣称是加盟商的答案茶,品质参差不齐,就连街边小推车都死灰复燃,挂出牌子说自己是答案茶。结果,仅仅几个月这个品牌就凉了。

还有更惨的品牌,比如2013年成立的茶颜悦色,在成为网红之后,2019年5月一家名叫“茶颜观色”的奶茶店悄摸摸开了起来,装修风格与招牌设计,几乎与正品一模一样。

更骚操作的是,冒牌货“茶颜观色”还公然把正品“茶颜悦色”告上法庭,并因此登上了微博热搜,直到2021年茶颜才维权成功,喜极而泣,为了感谢用户的声援,给每个用户发放了2元的代金券。

在“山寨”这颗大毒瘤下,即便冒出来一个网红品牌,大多也只能勉强维持6-12个月的生命周期,然后就在无尽的维权模式中,走到品牌生命的终点。

也正是这样,给粉末勾兑奶茶留下了一些生存空间,高乐高、优乐美、香约、香飘飘等罐装自摇品牌,仍然能够享受上一个时代的红利,比如香飘飘在销量最好的时候,号称一年能卖出十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圈。

06

正是意识到品牌的价值,一个名叫“皇茶”的奶茶品牌,干脆就自断一臂,在2015年把商标改为“喜茶”,并且坚持自营,拒绝加盟。

也正是这个时候,作为茶饮大国,中国的消费升级车轮滚滚向前。从2013~2016年间,奈雪的茶、鹿角巷、乐乐茶、茶颜悦色、煮叶等新式茶饮品牌,在一片浑水中相继崛起。

它们成长于大陆,设备更专业,配料更新鲜,开始通过口感、健康、时尚切入市场,吸引年轻消费者。

比如喜茶,号称坚持用100℃高温水,60秒高压萃取,每个茶袋只用一次;奈雪的茶主营“茶饮+软欧包”,当天没卖完的软欧包会直接销毁;茶颜悦色则带有浓厚的中式江南风格;Coco奶茶将第一道茶汤的制茶工序,增加到了12道。

整个行业,迎来了一轮真正的品质升级,红餐网在2020年8月公布了《2020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新式茶饮品牌占了6席。

按照大众点评的搜索结果,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在多地排名前三。奈雪的茶招股书显示,它的店铺数量达到了507家,有14000多名员工;喜茶有695家门店,微信小程序会员超3500万人;而茶颜悦色仅在长沙一个地区,就布局了超过200家门店。腰部品牌中,茶百道、古茗、益禾堂等门店数量加起来也突破了3000家。

根据《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大多数年轻人都对奶茶“上瘾”,平均一周能喝掉3杯。90后与00后消费者是新式茶饮的主流消费人群,占整体消费者数量近7成,其中近3成的90后与00后购买新式茶饮的月均花费在400元以上。

就连老人也办法抵制住奶茶的诱惑,3月上旬支付宝披露出了一组数据显示,中老年人奶茶消费整体上涨10%,其中在支付宝小程序里领取优惠券线上点饮品的中老年人增长了25%。

资本,更是加速跑马圈地,对这些品牌进行催熟。

一个浩荡的奶茶时代,正在滚滚向前,当年在小卖铺门口排队买廉价奶茶的中小学生,长大后终于成了行业最牢固的基石。

07

2020年,全国奶茶店数量达48万家,但活过一年的奶茶店仅18.8%,主打廉价却非常知名的,仅仅只有蜜雪冰城一个。可见,伴随着新式茶饮品牌效应升级,低端品牌和山寨奶茶都在消亡。

回首三十年,从珍珠奶茶、粉末奶茶,再到果茶和新中式奶茶,每个时期都有一群勇士杀入,然后在烈血中进化。一批批奶茶匠人,一次次迭代升级,为一代消费者献上这个时代的最佳味蕾。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2021年,喜茶传出上市消息,奈雪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30年河东30年河西,它们最终能否把握住行业脉搏,究竟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百年星巴克”,甚至赶超,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我们这些磕奶茶的人,这辈子注定没有机会再“重回正途”了。

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6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通告,涉及橙味汽水等25批次饮料监督抽检合格信息。

抽样编号序号标称生产企业名称标称生产企业地址被抽样单位名称被抽样单位所在省份食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号分类公告号公告日期任务来源/项目名称备注
DC221402009156349191山西云中紫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云兴镇前八里村大同市平城区文丰佳家玛购物中心红旗街店山西野沙棘果汁饮料268ml/瓶2022-08-17饮料2023年第6期2023年1月31日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你点我检专项抽检/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