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卖和快递中
大家常能收到
一张小小的“好评返现”卡
就这张小卡片
侵犯了消费者者的多项权益
近日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
发布调查报告显示
超九成消费者表示受其困扰
并在一定程度上
对购买决策造成影响
01
“好评返现”
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好评返现”
是网络经营者为了获取较好评价,以返回少量现金或给予购物优惠等方式诱导消费者作出“好评”的行为。
经营者“好评返现”扭曲了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评价信息,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近年来“好评返现”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近日,广东省消委会发布“好评返现”调查结果:
92.8%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消费中遇到过“好评返现”现象,其中有53.6%表示经常遇到,主要出现在电商平台,包括综合性的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平台、社交型电商平台及外卖平台。
从志愿者体察情况来看,354个体察样本中有55个存在“好评返现”,“好评返现”发现率为15.5%,其中有29个“好评返现”商家属于外卖平台商家,发现率最高。
02
多样化、隐蔽化趋势明显
超九成消费者遭遇困扰
除了“好评返现”卡,商家还通过“商品签收后客服提醒”“加入粉丝群”“商品详情页面介绍”“客服主动介绍”等方式推送“好评返现”信息。
不少商家不再明目张胆地写“好评返现”,而是改为“扫码领红包”“售后卡”“评价+配图返现”等,同时也不再要求消费者直接写“好评”,而是改为“全五星评价”“五星优质评价”“点亮全部小星星”“满星”等。
从商家“返现”内容和形式来看,除最常见的现金红包外,还有赠送优惠券、送赠品、赠送积分等。
调查结果显示:
■ 逾九成受访者网购时会查看用户评价,逾八成受访者表示用户评价会较大程度影响消费决策。
■ “好评返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的购物决策造成了影响,超七成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因用户“好评”率高而购买,但实际收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与“好评”描述明显不符的情况。
■ 对于“好评返现”,超九成受访者表示日常消费受其困扰,41%的受访者表示难以从用户评价中获取真实信息,51.2%的受访者表示要靠查看差评来获取真实信息。
03
六大“好评返现”
典型消费潜规则
广东省消委会通过筛选、整理,总结出“好评返现”典型消费潜规则:
01
附带“好评返现”卡,影响真实客观评价;
02
问题商品退货须先好评,给消费者正当权益设门槛;
03
线下送礼换网络好评,“榜一餐厅”名过其实;
04
客服软磨硬泡求好评,影响正常消费体验;
05
朋友圈“集赞”返现,“绑架”消费者帮助推广;
06
利用“好评返现”心理,诱导实施电信诈骗。
针对此次调查发现的问题
广东省消委会已联合
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约谈
指导电商平台进一步完善规则
加大对“好评返现”的处罚力度
监督问题商家整改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记者/李青山 陈晓莹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月27日, 大众点评2023“必吃榜”发布,共2062家餐厅上榜,上榜餐厅数创历年记录。上榜餐厅覆盖61个城市和地区,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广州为上榜餐厅数TOP 5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坚持“好吃、不贵、体验佳”的基础上,今年榜单的“发现感”进一步提升,近半数为新上榜餐厅,烟火小店占比近40%。此外,榜单也在消费提振方面跑出加速度,首次联合超1500家上榜商户上线“必吃套餐”,消费者将以更优惠的价格,感受“必吃榜”餐厅的魅力。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中小微餐饮商家的经营活力正在复苏,本地消费的活力也在加速释放,内地54座城市的线上餐饮本地消费额占比超过60%,本地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5%。
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表示,“每一次吃,其实都调动着经济的繁荣,所以说每一个优秀城市的发展,优秀商圈、商城的发展,其实都和餐饮的繁荣紧密结合在一起,也正是餐饮的繁荣带来消费的活力。我们希望用餐饮的繁荣带动一个城市消费的繁荣,用一个城市消费的繁荣带动这个城市的发展。”
上榜餐厅近四成为非连锁烟火小店,上海上榜商户数量第一
2023年是“必吃榜”发榜第7年,大众点评在“好吃、不贵、体验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榜单的发现感——近一半商户为新上榜餐厅,区域连锁品牌商户占比近60%,非连锁烟火小店占比近40%。
大众点评“必吃榜”显示,共2062家餐厅上榜,其中上海“必吃榜”上榜商户数达141家,为全国上榜餐厅数量第一的城市,上海静安寺商圈、淮海路商圈、徐汇音乐学院商圈是全国上榜餐厅数TOP10商圈。
“我是上海本地人,小店最早开在自家房子里,后来店里生意越来越好,空间不够用,刚好凑上女儿女婿接班,就租了大一点的店面。”兴兴·海派本帮菜老板娘鲍永丽说道,这是一家持续经营了23年的上海本帮馆子。
上海本帮馆子一抓一大把,在鲍永丽眼里,自家的独特优势在于用料、传承、改良和服务。“我们店菜的味道就是我的味道,厨师哪怕换了,也是按照我的味道来,这是传承。然而我们自身都一直在做改良,比如多推出新菜,不然老客人会吃厌掉。又比如调整个别菜的糖分和油量,让外地客人吃饱吃好。”
“上海菜系其实很简单,很多人觉得本帮菜太腻,一方面是因为菜品没搭配好,我在给客人点单的时候都提供建议,比如两口子来点了四个菜,我就会建议他们不要全点‘浓油赤酱’。”家一样的服务给兴兴·海派本帮菜带来了好人气,上海老客人就算跨城也要吃这一口本帮味,本异地新客人也不断被“必吃榜”种草,打卡并成为回头客。“上榜之后,我们虽然从老店搬到新店,空间大了一倍,但依然天天排队,可见榜单的引流效果之好。”鲍永丽说。
据了解,在今年上海上榜餐厅中,区域连锁品牌商户超百家,占比达75%,扎根街头巷尾的小店超20家,长发餐饮、匠心小厨、食喱一家等上榜。
中小微餐饮商家的经营活力正在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点评2023年“必吃榜”更联合超1500家商户上线必吃套餐,其中在上海,包括必吃榜上榜餐厅的同品牌门店在内,有超300家门店上线“必吃套餐”。
据“必吃榜”负责人介绍,本次必吃套餐的主打菜品均为点评网友推荐菜,单人餐和双人餐要求包含网友推荐TOP5中的菜品,而4人餐则要求包含至少4道网友推荐TOP10中的菜品。将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菜品,以更优惠的价格端上餐桌,这一方面满足了大众消费需求,有助于提振本地消费;另一方面也帮助商户进一步凸显自身差异化竞争力,在消费者心中深度“种草”。
“提供必吃套餐的餐厅,所有的这些餐饮最低的是6折起,平均75折,而且必然包含用户推荐的经典菜。”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说。
“我们店的必吃套餐基本包括了所有招牌菜,葱油淋鸡、士多啤梨咕噜肉、手工菜心……好东西分享给大家才是真的好。”广州老字号向群饭店老板张剑炜认为,通过高性价比的必吃套餐,餐厅既可以回馈老客人,又能使得新客人成为回头客,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张川表示,上千家上榜商家推出必吃套餐,将为消费者带来“好吃、不贵、极致性价比”的特色美食体验,“大众点评‘必吃榜’将继续做好城市美食的发现者和探索者,让更多特色小店与本地美食被看见,用数字化工具助力本地优质商户实现经营在线化、服务标准化,助力城市消费加速提振。”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中小微餐饮商家的经营活力正在复苏,本地消费的活力也在加速释放,内地54座城市的线上餐饮本地消费额占比超过60%,本地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5%。
“用餐饮的繁荣带动一个城市消费的繁荣”
“从来没想过,我们这样80平米大的小店能上‘必吃榜’,得知消息的时候甚至打开大众点评确认了好几遍。创业做餐饮遇到过不少困难,这份荣誉是莫大的鼓励。”
上海浦东张江福·贵州酸汤火锅店的老板彭丽说,餐饮人如果有梦想,那“必吃榜”肯定是其中之一。
大众点评总经理俞建林在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现场反复强调,“这是一份不采纳人为提名,坚持公平公正的榜单。”
据介绍,大众点评严格依照“评价真实可靠、口味优中选优、长期稳定体验佳、符合日常消费水平、满足日常用餐选择、不受合作影响、无违法违规行为”7大维度进行评选。
以本届“必吃榜”为例,大众点评基于上亿条用户评价,从近1400万商户中遴选共2062家“消费者真觉得好吃”的餐厅,其中非合作商户占比近26%,超过10%的商户入驻仅一年就成功登榜。
“必吃榜”是美团到店业务中的重要一环,张川认为必吃榜这个品牌对于美团有很强的帮助,而且“不能完全从商业结果看”。
此外张川表示,“每一次吃,其实都调动着经济的繁荣,所以说每一个优秀城市的发展,优秀商圈、商城的发展,其实都和餐饮的繁荣紧密结合在一起,也正是餐饮的繁荣带来消费的活力。我们希望用餐饮的繁荣带动一个城市消费的繁荣,用一个城市消费的繁荣带动这个城市的发展。”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2022年首次上榜商户的线上浏览量提升56%,门店线上订单量较上榜前增长21%。大众点评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陈宇蔚表示,2023年“必吃榜”入围名单公布后,入围商户的线上订单量14天环比增幅超过20%。榜单是一个特别好能够帮助商户提升经营数字化、服务零售标准化的工具。
京报讯(记者秦胜南)6月27日,大众点评2023“必吃榜”发布,共2062家餐厅上榜。数据显示,自2017年首次发榜以来,已有近7亿用户使用“必吃榜”。今年榜单的“发现感”“烟火气”进一步提升,近半数为新上榜餐厅,烟火小店占比近40%。
据了解,大众点评2023“必吃榜”上榜餐厅覆盖61个城市和地区,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广州为上榜餐厅数排名前五的城市。其中北京上榜餐厅数为123家,北京三里屯/工体商圈入选全国商圈前十。
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 陈晨 摄
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表示,今年榜单更凸显“发现感”“烟火气”,接下来“必吃榜”将继续做好城市美食的发现者和探索者,让更多特色小店与本地美食被看见。数据显示,今年的榜单近一半商户为新上榜餐厅,区域连锁品牌商户占比近60%,非连锁烟火小店占比近40%。
“榜单源自大众、服务大众,不采纳人为提名。”大众点评总经理俞建林介绍,公平公正是“必吃榜”坚守的底线。榜单评选依照“评价真实可靠、口味优中选优、长期稳定体验佳、符合日常消费水平、满足日常用餐选择、不受合作影响、无违法违规行为”七大维度进行评选,基于上亿条用户评价,从近1400万商户中遴选共2062家“消费者真觉得好吃”的餐厅,其中非合作商户占比近26%,超过10%的商户入驻仅一年就登榜。
“必吃榜”正成为城市美食发展缩影。今年上榜商家中,有374家餐厅开业时间在10年以上,有109家餐厅已上榜5年以上。
“必吃榜”还以数字化工具助力本地优质商户实现经营在线化、服务标准化。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2022年首次上榜商户的线上浏览量提升56%,门店线上订单量较上榜前增长21%。2023年“必吃榜”入围名单公布后,入围商户的线上订单量14天环比增幅超过20%。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