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路军休所工作人员向采访团记者介绍双拥工作成就。周大维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8月24日讯(全媒体报道组)8月24日,“军民同心创城 共建壮美广西——2020年广西云端双拥行”活动采访团来到南宁市植物路军休所。
南宁市植物路军休所成立于2000年4月,是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直属正科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承担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简称军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全所目前服务管理军休干部280名(包括离休干部10名),其中90岁以上的6人,80至89岁的90人,70岁以上的占60%。建所以来,该所全面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全国“和谐军休家园”、全区“和谐军休家园”、全区军队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南宁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植物路军休所退役老兵的医疗保障。周大维 摄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军休服务管理水平,该所积极借助“互联网+”,创新创建军休干部服务载体,多措并举,实现军休干部“六个老有”(老有所养、医、教、学、为、乐)目标。
工作中,该所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军休干部提供线上多样化服务。该所引入南宁市聚福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取公建民营的合作模式,根据“总体规划,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搭建军休干部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军休干部配备智能机器人“小度”,军休干部在家通过“小度”语音操作就能与亲属子女、亲朋好友和军休所医生、社工、工作人员等实现互联互通,为军休干部提供心灵慰藉、智能家居、健康咨询和科普娱乐等各种服务,满足军休干部居家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为75岁以上军休干部配备智能救助腕表,当军休干部出门在外迷路或遇到紧急状况时能及时进行智能紧急呼救自动联络亲属和服务后台,并进行24小时室外10米内的精准定位,为高龄军休干部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植物路军休所老兵军属合唱团。周大维 摄
打造特色中医科门诊,为军休干部健康保驾护航。该所通过与广西中医药大学离退处、南宁市针灸医院(市第七人民医院)联动联营,引入名老中医多点执业,为军休干部定期坐诊,定制调理保健方案,并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立军休干部电子健康档案,实时更新健康状况,根据个人状况推送适合的健康资讯、名医课堂,医疗服务提醒,远程医疗服务。自开展业务以来已邀请广西中医大学知名老中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等多位名医义诊逾32次,每次义诊约接待15-20/人次,累计接待逾600人次。紧急救助2次,为老干部提供免费血压测量、身体监测、健康咨询、健康干预超1470人次。
该所打造社工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军休干部提供线下全方位服务。引入专业社工服务机构,依托智慧养老的“网络管家”,接受军休干部服务需求登记,军休干部在家通过“小度”机器人呼叫管家,即可实现社工志愿者的全能管家服务,为军休干部提供有偿、低偿和无偿等服务,今年上半年,社工主动上门探访及心理辅导逾700次;疫情期间,社工上门赠送消毒酒精75瓶,口罩500个,代购口罩2000个。同时,社工服务团队根据军休干部的兴趣爱好,组织军休干部参加兴趣班。目前所里已开设有经络养生班、二胡班、葫芦丝班、太极班等兴趣班,丰富了军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
植物路军休所工作人员演示退役老兵突发紧急情况的联系方式。周大维 摄
同时,该所还打造民族团结餐厅,为军休干部提供配餐服务。通过与新疆籍企业家合作,采取“新疆农场+餐厅+军休干部”的服务模式,由新疆农场为餐厅直供新鲜食材,为军休干部提供优质的居家养老配餐服务。
该所打造的拥军爱民超市,为军休干部提供了优良的配送服务。采取公建民营的合作模式引入优秀企业运营超市,为军休干部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军休干部只需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或拥军爱民超市微信群下单或打电话订单,足不出户即可买到满意的生活用品。除了为军休干部服务以外,超市还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配送服务,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超市为满足军休干部和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物路军休所工作人员向采访团记者介绍双拥工作成就。周大维 摄
解放军报客户端南宁8月24日讯(刘雅娟)8月24日,“军民同心创城 共建壮美广西——2020年广西云端双拥行”活动采访团来到南宁市植物路军休所。
南宁市植物路军休所成立于2000年4月,是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直属正科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承担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简称军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全所目前服务管理军休干部280名(包括离休干部10名),其中90岁以上的6人,80至89岁的90人,70岁以上的占60%。建所以来,该所全面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全国“和谐军休家园”、全区“和谐军休家园”、全区军队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南宁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植物路军休所退役老兵的医疗保障。周大维 摄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军休服务管理水平,该所积极借助“互联网+”,创新创建军休干部服务载体,多措并举,实现军休干部“六个老有”(老有所养、医、教、学、为、乐)目标。
工作中,该所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军休干部提供线上多样化服务。该所引入南宁市聚福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取公建民营的合作模式,根据“总体规划,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搭建军休干部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军休干部配备智能机器人“小度”,军休干部在家通过“小度”语音操作就能与亲属子女、亲朋好友和军休所医生、社工、工作人员等实现互联互通,为军休干部提供心灵慰藉、智能家居、健康咨询和科普娱乐等各种服务,满足军休干部居家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为75岁以上军休干部配备智能救助腕表,当军休干部出门在外迷路或遇到紧急状况时能及时进行智能紧急呼救自动联络亲属和服务后台,并进行24小时室外10米内的精准定位,为高龄军休干部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植物路军休所老兵军属合唱团。周大维 摄
打造特色中医科门诊,为军休干部健康保驾护航。该所通过与广西中医药大学离退处、南宁市针灸医院(市第七人民医院)联动联营,引入名老中医多点执业,为军休干部定期坐诊,定制调理保健方案,并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立军休干部电子健康档案,实时更新健康状况,根据个人状况推送适合的健康资讯、名医课堂,医疗服务提醒,远程医疗服务。自开展业务以来已邀请广西中医大学知名老中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等多位名医义诊逾32次,每次义诊约接待15-20/人次,累计接待逾600人次。紧急救助2次,为老干部提供免费血压测量、身体监测、健康咨询、健康干预超1470人次。
该所打造社工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军休干部提供线下全方位服务。引入专业社工服务机构,依托智慧养老的“网络管家”,接受军休干部服务需求登记,军休干部在家通过“小度”机器人呼叫管家,即可实现社工志愿者的全能管家服务,为军休干部提供有偿、低偿和无偿等服务,今年上半年,社工主动上门探访及心理辅导逾700次;疫情期间,社工上门赠送消毒酒精75瓶,口罩500个,代购口罩2000个。同时,社工服务团队根据军休干部的兴趣爱好,组织军休干部参加兴趣班。目前所里已开设有经络养生班、二胡班、葫芦丝班、太极班等兴趣班,丰富了军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
植物路军休所工作人员演示退役老兵突发紧急情况的联系方式。周大维 摄
同时,该所还打造民族团结餐厅,为军休干部提供配餐服务。通过与新疆籍企业家合作,采取“新疆农场+餐厅+军休干部”的服务模式,由新疆农场为餐厅直供新鲜食材,为军休干部提供优质的居家养老配餐服务。
该所打造的拥军爱民超市,为军休干部提供了优良的配送服务。采取公建民营的合作模式引入优秀企业运营超市,为军休干部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军休干部只需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或拥军爱民超市微信群下单或打电话订单,足不出户即可买到满意的生活用品。除了为军休干部服务以外,超市还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配送服务,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超市为满足军休干部和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夕前一天,上午8时许,冬天的北京天刚蒙蒙亮,K21次列车已经停靠在站台上。南宁铁路公安局柳州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张秋才和段越强立岗在车外,迎着凛冽寒风,向上车的旅客喊道:“大家请看好自己的行李物品,一定要注意安全……”
K21次列车由北京西站始发,终到南宁站,跨越六个省区,贯穿中国南北一线,全程2500公里。车厢里满载旅客,乘警张秋才、段越强常常侧着身子来回巡视,看到无人看管的背包时便会多问两句:“这是哪位旅客的包包?”直到有人认领,他们才会继续往下巡查。
< class="pgc-img">乘警张秋才巡视车厢
>一节车厢长26.6米,一趟列车有18节车厢,一个来回至少要走40分钟,两人经常巡查下来满身大汗。“逢年过节列车上挤满人,也正是这样,才更有年味儿。”张秋才说。
今年53岁的张秋才从警29年,担任刑警工作27年,有着11年丰富的“反扒”工作经验。自2023年6月从刑警支队调至乘警支队后,他很快转变身份适应新岗位。
张秋才经常跟同事开玩笑,称自己虽是“老兵”,但在乘警工作方面是“新手”。上车值乘的这大半年里,张秋才发挥专业才能,帮助不少旅客找到丢失的行李,及时解决旅客困难,收到30余封感谢信和4面锦旗。
张秋才记得2023年10月,有位旅客在给他们的感谢信中写道:“我佩服两位警官,不以事小麻烦而不为,特地说声感谢。”当时,由于遗失的行李并不贵重,该旅客已放弃寻找,但张秋才和段越强并没有认为这是小事。两人多方寻找,最后找到了被拿错的行李,物归原主。
19时56分,列车到达河南驻马店站,张秋才说:“这个站的旅客最多,情况也最复杂。我们值乘时,每次到这个站,都会两个人一起下车巡查。”说完,张秋才与段越强下车在站台巡逻。
< class="pgc-img">乘警张秋才借用旅客吉他进行宣传互动
>与张秋才搭档的乘警段越强,之前在基层派出所干过13年,去年9月才被调入乘警支队,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经过几个月的值乘,段越强总结出一套“上中下”巡视法:上看行李架,有相同颜色或相同款式包放在一起要及时提醒旅客,不要错拿;中看人,观察是否有喝酒的旅客,有的话就及时关心和提醒,并提醒周围人,避免因酒后争吵打架;下看座位底下,是否有旅客掉落或遗失的物品。
< class="pgc-img">乘警段越强叮嘱旅客注意身体别贪杯
>靠着“上中下”巡视法,段越强和张秋才经常很快就能帮助旅客找到放错、拿错或遗忘的行李,在旅客之间矛盾还未引发时就“熄灭”,所以两人搭档值乘的列车很少发生旅客争吵事件。
次日凌晨3时,列车到达长沙站。段越强抬手把两个紧挨的黑色双肩包错开了位置,一边多方位巡视,一边耐心提醒。在餐车碰上喝了点小酒的大哥,段越强总会唠嗑几句,让他别贪杯,注意身体,同时也会贴心地跟同行人小声叮嘱。
< class="pgc-img">乘警段越强与张秋才检查车厢内行李摆放情况
>凌晨的火车上,两个年纪加起来快100岁的乘警,看着比谁都精神。“解决旅客急难愁盼的‘痛’,让满心欢喜的旅客平安踏上归家旅途,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段越强说。
16时40分,K21列车到达柳州站,张秋才、段越强与另外两位来接班的同事完成交接班工作后,拉着行李箱返回队里。
< class="pgc-img">乘警张秋才、段越强与接班民警进行交接班工作
>而接班的两位乘警,又将带着守护旅客列车安全的使命,继续往返于南宁与北京。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黎兆齐 通讯员 谢峥午 孙赟飞 韦生辉/文 南宁铁路公安局柳州公安处供图
编辑 | 梁楚茜
校对 | 李冬莉
审核 | 张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