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常常有人感叹:奶茶、咖啡之类的休闲饮品越来越贵,已经让人有些“消费不起”。在一些口碑良好的“网红奶茶店”,动辄二三十元的单价已经司空见惯。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有人告诉你,一杯“网红奶茶”可以炒到近60元的高价,你恐怕还是会擦擦头上的汗,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什么。
不过,有些时候,事实就是会比想象更加离奇。7月14日,便有媒体报道:有人在网上开展“奶茶跨城代购”业务,一杯来自长沙的“茶颜悦色”饮品,由配送员代购到杭州,其价格可以达到原价的三倍。尽管“茶颜悦色”的奶茶单价在业内算不上“第一梯队”,但只要乘上三倍,自然会变成离谱的“天价”。这样一则新闻,不仅令人感慨“有钱人真多”,也让许多网友疑惑:这种“奇葩”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某些潜在隐患?这样的消费又是否值得?
商品价格由供需决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在这一逻辑下,只要买卖双方自主自愿,且该商品的价格波动不至于对经济民生造成重大影响,就算有人愿意花几百块钱买一杯奶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然而,具体到“奶茶跨城代购”这件事上,情况却有些许不同。
消费者花钱买奶茶,或是花钱找人帮忙跑腿,本身都不是什么问题。但众所周知,“网红奶茶”大多属于现做现卖的鲜食,主要服务店铺附近的外卖用户与堂食顾客。要让一杯新鲜现做的奶茶“跨越千山万水来见你”,不仅会在运输途中带来各种预期之外的品质风险,也很有可能让消费者尴尬地喝到“隔夜奶茶”。
我国有着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任何贩卖鲜食的店家都要经过严格的卫生审核,以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受损害。然而,这些大搞“跨城代购”的商家,却以“跑腿”之名,在实质上成为鲜食的二次经销商。他们既没有食品安全与冷链运输的相关资质,也无法对所售奶茶的安全性和保质期作出承诺。与这样的安全隐患相比,一杯奶茶卖多少钱都显得像是小事。对此,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监管部门都不得不察。
当然,即便排除安全问题的影响,许多网友还是会觉得:60块钱的奶茶实在贵得离谱,心理上很难接受。事实上,就算没有“跨省代购奶茶”这样的操作,渐渐突破30元大关的奶茶价格,也令不少奶茶的日常消费者表示“快喝不起了”。由于喜欢喝奶茶的大多是年轻人,其中不乏没有独立收入的学生,以及初入社会、收入不高的职场新人。近年来奶茶产品的价格走势,确实让不少把奶茶视为“快乐水”的年轻人有点快乐不起来。
对此,有人选择“主动戒断”,通过不消费的方式抵抗他们眼中的“消费主义陷阱”,也有人把目光转向那些卖相看起来差一些,不太好“晒照片”,但价格更加实惠的中低端品牌。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在以市场经济的逻辑,向卖方传递买方的不满信号。
这样的信号,能否促使“网红奶茶”的定价向下回归?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在市场上,除了对现价不满并且积极发声的消费者,同样存在愿意花相对较高的价格喝奶茶的人。到底哪部分消费者更多,什么样的价格能够实现最合理的供需平衡,需要从业者开展详细、专业的市场调研,不是仅凭舆论风向就能预测的事。归根结底,市场上的事还是要由市场决定。不过,商家也需牢记:积极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同样是市场经济中的“黄金法则”。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近一段时间,常常有人感叹:奶茶、咖啡之类的休闲饮品越来越贵,已经让人有些“消费不起”。在一些口碑良好的“网红奶茶店”,动辄二三十元的单价已经司空见惯。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有人告诉你,一杯“网红奶茶”可以炒到近60元的高价,你恐怕还是会擦擦头上的汗,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什么。
不过,有些时候,事实就是会比想象更加离奇。7月14日,便有媒体报道:有人在网上开展“奶茶跨城代购”业务,一杯来自长沙的“茶颜悦色”饮品,由配送员代购到杭州,其价格可以达到原价的三倍。尽管“茶颜悦色”的奶茶单价在业内算不上“第一梯队”,但只要乘上三倍,自然会变成离谱的“天价”。这样一则新闻,不仅令人感慨“有钱人真多”,也让许多网友疑惑:这种“奇葩”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某些潜在隐患?这样的消费又是否值得?
商品价格由供需决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在这一逻辑下,只要买卖双方自主自愿,且该商品的价格波动不至于对经济民生造成重大影响,就算有人愿意花几百块钱买一杯奶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然而,具体到“奶茶跨城代购”这件事上,情况却有些许不同。
消费者花钱买奶茶,或是花钱找人帮忙跑腿,本身都不是什么问题。但众所周知,“网红奶茶”大多属于现做现卖的鲜食,主要服务店铺附近的外卖用户与堂食顾客。要让一杯新鲜现做的奶茶“跨越千山万水来见你”,不仅会在运输途中带来各种预期之外的品质风险,也很有可能让消费者尴尬地喝到“隔夜奶茶”。
我国有着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任何贩卖鲜食的店家都要经过严格的卫生审核,以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受损害。然而,这些大搞“跨城代购”的商家,却以“跑腿”之名,在实质上成为鲜食的二次经销商。他们既没有食品安全与冷链运输的相关资质,也无法对所售奶茶的安全性和保质期作出承诺。与这样的安全隐患相比,一杯奶茶卖多少钱都显得像是小事。对此,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监管部门都不得不察。
当然,即便排除安全问题的影响,许多网友还是会觉得:60块钱的奶茶实在贵得离谱,心理上很难接受。事实上,就算没有“跨省代购奶茶”这样的操作,渐渐突破30元大关的奶茶价格,也令不少奶茶的日常消费者表示“快喝不起了”。由于喜欢喝奶茶的大多是年轻人,其中不乏没有独立收入的学生,以及初入社会、收入不高的职场新人。近年来奶茶产品的价格走势,确实让不少把奶茶视为“快乐水”的年轻人有点快乐不起来。
对此,有人选择“主动戒断”,通过不消费的方式抵抗他们眼中的“消费主义陷阱”,也有人把目光转向那些卖相看起来差一些,不太好“晒照片”,但价格更加实惠的中低端品牌。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在以市场经济的逻辑,向卖方传递买方的不满信号。
这样的信号,能否促使“网红奶茶”的定价向下回归?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在市场上,除了对现价不满并且积极发声的消费者,同样存在愿意花相对较高的价格喝奶茶的人。到底哪部分消费者更多,什么样的价格能够实现最合理的供需平衡,需要从业者开展详细、专业的市场调研,不是仅凭舆论风向就能预测的事。归根结底,市场上的事还是要由市场决定。不过,商家也需牢记:积极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同样是市场经济中的“黄金法则”。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1499的“天价”榨菜之后,1000元一杯的奶茶又火了!
1000元一杯,茶饮也疯狂?
事情要从11月20日说起,当时有网友爆料说广州深圳一家名为野萃山的茶饮店上新了一款千元饮料。一杯茶饮1000元,这是什么概念呢?
可口可乐500ml/3元、红牛600ml/6元、元气森林乳茶450ml/10元,前者价格是这些热卖饮料的数十倍。
凭借高昂的价格,野萃山的这款“金玉三捻橄榄汁”产品走红,并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不少人称它是“饮品届的爱马仕”。
< class="pgc-img">>对此,野萃山回应称原料采用的是潮汕那边的橄榄,进价就要800多元一斤,制作需要3个小时,杯子是450毫升的镇店之宝金色杯子。值得注意的是,野萃山旗下多款产品的定价都偏高,例如300元的橄榄汁、108元的榴莲汁、山竹汁等。
随后,#深圳一奶茶店一杯饮料1000元# 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目前该话题阅读量已经高达2.7亿+。对于这件事,网友的态度主要分为三派:
1、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2、明码标价,你嫌贵的话,不买就行
3、应该不是为了卖,我估计应该是为了赚名气
另外,在小红书平台上发现,有购买过“金玉三捻橄榄汁”的网友表示该饮料“喝着还行”。因此,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可以说是“‘天价’饮料,愿者上钩”。只是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的出现,让事件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 class="pgc-img">>物有所值or虚假宣传
某种程度上来说,价值决定价格。
但有专家专家表示,橄榄汁和市面上大多数果汁类饮品的营养价值无异,均提供水分、糖类、维生素、粗纤维等。当然,如果真如店家所言,该款饮料所使用的的原料是市面上的贵价橄榄,那么1000元的定价也属于合理范畴。
然而,野萃山“骗”过了网友,却没逃过监管局的“法眼”。11月26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
针对短视频平台反映的“千元饮品”相关情况,11月22日至11月24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深圳市豪麟餐饮有限公司经营的“野萃山·分子果汁”饮品店持续进行了调查取证。
并表示,经核查,该店的原材料实际进货价格与宣传价格不符,现已对该公司涉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后续处理情况将持续通报。
按照《广告法》规定:
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连续出现问题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罚更严,并有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之前,就诸多食饮品牌都因为虚假宣传翻车,例如养乐多宣传“益生菌在新冠病毒防治中有重要作用”被罚45万、贝瑞咖啡称“14天醒豆期实际仅1天”被罚三十万、田园主义全麦面包因宣传“无蔗糖”不仅被通报更是全网下架。
不过,目前该案件还并未定性,结果如何还未可知。只是,在这件事情的背后,有一点值得大众关注,现在为何“天价”食饮产品会层出不穷?
“天价”食品为何层出不穷?
只看价格,千元奶茶已经将一大部分消费者拒之门外,野萃山的工作人员也称,购买此产品的人并不多,自己的门店一个月大约卖出3瓶。虽然产品不好卖,却依旧有品牌前仆后继,此前已经有1499元/盒的涪陵榨菜、3199元/瓶的山西汾酒、500元/瓶的华润啤酒等。
< class="pgc-img">>品牌自然不会干赔本的生意,或许正如网友所说,这些“天价”产品压根不是用来卖的,而是用来“炒”的,毕竟有这么一句话,“话题一炒,变废为宝”。
回想一下,此前并没有人知道野萃山这一品牌,而此次的“天价橄榄汁”一出,它的知名度蹭蹭上涨。与此同时,拔出萝卜带出泥,更有网友发现野萃山并非没有故事的“路人甲”,它已经悄悄的抱上了喜茶的“大腿”。
据天眼查App显示,“野萃山”关联公司深圳市豪麟餐饮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今年的11月11日,喜茶(深圳)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入股该公司,持股比例60%,成为“野萃山”第一大股东。
作为新式茶饮赛道上的巨头之一,喜茶的知名度有目共睹,而在品牌发展初期,“贵”便是它自带的标签之一,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让许多消费者牢牢地记住了它。有了成功的经验后,此次野萃山炒作的嫌疑似乎又大了几分。
只是,喜茶的贵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野萃山的价格却多少有些离谱,此次又有市监局的介入,品牌想要复制此前的成功之路,恐怕要玩砸了!
来自:纳食、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