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新闻记者 | 马越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6月6日,连锁快餐品牌乡村基在其微信公众号“乡村基人”上宣布放开联营,称要招募优质点位合作商。
具体来说,这次乡村基开放联营的区域为四川与重庆,合作条件除了要认同乡村基企业文化、拥有创业热情,拥有城市优质点位资源之外,还要求拥有100万左右启动资金。
乡村基的招商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该品牌确实在招募有商户资源的合作伙伴,通常门店面积在150平米左右,“如果商铺有外摆的话更好,门店实体面积会小一些。”
该工作人员也强调,目前乡村基开放的还是“联营模式”,即合作商出资源,品牌方出经营,双方共同出资经营门店,所有经营管理由乡村基来负责。
联营是一种介于特许经营和托管之间的加盟模式,比起完全依靠加盟费、原料销售等一次性费用的加盟模式来说,联营的特点在于品牌对加盟店的管理力度更强。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长时间强调直营模式优越性的品牌来说,开放加盟通常会用类似“联营”“托管”的模式来把控招募加盟商的节奏,比起全盘倒向加盟,对于合作资源的筛选以及门店管理都有较高的要求。
比如从直营逐步开放加盟的瑞幸咖啡,采取的也是联营模式;今年3月刚宣布开放加盟的海底捞,在提出加盟资金门槛为1000万左右之外,还称采取“类托管”模式,即门店运营、绩效考核、人事招聘、会员管理、供应链等日常运营工作,都是海底捞负责。
对于在招牌显眼处写着“集团直营超1000家”的乡村基来说,在餐饮同行早已加入轰轰烈烈的争夺加盟商大潮之时,宣布开放加盟,可以说是顺应趋势,也是这家公司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一个途径。
1996年创立、如今已经拥有旗下“乡村基”“大米先生”两个品牌的乡村基,已经是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的中式快餐巨头。不过,这家在招股书中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之为“中国最大直营中式快餐集团”的企业,在IPO之路上一波三折,至今还冲击港交所上市未果。
早在2010年9月,乡村基就曾于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式快餐第一股”,直到2016年退市;2022年1月,乡村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期间数次失效并更新招股书;于2023年4月重新递交的招股书也已经失效后未见更新,目前这家公司的港股上市进程仍未有进一步消息。
很大程度上,资本市场遇阻带来了增长焦虑,餐饮品牌会将开放加盟作为一种解决方案。
眼下整个餐饮消费行业融资及IPO进程的受阻,让许多品牌将烧资方的钱开店转变为依靠加盟商造血,在门店扩张的同时获取稳定的现金流。譬如曾经在快餐领域以高额多轮融资、大规模开店著称的和府捞面与陈香贵,已经在2023年下半年开放了加盟;在2023年9月撤回A股上市申请的老乡鸡,则明显在去年年底加速了拓展加盟的力度。
从招股书中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乡村基在过去几年中的业绩情况并不稳定。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乡村基的营收分别为32.57亿元、31.61亿元、46.18亿元和47.0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270.2万元、-242.4万元、1.09亿元和3083.8万元。而其招股书中对于2022年净利润大跌的解释,是所在市场收到疫情影响,特别是在2022年4月、5月暂停了上海地区几乎所有的大米先生餐厅的经营。
不过乡村基门店数量增长乏力的情况也很明显。
招股书称,截至2022年年底,乡村基在全国拥有门店1154家,均为直营门店,其中大米先生品牌门店数超过了乡村基品牌,前者门店数量有603家,后者门店数量则是551家。
但乡村基品牌在2022年的门店数量甚至不及2021年,净减少了24家。
根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目前乡村基品牌的门店数为571家左右,也就是说,在一年半的时间过去后,它的门店数量只增加了约20家;大米先生品牌门店数为687家左右,同期增加了约84家。
按照此前招股书中的规划,乡村基还打算继续大力扩张,预计在2025年年底前,将新开设约760-960家餐厅。乡村基品牌将继续入驻新市场,以扩大品牌网络,大米先生则是继续向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扩展。
照此来看,以目前的市场情况如果继续以直营模式开店,这个目标想要完成几乎没有可能。
不过目前看上去乡村基的开放加盟仍然是试水阶段,在可预见的范围里,它似乎并没有做好准备只依靠加盟商让门店数量狂飙。
一个现象是,此次开放加盟的区域为四川和重庆,而这已经是它的成熟市场——截止2022年末,乡村基品牌的551家门店中,有504家门店集中在川渝地区,门店数量和营收占比都超过90%。而这种做法也更像是在现有市场做门店“加密”,而并非依靠加盟商到新的市场“开疆拓土”。
炅在娱乐圈的地位和知名度无需赘述,凭借着待人接物的温润细腻和面对大场面时依旧能保持镇定的过硬能力,他也成功成为大家心中的口碑艺人。
但就在送礼事件被扒后,何炅似乎开始被卷入更多的风波中。此前他还被媒体拍到与一名陌生男子在街头十指紧扣,两人关系十分亲密,该视频流出后,何炅再次成为了话题中心。
< class="pgc-img">>【何炅身陷风波后,副业被扒】
在视频曝光后,网友们首先开始猜测该神秘男子的身份,而后又对何炅的感情状态进行深扒,甚至还直指何炅利用《快乐大本营》捧人,而且大部分受到力捧的对象还都是年轻鲜肉,不过从目前来看,在网友力证何炅只是喜欢提携新人后,类似的说法也不攻自破。
< class="pgc-img">>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家对于何炅的好奇依旧没停,继深扒他的感情状态后,又有网友开始深入挖掘何炅的副业 。
< class="pgc-img">>其实近些年,明星开店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包括薛之谦、陈赫等人在内,其实名下都有其他产业,而餐饮因为门槛较低,也比较容易成气候,再加上明星自带知名度,有不少人都会冲着打卡前去尝试,所以餐饮业自然也就成了明星们的目标。
< class="pgc-img">>在经过网友深扒后发现,在全国各地一个名为“炅爸爸”的品牌几乎囊括了所有餐饮类型,包括快餐、海鲜以及甜点饮品在内,已经成了全国连锁品牌。
< class="pgc-img">>有网友指出,这个名为“炅爸爸”的系列餐饮品牌就是何炅父亲一手打造的,在短短3年内,该品牌成为了有超过300家连锁店和拥有自主研发供应体系的餐饮公司,可谓是吸金无数。据了解,何炅父亲创建品牌也是受到儿子鼓励,可以说,“炅爸爸”的成功离不开何炅的支持,虽然何炅并非创始人,但“炅爸爸”能够开到如此规模,也很难说和何炅毫无关系。
< class="pgc-img">>【跨界成餐饮巨鳄,主持才是副业?】
据网友表示,其实芒果台的不少知名主持人都会加盟本地餐厅,跨界也成了家常便饭,但像何炅这样一手成功打造品牌,甚至还开到全国各地的确实不多见。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关于何炅和父亲联手进入餐饮行业成为巨鳄一事确实争议不小,网友们也持完全相反的两种态度,在不少网友看来,何炅开餐饮公司实际上就是侧面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吸金,明明在娱乐圈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却要在餐饮行业再分一杯羹,实在是有些过分。
< class="pgc-img">>进入“炅爸爸”相关品牌的外卖店铺主页也能一眼看见快乐家族的广告代言照片,为了宣传“炅爸爸”,何炅确实用了很多心思,这也是网友们难以接受的最重要原因,利用自身知名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钻了空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但也有网友认为,何炅此举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开餐饮公司只是简单地做个生意,完全是自负盈亏,没什么好嘲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事实上,关于何炅副业依旧吸金无数这件事,只能说见仁见智,每个人接受程度不同,何炅跨界吸金只要没有触及到底线,其实也没什么大问题。在副业被扒后,不少网友也在感慨他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规模之庞大,但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调侃称原来主持才是何炅的副业。
< class="pgc-img">>但话又说回来,做餐饮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龙头老大,以主持人的身份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地位依旧很稳,何炅无论是做什么似乎都发展的不错,比起跟风嘲,大家还应该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
本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022年底,喜茶开放加盟,奈雪的茶紧随其后,于2023年7月启动加盟业务。2024年春天,加盟的风吹到了头部餐企。2月,九毛九集团宣布开放加盟业务,3月,海底捞公开招募加盟商。在头部餐企的带领下,珮姐重庆老火锅等此前坚持直营的品牌也相继放开加盟。有观点认为,海底捞等直营品牌开放加盟,表明餐饮行业风向的清晰变化,加盟模式在推动连锁化率提升中扮演关键角色。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中提到,无论是头部企业的持续扩张,还是连锁品牌向低线城市的渗透,以及连锁化率的稳步提升,都离不开特许加盟模式的普及。
餐饮加盟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加盟商,有人表示自己虽有不少连锁餐饮门店加盟经验,却仍在加盟网红餐饮上“栽过跟头”,有人点名要避雷有明星光环的餐饮品牌,有人在争取头部餐饮加盟“入场券”时铩羽而归。同时,他们也都在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为今后的成功加盟打下基础。
新京报制图
获得头部餐饮加盟“入场券”价格不菲
在河南南阳经营多家餐饮加盟门店的徐女士透露,此前一直关注海底捞品牌,在得知海底捞放开加盟后迅速填报了相关加盟信息,但加盟评估并未通过。对于未通过原因,徐女士并未具体透露。她告诉新京报记者,她对比发现,海底捞对于加盟商的要求比其他加盟品牌更严格,对验资门槛、现金流也会有严格的要求。
海底捞网站显示,海底捞对加盟商要求为具备多店发展的财务基础,有地方物业资源,具备企业管理经验。新京报记者扫码进行合作申请发现,可投入海底捞事业的资金(不包括贷款)有4个选项,分别为1000万元以下,1000万至2000万元,2000万至5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
九毛九网站上也明确对加盟商商业经验提出了要求:第一档,拥有5年以上知名商业项目成功主导经营(非投资)经验,15家店以上管理经验或年生意规模不低于1亿元;第二档,拥有三年以上知名商业项目成功主导经营(非投资)经验,5家店以上管理经验或年生意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客户优先。
4月上旬,和府捞面公布了加盟消息。信息显示,和府捞面加盟流程包括项目咨询、资信审核、点位反审、线下终身、合作签约、店铺筹建,直到最终正式开业。合作意向申请书中,需要填写年龄、投资预算区间、期望的回报年限等问题。和府捞面公布的单店合作费用为69.8万元,并明确为“包含设计、装修、标配设备”的统包合作费。同时对加盟店提供包括店铺测评、拎包入驻、开业支持、外卖服务、营销策划、督导巡查等服务支持。对于店铺,和府捞面推荐面积为80-100平米。回本时间具体要看门店情况,约为12-18个月。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许多头部企业都对加盟较为谨慎,一般来说,当企业拥有较强的加盟运营管理能力,且能够为加盟商提供足够的支持时才会考虑加盟模式。若在品牌规模、供应链和管理体系尚不成熟时便采取相关模式,便会面临较大风险,甚至与加盟商产生纠纷,影响品牌发展。
新京报制图
加盟网红餐饮就能长红吗?
张女士在哈尔滨经营着多家连锁餐饮门店,然而就在2023年,她依然在加盟上“栽了跟头”。她投资了一家网红火锅品牌,后续火锅店营收业绩直线下降,她也因承担不起加盟费用、房租等成本关闭了火锅店。
“大家都觉得火锅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行业,不需要付出厨师成本,通常火锅店的毛利率在55%至65%,但这仅仅是毛利率部分,火锅背后的东西不能用传统的餐饮经营思维来理解。”
张女士进一步解释称,当下火锅和其他品类融合的程度很深,消费者会因为火锅店的甜品、卤味甚至一杯奶茶来店就餐,这一类型的火锅品牌像餐饮界的“快时尚”,一旦没有新意了,就会很快失去客流量。她对新京报记者说,有了这一次失败的加盟经验,再加盟时会慎重并做好市场调研。
实际上,大部分加盟者并不是像张女士这样有丰富经验的从业者。河南的刘先生透露,自己加盟的某个连锁火锅品牌经营遇困,由于没有餐饮经营经验,因此交由加盟品牌托管,但是加盟品牌并未将该门店实现盈利,在连续亏损数月后,品牌搁置了该门店的经营,不再按照约定进行管理。刘先生透露,与他有相同经历的加盟商不在少数,他们目前正搜集资料与该品牌的负责人商谈赔偿事宜。
餐饮连锁品牌战略顾问王冬明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靠加盟圈钱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有公司会注册多个品牌商标招商加盟,却根本没有后续运营管理,一个品牌黄了之后,换一个新品牌继续圈钱。在这种情况下,加盟必须擦亮双眼。
明星光环不一定持久
2018年,韩寒投资的餐厅“很高兴遇见你”被曝出门店大批量倒闭,天津某加盟店还因欠薪被诉至法院,2023年10月,该品牌被曝亏损上亿,目前“很高兴遇见你”旗下门店均已全部关门。2023年12月,关晓彤代言的奶茶品牌天然呆因涉及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被强执430万元,公司和法人均被限制高消费……近年来,带有明星光环的餐饮品牌风波不断。“品牌加盟就是割韭菜”“赚了钱一起分,出了事都是加盟商的原因”,很多餐饮连锁品牌出现负面新闻后,评论区往往会扎堆出现类似观点。
陈赫创立的贤合庄火锅曾在短短2、3年拓店800家,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一系列隐患。2022年5月初,有加盟商到贤合庄总部“维权”,并质疑贤合庄违规开放加盟,此次维权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不久之后,陈赫正式退出贤合庄股东行列,双方也不再有任何股权关系。2023年开始,贤合庄接连撤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多座城市。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贤合庄在营门店数仅剩122家。
2021年7月22日,火凤祥曾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全国门店数量突破200家。2023年8月,新京报记者探访了解到,火凤祥悄然关闭了北京的3家门店。回龙观店于2023年6月停业,新中关购物中心店、房山熙悦天街店则在更早些时候关闭。火凤祥在北京只剩1家门店营业。新京报记者当时曾致电火凤祥官网预留的电话,负责加盟的工作人员称全国有100多家门店,但并未给出确切数字。
今年以来,黄晓明担任“品牌官”的烧江南烤肉也出现多地门店关闭情况。公开报道显示,今年1月3日、3月5日,烧江南公司分别新增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388.08万元,2条被执行人信息均是因为“特许经营合同纠纷”。
新京报制图
“有了失败的加盟经验,再去选择加盟品牌时会更加慎重。”上述接受采访的刘先生强调,不会考虑加盟有明星光环的餐饮品牌,原因在于他感觉这些品牌的餐饮基础并不扎实,且总会在网上看到明星餐饮出现维权问题。
新京报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发现,像刘先生这样进行加盟维权的加盟商不在少数,集中在明星火锅、网红餐饮品牌。在某社交平台,多位加盟商发帖讲述加盟贤合庄、火凤祥等品牌的失败经历,在谈及最终关店原因时,他们认为要归结于品牌总部的运营和品牌热度下降。新京报记者还了解到,火凤祥、贤合庄的一些门店曾转型为自助模式,但并未挽救部分门店闭店的结局。例如,火凤祥台州青悦城店曾推出牛肉、牛蛙自助,该店在点评网站把店名改成了“火凤祥美蛙牛肉自助”,目前门店显示歇业关闭。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认为,明星火锅品牌门店萎缩的根本原因在于过于依赖明星效应,同时连锁经营管理水平也过低。“像火凤祥这样依靠明星引流的火锅品牌,明星效应较为短期。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终体验到的是餐厅实实在在的产品、服务、环境,品牌要维持好产品和服务需先练好连锁经营管理能力这个‘内功’。这才是餐饮连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王冬明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去明星餐饮店很多时候是奔着明星去的,当明星餐饮店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明星见面需求时,就需要好的产品来拉回顾客。“明星餐饮店往往只是一时热闹,一般投资较大,在装潢、菜品种类等方面体现明星的喜好与个性。”明星餐饮代运营管理方式容易造成监管盲区,“加盟商等于散养”,一旦出现问题,因为很难直接对接明星,总公司容易造成决策的不及时,严重者可能造成门店倒闭。
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