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新闻见习记者 汪琦雯
网红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宣布涨价。
1月5日,茶颜悦色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发布涨价通知,宣布将从1月7日起,大部分奶茶产品涨1元,其中栀晓涨价2元。
对此,茶颜悦色品牌部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涨价不单是因为部分成本变动,而是包括原物料、租金等多方面普遍上涨,“是大环境都在涨价”,“有点扛不住了。”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近期其他茶饮品牌都宣布涨价信息,“企业是为了生存,确实也没有办法。”
涨价后,茶颜悦色网红产品幽兰拿铁与声声乌龙的售价分别为17元与16元。悠哉悠哉、浮生半日、筝筝纸鸢三款奶茶产品本次暂不涨价。
茶颜悦色表示,此次涨价为2016年后首次提价,并称此前不涨价“不是因为情怀”,而是由于品牌红利节省了很多营销成本,及依靠规模扩大实现采购上的成本优势。
对于此次涨价原因,茶颜悦色回应称,“这几年大环境通胀太厉害了,市场上原材料和其他成本逐年走高。之前积累的那些红利也扛不住一系列的叠加成本。”
在涨价通知中,茶颜悦色强调,自身是主打薄利多销跑量的品牌,“涨价都是实在顶不住的最后一步”。茶颜悦色表示,还将在下周推出八周年充值活动。
图片源自茶颜悦色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2016年的涨价通知中,茶颜悦色将涨价原因归结为“茶叶价格翻倍,奶油增加了40%的分量,物料成本激增”,对此,声声乌龙涨价2元,幽兰拿铁涨价2元,其他饮品也有若干变动。茶颜悦色随后表示,“价格虽然涨了,但毛利其实降了”。
就在去年年底,茶颜悦色曾因员工薪资问题引发争议,在聊天群中上演了一出老板亲自下场开撕员工的闹剧,创始人吕良之后在公司内部发表道歉信,茶颜悦色官方微博发布员工薪资算法调整的说明,并称已向相关员工道歉。
据官网介绍,茶颜悦色主打“新中式鲜茶”,2013年12月开出第一家门店,截至2020年12月,门店超过290家,且全部为直营,分别位于长沙、常德和武汉。
茶颜悦色不是首家宣布调价的食品饮料企业。
1月4日晚间,香飘飘(603711.SH)公告宣布部分固体冲泡奶茶涨价2%-8%不等,调价原因为主要原材料、人工、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同日,有“奶油第一股”之称的海融科技发布公告称,鉴于各主要原辅料成本持续上涨,部分产品将涨价5%-8%不等。此前,熊猫乳品于2021年12月30日发布公告称,由于主要原材料、包材、人工、运输等成本持续上涨,对公司主要炼乳相关产品提价3%--10%不等。
责任编辑:是冬冬 图片编辑:施佳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金错刀频道
< class="pgc-img">>这两天,互联网都被王力宏刷屏了。
全网都开始了“渣男鉴赏大会”,曾经的优质偶像被骂惨了!
< class="pgc-img">>但被王力宏的热搜淹没的,还有被骂的更惨的茶颜悦色。
从超级顶流,到被11亿人群嘲,茶颜悦色只用了1天。
到今天,微博和微信上,关于茶颜悦色的词条大多是:老板道歉了、老板后悔了。
但在2天前,茶颜悦色的老板和高层,却在钉钉群里,和员工爆发了一场堪称职场PUA的争吵。
在员工说薪水过低后,高层直接讽刺:钱不够是因为爱蹦迪;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class="pgc-img">>而老板不仅没调节矛盾,还狂吐苦水:公司日亏2000万,没有欠你。
< class="pgc-img">>一场老板和员工吵架,短短几天,五登热搜,总阅读量超15亿,可见茶颜悦色的名声之大。
< class="pgc-img">>在微博“茶颜悦色”的热搜下面,齐集了643万个差评,留言点赞超过70万。
高赞的留言都是“网上立着憨憨人设,背地里拿着10年前的薪资标准搪塞员工。”
< class="pgc-img">>字里行间都是对员工的心疼,而这些失望留言的人,很多都是茶颜悦色的铁粉。
从被上亿人追捧长沙茶王,到如今被粉丝嘲讽、路人下头,一夜之间,茶颜悦色的口碑降至冰点。
这次,茶颜悦色的巨婴式公关真的输给了星巴克。
< class="pgc-img">>坐飞机买奶茶的铁粉,也受不了发飙的老板
这两年,提到奶茶店,话题最多的只有两个词:一个是关店,一个是爆雷。
《2020 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截止到2020年底,停止营业的茶饮企业超13万,今年像喜茶、贡茶等网红店也陷入关店潮。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奶茶店爆雷,像马伊琍代言的“茶芝兰”;郑恺代言的“茶主播”等,这些都让人感觉茶饮太难了。
< class="pgc-img">>在这种情况下,茶颜悦色却创造了很多第一:第一个没出长沙,却火到全国的店;第一个被“全国购”的奶茶店;第一个被挑剔的网友们,允许犯错的网红店......
巅峰时期,整个长沙有500多家店,虽然没开出长沙,但一点不影响它火。
在《第一财经》2020年度“金字招牌”评选中,只有1.34%的消费者对茶颜投出了失望票,而同样位居头部的喜茶,差评率却高达8.56%。
茶颜悦色的奶茶,真的好喝到无可挑剔吗?
其实不尽然,主要是想喝到茶颜悦色的奶茶,实在太难了。
< class="pgc-img">>为了喝到一杯茶颜悦色,粉丝们甚至开始了“全国购”。
有人冷链车跨省运输,驱车350公里,拉回3000杯奶茶;
有人坐飞机飞到长沙,只为喝一杯茶颜悦色,一天八杯只为喝回机票钱;
长沙周边粉丝们还专门开发出“高铁应援的路子”,坐高铁去长沙,在高铁站喝一杯奶茶,再坐高铁回去,来回仅需几个小时;
最后茶颜悦色的粉丝们,简单的会请求“保温杯代购”,最夸张的是打开了茶颜门店的分布地图,直接安排上了一套茶区公寓房。
< class="pgc-img">>武汉开店当天,现场队伍长度近百米,队伍中间摆放了时间指示牌,排队所需时间甚至长达8小时。
< class="pgc-img">>首次进军深圳时,万人排队一时风光无两,叫号到了8万号,黄牛的代购价高达500元。
< class="pgc-img">>茶颜悦色能火这么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一群铁粉。
这些粉丝能带给茶颜悦色的,不仅仅是排成长龙的队伍。
粉丝们做得最疯狂的事是,在它犯错时,原谅它,亲自下场为它公关。
今年,因为被网友指责“歧视女性”,茶颜悦色3小时道歉2次,把“捡篓子”和“官人我要”印在杯子上,尽管很多女性粉丝心里不适,但更多的人是为茶颜悦色辩解。
有爆料茶颜使用植脂末的路人,遭遇了来自茶颜粉丝的人身攻击,以及以“涨粉”为条件的胁迫删帖。
面对茶颜悦色,粉丝们拿出了真金白银和满腔热忱,把它捧成了一个超级网红。
但此次老板的发怒,连铁粉们都受不住了,堪称大型脱粉现场。
< class="pgc-img">>伤透员工后,超级网红跌落神坛
茶颜会死于什么?
可能会死于大家对没有服务意识的习以为常与麻木!
这是在茶颜悦色高层的一次 “黑白大会”上,发火的老板的激情发言。
“变态级服务,赶超海底捞”成了茶颜悦色的宗旨。
茶颜悦色的变态级宠粉,也成了支撑口碑的特色。
< class="pgc-img">>下雨天,店员会给排队的用户送伞,推出第二杯半价的活动,高跟鞋磨脚送创可贴;
取货时遇到奶盖塌顶或泡沫消泡,提出来店员就会当场返工;
喝的不满意,随时都能行使“一杯鲜茶的永久求偿权”,要求店员重做;
但卖力宠粉的背面,是茶颜对员工近乎苛刻的压榨。
1.地狱式管理,逼哭员工
震耳欲聋的口播,对茶颜悦色的品牌而言,是服务特色;对于客户而言,是贴心的服务;但对于店员来说,却是一种折磨。
茶颜悦色的老板娘独创了“啰嗦式”服务。
在别的奶茶店工作,只需要做好奶茶就够了,但在茶颜悦色工作,不仅需要背奶茶的成分表,还要背话术。
茶颜为员工准备了全套的营业话术。
从排队开始,店员就会提醒你等待时间;会根据季节口播养生知识;等待间隙,店员还会让你试饮新品,询问是否办理会员;做好后会教你先吃奶盖,按顺序喝奶茶......
< class="pgc-img">>茶颜悦色的员工,还要时刻和同事互喊口号。
只要有一位店员喊了,其他人就要跟着一起喊出来。最壮观的是如果一条街上开了三四家茶颜悦色,只要一家店喊了,其他店铺也要跟上。
因为太吵,已经不只一个顾客吐槽,在茶颜悦色点单需要用喊的。
在茶颜的变态管理下,员工不说会被扣分,分扣多了就没有提成,即使嗓子哑了,也必须跟上。
如果被视察店铺的老板发现,没有喊口号,这个门店的情况将会被发到公司大群,“进行口诛笔伐”,背不下口红的员工还会被罚抄写企业文化100遍,有人被罚抄到哭。
< class="pgc-img">>也难怪,27岁成了茶颜悦色招工的年龄上限。
2.最好的服务,只值8块
海底捞式的服务,是老板吕良的追求。
因此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内心柔软、皮实耐操”是茶颜悦色员工的硬性条件。
每位员工上岗前,都会接受10天的封闭培训,保证能够提供堪比海底捞的服务。
比如顾客进门必须说欢迎光临;点单时要看着顾客的眼睛;顾客出门要目送;同事之间说话要友善。这些都是对员工的硬性要求,在这些要求下员工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时刻紧绷着神经。
< class="pgc-img">>但这地狱级的工作强度下,茶颜悦色员工的底薪,却仅仅是长沙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除了底薪,工资的另一部分是提成:当月营业额的0.006%,且营业额完成规定目标。要想要拿到手,员工们需要通过门店服务考核。
如果通不过考核,可能就像这次员工爆料的一样,1个月工资2000提成8块。
在这样的薪金条件下,结果就是:服务好顾客出名,却因为服务不好员工而翻车。
< class="pgc-img">>40万奶茶店的致命伤:巨婴式管理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在茶颜悦色爆火时,这句话被吕良视为金科玉律。
在做服务顾客时,这是成功者的魅力,但在企业高速发展后,管理员工时,这就是在作死。
茶颜悦色爆火后,开始疯狂扩张,尤其是从2020年之后,一改往日的稳健发展,开始火箭般开店。
2020年6月茶颜悦色的门店数量只有230家,但是到11月门店狂飙至560家,一年时间门店数量翻了一倍多,还全是直营店。
门店数量暴涨后,顶流茶颜悦色终究败在了巨婴式管理上。
而“茶颜悦色”的巨婴式管理,只要体现在两点上:
首先,依靠惯性管理。
吕良和孙翠英草根出身,白手起家,在管理时喜欢“家长式”地亲力亲为,比如海报的每个细节以及微信推送的文案与标题,吕良都会亲自把关。
包括这次和员工爆发争吵,底层员工抱怨工资低,高层和老板亲自下场撕,老板还说出让员工主动辞职的话。
如今的茶颜悦色有8000多名员工,算得上一家大型企业,但茶颜悦色却没有把茶颜悦色当成一个企业管理。
< class="pgc-img">>如果是一家管理得当的企业,员工对工资不满的话,可以直接找人力,或是找部门负责人;如果不能解决,找到老板,老板给出解决方案,调和矛盾,但这些在茶颜悦色全部失效。
一天流失80多个员工,再火的品牌也支撑不住。
其次,老板遇事甩锅。
从今年年初开始,茶颜悦色有过3次集中关店,最近一次关了87家店铺,依据吕良在群里说的,茶颜悦色月均亏损2000万。
这些困难,都成了老板为工资低甩锅的理由,痛斥员工不能感同身受自己一天亏2000万的痛苦。
< class="pgc-img">>甚至在此次事件发酵后,吕良在道歉信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加快在外地开店速度。
除了茶颜悦色,这种巨婴式甩锅,在国内很多餐饮店身上都能看到影子。
每当加盟店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和卫生时,老板的第一反应都是甩锅给加盟商和员工。
茶颜悦色们的老板,没有意识到根本痛点是:一个品牌,连员工都留不住,如何留的住客人呢?
结语:
造车的都喊干翻特斯拉,做茶饮的都喊着干翻星巴克,但纵观如今的中国市场,少有人能学到星巴克。
前段时间,星巴克因为爆食品安全问题登上热搜后,第二天#星巴克承认使用过期食材#再次登上了热搜。
平时,虽然我们骂星巴克,但星巴克这次操作,却值得国内的奶茶店们学习。
首先承认错误并道歉;之后关闭门店并深入调查;当天公布调查结果,并再次道歉。
< class="pgc-img">>我们在嫌弃星巴克的时候,也要看到星巴克能管理中国5400家店时,比中国的茶饮店更成熟。
这次被上亿人追捧的茶颜悦色,明显输给了星巴克。
想超越先学习,而一个好企业价值观的底线,就是不甩锅。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云摇
沙奶茶茶颜悦色的爆火
让不少外地小伙伴酸了
但是
您愿意花1000块钱
买一杯茶颜悦色吗?
最近,茶颜悦色跨省代购受到关注。有些人专门从事茶颜悦色代购,从长沙购买奶茶,然后坐高铁带回,相关话题还登上了微博热搜。
花1000元去买千里之外的一杯奶茶,对于这样的“迷之操作”,作为资深吃货的我们也有点纳闷了,真有人会愿意为了一杯奶茶花那么多钱?我们去网上搜了搜,发现这些跑代购的还不少……
于是,我们找了其中两家排名比较靠前的卖家,具体问问价格和送货方式,第一家宣称“送货上门”,得收1000元的跑腿费(上海飞长沙的机票都没这么贵啊喂)。
另一家收600元的“跑腿费”,奶茶的费用另算,可以代买20杯以内的奶茶,当天上午下单,傍晚就可以送到,只是需要小宝去火车站自提。
不过,最让我们担心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向代购询问后得知,从买到奶茶到送到火车站,大概需要6-7小时左右的时间,这从长沙一路颠簸背回来的奶茶还能喝吗?尤其热门的几款奶茶里还添加了奶盖、水果和坚果,奶盖化了也就算了,可是奶茶热馊了怎么办?
对此,代购的回答是:“能喝!我们有泡沫箱和冰袋!”
看到代购如此信誓旦旦的回答,小宝还是不放心,于是询问了茶颜悦色微信公众号的客服。
外送的奶茶到底应该几小时内喝完是安全的呢?对此,我们得到了回应“最多两个小时!”。
另外,对于网上的跨省代购行为,茶颜悦色官方微博此前也发文表示:不支持任何代购行为,如确认是代购行为,门店会拒绝接单。
尽管官方声明拒绝代购,但在社交平台上晒代购来的奶茶的图片却依旧比比皆是。
对于这种跨省代购奶茶的行为,市消保委委员、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二级调研员邱丛乾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给出了专业观点和建议:
奶茶属于餐饮范畴中的高危易腐食品。高危易腐食品加工制作完毕至食用前超过2小时的,应在高于60℃或低于8℃的条件下存放。类似长距离代购奶茶,难于确保食品安全。
我们听懂了,从长沙代购到上海的茶颜悦色,食品安全无法保证,所以不能喝。
最后
我们也有几句话想唠叨唠叨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
奶茶终究是奶茶
终究是要喝的
即便是跋山涉水
花1000块钱买的奶茶
不仅仅是为了拍照
我们希望
消费者更应关注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
作为经营者
更加严格的做好产品品控
并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规范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的代购行为
详细专家观点
向上滑动阅览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二级调研员邱从乾表示,奶茶中一般富含糖类、脂肪等成分,以及可能添加了乳及乳制品,属于餐饮范畴中的高危易腐食品。按照2018年10月1日实施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相关要求,高危易腐食品加工制作完毕至食用前超过2小时的,应在高于60℃或低于8℃的条件下存放。类似长距离代购奶茶,难于确保食品安全。主要因为:
一是餐饮单位制作现制饮料不同于工厂化模式,其产品不经过杀菌,加工环境和设备不可能做到无菌条件。一旦饮料温度处于常温状态,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如饮料中添加了乳或乳制品,则更容易发生变质;
二是代购至食用全过程难于做到全链条处于冷藏冷冻状态;
三是难于确保食品控制在安全的食用时间范围。参考上海市、湖北省等省市制定的有关现制饮料加工操作规范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都明确了对奶茶这种现调饮料的销售时限要求:存放在10℃~60℃条件下的,现调饮料制作到销售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高于60℃或者低于10℃条件的,当天制作当天销售。
邱从乾指出,鉴于餐饮单位现场制作的奶茶这种餐饮高危易腐食品,一般不具备异地远距离运输代购的条件,食用时间和食品中心温度难于控制,因此,一是不建议消费者冒着不确定的食品安全风险,远距离通过网络代购所谓网红食品;二是建议商家在产品包装中明确标示其食用期限(到时点)、贮存条件等内容,给代购者予以食品安全消费提醒和知情权,也为了更好维护商家的产品质量和声誉。
此外,同属高危易腐食品的餐饮单位加工的真空包装散装熟食,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也曾在《关于餐饮服务提供者在网上销售真空形式包装的散装熟食问题的复函》中明确指出,即使在冷藏条件下贮存和运输熟制食品,从烧熟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也不得超过24小时。网络上异地销售真空包装形式包装的散装熟食等食品,贮存和运输熟制食品的温度和时间较难符合规定,存在较大的食安风险,应予以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