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他爱白云的飘浮,因为懂得漂泊的甘苦|纪念黑塞逝世六十周年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国西南部的小镇卡尔夫距离瑞士最南端的山村蒙塔尼奥拉约306公里。今天如果乘火车从卡尔夫前往蒙塔尼奥拉,大约需要六七个小时,

国西南部的小镇卡尔夫距离瑞士最南端的山村蒙塔尼奥拉约306公里。今天如果乘火车从卡尔夫前往蒙塔尼奥拉,大约需要六七个小时,自驾的话会短一些,四个多小时就能抵达。今年这个酷暑席卷欧洲的八月,两个同样远离繁华都市而置身山林环抱的村镇盈满节庆的气氛,人们用演讲、朗诵会和展览,纪念同一位德语作家: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1877—1962),生于德国施瓦本地区一个传教士家庭,曾短暂就读于修道院学校,因难以忍受经院教育而逃离。后来从事过多种工作。1904年出版《彼得·卡门青》,确定文坛地位。1912年迁居瑞士,后隐居于南部乡村。热爱东方文化。代表作有《悉达多》《荒原狼》等。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从卡尔夫走到蒙塔尼奥拉,黑塞用了一生的时间,八十五年的岁月。他这一生,跨越了两个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时局剧变与人情浮沉中承受过多番精神困苦,却在种种磨难中以不屈的意志和炽烈的激情写出了灿如星河的诗意文字。如今,在他逝世六十年之后,这些文字依然召唤着全世界热爱文学的人,追随他的心灵漂泊,在如磐风雨中探寻人性的希望与美的光辉。

《黑塞精选集》(《在轮下》《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悉达多》《荒原狼》《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作者:赫尔曼·黑塞,译者:杨武能 王滨滨 李贻琼,版本:译林出版社 2022年8月。

小镇的青春,成长的创痛

1877年7月2日,卡尔夫的一个新教虔敬派家庭中诞生了一个男孩,父母沿用了孩子外祖父的名字,给他取名赫尔曼。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德语文学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二十年,文学天才几乎是组团降生:海因里希·曼与托马斯·曼兄弟、里尔克、穆齐尔、卡夫卡、布洛赫等等。他们与赫尔曼·黑塞一起构成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色彩斑斓、震人心魄的现代派文学光谱。在这个谱系里,从北德的吕贝克到奥匈帝国的布拉格、克拉根福特、维也纳,每一位作家的出生地与原生家庭都为他们创作提供了最初的动力源,滋养了文思的萌芽开花,触发了付诸笔墨的心灵风暴。

黑塞也是如此。他出生和成长的卡尔夫虽然是个小镇,却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地处风光秀美的施瓦本山林之中,自十七世纪晚期以来就深受虔敬派符腾堡分支的影响,具有强调内省深思的宗教氛围。黑塞的外祖父赫尔曼·贡特就是一位闻名遐迩的大学者和传教士,曾受巴塞尔崇真会派遣,在印度传教二十余年。黑塞的父母也曾远赴印度传教。他们从遥远的亚洲带回了佛教与印度教文化的书籍、雕像和别具风情的精神资源。

卡尔夫四周的旖旎风景,虔敬派的内心审思,尤其是印度文化的奇光异彩,必然浸润了一个小镇少年观看世界的眼睛,启迪了他洞察幽微的慧心,引动了他跨越山海的神思。然而在这灵思与美感转化为动人文字之前,这片土地和这个家庭却在另一个方面给予了他写作的推动力:黑塞在家乡经历了成长的创痛。早慧的他,在父母的期待中应该和外祖父一样,先入毛尔布伦修道院,继而在图宾根神学院修习,成为一名广受尊敬的神职人员。毛尔布伦修道院的神学院距卡尔夫三十公里,始建于1556年,是施瓦本地区享有盛誉的宗教教育机构,通过严苛的入学考试选拔青少年学生,通过更为严苛的古典课程与生活规范将其培养为未来的教会精英。德国大诗人荷尔德林也曾就读于此。

1891年,十四岁的黑塞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入学考试,进入了毛尔布伦修道院。但他的不羁天性与文学追求与这里的学院规训形成了尖锐的冲突,他深陷苦闷,濒临绝望。第二年他逃出了修道院,并且在与家人的通信中流露出自杀的念头。家人将他送去了精神病疗养所,随后又让他去做钟表工厂的学徒工,放弃了让他继承家学、入职教会的愿望。黑塞自己则坚定地走上了文学道路,1895年开始在图宾根一家书店里做学徒工和助手,1899年开始发表诗歌,1904年以一本《彼得·卡门青》一举成名,从此成为职业作家。

1906年,黑塞和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玛丽亚·贝诺利已经定居在了博登湖畔。面对着宁静的湖光山色,他以自己十四岁到十八岁的那段艰难岁月为素材,写出了自己的第二部小说,名之为《在轮下》,再次轰动文坛。封闭、压抑的学校生活,躁动不安的少年心灵,冷漠保守的成人世界,令人扼腕的夭亡结局,这是黑塞版的“残酷青春”,也连通着二十世纪初整个世界文学中的青春书写。这是一个发现青春的时代,更是一个新旧对抗的时代。正是所谓叛逆期的少年们,以备受摧残的身体与心灵,表达了面对一整套因循守旧、磨灭个性的社会机制的悲愤之情,由此代言了所有欲求革新而身受束缚者的愤懑与反抗。黑塞自己坦言,这是他个人的遭遇,却也是一代人的青春伤痛。其实不止黑塞,里尔克、托马斯·曼与穆齐尔也都在1900年左右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叙事,组成了现代文学中饱含时代意蕴的青春景观,其中回荡着不息的抗争之声。

黑塞自画像,1919 年左右。

不过,黑塞对青春的追怀不止于这一声哀叹。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还未散尽,身心俱疲而茫然失落的德国年轻读者,纷纷在一本名为《德米安》的小说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书中记述了作者埃米尔·辛克莱尔从十岁到二十多岁的成长历程,坦率而细致地描述了他童年时遭受的欺凌,少年时萌发的性意识,对年长女人的爱慕,在不同思想冲撞中的彷徨,从友人德米安得到的启迪和最后奔赴战场的心绪。全书奔涌着一种探寻自我的真诚,一种渴望新生的热忱,让人很难不相信这真是出自一个青年作家之手。

然而,辛克莱尔其实是黑塞的笔名,他有意让人误会这是一部作家自传,就是要让读者与自己一起沉浸式地体验特殊年代里的少年情怀。同时,他也将自己亲身体验过的精神分析方法融入了这部成长发展小说的写作中,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本能欲求与原型幻想一一剖析给读者。《德米安》由此一改《在轮下》的悲情格调,成为时代特色鲜明的一部成长发展小说。可以说,黑塞以《德米安》创造了一个新版本的青春化身,正如他所崇拜的歌德从少年维特走向了威廉·麦斯特。

作家本身的成长就是不断与自己的过往告别。但告别之后未必不会有重逢。对于黑塞来说,毛尔布伦修道院的创痛经历或许是他最希望告别的青春记忆。但在他迈过五十岁门槛之后,他却让修道院连同其中的苦修生活再次进入自己的文学世界里。1930年出版的小说《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故事发生的核心场所是一所历史悠久而戒律森严的玛利亚布隆修道院。不过,黑塞并没有重复二十年前那个自传色彩浓烈的悲伤故事,没有控诉,没有哀怨。他将小说叙事的时间设置调回到中世纪,以丰沛的想象力构造出与自己生平截然不同的情节。

最重要的是,他塑造了德语文学史上最为闪耀夺目的双子星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一个顺应经院教育,严守禁欲主义,智识天赋超群,象征了人的灵性追求;一个莽撞好动,离经叛道,纵情享受感官享乐,生命活力饱满奔放,象征了人的肉体存在。而偏偏这两人成为了修道院里的同窗与挚友,彼此情深义重。歌尔得蒙从修道院出逃,辗转红尘,尝尽欢爱,最终却因缘际会,经纳尔奇思搭救,重回修道院。然而他终究无法回归这个与世隔绝的封闭空间,再度流浪之后,最终病死在纳尔奇思怀抱中。这彼此吸引又永远分离的两极结构,无疑寄托了黑塞的人性思考与感悟。

也不妨说,这对文学形象是黑塞对自己身上向往灵性和放浪形骸的对立两面的提纯和赋形。而见证这对友人聚散离合的修道院,已不是黑塞回望往事时的悲情凝结之地,而是他借以打造文学象征体系的一个诗意界域。黑塞以他想象的成长,完成了与自己青春的和解。

黑塞。

醒世的呐喊,悟道的歌吟

黑塞的青春写作不仅让同时代的人为之着迷,也拨动着后世一代代读者的心弦。然而真正让他的声名跨越大西洋和欧亚大陆,在西方诸多亚文化潮流中和东方亿万读者群中广为传扬的,是两部堪称石破天惊的奇书,出版于1922年的《悉达多》和出版于1927年的《荒原狼》。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嬉皮士一度视这两本小说为反叛精神的圣经,追封黑塞为来自德国的瑜伽大师与迷幻药体验先锋。其实对于黑塞自己来说,这两本风格内容迥异的作品是他的疗愈之书,是从他人生最严重的危机中孕育而成的果实。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黑塞和德奥大多数作家一样,还天真地期待一场战争能一扫颓靡与倦怠,让民族与国家振作一新。然而很快他就清醒过来,在当年十一月就在《新苏黎世报》上发表了文章《啊,朋友,不要用这些声调》,反对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反对战争、仇恨与屠杀,呼吁德国知识分子回归和平、理智和人道主义。但是他的这声呼喊招致了德国媒体的大肆攻击和“叛国”污名,也让他在文学界陷入了空前的孤立。然而他始终拒绝“参与这种巨大的谬误”。

祸不单行,1916年他父亲去世,随后妻子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两人的婚姻已近乎破裂。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黑塞再度坠入精神崩溃的深渊,他接受了荣格派心理分析师朗格博士的治疗。1919年他与妻子分手,移居瑞士提契诺州,最后落脚于蒙塔尼奥拉,在他一生挚爱的湖光山色中写诗,作画,感受自然与生活之美。虽然肉身离世隐居,但黑塞的创作之心却反刍重重灾难留下的创伤,驱动创作之笔,造就了两则意象奇丽的心灵寓言。

1920年,《悉达多》第一部发表,黑塞将其献给自己的法国朋友罗曼·罗兰。他强调了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是1914年之后令人窒息的灾厄,他要努力超越民族之间的分隔,向罗兰展示自己创造的一个爱与信仰的象征。这同样是一个探索自我,追寻生命意义的成长故事,只不过黑塞充分调用了他的家庭和他自己长年以来在印度宗教与文化习俗上积累的知识资源,将读者带到了无花果树下,悠悠恒河边,目睹婆罗门贵族青年悉达多的流浪修行。

悉达多并非佛陀,他和佛陀相遇又分别,在情场、商界、赌局上历经磨练,最终在河水边成为领悟大道的摆渡船夫。这一场修行,也是西方的黑塞,在东方的永恒水流里,照见自己的倒影,脱离出迷乱与倦乏,感受万物归一与生生不息。这已经是道家的境界了。黑塞自己也说,《悉达多》披着印度的外衣,却更接近中国的智慧。当此之时,多少欧美文人,在世界大战之后对西方现代文明感到幻灭,急欲在古老的东方中寻得精神寄托。但唯有黑塞,真正努力在中印两家的思想源流中沉潜体味,在文字上也创造出了如歌如水的韵律之美,成就了融合不同世界的文学奇迹。

黑塞画作《蒙塔尼奥拉的花园》,1925年。

与远赴印度的心灵漂泊之旅不同,五年后出版的《荒原狼》从一开始就将一个在欧洲市民文化边缘挣扎的中年男子形象推到了幕前。他痛斥市民道德的伪善,又贪恋市民生活的安稳,心中有狼嘶吼,眼前无家可归,流浪却又不满于流浪,不容于世俗却又无法与其彻底决裂。这无疑也是黑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体验到的孤独与无奈。然而《荒原狼》没有停留在城中孤狼状态的描写上,而是展示了这头狼如何重新投入生活。在神秘女郎赫尔米娜的引导下,主人公哈利学会了舞蹈,再次享受了情爱,最后进入了一个魔法剧院,体验到了种种奇幻现象,而所有的幻象无不对应着他自己那由无数碎片拼成的人格,对应着他的爱欲生死本能,对应着一个现代人的扭曲、异化、分裂、冲动和心底深处不熄不灭的对不朽的追求。

面对周围世界的庸俗和虚伪,荒原狼发出了惊世的呐喊,震撼了人心;而面对自己内心的分裂和混乱,荒原狼又发现了莫扎特代表的古典理想与爵士乐代表的新世俗文化的和解可能,让人看到光明。小说的开放式格局也暗示了现代人永远不会停止的自我探索。奇绝的形象,奇幻的情节,奇妙的布局,让托马斯·曼也不禁击节赞叹,说这是德语文学中可以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比肩的现代派杰作。

《悉达多》与《荒原狼》,仿佛是黑塞二十年代的文学创作中一阴一阳两个极点。《悉达多》是清凉,是宁静,是来自远方的歌吟,是少年逐渐成熟,在时光中圆满而通透;《荒原狼》是炽热,是激狂,是深入曲幽的游戏,是老年重归年少,穿越幻象而重启探索。而让这阴阳交会的,是从精神困境中走出的黑塞,对现代人精神重生的期盼与想象。在漫漫长路上跋涉的悉达多和在魔法剧院中历险的荒原狼,在河边倾听水声的微笑船夫和被莫扎特唤醒的迷途浪子,他们都是黑塞式的探寻者,黑赛式的悟道者,纵然经历再多波折和迷惘,却依然拥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并以这力量去开拓新的精神境界,让人与世界拥有新的谐和希望。

黑塞画作《遥望波雷萨》,1926年。

山中有隐者,云影共天光

整个二十世纪的欧洲,被热战和冷战反复撕裂和毁坏。对于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重来的噩梦,比上一次更为残暴、野蛮和疯狂,也更容易让人陷入绝望。对于德奥两国的人来说,噩梦在三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吞噬他们的“昨日世界”,纳粹势力迅速蔓延,希特勒掌权后变本加厉地迫害犹太人和一切不符合纳粹意识形态的作家、艺术家。德语作家开始大举流亡。

1931年的黑塞,与这阴云还相隔遥远。他在蒙塔尼奥拉搬进了新家,与犹太裔的尼侬·多尔宾结婚。在静谧山林和新婚妻子的陪伴下,日子过得安宁而惬意。但他很快意识到了时局的变化,也很快就承担起了援助流亡作家的道义责任。从1933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黑塞在蒙塔尼奥拉的家接纳过不计其数的流亡者,在签证上帮他们与瑞士政府交涉,在情感和金钱上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托马斯·曼和布莱希特在流亡途中都曾到此做客。黑塞与茨威格也一直保持通信。1939年起,黑塞自己的作品也被纳粹德国列为“不受欢迎的书”,禁止出版。然而这也没有阻挡黑塞继续向流亡作家伸出援手,继续高扬和平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旗帜,并且继续写作。

的确,作家黑塞用以对抗残暴和野蛮的正是自己的写作。他从1932年开始,耗费十年心血,写完了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玻璃珠游戏》。据他自己所言,他要用这本书建设一个容他呼吸和生活的精神空间,一个避难所和城堡,同时也是表达一种对野蛮的国家权力的精神反抗。这是一部未来小说,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小说。黑塞设计了一个学院系统卡斯塔里,将音乐、哲学、数学等人类精神领域都转化为抽象符号的游戏,也即所谓玻璃珠游戏。这个学院的成员正是以这包罗万象的游戏保存和发展着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人类的知识、艺术和纯洁的精神追求。主人公克奈希特天资聪颖,在这个与俗世隔绝的卡斯塔里王国一步步晋升,最终成为了玻璃珠游戏大师。不满于这个空间的封闭,他走出了卡斯塔里,走向了普通人的世界,投身教育青年的事业,却不幸溺亡。这部小说1943年在瑞士出版,托马斯·曼对之赞誉有加,将其视为自己的《浮士德博士》的姊妹篇。

毫无疑问,卡斯塔里也有着毛尔布伦修道院的影子。这座未来学校与中世纪的玛利亚布隆修道院一样,都是黑塞以施瓦本山林中那座与世隔绝的神学院为基础营造出的体验空间,寄托了纯粹的智识修养和心灵培育的乌托邦理想。在黑塞看来,正是文明秩序和人类良知在现实中陷入暴力和权欲的漩涡而崩塌的黑暗时刻,那还未存在的,那与现实针锋相对的,那引人在困难中仰望的,尤其值得书写,尤其应该书写。未曾实现的理想,未曾磨灭的希望,才是人类在未来重建文明的线索与依靠。这部未来小说,在这个意义上,正是向未来发出的希望讯号。也正因为此,1946年瑞典学院在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黑塞的时候,尤其提到了这部哲理小说在黑塞作品中的特殊地位。

有趣的是,黑塞并未出席这场颁奖仪式,以身体抱恙为理由拒绝参加那个为他举办的盛会。此时的他,已安心做瑞士山中的隐士,俯仰天地草木,无心牵挂世间名望,继续写诗,作画,写短篇的散文,直至1962年8月9日,因脑溢血在睡眠中与世长辞。

黑塞画作《冬季清晨》,1933年。

如果说写小说的黑塞从1943年开始就归于沉寂,画家和诗人黑塞却是一直创作到了生命尽头。黑塞的诗同样是德语文学中的瑰宝,继承了歌德与浪漫派诗人的自然诗歌传统,细腻而深情地描绘出山川万物,记载了静夜之思与田园之梦。黑塞作为诗人,也同样有着隐士的气质,很少在诗歌革命一浪接一浪的舞台上粉墨登场。与此相应的是,他最爱在诗中描写云。苏尔坎普出版社专门出过一本诗集,收录了黑塞六十多首写云的诗。他写云的飘浮,写云的流散,写云的不羁,写的当然也都是他自己。

他在《白云》中写道:“一颗心灵若不曾/在漫漫旅途中/知晓漂泊者的所有甘苦/便不会理解云”。而他不正是在漫长人生旅途中尝尽甘苦的漂泊者吗?

这位如云的漂泊者,不正是在浩渺无边的文学天空里给我们留下了绵延无尽的情思与向往?

而热爱李白诗歌的他,应该读到过这样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以此,纪念黑塞逝世六十周年。

文/李双志

编辑/张进 王青 罗东

校对/贾宁

人安全感满满的狗勾 金毛不能没有姓名吧

确认过眼神是修勾中的暖男

也是家长们的梦中情犬吗~快来一起认识一下吧!

< class="pgc-img">

性格

温顺 喜欢和小孩子一起玩

聪明服从性强 易驯养。

爱撒娇 很喜欢主人摸它

< class="pgc-img">

如何挑选金毛

毛色:美式(偏红棕)家英式(偏金色、奶金等)

骨架要选大的一前腿粗细基本跟名片一样宽

嘴巴宽不尖嘴台耳朵上的颜色就长大后的颜色

也要亲自看哪只修勾有眼缘 就是它

< class="pgc-img">

喂养

狗粮非常很重要吃得好了才不容易生病

金毛属于中大型犬比较能吃 日 家长们可以多备狗粮

罐头给狗狗补充营养為吃得开心长得快

零食 训练利器一上厕所、握手等都需要

另外提醒家长们汇健康的狗狗一般不需要吃补品 除非是老年狗狗

平时吃蛋黄和鱼肉就足够补充营养 狗粮吃得好 不容易生病

< class="pgc-img">

饲养注意事项

金毛容易感冒注意室内温度 没有打第三针之前尽量不要抱出去人尤其是早晚

注意肠胃问题人忌暴饮暴食家里勤消毒 狗粮要常温 不宜过冷过热

花时间训练定点大小便(墨金毛很聪明能学会长大也更省心

趁小时候多抱抱气长大了就抱不动啦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园长看了家长们分享的修勾照片道感觉心都要被融化了

金毛宝贝们就是小天使可 不接受反驳~

(源于微信公众号:曼悠悠的生活)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也是思念的节日。明月——皎洁、美好,寄托了离家之人的思念;温暖、圆满,象征着亲人之间的团圆。此时此景,你心中所想的是什么?

中秋 · 月圆时

24号迎中秋佳节,又是一年赏月时。

天文专家表示,今年的中秋月是“十五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出现在25号10点52分。而且,从今年起连续3年的中秋月都是“十五月亮十六圆”。

虽然中秋月是“十六圆”,但十五和十六的晚上赏月,不同时间看到的月亮差别不会太大,肉眼难以分辨细微变化,月亮都比较圆。天文专家提醒说,不妨从月出开始观赏。日落后两小时左右是赏月的最佳时机。

中秋 · 诗词

中国人

不管是耄耋老人,还是懵懂儿郎

不管是初识人事,还是饱经风霜

当中秋来临的时候,

都会脱口说出这样的诗行:

最著名的中秋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多情的中秋诗词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最具亲情的中秋诗词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最有想象力的中秋诗词

木兰花慢

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最壮阔的中秋诗词

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最冷清的中秋诗词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最寂寥的中秋诗词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 · 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包成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不料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见,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服仙药奔月。后羿归来后,只能仰望夜空,对着月中身影呼唤爱妻,并摆上香案、放上果品,遥祭嫦娥。就这样,中秋节这天祭拜月亮的习俗世代相传。

吴刚伐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汉朝西河人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砍伐桂树。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几千年来,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李白有诗云,“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道教掌故之一,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中秋 · 习俗

赏月·拜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之后每逢中秋,便摆出果品,赏月畅谈,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国很多地方还有祭月、拜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向明月寄托对未来的希冀。

吃月饼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了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如今,中秋吃月饼更是成了很多人必选的项目,取团圆之义。

观潮

除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大赋名篇《七发》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燃灯

古人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在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为兴盛,特别是广东地区,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出果品、鸟兽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玩兔儿爷

清代宫廷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中秋夜,无论身在何处,你我举目面朝同一处,月,那皎洁、圆满、美好所在。

中秋夜,纵使独在异乡,你我的心连着另一端,家,那温暖、幸福、爱之所在。

寓团圆于明月,那祝福与思念正随着缕缕月光传递中……

中秋佳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编辑:刘倩、刘蔚平(实习)

征稿

征集原创首发类稿件。

内容:符合中国网“夜读”定位,如激人奋进的励志故事,真挚动人的情感故事,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PS:标题出彩更容易入选哦~

稿酬:500-1500元/千字。

要求:字数1500-4000字为宜,文章采用word格式用附件发送,并在邮件标题注明授权首发。请附上你的联系方式以便发放稿费。

投稿邮箱:livexwy@qq.com

若10天没有得到回复,请视为退稿,作者可自行处理。

···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