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喜爱的《中餐厅》第四季正式官宣,赵丽颖李浩菲成为合伙人,张亮回归,这一期的嘉宾阵容很令人期待了。不少网友都对芒果台签约新人李浩菲不甚了解,小编特为大家带来李浩菲的背景资料介绍,李浩菲的真实身高多少。
李浩菲真实身高个人资料介绍
李浩菲,1999年6月15日出生,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学。
2013年,参演近代战争剧《四十九日·祭》从而进入演艺圈。2014年,主演青春电影《少女哪吒》,并凭此片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新人女演员奖。2015年,参演犯罪爱情片《天亮之前》。2017年,主演奇幻爱情剧《来到你的世界》。
中文名:李浩菲
外文名:Lihaofei
李浩菲微博:https://www.weibo.com/p/1005053159005875(李浩菲Areil)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双子座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99年6月15日
身高:163厘米
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学
经纪公司:蓝港影业
代表作品:少女哪吒、四十九日?祭、天亮之前
主要成就:第18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新人女演员奖
就读院校: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2018级)
特长:唱歌、跳舞
芒果台李浩菲演艺经历
2013年,参演根据严歌苓小说《金陵十三钗》改编的近代战争剧《四十九日·祭》。
2014年,导演组从全国艺术院校300多名学生中挑选出李浩菲来主演青春电影《少女哪吒》,饰演李小路,与王晓冰在成长过程中友谊逐渐变淡,最终分道扬镳;而该片是李浩菲的电影处女作,她也凭借该片在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提名亚洲新人奖最佳女演员奖,并获得了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新人女演员奖。
2015年,参演由郭富城和杨子珊 主演的犯罪爱情片《天亮之前》,在片中李浩菲饰演赌徒高野的女儿小敏,经历了被绑架的意外。
2016年,参与录制湖南卫视少女团体综艺节目《夏日甜心》。
2017年,在奇幻爱情剧《来到你的世界》中担任女主角,饰演外表傻白甜内心强大的“恶毒女配”鹿梓星,在被漫画家何解拯救的“通关”任务中相爱相杀,并收获亲情、友情和爱情。
2018年2月3日,首次与快乐家族合作参与主持嘉宾访谈游戏秀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
即将于三季度登陆周五荧屏的青春合伙人经营体验节目《中餐厅》第四季,首次回到国内录制,并采用船游长江、移动纳客和双主厨等全新节目模式。
作为“中餐厅”唯一的“三朝元老”,去年升任“店长”的黄晓明此番再度连任。作为“一店之长”,不仅身先士卒,还要背负各种压力。除此之外,江湖人送外号“赵小刀”的赵丽颖,今年倾情加盟中餐厅,平时对生活颇有巧思的丽颖,作为“店长”的左膀右臂同时又多了一重身份。与此同时,张亮回归与林述巍“林大厨”组成“双主厨”搭档。除了有经验丰富的两位大厨联袂,活跃在许多影视作品以及湖南卫视综艺节目中的李浩菲与从《鲜厨100》中脱颖而出的人气鲜厨加盟,则为“中餐厅”增添了满满青春活力和无限可能。
今年《中餐厅4》依旧将有数组“飞行嘉宾”到来,他们有的是餐厅的老员工、合伙人的老朋友,有的是身怀绝技的隐藏高手。悉数登场的“生力军们”,将更好地为“中餐厅”保驾护航。据节目组透露,今年“飞行嘉宾” 不再是蜻蜓点水般的“临时工”身份,他们上船之后将加入“青春合伙人”团队,共同完成余下所有的“经营奇幻漂流之旅”。
来源:海峡网
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 class="pgc-img">>文|周瑜
编辑|t
引言
找茬和较真这两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如影随形,虽然两个词语意思相近,但是找茬这个词语却带着明显的贬义。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对于经常找茬的人更是避之不及。
一位哈佛教授曾因四美元死磕中餐馆,事情一经报道,网上众说纷纭。无论是哈佛教授这个名头,还是四美元这个原因都为这件事赚足了噱头。后续哈佛教授竟然还因此丢掉了自己在哈佛终身教职的工作,这样的结果更是让人惊讶。
< class="pgc-img">(四川花园饭庄)
>这位哈佛教授就是本杰明·埃德尔曼,有人说只是因为他在日常生活中比较较真,而且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就没有错。但也有人说这位哈佛教授完全是在找茬,完全就是一件小事,非得闹大才行。
那么当时事情发生的经过到底是怎样的呢?最后的结局如何呢?为何只是四美元竟也牵连到了当时他在哈佛的工作?
一、因4美元死磕中餐馆
2014年,埃德尔曼在波士顿的名叫四川花园的饭庄购买了外卖,一共花费53.55美元。经过和网站上的菜单核对,埃德尔曼发现外卖菜几乎每一道菜都多收了1美元。
< class="pgc-img">(埃德尔曼的投诉邮件)
>对于这样的情况,埃德尔曼有些气愤,当即找到饭庄老板的邮箱向他发送邮件询问原因。对于埃德尔曼的来信,饭庄老板段冉立刻回信,显示表达了歉意,紧接着告诉了埃德尔曼网站的菜单并没有更新。
与饭庄老板歉意温和的态度不同,埃德尔曼显得有些咄咄逼人,他直接警告段冉,并且索赔段冉多收部分的3倍价格。段冉之后直接回复网站上有相关声明,价格可能变动,并且会接受相关部门的要求,承担所有罚金。
这件事一经报道,埃德尔曼利用相关法律不断施压的行为也让人十分惊讶。毕竟很难想象一个哈佛教授竟然花费了两三天的时间,来和一个饭庄老板来讨论4美元的事情,竟然在对方愿意退钱的情况下依旧咄咄逼人。
< class="pgc-img">(段冉工作照)
>事情被社交媒体曝光之后,埃德尔曼直接在当周被评为“互联网上最不喜欢的家伙”。很多网友更是直接评论称,完全是在小题大做,存心找茬。
埃德尔曼拥有哈佛大学的双博士学位,是法律界的权威专家。而饭庄老板则是兢兢业业的经营着这家饭店,积累了不少的客脉,两者之间身份的差距,也让这场舆论战有了些欺压的不明意味。
网络上的人大部分人都站饭庄老板这边,甚至哈佛学生都发起募捐,来挽回哈佛的声誉。但饭庄老板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饭庄没有面临财务危机,不会接受相关捐款。
< class="pgc-img">(埃德尔曼后续的回复邮件)
>迫于舆论压力,埃德尔曼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道歉声明,表示自己确实有些过分,并且还前往饭庄道歉。
正是因为两者之间的拉扯,饭庄老板接受了多次采访,后续甚至登上了杂志封面,大大提升了饭庄的知名度。
本以为这件事情就结束了,但当时的埃德尔曼并没有行到这件事竟然会引起蝴蝶效应,让他直接丢掉在哈佛的工作。
< class="pgc-img">(饭庄老板登上杂志封面)
>二、与哈佛对薄公堂
2015年埃德尔曼正式在哈佛大学申请终身教职的时候,2014年他和中餐馆之间的拉扯给他的声誉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经过权衡,哈佛推迟了两年再决议,他是否可以申请终身教职。等到2017年,哈佛内部负责审查的相关部门,却收到12条匿名投诉。
想要在哈佛大学申请终身教职,人品必然是要放在首位的,一再受到舆论压制的埃德尔曼显然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 class="pgc-img">(哈佛大学)
>最终埃德尔曼和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终身教职失之交臂,他在哈佛的事业也受到了重创,最终进入微软工作。
2023年2月14日,埃德尔曼正式起诉哈佛,要求哈佛支付相关赔偿金,埃德尔曼再次得到关注,他曾经做的事情也人们关注到。
但哈佛大学一直都没有做出回应,估计又是一次耗时极长的拉锯战。
其实他除了和中餐馆的老板有过拉扯之外,还跟其他公司都有过或大或小的矛盾,可谓是“浑身是争议。”
< class="pgc-img">(埃德尔曼)
>三、较真的哈佛教授
2010年的时候,埃德尔曼曾经因为优惠券的问题和一家寿司店产生摩擦,当时的他还威胁该寿司店如果不使用优惠券,就会剥夺该餐厅的酒精贩卖许可。这家寿司店并没有理会他的威胁,直接将其拉黑,并且拒绝他再次入店。
2022年5月,埃德尔曼继续和阿联酋的航空拉扯,原因是因为2019时他预定了西雅图前往阿联酋迪拜的机票,但是出行计划因为疫情爆发而搁浅。
< class="pgc-img">(寿司店)
>2022年他再出发的时候,因为小儿子满3岁,需要补齐差价,这让埃德尔曼十分不乐意,他认为自己在2019没能使用机票不是自己的原因,现在让他来补差价,他觉得是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双方开始拉锯战,最后也没有一个结果。
四、过度较真让人厌烦
在学业上,埃德尔曼毫无疑义的是一个天才级别的人物,无论是哈佛大学的双学位博士学位,还是年纪轻轻就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职的有力竞争者,他的成就值得被肯定。
但他在日常生活中,屡次三番强权压制别人的行为,已经遭到了别人的反感。可能在他眼中是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同别人较真,但显然已经有些过分了,才会被认定为找茬。
< class="pgc-img">(埃德尔曼)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找茬的人大家都是能避则避,显然埃德尔曼也被网友放在了这个位置。和哈佛大学之间漫长的拉锯战也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之前和中餐馆之间,迫于舆论他已经道歉,这次和自己的母校,一个家底雄厚的大学,他的胜算可能更是聊胜于无。
日常生活认真可以,一旦开始过分较真,就是找茬了,从埃德尔曼的结果来看,找茬不仅会给别人带来不痛快,更是会眼中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所以还是需要大度一些,小事化了。
< class="pgc-img">(埃德尔曼)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哈佛教授不满川菜馆多收4美元,3天写千字邮件要求赔三倍.[OL].2014.12.11.
中国新闻网.哈佛教授与中餐馆4美元之争引恶评 被爆早有前科.[OL].2014.12.12.
中国日报.哈佛教授公开道歉 被多收4美元餐费曾扬言起诉.[OL].2014.12.11.
新民晚报.因投诉中餐馆多收4美元而丢了终身教职的哈佛教授,冤不冤?.[OL].2023.02.21.
958年,莫斯科的北京饭店投入使用。
尽管自1959年赫鲁晓夫最后一次访华之后,中苏友谊逐渐破裂。不过,这家斥巨资修建的饭店还是照常营业,迎来了不少声名显赫的贵宾,如法国电影明星、戛纳电影节大奖获得者弗莱迪,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及女儿斯维特兰娜,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女婿秋尔班诺夫,苏联影视歌三栖明星赖金,苏联话剧影视导演希尔温特,苏联诗人、演员和歌手、国家奖金获得者维索茨基,苏联著名歌手科布索恩,苏联著名冰球运动员、奥林匹克冠军、苏联功勋体育大师瓦西里耶夫,苏联冰球大师马尔采夫,阿根廷影视歌红星托雷斯,美国歌星和电影导演瑞德,法国著名戏剧家、默剧小丑马叟。
还有一些外国使节和政府代表团也曾在北京饭店下榻,莫斯科方面留存的档案特别提到,外国驻苏大使馆正式建馆之前,不少外国使节都会选择到北京饭店下榻。1980年,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但是美国还是有一些观众前来莫斯科观看比赛,他们就住在北京饭店。
据说,1949年在北京饭店改建开工之前,在这座建筑顶楼上架设了“1949”数字造型,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饭店之所以成为当时不少名流的首选,除了其修建豪华和装潢精美之外,饭店一楼的中餐厅也是吸引客人的原因之一。
在北京饭店竣工前的1955年12月15日,莫斯科苏维埃执委会作出决定,在建成后的北京饭店开设中餐厅,并根据苏联和欧洲人的饮食习惯,在餐厅里增设咖啡服务。此前,莫斯科根本就没有中餐馆(除北京饭店之外,直到1980年代才开了一家名为“梅花”的中餐厅)。所以自北京饭店中餐厅开业之日起,一直到1990年代初期,生意都很兴旺。
北京饭店竣工的见证人耶廖缅科老人说,北京饭店餐厅刚开张时,分中餐和西餐两厅。中餐厅装潢很豪华,墙上挂的字画是名家的真迹,墙裙、屏风和苏绣都是手工制作,花瓶和雕像均为艺术珍品,有些直至今日依旧保存于餐厅内。大厅里气势宏伟的酱紫色圆柱,都是实实在在的牛血漆料涂成。真皮火车座,宽宽的餐桌,8米高的天花板,可容纳两三百人进餐。大厅左侧是自助餐区,楼上还有员工食堂。档案显示,就餐人数最多的时候超过500人。除了硬件,北京饭店中餐厅的软件堪称一流,如饭店的乐队能演奏世界各个国家2000多首名曲,让曾经在此就餐的客人都觉得很尽兴。
北京饭店中餐厅首任厨师长是邦钦科。加盟北京饭店之前,邦钦科曾经是苏联政府专用船上的厨师,常年服务于苏联外交部长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葛罗米柯。他在美国学会制作中餐,并在北京饭店中餐厅大展才华,成为享誉莫斯科的中餐大师。
那些年,那些曾经下榻北京饭店的苏联政治人物、文化名流,世界外交、体育团队,很多都是冲着美味中餐来的。当然客人中也有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的黑帮老大和地下百万富翁。那个时候,他们来到莫斯科,在北京饭店用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因此,那时的北京饭店不是周末才火爆,而是天天满座,需要月前定位,否则根本连中餐的味儿都闻不着。那时候,莫斯科的姑娘炫耀爱情,都以曾被邀请在北京饭店用餐而自豪。
根据莫斯科档案记载,北京饭店中餐厅1958年开业,火爆经营20余年,成千上万的苏联和外国宾客品尝了不少正宗的中式美食。1970年代末,两国交恶日甚,商品交流受阻,北京饭店的中国美食品种骤然减少。到1983年,中餐厅36个畅销热菜仅剩下13个,1985年后,北京饭店中餐厅的经营每况愈下。1989年北京饭店中餐厅改组,与中国组建了合资公司,名曰“北京在莫斯科”(Пекин в Москве),还招募了15名中国厨师,但是,此举依旧无法改善状况。莫斯科档案馆资料记载:“北京饭店中餐厅的菜品味道过于中国化,相比之前,对本地人既不可口,价格也不实惠,倒是二楼俄餐尚有回头客,经营较之中餐厅略好。”
我在苏联鞑靼作家米尔-海达洛夫的作品中,读到过回忆1980年代末北京饭店中餐厅的片段。他写道,1989年莫斯科与北京合办的北京饭店中餐厅,是莫斯科唯一的一家国营中餐厅,那时餐厅粉刷一新,隆重开张。当时餐厅分为三个厅,即屋顶按中国风格浓墨重彩绘制的“天安门厅”以及“华灯厅”和“北海厅”。三个厅可同时容纳450人进餐。米尔-海达洛夫最后说,北京饭店中餐厅菜肴精美,但必须提前订位。
我于1990年代初前往莫斯科公干。一天,我约朋友前去北京饭店中餐厅品菜,说实在的印象不佳。餐厅开门之前,门前已有人在排队,看年龄就知道他们是来怀旧的。看得出,那时一些老人对北京饭店还怀着美好印象。那天我们点了七八道菜,竟然苦等6个小时没有上齐,服务员一个劲儿地道对不起。同餐之友,一位没吃饱,另一位等菜等得睡着了。
苏联解体之后,中餐厅为广开财路,在大厅内又是歌舞演出,又是开赌耍钱,整得乌烟瘴气,但经营依旧不善,最后只能关张转产。
1997年,莫斯科市政府发布命令,北京饭店作为综合式酒店由俄罗斯接管,其所有权归莫斯科市国有资产局。北京饭店的中餐厅和合资企业“北京在莫斯科”由于经营不善,被迫停业整顿。后来一楼餐厅经过重整开业,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家俄餐厅,名为“广播网络”。俄罗斯人很喜欢这家餐厅,不知是否与原来的中餐厅历史有关。如今莫斯科的中餐厅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而北京饭店中餐厅,依旧沉寂,没有重整山河之意。
(刊发于2017年2月23日《法治周末》专栏版)
微信号:花家地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