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上的多宝鱼
< class="pgc-img">>原料
鲜活多宝鱼1条(约1.3斤),泰国鲜花椒1.5两,去皮青瓜柳3两,蒜子1两,姜粒1两,青、红椒圈各5钱。
调料
花椒油、盐、味粉、糖、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将多宝鱼去干净鱼鳞、内脏,切成厚件洗净,放调味料捞均匀。
2.再把青瓜柳摆放在不粘镬内,放入姜粒、蒜子。
3.然后将多宝鱼件按鱼形摆在青瓜柳上面,洒上泰国鲜花椒,放少许花生油,加盖原镬放在电磁炉上,开电焗熟,原镬上台即成。
特色原味鸭
< class="pgc-img">>长沙市面上大多数干香口味的鸭子是先用高压锅压熟,走菜时再煸炒,干爽有余但香味不足。胡大厨还原了传统做法,发挥蒸菜“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的特点,用蒸鸭子的油(以下简称鸭油)将鸭子炒香再加酒煨干,淋鸭油封保鲜膜干蒸2个小时,一面蒸出鸭肉本身的香味,一面使鸭肉充分吸收鸭油中的香料味。鸭油没有与食客接触过,并非“口水油”,可以反复使用,油中积累的香料和鸭肉的香味越来越浓,用鸭油蒸出的鸭子也会越来越香。
提前预制(20只):
1、选净重约2斤的老水鸭20只宰杀治净,切块待用。
2、锅入鸭油10斤烧至六成热,下鸭块,中火翻炒至鸭块表皮收缩,呈浅咖啡色,下干黄椒2斤、八角150克、桂皮150克、香叶100克炒香,加入盐200克、啤酒4瓶、花雕酒4瓶,大火烧沸,转小火加热30分钟,把酒火靠干。
3、将鸭块捞出,平均分成20份,分别装入20个瓷盘中,炒鸭子的油打去料渣,均匀地淋在20份鸭块上,封保鲜膜入蒸箱蒸2小时,取出去掉保鲜膜,将鸭油滗出纳盆,鸭块分别封保鲜膜入冰箱冷藏。
走菜流程:取一份预制好的鸭子,淋鸭油100克,封保鲜膜入蒸箱内蒸10分钟,去除保鲜膜,将油滗出即可上桌。滗出的油纳盆用保鲜膜封好待下次使用。
技术点
1、鸭子的香味是蒸出来的,但其干爽的口感却是翻炒和煨出来的,为了达到鸭子的干爽,翻炒和煨制的时间一定要到位。翻炒时要将鸭子表面的水分炒干,鸭块表面略带“焦糊相”且鸭油中再没有气泡冒出方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加酒煨制是鸭子二次去水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将锅内所有的酒汁火靠干,否则鸭子不但不干爽,而且去腥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鸭子在蒸制、保存时一定要封保鲜膜,否则鸭子吸收水汽,影响口感。
3、这款鸭子在店里的销量非常大,都是当天做当天卖完,有时甚至一天要做两次,所以我们通常将刚做好的鸭子冷藏保存,但如果当天卖不完,就必须放入冷冻层,否则鸭子表面口感极易变柴。
麻婆牛脊膸
< class="pgc-img">>原料:
牛骨髓200克,嫩豆腐250克,牛肉粒50克,姜米、蒜米、蒜苗花各少许。
调料:
盐、豆豉、豆瓣酱、辣椒面、花椒面、老抽、鲜汤、湿淀粉、色拉油、红油、花椒油、香油各适量。
制作:
1、把豆腐和牛脊髓分别切成丁,再一起下入加有盐和老抽的开水锅,稍煮便倒入盆里备用。
2、把牛肉粒放入加有少许底油的锅里,小火炒至酥香待用。
3、锅里放红油烧热,下姜米、蒜米、豆瓣酱、豆豉、辣椒面先炒香,掺鲜汤烧开后,放入豆腐和牛脊髓煮制,等用湿淀粉收浓芡汁后,放入牛肉粒并淋花椒油、香油,出锅装入烧烫的砂煲,最后撒入花椒面和蒜苗花,即成。
关键:
1、牛肉粒一定要提前炒酥香。
2、豆腐和牛脊髓煮制的时间可以稍长一点,这样内部才烫。
3、芡汁要稍浓,一定要包裹在主料表面。
香酥牛仔排
< class="pgc-img">>主料:
牛仔排500克。
辅料:
面粉150克,鸡蛋2个,洋葱丝200克,椒盐料头。
调料:
姜汁10克,生抽20克,鸡精10克,料酒100克,盐5克,五香粉10克,味精6克,椒盐35克,色拉油800克(实耗100克)。
制作:
1、牛仔排洗净后砍成5厘米长的小段,一端切去1的肉,把骨头露出来,然后入器皿中,加洋葱丝、姜汁、生抽、鸡精、料酒、盐、五香粉腌制2小时备用。
2、鸡蛋打碎,加入面粉调成蛋糊,把腌好的牛仔排放入蛋糊中裹匀,后入七成油温中炸至金黄色,装盘。
3、起锅爆香椒盐料头,撒入椒盐5克,浇在牛仔排上,另把剩下的椒盐跟上即可。
五香干锅鸭头
< class="pgc-img">>特点:鸭头五香味浓,味后劲足,下酒好菜。
主料:
鸭头5个。
辅料:
西芹40克,黄瓜30克,香菜根30克,蒜子50克,鲜茶树菇50克,鲜毛豆仁50克。
调料:
骨头适量,料酒50克,盐2克,老姜、大葱各50克,醪糟30克,鸭汁10克,鸡精、味精各3克,白糖2克,醋2克,十三香3克,洋葱30克,A料(陈皮4克,桂皮4克,香叶10克,小茴香3克,山奈、八角各10克,鲜香茅草50克,良姜9克,老抽6克,黄枝子15克,料酒30克,老姜、大蒜各9克),B料(味精、鸡精各3克,白糖3克,胡椒面3克,乙基麦芽酚2克),C料(洋葱10克,胡萝卜10克,黄瓜20克,老姜5克,大葱9克,芹菜10克,均搅成汁),D料(洋葱30克,胡萝卜50克,青、红美人椒各30克,均切粒)。
制作方法:
(1)将鸭头洗净,用流水冲洗后控干水,加C料、盐、料酒腌制2小时,取出飞水备用。
(2)将骨头汤调好味,将A,B料分别用纱布包好,入骨汤中熬香,加老抽调味,再熬1小时,将鸭头放在里面煮15分钟后离火口,浸泡30分钟,取出备用;将鸭头对开,入三成热油中炸一下备用;
(3)将鲜茶树菇去蒂,与鲜毛豆仁飞水后沥干;黄瓜、西芹切段,大蒜用油炸黄备用;锅内留底油烧热,将老姜、大蒜炒香,加D料,放鲜茶树菇、黄瓜、西芹、毛豆炒香,再加鸭头、炸好的大蒜一起炒香,加料酒、盐、醪糟、鸭汁、鸡精、味精、白糖、醋、十三香调味;将洋葱入锅中垫底,盛入炒好的鸭头即可上桌食用。
技术关键:
与奇香干锅鸭的最大区别就是加入了D料,主要是起增香增色的作用。
霸王筒子骨
< class="pgc-img">>主料:猪筒子骨400克。
配料:小米椒25克,大红椒25克,蒜末10克。
调料:辣鲜露5克,蚝油5克,生抽2克,龙牌酱油2克。
制作:
1、筒子骨用慢火熬煮一个半小时,熬时加姜片、盐,至骨肉分离即可。
2、油烧热,加蒜末,小米椒炒香,放入筒子骨、味精、蚝油等调料调味,加入高汤至味透,收汁即可。
特点:
色泽红亮,口感鲜艳,适合下酒下饭。
价格:
20元根(根据客人数自己点)
宁乡花猪肉焖小公鸡
< class="pgc-img">>主料:净小公鸡肉750克,宁乡花猪肉200克。
配料:姜100克,蒜子50克,小米椒50克,美人椒60克,葱15克。
调料:盐6克,味精5克,鸡精8克,啤酒200克,菜籽油适量。
制作:
1、将鸡肉砍成手指大小的块,花猪肉切成厚片。
2、将菜籽油、猪油混合烧至3成热,下花猪肉先煸香。
3、下鸡肉,姜,蒜,爆香。接着下小米椒,啤酒,调料等焖入味。
4、加入美人椒收干汁,出锅撒葱花即可(带小火上桌味更佳)。
特点:
色泽黄亮,滋味姜辣,汤汁浓稠鲜美。
酸甜热窝鸡
< class="pgc-img">>关于热窝鸡的做法,民间流传着多个版本,而这道川派梁山鸡的改良版“热窝鸡”的改良,除了体现在增加一些调辅料外,还体现在成菜的味型上——姜香味中带着酸甜味。
原料:
土鸡400克,青笋250克,腌菜末、野山椒碎、泡红椒颗各50克,姜片、姜粒、葱结、葱颗、蒜泥、泡豇豆节各少许。
调料:
豆瓣酱、白糖、醋、味精、鸡精、生粉、自制红油、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
1、先把土鸡宰杀治净,下入加有姜片和葱结的水锅里煮断生后,捞出来斩成块。青笋切滚刀块,下开水锅里焯水后,捞出来沥水,待用(图1)。
2、往净锅里倒入植物油烧热,下入腌菜末、野山椒碎和泡红椒颗稍炒,投入姜粒和葱颗炒香后,加入豆瓣酱、蒜泥和泡豇豆节炒匀,舀入适量的水(图2、图3)。
3、待锅中水烧开后,倒入事先煮好的鸡块和焯过水的青笋块同煮一会儿,其间放入味精、鸡精、白糖和醋调味,起锅前勾芡并淋入适量自制红油,起锅装盘便好(图4~9)。
说明:
姜宜选用小黄姜(用量稍多),因其切面呈纯黄色,辛辣味浓且纤维较细,肉质细嫩,用来炒热窝鸡,成菜后姜香味很浓郁。
风味蒜香排
< class="pgc-img">>制作:
1、把猪中排斩成小块放盆里,冲净血水再捞出来纳盆,加入蒜茸、食盐、白糖和胡椒粉,待拌匀腌渍3小时后,再加少许蛋液和生粉,抓匀待用。
2、把老姜去皮并切成丝,用清水冲洗后下入六成热的油锅炸香;另把蒜米在油锅里炸至色呈金黄,捞出来待用。
3、净锅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下排骨浸炸至外酥内嫩时,捞出来。
4、另锅放少许油烧热,投入干辣椒节和红小米椒圈炒香后下排骨块,边炒边加入炸香的蒜米和姜丝,出锅前调入盐、白糖、味精和香油,炒匀便可起锅装盘。
小煎肘子
< class="pgc-img">>制作小煎鸡、小煎仔鸭、小煎肘子等菜,锅里应少放油,烧至四成热便下主料,慢火煸炒干水汽且油变清亮,再放入小米辣碎、豆瓣(少许)、青红尖椒节、子姜丝(或片)等一起炒出味,起锅前烹入糖和醋调成的汁,成菜干香鲜辣。
大碗菜
< class="pgc-img">>主料:猪尾200克,猪脚300克,猪耳朵150克。
配料:油豆腐100克,大蒜20克。
调料:草菇老抽15毫升,生抽15毫升,蚝油10克,盐15克、味精5克、色拉油30克。
制作方法:
1、把猪脚,猪耳,猪尾煮熟后用李锦记草菇老抽拌匀上色,下六成油锅炸成枣红色。
2、把炸好的猪脚,猪尾,猪耳改刀后放油加姜炒香后在放主料炒出香味加盐加水煨25分钟。
3、把油豆腐放在煨好的主料里煮后收汁加大蒜调味即可。
猪脚钵
< class="pgc-img">>主料:鲜猪脚650克,梅干菜50克。
配料:大蒜籽5克,姜5克,美人椒5克。
调料:盐8克,鸡精、味精各3克,酱油5克,生抽5克,猪油15克。
制作:
1.新鲜猪脚去毛洗净,剁成块状备用。
2.将猪脚下锅煸炒,放入调料,再将其放入高压锅中压制10分钟。
3.将泡制好的梅干菜改刀,炒香入味。
4.下猪油,放入姜、蒜煸香以后,加入猪脚、原汤、梅干菜收汁入味。
5.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器皿中,放葱花点缀即可。
特点:酱香浓郁,回味无穷。
养生杂菌钵
< class="pgc-img">>主料:
灰树菇100克,岩菌50克,鹿茸菌30克。
配料:
五花肉30克,骨汤500克,红辣椒20克,葱花3克。
调料:
盐5克,味精3克,菜油20克,鸡粉3克。
制作:
1.先用凉水把三种菌类泡水胀发,再清洗干净,然后晾干菌子的水份备用。
2.锅上火,放入菜油、五花肉,把肉煸香以后,下入杂菌翻炒。
3.放入骨汤焖3—5分钟,放盐、味精、红椒、鸡粉调味,最后撒上葱花,装盘即可。
特点:
汤浓菌香,原汁原味。
清炒洋合
< class="pgc-img">>主料:洋合350克。
配料:大蒜籽5克,香葱3克。
调料:盐20克,鸡精10克。
制作:
1.把洋合清洗干净,切成片。
2.放入食用油,再放入大蒜片煸香。
3.把切好的洋合放入锅内,翻炒。
4.放盐、鸡精调味,撒葱花出锅,装盘即可。
注意事项:
洋合不易长时间炒,炒生一点,口感更好。另,洋合有一些中药叶,有些人可能不适应。
干锅黄鸭叫
< class="pgc-img">>随着顾客对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口味好还要上菜速度快,将菜品标准化是行业发展趋势。在菜品标准化过程中“傻瓜酱汁”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好的酱汁可以实现口味统一,操作便捷,降低成本。
备料:鲜活黄鸭叫500克宰杀制净,加盐、白酒各5克,白胡椒粉3克码味。
制作方法:
1.锅内入水菜籽油,下黄鸭叫煎成焦黄。
2.黄瓜条200克加盐3克煮熟,捞出垫底。
3.锅内入菜子油200克,烧至四成热,下姜、蒜各10克,青红椒段20克,泡姜、泡椒剁碎20克,炒香,加馋嘴酱50克、灯笼椒5克炒香,加水500克烧开,下黄鸭叫,紫苏叶,加鸡精20克、白糖5克,小火煮2-3分钟,加味精10克调味,收汁,起锅。
秘制馋嘴酱:
锅内放入菜子油5千克、熟猪油500克,烧至三四成热时,下泡椒酱(市场有售,最好买二金条泡椒酱,也可以自制)、泡萝卜、泡姜各1千克,姜米、蒜米、红油豆瓣酱各250克,慢慢炒香至水分干,小火炒约20分钟,加入芝麻酱、花生酱(芝麻酱、花生酱各150克提前用2倍量的温水稀释),炒5分钟出锅即可。
注:此酱可以做淡水鱼和海水鱼,也可以烹鸡、鸭、烤鲫鱼、烤脑花、牛蛙、蔬菜等,烹调方法可炒、烤、烧。
五花肉焖豆腐
< class="pgc-img">>主料:白豆腐400克,五花肉50克。
配料:乡里剁辣椒20克,姜丝5克,芹菜5克,鱼汤50克。
调料:盐5克,味精3克,鸡精3克。
制作方法:
1.把锅烧热,在将菜籽油下锅后,油温烧红。把豆腐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外酥里嫩的状态。
2.把五花肉下锅煸香,下入姜丝、剁辣椒、盐、味精、鸡精等调料进行调味。
3.将事先煲好的鱼汤倒入锅中,焖两分钟入味。
4.加入芹菜,摆盘上桌即可。
特点:豆腐色泽金黄,五花肉酸辣入味。
香锅牛肉
主料:牛肉200克,牛筋200克。
配料:红辣椒30克,香蒜段30克,大蒜子20克。
调料:豆瓣酱5克,火锅底料10克,辣妹子5克,海黄汁5克。
制作方法:
1.将牛肉牛筋切成小段。
2.锅中放油,烧至八成热。
3.将切好的牛肉、牛筋倒入锅中炒香,加入调料,放入高汤,收汁即可。
特点:成菜鲜香麻辣,有嚼劲。
酱汁大盆凤爪
< class="pgc-img">>主料:凤爪400g。
配料:美人椒200g,八角25g,桂皮25g。
调料:龙牌酱油8克,盐8克,高汤300g。
制作方法:
1、先将凤爪洗净,去指尖。
2、入油下锅加入姜片,八角,桂皮将凤爪煸香,加入高汤煨制。
3、回锅加入美人椒段收汁出锅即可。
特点:成菜酱汁味香。
大师点评:上色效果好,注意火候,不能太酥烂。
农家如意蒸三样
< class="pgc-img">>主料:腊鹅300克,肉膘300克,咸青鱼300克。
配料:黄豆芽300克,香菜5克。
调料:味精50克,白糖100克,广东米酒100克,猪油80克,姜、葱3克。
制作方法:
1、熟腊鹅改刀成刀面形状。
2、咸青鱼改刀成刀面形状。
3、干肉膘用温水泡软改刀成刀形状。
4、黄豆芽飞水,选长型形盘子将黄豆芽垫底,分别将以上三样原料拼在盘内,撒上调料蒸8分钟,点缀上香菜即可上桌。
特点:此菜原汁原味,咸鲜味美。
大师点评:鹅与鱼搭配创新,两种食材咸度都较高,可提前泡水。
出品人:于冬兵
酥嫩香猪手
< class="pgc-img">>预处理:
1、制净的猪手450克一剖二,入沸水1千克(水中加葱段、姜片各25克,白酒20克祛异味)煮至五成熟捞出,沥干水分加香料包(八角、桂皮、白豆蔻各5克,香叶5片,小茴香3克,草果10克,草豆蔻、砂仁、良姜、山柰各2克,陈皮4克)腌制48小时,取出放置通风的地方,吹两天至吹干猪手内的水分。
2、将猪手放入高压锅内,加葱段、姜片各20克,香料(八角、桂皮、香叶各3克),添入清水500克,上气压45分钟。
详细做法:
1、锅入色拉油1千克烧至八成热,下入压好的猪手炸至色泽金黄,捞出沥油,改刀成条。
2、锅入清油50克烧热,下入家常豆豉150克,肉末50克,蒜末、宜宾芽菜末各35克,青美人椒圈、红美人椒圈各20克小火炒香、炒脆,再加盐5克,鸡精、白糖各3克调味成臊子。
3、将炸好的猪手改刀,再将臊子淋在上面即可。
制作关键:
1、炸猪手时,油温要达到八成热,否则皮不脆。
2、炸制时锅上面要加盖,以免溅出油沫。
下酒三脆
< class="pgc-img">>主料:鸡胸脆骨100克。
配料:酱绝萝卜皮50克,香芋梗30克,黄贡椒10克,香菇10克。
调料:鸡精10克,味精5克。
制作:
1、将鸡脆骨、酱绝萝卜皮、香芋梗分别切成细丝备用。
2、下油将鸡脆骨丝煸香后,放入萝卜丝与调料翻炒。
3、出锅前和入香芋梗,淋上香油装盘。
白水辣子焖土鸡
< class="pgc-img">>主料:放养土鸡1000克。
配料:白水辣子酸剁椒400克、蒜粒4粒,生姜15克,酱油15克,小米椒20克。
调料:李锦记财神蚝油10克,李锦记味极鲜15毫升,鸡精5克,食盐8克,茶油10克,花生油800克。
制作方法:
1.将土鸡剁成四厘米宽,三厘米长的块。
2.香葱切成葱花,小米椒切小段,生姜切片,蒜切粒。
3.炒锅烧热,放花生油烧至五成熟下鸡块爆炒。
4.放生姜、蒜粒、小米椒再爆炒几下,放入白水、酸剁椒翻炒。
5.倒入高汤焖10分钟,加入李锦记财神蚝油,再倒入茶油装盘,撒葱花,出锅。
湘情土鸡
主料:土鸡、青椒
辅料:姜片、八角、桂皮
调料:
熟猪油、浓缩鸡汁、蚝油、蒸鱼豉油
制作:
1、将土鸡1500克治净,砍成块,大青椒切成片备用。
2、净锅上火,下入熟猪油200克,烧至六成热时下入姜片30克、八角3克、桂皮2克、浓缩鸡汁5克、蚝油4克,煸香后下入鸡块一起爆炒,等鸡肉爆干水分后,再下入青椒,炒至鸡肉金黄,青椒呈虎皮状时再加入蒜子100克、高汤500克、盐1克、味精1克,大火烧开,转小火焖制35—40分钟至鸡肉脱骨,将鸡肉挑出,沥出汤汁。
3、将沥出的汤汁与鸡肉一起回锅加热,加入蒸鱼豉油20克,烧开后加青蒜段、红辣椒片各10克,出锅即可。
关键:
要想鸡肉入足大青椒味,就一定要等鸡肉炒干水分后再下入青椒,且要等青椒煸炒至虎皮状时再加汤焖制。因为煸鸡肉时的油脂比较多,所以不用担心煸糊青椒。且因成菜后青椒要被滤掉,所以煸炒时也不要顾虑青椒的形状会受到影响。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百味美食阁!
阁主每天介绍各地特色美食,家常菜做法,还有好吃不贵的街巷美食小店!
喜欢的朋友记得收藏哦,以便用的时候可以想起来。
另外有其他美食意见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多多留言,一起探讨美食。
源: 红餐网
作者: 蒋文景
当下,餐饮老板对开店极为谨慎,郎禄媛认为,既然我们选择了做门店经营,那门店数量增加就是餐企的发展,不开店等于不发展。
后疫情时代,开店依然是餐企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关键是怎么开、开到哪里。
< class="pgc-img">>进入六月,餐饮业整体复苏步伐加快。
一些原来就很强势的品牌恢复不错,部分甚至已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那些疫情之前商业模式就存在问题、没有利润、人气不佳的品牌,疫情后日子更难过了。
这种情况下,很多餐饮企业都在寻找新的模式和突破口。
6月4日,船井中国餐饮咨询事业开创人郎禄媛做客红餐网(ID:hongcan18)春雨计划直播间,与各位餐饮人分享了“后疫情时代的商业模式”如何打造的课题。
郎禄媛认为,在微利时代,商业模式、底层逻辑、精细化运营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战时状态长期化视野下,适应中小商圈的高坪效高收益商业模式将是未来餐饮旺店的方向。
而打造超级性价比门店和高收益的外卖独立专门店,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两个着力点。
01. 超级性价比门店, 提升单店营收
那如何去找到现阶段适应自品牌的旺店模型呢?第一个着力点,是打造有品质、有体验、低消费的超级性价比商业模式。
超级性价比商业模式门店就是,它的价格不是很贵,但是有体验、有品质,既不是廉价快餐,也不是客单价很高的正餐,而是位于两者之间的中间位置。
这种模式可以在把性价比给到顾客的同时,极致提高运营效率。我们会发现,原来600平米的门店需要50人运营。但是在新模型下,可能200平米,15人就可以运营了。
郎禄媛说到,这个模式关键指标的转化,就是集客复购的极致化和全面效率优化。具体怎么打造?她举了几个餐饮案例:
- 高收益新模式(金戈戈香港豉油鸡)
金戈戈是深圳的一家餐饮品牌,它的门店面积为150-200平米,目标群体以女性白领为主,客单价80元。它把粤菜的烧腊品类这个高MS爆品提炼出来,主推10个SKU,预制性非常强。
< class="pgc-img">>△烧腊作为主力品类,强化业态定位;附加分享型利用商品,满足客层需求(图源直播ppt)
它的食材种类比较少,但是产品线丰富。除了主推烧腊系列,还有汤煲、小菜、热菜、一个鱼的大菜,还有女性喜欢的甜品、饮品等。
同时,还设置了四款套餐,强化了消费动机,兼顾了小家庭或朋友社交聚餐方式。
像这样,以主力品类强化品类吸客,再通过多种套餐和菜肴的组合拓展、满足更多消费动机,金戈戈打造出了更高翻台、更节省人工的高收益运营方式。
- 专门店模式(胡子大厨)
胡子大厨定位湘味快炒专门店,它的定位介于低客单、低价值的湘味快餐和高客单、高价值的湘菜正餐综合型餐厅之间,但又注重口味,选址周边多为写字楼,这就是专门店模式。
在核心菜品上,它主打中餐现炒,使用明档形式,让消费者看到镬气展现,把中餐的核心点抓到了。
胡子大厨的门店桌席设计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有2人、多人吧台,包间圆桌或方桌,坐席有沙发和座椅。多样紧凑又不失舒适度,还可以拼桌,门店席位利用很高效。
外卖打包区域设在店头,缩短了外卖动线,提升外卖效率;2处自助水台和2处米饭台的设置,防止不同区域就餐动线的交叉;在出餐口附近摆放米饭台,出餐口下方摆放餐具、器皿收纳,缩减服务动线。
< class="pgc-img">>△通过后厨分工&动线,提升效率,减少人工(图源直播ppt)
完全动线式的厨房,首先根据产品销量和味型食材进行均衡分岗。再分成四个炒锅,荤类菜品炒岗2个,素类菜品炒岗2个,切配口动线设计优化,减少了后厨压力。
经过前厅后厨的优化,它实现了少人化运营,人效高、坪效高、收益结构也更好。
- 单品模式(老鸭集)
老鸭集是外婆家新推出的单品店模式,门店面积虽然在250平米左右,但是整个后厨却只需要四到五人,是非常极致的运营模式。
它主打火腿老鸭煲,是浙江特色传统名菜之一。老鸭集以“老鸭煲+火锅”的形式来规避单品店产品单一的弊端,并且通过加料、免费配菜、小菜,搭配一些卤菜凉菜蒸类轻主食满足顾客社交动机,用甜品、自制饮品营造顾客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客单价。
< class="pgc-img">>△老鸭集的招牌大菜:火腿老鸭煲(图源外婆家公众号)
像这样的单品店模式跑起来的话也是很厉害的,不过,很多单品店适合于大商圈,如果开在小商圈,需要复购率非常高才能开起来。
- 客层转变(饺子王将)
企业品牌老化,该如何转变模式,让自己更受年轻人喜欢?这是最近很多餐饮老板在摸索的。怎么做呢?
饺子王将是1970年代成立的一个日本餐饮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渐渐变成了客群80%是男性的“老店”。
就在去年,饺子王将推出了新模型,定位从中餐简餐变为中餐休闲正餐,客群风格也从“中年大叔”变为“女性高级白领”。
客层对象转变后,饺子王将针对女性顾客的就餐体验设计了吧台、高脚椅、能站着用餐的开放式阳台等;
在装修风格上,则以时尚咖啡,西式酒吧风格为创作原点,主要颜色从红黄色调变为黑白色,装帧非常精致,整体感觉更时尚;
logo也同时做了改变,新logo融合了原logo,体现了品牌形象的转变和联动性。
此外,它还特地聘请了女性料理研究家,开发新的健康菜色,让更多女性口碑传播......
< class="pgc-img">>△吧台式餐厅设置高脚椅,照顾女性用餐体验(图源直播ppt)
在这样的新模型下,饺子王将客单价从50元提升到150元,提升到原来三倍,最核心的底层逻辑就是改变了客层的定位。
02. 高收益的外卖独立专门店,加速品牌成为商圈品类第一
疫情期间,餐饮线上化进程加速,众多餐饮企业纷纷推出外卖服务。外卖从补充手段,逐渐进化为行业竞争的通用能力。
郎禄媛认为,如果门店前期设计适配,现有门店也能做外卖,外卖可以帮助提高人效坪效和运营效率。不过,在后疫情时代,餐企更要思考把外卖变成单独的事业,打造高收益的外卖独立专门店商业模型。
在她看来,一个典型的外卖高收益店的收益模式是:食材成本约36%、人力10%、租金5%、营销费5%、手续费17%、其他7%,最终月营业额30万,营业利润20%。
目前,这种高收益外卖独立专门店已经有很多餐企在做了,比如:
< class="pgc-img">>△海底捞外送、桂满陇·陇外、达美乐(图源直播ppt)
- 海底捞外送店 ,注意体验感的堂食,加重视便利性的外卖。它与海底捞大店的区别在于选择低租金的铺位;起送价、配送价、人员结构不一样。为确保单均设定了最低起送价、及设定符合配送距离的配送费。
- 桂满陇·陇外 ,桂满陇开发的外卖专门店兄弟品牌,它选址在好的商圈,以小规模门店运转,实现高翻台。它的产品线大多专属于外卖专门店的菜品,但也可以点到堂食的部分菜品。
- 达美乐 ,是注重外带需求的街铺店。为提升外带占比,在街铺店设置了外带窗口,和专门的外带价格,并灵活使用自营配送及第三方物流的混配方式,在上海就发展了100多家门店。
郎禄媛强调,打造外卖独立专门店,关键是如何选定商圈及商业模式。
一般来说,商圈包括居民住宅区、写字楼区,写字楼&居民区复合式商圈等,不同规模的商圈能支撑的门店类型也不同。比如10万人的商圈才能支撑一家吉野家,而6万人就可以开一家食其家了。
< class="pgc-img">>△不同规模的商圈,适合外卖专门店模型不同
归根结底,是因为不同门店的产品线不一样。商圈人口多,即使产品广谱度低也能开店;商圈人口少,就需要增加产品数量,提高广谱度来提升复购。比如太二为什么只适合大商圈?就因为产品线少。
所以,餐企在做外卖专门店的时候,一定要先设计商业模型,根据情况选择单品专门店、品类(菜系)专门店或外卖综合店。不要开完店了再找商业模式,就很容易踩坑。
选定商圈后,要根据商业模式选定商圈点位,根据自身商品优势确定产品线、价格设定、营销对策、营运流程等。另外,是自配送还是第三方配送也需要思考。
最后,郎禄媛还特别提醒了一点:外卖独立专门店是制造业思路,提升人员及门店设备的运转效率,与提升业绩息息相关。
所以装修之类并不是第一要素,更应该考虑的是门店动线、设备、人员的运转模型。也就是,要站在营运角度,去设计产品、工位、设备配套和动线布局,选择高效自动化的厨房设备等,从而全面提升效率。
结语?
开店一定要开在一线城市、要选大商圈、要开大店吗?还是选择适合自身的最佳模式?
其实,不管是大商圈还是小商圈,不管是超级性价比旺店还是外卖独立专门店,只要模式强、店开对、注重品质,都能赢得生存空间。
在后疫情时代只要我们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选对商业模式、选对商圈点位、产品线和流程设计合理,那么一定能实现逆势扩张,逆势发展。
业头条No.40|湘菜创业帮”
湘菜的崛起之路
深圳和广州,这两座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成为了一群湖南人凭借湘菜事业创造奇迹的舞台。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家喻户晓的餐饮巨头,这些湘菜创业者用自己的脚步和智慧,书写了一段传奇般的创业故事。
他们从普通的帮厨做起,凭借对湘菜文化的深厚理解和执着追求,逐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品牌,引领湘菜进入新的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不断创新,勇于尝试,最终成功实现了湘菜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成为当地餐饮界的"四大天王"。
一个个普通人的不凡之路
"我要是听你的做辣椒炒肉发了财,我直接送你一台车。"
这句玩笑话,在八年后成为了现实。2016年,费良慧和冯国华在一场聚餐中开的这个玩笑,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他们创立的湘菜品牌"费大厨"和"农耕记",如今已成为广东省最知名的湘菜连锁店。
这些湘菜创业者的故事,无一例外都是从普通帮厨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攀登到了事业的顶峰。
冯国华出身贫寒,从小就被迫学做厨师挣钱养家。15岁开始在县里做学徒,每天从早干到晚,仅仅赚到50块钱。
易志勇的家境也不算好,8岁起就自己解决饭食问题。初中毕业后,他来到郴州学习做厨师,从杀鸡杀鸭的学徒干到了厨师长。
费良慧的家境相对好一些,他的父亲是民间大厨,从小就耳濡目染。但即便如此,他也在厨师学校正儿八经地进修过,学会了做出各种精美的菜肴。
这四个湖南人,虽然家境不一,但都有着共同的特质 - 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正是这种韧性和执著,让他们最终在餐饮界崭露头角。
从湖南到深圳,湘菜闯天下
对于这些湖南人来说,深圳就像是一座"耶路撒冷"。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深圳经济特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批湖南人南下"淘金"。1800万人口的深圳,街头每10个人中就有1.5个是湖南人。
正是这一大批湖南人的涌入,直接带动了湘菜在深圳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深圳的湘菜餐厅数量在7000家以上,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湖南长沙。
广州的情况也差不多。在广州,每5个外来人口中,就有1人来自湖南。湘菜也因此在广州大行其道。
这四位湘菜创业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喻义从湖南骑自行车一路来到深圳,开创了"田趣园"湘菜连锁。冯国华2004年从湖南老家来到深圳,开办了第一家"湘临天下"餐厅。
易志勇在德国打工5年后,回国开办了第一家"老湘村"湘菜馆。费良慧则将原有的品牌全部更名为"费大厨",尝试找到最能代表湘菜的招牌菜。
这四位湘菜创业者,都凭借自己对湘菜文化的深厚理解和执着追求,让自己的品牌在广州和深圳这两座餐饮大战场上脱颖而出,成为当地餐饮界的"四大天王"。
标准化与规模化,湘菜崛起的关键
这批湘菜创业者之所以能实现突破,关键在于他们对湘菜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与把握。
近年来,随着购物中心的崛起,餐饮业的消费场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环境更加舒适的购物中心。要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规模化发展,餐饮店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变得更加时尚和轻盈。
湘菜行业也不例外。过去的湘菜馆往往菜式繁多,菜单厚重,很难满足购物中心和连锁复制的要求。新兴的时尚湘菜品牌,如彭厨、田趣园等,在装修、菜单、价格等方面都进行了精简和优化,更好地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在这样的趋势下,单品菜变得格外重要。招牌单品不仅是店铺的记忆点,更是在高度竞争的湘菜市场上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费良慧经过多方调研,最终确定了"辣椒炒肉"作为费大厨的招牌菜。易志勇则选择了"小炒黄牛肉",并制定了详细的标准操作流程,确保口味的稳定。
这种对单品的聚焦和标准化,不仅提升了菜品的口味和品质,也为后续的连锁扩张奠定了基础。
此外,供应链管控也成为湘菜创业者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冯国华创立的"农耕记"品牌,就深挖了湘菜供应链的商机,打造了完整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配送体系。
标准化、供应链管控,再加上资本的助力,这些湘菜创业者终于实现了从"小店"到连锁品牌的华丽转身。如今,他们在广州和深圳的门店数不断增加,品牌知名度也不断提升,成为当地餐饮界炙手可热的"四大天王"。
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
然而,这四位湘菜创业者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从普通帮厨做起,最终成为行业巨头,其中蕴含着对湘菜文化的深厚理解和执著追求。
正如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所指出的,"那些奇才异类得感谢机遇的眷顾;他们的成功还需要上辈人的文化熏陶,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
对于这些湘菜创业者来说,正是源自家乡的文化熏陶,让他们在经历艰苦的从业历程后,仍能保持对湘菜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比如冯国华等人在一次聚会中的一句话,就启发了费良慧将"辣椒炒肉"定为费大厨的招牌菜。这种文化交流,无疑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灵感。
再如湘江流域、洞庭湖区、湘西山区这三大湘菜细分系统,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菜品。这些创业者都在努力在地道和大众化之间寻求平衡,力求更好地传承湘菜文化。
此外,他们还不断进行产品和模式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从最初的街边小店,到后来进入购物中心,再到如今的标准化连锁,这些创业者一直在探索湘菜发展的最佳路径。
正是这种对湘菜文化的深厚理解与创新精神的结合,让这些普通人最终成长为湘菜界的"四大天王"。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段传奇般的创业历程,为湘菜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这些湘菜创业者必将继续保持创新,在传承中发展,在变革中崛起,为这个古老的菜系带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湘菜的崛起之路(续)
随着这些湘菜创业者的不断努力,湘菜正在向全国乃至全球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当地餐饮业注入新活力,也为其他地区的湘菜品牌树立了标杆。
可以说,这四位"湘菜四大天王"的崛起,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奋斗史,更是湘菜整个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老乡到老板,从小店到连锁,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成功,不仅让人感叹湖南人的 "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韧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餐饮业转型发展的希望。
如今,这些湘菜创业者纷纷展望未来,寄望把自己的品牌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在他们的带动下,湘菜正走向标准化、品牌化和国际化,不断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
2015年,喻义从湖南独自骑自行车来到深圳开设湘菜馆,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如今,他创立的"田趣园"品牌已经在深圳、广州等城市拥有多家连锁店。他希望通过加强产品研发和供应链管理,让"田趣园"成为享誉全国的湘菜标杆。
同样,费良慧也在努力将"费大厨"打造成知名湘菜品牌。他不仅将招牌菜"辣椒炒肉"标准化,还积极拓展线上线下渠道,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正宗的湘菜风味。
冯国华创立的"农耕记"则着眼于湘菜产业链的整合。他建立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确保食材的品质和供应。他的目标是将"农耕记"打造成湘菜界的"阿里巴巴"。
而易志勇主导的"湘辣辣"品牌,也在不断升级和创新。在保留湘菜传统味道的基础上,他们结合消费者偏好,推出了多种时尚化的新品,深受年轻人欢迎。
可以说,这四位湘菜创业者正以自己的方式,为湘菜这个古老的菜系注入新的生机。他们用创新的思维和执行力,不断推动湘菜向标准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为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菜系描绘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湘菜定将成为中国餐饮业的新生力量,与更多人分享它的独特魅力。未来,这些湘菜创业者必将继续书写更加精彩的传奇,为中国餐饮业注入持久动力。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