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再来一波!@住宿餐饮及批发零售企业,防疫消杀补贴现开放申报!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消息!深圳市商务局促进消费提升扶持计划(纾困政策)更!新!啦!即日起至7月13日18:00住宿餐饮及批发零售企业可申领防疫消杀补

消息!

深圳市商务局促进消费提升扶持计划

(纾困政策)

更!新!啦!即日起至7月13日18:00

住宿餐饮及批发零售企业

可申领防疫消杀补贴

如何申报?

申报条件有哪些?

快一起来看申报指南!

< class="pgc-img">

一、支持领域

为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对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的企业防疫物资、消杀服务等支出给予分档补贴。

二、设定依据

(一)政策依据

《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深府〔2022〕28号)及其相关文件。

(二)管理依据

《深圳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商务规〔2020〕2号)。

三、支持数量和支持方式

(一)支持数量

有数量限制,受财政下达资金预算控制,视申报情况,深圳市商务局据以对资助金额和拨付进度等进行统一调整,申报单位应无条件同意调整结果。

(二)支持方式

自愿申报,事后补贴。

四、申报条件

(一)基础条件

1. 申报主体为在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同)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 申报主体未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实施失信惩戒,明确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且在限制期内。

3. 申报主体应当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应如实提供本单位信用状况,承担违约责任并作出承诺,不得弄虚作假、套取、骗取专项资金。

(二)专项条件

1. 住宿餐饮业防疫消杀补贴项目:申报主体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属于住宿和餐饮业,以市市场监管局商事主体登记信息为准,并且具有相应经营许可。(其中星级酒店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申请防疫消杀补贴,不列入本项目申报范围。)

2. 批发零售业防疫消杀补贴项目:申报主体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属于批发和零售业,以市市场监管局商事主体登记信息为准。

以上统计时点为2022年3月31日24:00。住宿业经营许可以市公安局信息为准,餐饮业经营许可以市市场监管局信息为准。

五、支持内容和支持标准

(一)支持内容

对住宿餐饮业(星级酒店除外)、批发零售业的企业按照2022年3月企业实际缴纳社保人数分档予以防疫物资、消杀服务等支出补贴。

(二)支持标准

1. 住宿餐饮业防疫消杀补贴项目:对住宿餐饮业(星级酒店除外)的企业2022年3月企业实际缴纳社保人数核定为20-49人的,补贴金额3万元;50-299人的,补贴金额5万元;300人及以上的,补贴金额10万元。

2. 批发零售业防疫消杀补贴项目:对批发零售业的企业2022年3月企业实际缴纳社保人数核定为20-99人的,补贴金额0.5万元;100-299人的,补贴金额3万元;300-999人的,补贴金额5万元;1000人及以上的,补贴金额10万元。

企业实际缴纳社保人数以企业2022年3月在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实际缴纳失业保险人数为准。

六、申报材料

(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电子版);

(二)承诺书(在申报页面下载承诺书模板,签字盖章后上传)。

以上材料均需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多页的还需加盖骑缝公章;涉及外文的,需提供中文翻译件。所有证件均需在有效期内。网上申报即可,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七、申请方式

登录深圳市商务局财政专项资金系统(网址:http://zj.commerce.sz.gov.cn),点击“在线申办”,搜索“促进消费提升扶持计划(纾困政策—住宿餐饮及批发零售企业防疫消杀补贴项目)”并选中,点击“开始填报”,在线填报数据及上传附件。

八、申请表格

登录深圳市商务局财政专项资金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网址:http://zj.commerce.sz.gov.cn。

九、受理机关

(一)受理机关

深圳市商务局

(二)受理时间

网络填报时间:

2022年7月7日—2022年7月13日18:00

申报单位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在线填报,逾期不予受理。(注意事项:网络填报时间截止后系统将不再受理新申请以及修改后再次提交的申请,故请尽量尽早申请,以便预留充足的审核和修改时间)。

(三)受理地点

非接触办理,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四)办理方式

申请享受。

(五)业务咨询电话

0755-88102395

(工作日上午9:00-12:00,下午2:00-6:00)

(六)技术支持电话

0755-88102445

(工作日上午9:00-12:00,下午2:00-6:00)

十、申请决定机关

深圳市商务局

十一、办理流程

发布申报指南——申报单位网上申报——初审——形式审查——资质审查——征求相关单位意见(根据需要核查比对:资质情况、社保数据,是否存在重复资助情形,失信惩戒等情况)——核定拟资助计划——社会公示——申请人向注册地所在辖区商务主管部门提交拨付资料——各区商务主管部门拨付资金。

注:资金拨付程序由各区商务主管部门执行,具体以企业注册地所在辖区商务主管部门通知为准。

十二、办理时限

90个工作日(不包含特殊程序时间)。

十三、证件及有效期

证件:无

有效期限:无

十四、证件的法律效力

十五、收费

十六、年审或年检

十七、补充说明

深圳市商务局从未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为企业代理专项资金扶持计划项目申报事宜。请相关企业自主申报。深圳市商务局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受理申请,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有任何中介机构和个人假借深圳市商务局和工作人员名义向企业收取费用的,请知情者即向深圳市商务局举报。

家好啊,好久不见!今天咱们分享一个数据清洗的示例。

每天看病例通报,却又看不到各区的病例数,索性自己来一波简单的统计。

效果如图:

< class="pgc-img">

怎么统计的呢?肯定不是一个一个数的。

思考2分钟。。。

以下方法所用版本为WPS表格,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病例内容,复制粘贴到WPS表格中。

< class="pgc-img">


【2】在K列输入区县对照表。

< class="pgc-img">

在B3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来提取A列内容中的区县名称:

=IFERROR(LOOKUP(1,-FIND($K:$K,A3),$K:$K),"")

< class="pgc-img">

这是一个按关键字查询的模式化公式。

如果包含对照表中的区县名称,FIND函数返回表示位置的数字,否则返回错误值。再将FIND函数的结果加上负号,将数字部分变成负值,得到由负数和错误值组成的内存数组。

最后用1作为查询值,在内存数组中查询到最后一个负数所处的位置,并返回K3:K11单元格区域中对应位置的内容。


【3】在C3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根据A2单元格中的内容提取“病例”后的数字部分。

=IF(B3<>"",MId(A2,3,10),"")

< class="pgc-img">

公式从A2单元格的第三位开始,提取出10个字符,这里的10,可以是一个比较大的任意数字。


【4】在D3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根据C列的提取结果,计算出病例实际数。

=IF(C3="","",IF(COUNTIF(C3,"*-*"),ABS(evalUATE(C3))+1,1))

< class="pgc-img">

先使用IF函数判断C列是否为空,如果C列为空时,公式返回空文本。

再用COUNTIF函数统计C3单元格中“-”的个数,如果包含间隔符号“-”,COUNTIF函数返回1,否则返回0。结果作为IF函数的第一参数。

当IF函数的第一参数为不等于0的数值时,相当于逻辑值TRUE。此时执行evalUATE函数部分,来计算C3单元格中的文本算式“1-7”,再用ABS函数取绝对值,最后加上1进行修正。


【5】求和统计

在L3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计算各个县区的人数:

=SUMIF(B:B,K3,D:D)

< class="pgc-img">


提示:evalUATE函数专门用于计算文本算式,在WPS表格中可以直接在单元格输入,如果你使用的是Excel,需要先将公式定义成名称再使用。

如果你知道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在留言区分享给小伙伴们。


作者:赵中山

编辑:老祝

一、总则............................................................................................................. 1

(一)编制依据........................................................................................................... 1

(二)根本目标........................................................................................................... 1

(三)防控原则........................................................................................................... 1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1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1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1

二、组织领导............................................................................................................. 2

(一)成立防控领导小组....................................................................................................... 2

(二)防控小组工作职责....................................................................................................... 2

(三)基本目标....................................................................................................... 2

(四)防控小组人员分工....................................................................................................... 2

三、防控措施............................................................................................................. 3

(一)复工前防控措施........................................................................................................... 3

(二)复工后防控措施........................................................................................................... 9

(三)重点疫区相关人员或疑似病例的防控措施......................................................................................................... 21

四、信息报告及信息发布........................................................................................................... 22

五、疫情解除........................................................................................................... 22

六、执行日期........................................................................................................... 22

附录 1: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23

附录 2:《XX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一览表》.............................................................................................................. 25

附录 3:《员工体温登记表》.............................................................................................................. 26

附录 4:《来访申请表》.............................................................................................................. 27

附录 5:《企业复工准备材料-复工方案》.............................................................................................................. 29

附录 6:《企业复工准备材料-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 33

附录 7:《企业复工准备材料-食堂防控措施》................. 39

附录 8:《企业复工准备材料-宿舍防控措施》................. 42

附录 9:《用人单位返XX职工调查表》............................. 45

附录 10:《企业复工承诺书》.............................................. 46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

(二)根本目标

1. 普及疫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员工的自我保护认识。

2. 完善和规范疫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疫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三)防控原则

1. 预防为主、XX备不懈

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预防工作,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按规定和上级要求成立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本部门疫情的预防工作。


3.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防控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小组,统筹做好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甲

副组长: 乙、丙…… 组员:

丁、庚、辛……

(二)防控小组工作职责

组长:统筹整个公司的防疫工作。

副组长:建立工作微信群,实时分享汇报工作、发出指令;监督方案落实情况。

组员:配合组长和副组长工作,上传下达,将工作部署向各所在部门进行转达,收集相关资料,对部门相关防疫工作负责。

(三)基本目标

公司目标:安全防护,确保公司全员及核心家庭人员不被感染 100%。

各部门分目标:确保本部门人员及核心家庭人员不被感染 100%。

(四)防控小组人员分工

(仅供参考,请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修订)


< class="pgc-img">

仅供参考


(一)复工前防控措施

1. 信息告知

工作微信群,实时分享汇报工作、发出指令;对防疫工作的日XX点检表单拍照汇集。


2. 组织动员

2.1 紧急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制定总目标和分目标,明确职责,细化分工。

2.2 对所有员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个人防护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科学防控知识。通过微信工作群、宣传单、公开栏等多种形式,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个体表现特征、防控要点、防疫重点、人员排查、疑似病例隔离等知识进行培训。

2.3 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各类调查,全力配合和支持防疫管理工作。


3. 全面排查

全面排查本公司人员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等情况,精准掌握,建立台账。集中排查现居疫情重点疫区、14 天内有过病例接触史、14 天内有过重点疫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居史、14 天内与疫情重点疫区人员有接触史等四类重点人群。

4. 观察场所设置

暂无

集中医学观察

暂无



5. 环境消杀

部于复工前一天至厂区,清点购置的应急物资,确认复工后环境消杀方案。


6. 员工管理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员工,应立即将情况汇报至人力资源部,同时主动与当地社区或乡镇区等政府机关部门取得联系并登记,配合相关防控措施。按要求居家隔离或联系医疗机构集中隔离 14 天, 隔离期满无异XX后可返岗复工:


6.1 14 天内有过疫情重点疫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居史的;


6.2 14 天内有过病例接触史的;


6.3 14 天内有过疫情重点疫区人员接触史的。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员工,一律暂缓来XX。

目前仍在疫情重点疫区疫情的人员,要遵守当地政府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不得违反规定擅自离开。


其余员工确因工作需要上班的,必须佩戴口罩,每日测量体温并作好记录,方可正XX返岗复工。


员工本人或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应当向公司人力资源部报告,并及时到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解除医学观察后方可返岗上班。



7. 物资准备

部负责复工后所需使用消毒剂等应急物资的采购,具体如下(仅供参考,请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修订):

< class="pgc-img">

仅供参考

1. 居家防护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外出应佩戴口罩;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 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1.1 洗手篇

1.1.1 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

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9.1.2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 class="pgc-img">

9.1.3正确的洗手方法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8.2.2口罩的佩戴与摘除

< class="pgc-img">

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1.1.1 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1.1.1 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1.1.1.2 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1.1.1.3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应选择儿童防护口罩。建议儿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 KN95,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产品。


1.1.2 口罩的废弃

建议将用过的口罩用酒精喷雾消毒后,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这折好,单独叠放在清洁的自封袋中。


1.2 饮食篇

1.2.1 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等食材。疫情防控期间, 可通过线上购物APP采购必要食材,避免去菜场,超市等人员聚集地。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1.2.2 接触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直接触摸眼、鼻、口。

1.2.3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1.3 环境卫生篇

1.3.1 居室应保持清洁,勤开窗通风,增加空气流动。

1.3.2 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如果没有,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

1.3.3 偶然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来捂住口鼻的材料可直接丢弃,或者使用之后正确清洗(如用普通的肥皂/洗涤剂和清水清洗手帕)。

9.4.2 推荐使用75%酒精、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剂等对公共接触部位(如门把手、水龙头把手等)、地面等每日进行一次消毒。(注意酒精使用安全,避免意外吞食用或引发火灾)

9.4.3 清洗衣物时,可适当加入衣物除菌液进行消毒。

9.4.4 家庭成员间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勤运动。


1.4 个体监测篇

1.4.1 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1.4.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现(1)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2)且有重点疫区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重点疫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应立即与当地疾控部门取得联系并服从相应安排。

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当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履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二)复工后防控措施

1. 员工上岗基本要求

疫情防控期内,本公司员工和供应商方员工均须满足以下全部要求进行上岗服务:

1.1 身体状况良好、体温低于 37.3℃,无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15 日内无疫区逗留、无接触疫区人员经历;

1.2 已接受过疫情及相关防控知识培训,掌握新型冠状病毒的个人防护知识、卫生健康习惯及疫情应急处置方法;

1.3 员工每日上班前测量体温,发现异XX者立即联系疾控管理部门并按要求进行处置;

1.4 对现居疫情重点疫区、14 天内有过病例接触史、14 天内有过疫情重点疫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居史、14 天内与疫情重点疫区人员有接触史等四类重点人群应及时向公司人力资源部进行报备,按规定向政府相关部门上报,并须隔离观察 14 日,同时做好登记、追踪、观察等工作,确认无异XX后方可上岗。


2. 入/离厂检查方案

2.1 员工入厂检查

2.1.1 检查形式:分为“机动车检查”和“非机动车检查”两组,每组两人进行检查。(乘坐班车人员同非机动车一并检查)

2.1.2 检查地点:机动车道闸一处、非机动车道闸一处(可能根据实际需要增开一处非机动车道闸)

2.1.3 检查时间及人员:7:00-7:20 每组由一名保安检查,7:20-8:00 每组由一名保安和一名行政安全部员工检查

2.1.4 检查物资:每位检查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眼镜、医用口罩、防护服、手持式测温器。

2.1.5 检查要求:穿好防护装备,用手持式测温器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如有异XX人员(体温达到或超过 37.3℃)应拒绝入厂,并在有关登记表上记录后通知行政安排部。


2.2 员工离厂检查

2.2.1 检查形式:分为“办公楼检查”、“生产办检查”和“车间检查”三组,每组两人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打卡离厂。

2.2.2 检查地点:办公楼一楼打卡点、生产办打卡点、车间打卡点。

2.2.3 检查时间及人员:16:55-17:30,由各部门指定专人,即行政安全部 2 人,生产办 2

人,车间 2 人分别组成小组进行检查。

2.2.4 检查物资:每位检查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眼镜、医用口罩、防护服、手持式测温器。

2.2.5 检查要求:穿好防护装备,用手持式测温器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如有异XX人员(体温达到或超过 37.3℃)应拒绝入厂,并在有关登记表上记录后通知行政安排部。


2.3 外来人员检查

2.3.1 检查形式:由 2 名保安人员进行检查。

2.3.2 检查地点:门卫。

2.3.3 检查时间:全天工作时间。

2.3.4 检查物资:每位检查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眼镜、医用口罩、防护服、手持式测温器。

2.3.5 检查要求:穿好防护装备,用手持式测温器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如有异XX人员(体温达到或超过 37.3℃)应拒绝入厂,并在有关登记表上记录后通知行政安排部,同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备。


3. 食堂用餐方案

3.1 加强食堂全流程管理控制

3.1.1 食堂管理

3.1.1.1 对所有厨房用品、刀具、炊具等设立消毒台帐,采用蒸汽或开水煮半小以上方式消毒。

3.1.1.2 对食堂地面、仓储区、员工休息区、办公区等区域全位消毒杀菌,不低于 2 次/日。

3.1.1.3 更换所有的抹布,每次使用前采用高温消毒杀菌。抹布根据区域以颜色区分,备餐区、烹饪区采用白色,备菜区、就餐区采用蓝色。严禁混用。每周全部更换一次。

3.1.1.4 餐具首选煮沸消毒 15min 或流通蒸汽消毒 30min,也可用经检测合格的食具消毒柜,耐热的餐具也可用电热型消毒柜,不耐热的餐具可使用紫外线与臭氧协同作用的消毒柜,按照说明书要求消毒。还可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min 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3.1.2 个人卫生

3.1.3.1 负责食堂餐饮所有员工每日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

3.1.2.2 每日随餐提供相关人员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

3.1.2.3 全员熟练掌握清洁、消毒等防护知识。


3.1.3 原材料采购管理

3.1.3.1 确保采购时了解食材的产地,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关,确保材料非来自疫区。

3.1.3.2 确保生食熟食分开,所有人员在准备过程中全程中配戴口罩、使用一次性橡胶手套操作,不得直接手部接触。

3.1.3.3 保留原始采购发票备查。


3.1.4. 烧制管理

3.1.4.1 饭菜烧制全程中佩戴口罩、一次性食品用硅胶手套、头套、工作服。每餐提供影音资料至微信管理群中由行政专人核查。

3.1.4.2 菜色上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清淡适口。

3.1.4.3 确保所有食物全部为熟食,严禁提供生冷食物。

3.1.4.4 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


3.1.5 分餐管理

3.1.5.1 分餐前做好备餐间工作台、分餐工具、就餐餐具的消毒检查工作。

3.1.5.2 所有分餐人员分餐前必须手部正反面进行清洗、消毒。

3.1.5.3 整个分餐过程中必须穿戴好专用口罩、食用级橡胶手套、头套、工作服。严禁中途自行私自取下。

3.1.5.4 分餐过程中,如若中途拿取抹布,一律重新手部清洗消毒、更换手套后方可再次分餐。

3.1.5.5 操作间要保持清洁干燥。

3.1.5.6 为减少每个人盛汤和打饭风险,由餐厅安排专人洗手消毒后,配戴手套后统一盛汤打饭。

3.1.5.7 疫情期间一律使用一次性筷子,取消原筷子和勺子供应。


3.1.6 用餐结束

3.1.6.1 全面清洁、消毒就餐区和备餐间及所有工具用具。

3.1.6.2 餐厨垃圾及时清理,不得与餐具及分餐人员同车。确保每餐餐后对回收区清洗消毒。

3.1.6.3 完成后邀请行政安排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


3.2 餐前和餐中环境管理

3.2.1 对公司食堂就餐区桌椅和地面、备餐间地面等在开餐前半小时进行全面消毒。餐厅餐桌椅等使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后,用清水洗净,每餐消毒一次。

3.2.2 提前打开窗户、将空调打开调至通风模式,保持整个就餐期间通风良好。

3.2.3 对洗手区、就餐桌面、餐椅等按需不定期清洁和消毒。

3.2.4 餐后全面清洁和消毒食堂就餐区,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可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后用清水拖擦,每天至少一次,并保持干燥和通风半小时以上。

3.2.5 清洁前洗手并消毒,清洁期间全程配戴口罩和手套,严禁与人攀谈。


3.3 员工用餐管理

3.3.1 用餐前必须使用洗手液洗手并使用无水消毒液消毒。由检查小组负责检查清洗和消毒情况,并确保前后排队间距不低于 1 米。

3.3.2 非用餐时间始终佩戴口罩。

3.3.3 全员由原来的 2 个时间段分餐,增加到多个时间段,并缩短用餐时间。中餐:

11:25(【生产部】、【质量部】、【 】)

11:40(【***部 】)

11:55(【办公室】)

12:10( 【 】 )

…… 晚餐:

17:15(【生产部】、【质量部】、【 】)

17:30(【***部 】)

17:45(【办公室】)

18:00( 【 】 )

……

3.3.4 就餐时变更为单向就座用餐,取消面对面用餐,避免飞沫传播。

3.3.5 吃饭保持安静,不聚集聊天。

3.3.6 员工可自带饭盒和餐具,可打包带回单独用餐,避免人员密集,减少交谈。

3.3.7 全员餐后要洗手消毒。

3.3.8 除客户外可在食堂就餐外,取消非公司人员供餐服务。客户就餐一律使用一次性餐具。


4. 开会方案

4.1 一般要求

提倡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必须进行当面会议的,应参照以下规定进行:

(1) 当面会议的会议组织者为总负责人,如因会议举办而产生不良影响,须承担相应责任。

(2) 会议室使用间隔期:会议室使用间隔时间不得低于 30 分钟。

(3) 会议规模:原则上不得组织超过 4 人以上会议,若有特殊要求,需提供防护方案经防控小组批准后举行。

(4) 会议时长:原则上会议时长不得超过 1 小时。


4.2 会前准备(会议组织者负责)

4.2.1 提前十分钟,打开会议室全部窗户进行开窗通风。

4.2.2 提前对会议室电视机开关和摇控器、电话机、门窗把手、灯和空调开关、桌面、笔及板擦使用酒精擦拭消毒。


4.3 会议期间

4.3.1 参会人员须正确佩戴口罩,提前洗手,并对个人办公用具进行消毒后方可带入会议室。参会人员间隔 l 米以上。

4.3.2 会议期间需保持房门紧闭,人员外出后必须经洗手、消毒后才能再次进入会议室。

4.3.3 会议时间较长应分多次举行。

4.3.4 每半小时,应将全部窗户打开,通风十分钟。

4.3.5 会议期间如有人感到不适,应立即联系行政安排部,并在会议室等候,由行政安排部派人进入会议室测量体温,如有发热症状参照相关应急预案处理。

4.3.6 建议参会者自带水杯或使用一次性纸杯。涉及访客会议的,一律使用一次性纸杯。


4.4 会议结束

4.4.1 会议结束应将窗户全部打开进行通风,关闭房门。

4.4.2 会议室使用时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和全部参会人员需记录,方便追踪查询。


5. 出差方案

2 月期间,销售部应尽量减少内外部的人员接触;原则上,应劝导客户在此期间避免来访,并停

止或延期出差计划。针对于沟通需求,优先采用视频或语音会议的形式。从 3 月起始,基于届时疫情的发展情况,再对销售活动的安排颁布通知。针对于无法避免的出差安排,务必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申报:

5.1 销售员提交《出差申请表》说明出差理由,若出差地属于疫情重灾区,需由总经理批准; 若出差地属于非疫情重灾区,由销售经理批准。

5.2 出差审批通过后,由销售员联系客户获取其公司的人员行踪信息情况并在行政安排部备案,确保客户公司出勤员工无疫情感染风险。

5.3 出差尽量采用自驾的形式作为交通方式;对于远途出差必须采用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务必全程做好防控措施。

5.4 出差人员务必每日监测体温并上报销售经理;一旦出现身体异XX(例如长期咳嗽、头疼、乏力等),必须第一时间上报。

5.5 出差回程的人员视情况需居家办公 7-14 天;疫情重灾区返程的,居家观察 14 天。


6. 办公方案

6.1 开始办公前

6.1.1 上班途中防控。尽量不乘坐公共交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乘坐私家车要佩戴口罩,及时对私家车进行消毒,多开窗通风。进入厂区前要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XX方可进入厂区工作。若体温超过 37.3 ℃ ,请勿进入厂区,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6.1.3 每日早晨上班前 30 分钟,各部门应安排人员对部门内的桌椅、文件柜等区域使用喷雾消毒液进行全方位消毒,并保留有效消毒时间不低于 15 分钟后清水清洗后使用。消毒期间确保人员不在岗位。

6.1.4 上班前 10 分钟,由部门安排专人打开窗户进行通风。

6.1.5 保洁人员上班前可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后用清水拖擦,每天至少 1 次。使用地面保持清洁干燥为主。


6.1.6 保洁对会议室、培训室、走廊等公共区域,确保消毒频次每天不低于 2 次(上下午各 1

次)。对卫生间消毒,应增加消毒频次,以免造成粪口传播。



6.2 办公期间

6.2.1 各部门负责人应按照每 6-10 人一组,成立防疫小组,并设立组长,组长应对组内全员的安全和卫生负责,并在上班期间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监控,发现有异XX(体温达到或超过 37.3℃,) 立即上报 部,由 部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6.2.2 多人办公时,办公期间须全员全天候佩戴口罩,人与人之间尽量保持 1 米以上距离。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6.2.3 工休期间不得低于十分钟,午休期间不得低于半小时,由部门安排专人关闭空调,打开窗户进行通风。每天尽量开窗通风或使用新风系统,尽量不使用中央空调系统。

6.2.4 个人办公用品(电脑、电话、办公文件等)等使用 75%医用酒精擦拭消毒,每日不少于 1

次。

6.2.5 离开座位超过 10 分钟的,应洗手消毒后方可继续回座办公。

6.2.6 使用公共办公设备及进出门通道时(复印机、打印机、开关、门把手等),注意采取隔餐巾纸等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手部接触。若直接接触,需立即洗手消毒处理。

6.2.7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6.2.8 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饭前、便后、外出后、进食前、双手弄脏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消毒。

6.2.9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爱护办公环境。

6.2.10 个人电话机、键盘等办公用品个人专用,不得转借他人使用或临时借用。

6.2.11 工休期间需要摘下口罩补充食物的,可至空旷区域或室外,严禁聚集时进食。

6.2.12 使用卫生间的门把手、水龙头、水箱开关、卫生纸盒后,请及时手部清洁消毒,并保持卫生间环境干燥。

6.2.13 进入办公室前,请全员提前对鞋底消毒或更换劳保鞋,防止鞋底携带病毒细菌进入办公区(特别是地面是地毯区域)。


6.3 办公结束后

6.3.1 由各部门自行对工作区域进行全方位消毒后方可离开,并予以记录备查。

6.3.2 下班回家防控。下班后仍应戴好口罩离开工作场所,尽量不到人员密集场所。回到家中后,要及时打开窗户进行室内通风,并用流水进行洗手,将口罩丢入垃圾桶,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6.3.3 休息日尽量呆在家中,尽量不到公共场所,避免聚会。要做到勤洗澡、勤洗手、勤换衣、管理好个人卫生。


7. 访客方案

7.1 一般要求

7.1.1 原则上 年 月 日前谢绝一切来访(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或顾问专家来访、供应商来访以及应聘人员来访等),特殊来访需接待人提前 1 个工作日提前预约;

7.1.2 访客来访前至离开整个过程,必须全程配戴口罩,否则拒绝接待;

7.1.3 访客须在厂外指定检查区由检查人员测量体温,体温达到或超过 37.3℃者一律谢绝进入厂区;

7.1.4 访客通过体温测量正XX情况下,配合检查人员做好访客问卷并签字确认。拒不配合者不得进入厂区;访客询问卷与访客单一同登记回收并存档;

7.1.5 上述程序结束后,至门卫处进行日XX访客登记后按访客类别分别予以接待。

7.1.6 原则上来访接待不超过 1 小时;

7.1.7 不提供访客厂内就餐服务;

7.1.8 如有口罩等废弃物,须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在垃圾箱内。


7.2 客户、顾问专家来访

7.2.1 此类人员在检查合格的前提下允许进入厂区。

7.2.2 访客进入厂区前由接待人至门卫接引并负责全程陪同,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接待计划进行, 直接进入会议室,中途不得停留。

7.2.3 访客如需参观车间,须由对接部门申请,经防控工作小组批准后方可参观。参观中途由接待人做好时间和行径路线的记录,方便日后追查。相关记录在接待结束后交行政安排部备案。

7.2.4 尽量减少参会人员、缩短会议时间。来访结束后由接待人将访客送至门卫处,并协助签字确认访客单。


7.3 供应商来访

7.3.1 供应商洽谈或其他采购事宜:一律在厂外临时洽谈区开展。

7.3.2 供应商小件货品

(1) 司机必须正确配戴口罩,经过测量体温、询问都正XX方可。

(2) 了解货品生产地及运输途经地。涉湖北或其他重点疫区的,需做特殊标识。

(3) 所有货品均在厂外指定区域装卸,人和车都不进入厂区。

7.3.3 供应商大件货品:

(1) 了解货品生产地及运输途经地。涉湖北或其他重点疫区的,需做特殊标识。

(2) 司机必须全程正确配戴口罩,经过测量体温、询问都正XX后,至门卫XX规登记。

(3) 了解货品生产地及运输途经地。涉湖北或其他重点疫区的,需做特殊标识。

(4) 限定进厂车辆数量,在厂期间全程须由收货人陪同监督,在厂内指定区域装卸后直接驶离,中途不得停留。陪同人员于运输车辆办理完成出厂手续后方可离开。


7.4 面试

7.4.1 疫情期间,原则上不安排现场面试,变更为视频面试。

7.4.2 特殊情况确需现场面试的,需按规定测量体温、配合询问并XX规登记,由 HR 专人全程陪同接待。

7.4.3 现场面试一律安排在办公 1 楼会议室;

7.4.4 面试官尽量缩短面试时间,面试期间防护参照会议管控方案。面试结束后由 HR 将应聘者送至门卫处,并协助签字确认访客单。


8. 采购及供应商管理方案

8.1 入场要求

8.1.1 进厂前,供应商首先提供批准的来访申请表,门外核对来访人员信息;或者门外核对送货人员资质。

门卫检查个人防护状况(口罩、防护眼镜),进厂测量体温(如有消毒条件,人员进厂消毒),并检查防护措施是否到位,通知到采购员,经确认后放行。

8.1.2 要求供应商入厂后也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口罩等必须品,尽量避免人与人的近距离交流。

8.1.3 拜访接待地点仅限来访申请区域,限制在临时接待区,不再进入办公楼。

8.1.4 供应商送货区域仅限卸货区域,所有送货单必须用自封袋;仓库收货人员须佩戴口罩护目镜以及防护手套,送货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及防护手套。

8.1.5 特殊时期,外来人员自带水,公司不提供一次性水杯,或者更改为瓶装水。

8.1.6 取消供应商人员或者司机公司内用餐。

8.1.7 接触外部单据人员带好一次性手套操作。

8.2 供应商排查

8.2.1 复工后,对重点供应商名录,所有供应商需要提供专职送货人员。

8.2.2 关注重点供应商复工状况,人员情况,了解供应商的防疫工作情况及相关防疫设备,必要时提出我司的防疫要求(戴好口罩,避免皮肤肢体接触),对有供货风险的供应商形成预案。

8.2.3 及时了解供应商人员返厂情况。要求供应商更新返厂作业人员防疫登记表格。

8.2.4 排查供应商现有的原材料库存情况。

8.2.5 与供应商重新排生产计划,按生产计划跟进订单。

8.3 拜访审核

8.3.1 减少供应商拜访,有问题电话或者邮件沟通解决。如必须拜访,须到提前做好登记工作, 并得到行政安排部批准。

8.3.2 所有来司供应商拜访前,都须提前与采购员预约,提交《来访申请表》(含身份信息,拜访事项,来访接待人员,近期行程记录、疫情接触、身体状况、来访接待人员等),来访申请表,需要盖拜访公司公章,并提供电子表格。

8.3.3 采购员提交来访申请表到行政安排部,同时将申请表信息传递保安室,得到行政安全部批准后,安排拜访。

8.3.4 供应商送货人员及一般性拜访,安排在临时接待区接待,不进入办公楼。

8.3.5 重要的供应商到访,需得到公司防疫工作组的批准,公司须安排专门会议室或者专用区域,用于接待来司洽谈业务人员,访客数量不宜多于 2 人(采购提前告知供应商)。

8.4 送货审核

8.4.1 所有非物流送货供应商,需要指定专职送货人员。

送货人员资质(含身份信息,拜访事项,来访接待人员,近期行程记录、疫情接触、身体状况、来访接待人员等)由采购部提交行政安全部审批。"

8.4.2 供应商送货提前 2 天发送电子送货单,由采购员安排助理系统入库,提供供应商入库单号

(实际到货必须与入库情况一致,不可多送少送),尽量取消纸质入库单打印,仓库凭入库单号收货。

8.4.3 建议供应商安排快递物流发货,减少送货上门服务,减少送货次数。

8.4.4 采购部对供应商送货统一规划,分流处理,避免人员集中等待。


8.5 来访申请表(详见附录 4)


9. 废弃物处理方案

(仅供参考,请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修订)

< class="pgc-img">

1. 消毒方案

1.1 消毒区域划分

1.1.1 公共区域:公司员工活动的公共区域,例如厂区外围、公车、餐厅、会议室、培训室、走廊、前台大厅、洽谈区等。

1.1.2 部门区域:各部门办公区域,例如技术中心、销售中心、生产车间、生产办等。


1.2 消毒方法

1.2.1 物体表面

公共区域每天至少消毒一次。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次氯酸钠或消毒泡腾片兑成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喷雾或浸泡消毒;也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消毒作用时间不小于 30 分钟,金属等物体表面消毒 30 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室内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应先关闭门窗,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剂消毒或使用消毒剂进行擦拭。

1.2.2 空气消毒

首选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无人条件下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或以 2%过氧乙酸溶液(8ml/m3)超低容量喷雾对空气进行消毒,作用 30 分钟-60 分钟;有人条件下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1.2.3 餐具消毒

首选煮沸消毒 15 分钟,也可用 0.5%过氧乙酸溶液或次氯酸钠或 84 消毒液兑成 250mg/L~ 500mg/L 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1.2.4 其他:洗手池、便池等每天清洗并消毒。抹布、拖把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可用次氯酸钠兑成 10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 30~60 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1.3 人员安排

1.3.1 行政安全部指定 1—2 人,监督检查厂内消毒工作的执行情况,并配合保洁人员,做好公共区域的消毒工作。

1.3.2 其他部门自行安排 2—4 名员工,负责各自工作区域内的消毒,并每周将人员名单上报行政安全部,名单人员如有变更须及时告知。


1.4 消毒物资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病毒对热敏感,56℃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性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1.4.1 消毒液:

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 500mg/L~10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

1.4.2 消毒器材:(仅供参考,请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筹备) 肩负式喷雾器 台。

手持式喷雾器 只。橡皮手套 副/周。护目镜 副/周。

口罩、N95 口罩 只/天。防护服 套/天。


10.5 其他

10.5.1 消毒期间加强工作区域通风,每天 10:00、12:00、15:00 开窗通风,时间 30 分钟以上。

10.5.2 疫情期间尽量避免开启中央空调。

10.5.3 消毒工作安排表(仅供参考,请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修订)

< class="pgc-img">

(三)重点疫区相关人员或疑似病例的防控措施

1. 重点人员防控建议

从疫情重点地区来(返)XX人员,或自身及家人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第一时间与当地疾控中心或社区等取得联系,上报自身及家人身体状况及旅居史,并立即进行居家隔离或按要求进行医学隔离。


2. 居家隔离的建议

2.1 将病人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每天尽量开窗通风。

2.2限制看护人数,尽量安排一位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护理。拒绝一切探访。

2.3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病人至少保持 1 米距离。

2.4限制病人活动,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小化。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开窗)。

2.5看护人员与病人共处一室应带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2.6 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入病人隔离空间后,进行双手清洁。

2.7就为病人单独配备带盖的垃圾桶、密封的垃圾袋、多层不透水纸巾、含氯或酒精的消毒湿纸巾、水杯、碗筷等物品。

2.8打扫卫生时可用清水或稀释后的 84 消毒液擦地,擦拭桌面、扶手、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等手易摸易触的物品。


3. 及时就医

如自身及家人出现症状加重(如持续高烧、持续干咳、逐渐呼吸困难等),立即与当地疾控中心或社区等取得联系进行转运确诊,或及时就医治疗。(详见本方案文末附件:《XX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一览表》)

4. 就医时应注意

4.1 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4.2 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该佩戴口罩。

4.3 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 120 救护车运送病人。

4.5 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 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 1 米)。

4.6 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4.7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重点疫区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四、信息报告及信息发布

本公司的疫情发现、处理、防控措施起动机解除等全过程信息的发布,均须经本公司主要负责人以及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并负责上报。

1. 发现突发疫情患者应在 2 小时内向政府有关部门或疾控中心报告,不得瞒报、迟报和漏报。

2. 疫情信息发布前应确定信息发布形式,拟定信息发布通稿。

3. 全体员工应当严格遵守公司规定的信息发布纪律,未经批准严禁擅自对外发布信息。



五、疫情解除

疫情期间,本公司将密切关注省、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的本行政区域的疫情信息。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宣布解除紧急措施后,本方案停止执行。


附录 1: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从疫情区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 命名为

2019-nCoV。

二、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XX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XX,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四、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会。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五、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 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 1m)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 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 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六、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 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 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七、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 14 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车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 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


八、对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


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 14 天的健康观察期。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


九、密切接触者监控建议

1. 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通知医院,将前往医院。

2. 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口罩。

3. 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 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 1m)。

5. 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十一、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1. 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 14 天内有疫情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 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疫情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2. 临床表现:

(1) 发热;

(2) 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

(3)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XX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的任意 1 条,以及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 2 条,为疑似病例。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