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和小美口头协议开一家面馆,由桃姐代表小美履行相关义务。不久,面馆关门,小美以她跟桃姐之间没有书面合同未由,要求桃姐退还她的股本。日前,上海宝山法院依法驳回了原告小美的请求。
 >
配图,图文无关
合伙开面馆“签”口头协议
这事还要从2018年冬天说起。那天,桃姐与同事兼好友小美在一家西安面馆吃面时,发现面馆生意不错,便动了开一家面馆的心思。小美得知桃姐的想法后,表示愿意入伙。
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期考察调研,桃姐计划面馆总投资120万元。由于涉及资金量较大,桃姐决定将120万元分为10股,每股12万元的方式引入其他合伙人。其中,小美与桃姐口头协商,由小美出资12万元,占股10%。两人还约定,由桃姐代表小美与其他合伙人签订合伙协议等事宜。
小美在微信上表示同意,并于2019年5月向桃姐转款12万元。
第二天,桃姐把小美拉入一个群内成员数人均为面馆股东的微信群。在微信群内,包括小美在内的数名股东对入股数、利润分配方案、装修设计方案等等均进行过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
2019年11月,店铺正式开业后的经营过程中,桃姐同样在群内告知各股东收支等经营账目。
然而,尽管前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但是面馆开业后,客流量还是远远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导致面馆经营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两三个月后,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其他合伙人表示不想再继续垫钱经营。在征询了小美等人的意见后,桃姐于2020年1月决定关闭面馆,并将剩余资金1万余元按照投资比例退还各股东。
关店后合伙人提出退回股本
面馆关闭后,小美为了“追回”投资损失,突然变了口风。
“桃姐,你打10万元借条给我吧,其余2万元算我交学费了。”小美发送微信消息给桃姐。
“小美,这我真的没想到。我们都有聊天证据的,你是以参股形式进来的。小美,真心没想到你也会和我来这一套。”桃姐回复说。
“我们没有签署任何的分配权益。我也没有享有任何股东权益。”小美回复说。
随后,小美于2020年5月将桃姐诉至上海宝山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双方通过微信、电话口头约定的投资协议解除,桃姐需返还其投资款12万元。
配图,图文无关
法院认为口头协议合法受保护
庭审中,被告桃姐辩称,与其他合伙人签订合伙协议时,通过微信将合作方案、协议内容等已经发送给原告,原告当时在微信中均表示认可和同意。在合伙协议履行期间,被告并未出现任何违约等情形,故不同意原告小美的诉请。
上海宝山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就原、被告双方的合作方案、协议内容等均征询过原告的意见,原告表示同意并支付了投资款。并且,原告对于由被告代理其出资、签订合伙协议等事宜均予以认可,被告桃姐与案外人签订合伙协议到合伙面馆的筹备、装修、开业、运营直至停业、清算,均通过微信与原告小美及时进行了沟通,对于面馆停业等重大事项均征询了原告意见。
面馆开业时,原告小美也到现场查看。除了通过微信发送面馆收支情况外,被告桃姐也邀请原告前往面馆查看账目。由此可见,被告桃姐对于执行合伙事务的情况已向原告小美进行了适当的披露,并未将原告排除在合伙事务之外。因此,被告并未存在任何违约行为。
上海宝山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原告小美主张解除合同的理由并不成立,但考虑到合伙面馆已停业,且相关合伙人也对剩余合伙财产进行了清理,原告与被告之间的投资协议已无继续履行可能,酌情确定双方投资协议于该案开庭之日予以解除。
本案中,在双方合同解除前,原告主张的投资款已投入合伙面馆。在面馆因亏损停业后,原告在微信聊天记录中,一改此前说法,突然提出要求被告向其出具欠款10万元的借条,并表示案涉投资款是被告向其借款。原告小美上述主张实质上系拒绝承担经营风险,违反了双方约定,且有失诚信。
综上,上海宝山法院依法判决原告小美与被告桃姐双方通过微信、电话口头约定的投资协议解除,并驳回原告小美主张被告桃姐返还投资款12万元并赔偿违约损失的诉讼请求。
判决后,原告小美不服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法官认为:根据《民法典》的精神及《合同法》的规定,虽然双方并未签订任何书面性质的合同,但是合法的口头合同也受法律保护。合同成立后,合同双方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来源:周到
<>文来源于会计学堂,若想了解更多会计政策、账务税务实操、考证信息、可以搜索100多万会计人都在关注的微信号———会计学堂(ID:1398878083),获取最有价值的行业信息!
导读:本文讲述的是关于公司股东退股如何清算的有关问题,清算主要是对一些公司的债务情况进行一个结算,确定应付的相关责任,具体内容请仔细阅读全文。
公司股东退股如何清算?
公司注销或者是股东退股的时候,公司就需要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工作,清算主要是对一些公司的债务情况进行一个结算,确定应付的相关责任。
公司股东退股,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如果股东退股由其他股东接收股份的,这样不需要进行清算,因为公司还在正常运营,只需要按照股份转让,由双方进行协商就可以。
第二种,公司不打算继续经营了,股东都想要撤资了,那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股东会决议,然后成立清算组,对公司的税务结算,以及清算,工商注销办理,清算之后就可以注销了。
清算流程: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工作——提出清算的方案——进行公司资产分配——结束清算。清算之后,就可以办理公司解散,以及到工商,税务办理注销业务了。
详细的工作为,清算总计公司未完成的业务,进行资产评估工作等,然后提出应该付清的公司债务是多少,应该支付员工的工资、保险费是多少,还有应该补交的税款是多少等清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成立清算组,要由专门的会计事务所,委托进行清算公司债务,然后由会计事务所工作人员,开展清算工作,并且出具资产评估报表以及清算方案,告知企业。
最后,公司完成清算工作了,会计事务所会出具清算报告,这个就需要拿着清算报告,到工商局办理公司注销业务,办理营业执照注销,公司不经营必须要注销,这样才不会有后续的麻烦事。
< class="pgc-img">>股东可以随便退股吗?
股东退股即退出公司,指在公司存续期间,股东基于特定事由,收回其所持股权的价值,从而绝对丧失其社员地位的制度。
股东退股申请条件:
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对于公司股东退股如何清算的问题,不知道你现在是否都了解清楚了呢,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获取更多财务会计相关知识,请关注会计学堂荣老师。
>年说起实体商业,话题的开始和结束,似乎永远都是“疫情”和“封控”,大家都在猜什么时候是个头,却又都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的结尾。
最近的政策有点看不懂。一边是日增阳性几百的上海、深圳加码布防:上海将进入餐馆的核酸要求缩短到了48小时,深圳10个区则要求餐馆、饭店、KTV等密闭场所限流50%。
另一边是日增阳性大几千的广州、北京等地却通知,进出商场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但从大方向来判断,相信大家能看到,用大规模“封控”和“静默”来构筑抗疫防线的日子,快到头了。各地政策的摇摆,在中央统一定调的背景之下,最终将通往解封和开放。
只是可惜的是,在“开-关-限流”的来回往复中,大量的企业、个体户没能够熬过这个艰难的螺旋,最终选择了退场。
据企查查数据,截至12月1日,2022年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注销吊销49.6万家;零售相关企业注销吊销190万家;儿童相关企业注销吊销2万家。
作为对比,2019年全年,全国企业注销总数是280.31万户,今年尚未过去,上述3个行业的注销量已经超过当年疫情前全行业注销数的85%。
今年5月,上海临解封前,我们盘点了疫情下的实体店阵亡清单和我们仍看到的希望。如今,在全国有望迎来防疫“新形势、新任务”之际,我们再回头看看,倒在下半年的实体门店们。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闭店盘点。
01 商场类
大洋百货
重庆店停业
今年国庆节的前一天,在开业14年后,重庆杨家坪大洋百货发布闭店公告,宣布在2022年10月31日22:00营业结束后正式停止运营。
< class="pgc-img">重庆大洋百货 | 来源:网络
>新世界百货
云南昆明店停业
11月3日,“香港新世界百货昆明店”微信公众号发布《云南新世界百货有限公司终止经营告知书》,宣布将于11月20日正式停止营业。
< class="pgc-img">云南新世界百货 | 来源:网络
>西单商场
新疆乌鲁木齐店停业
9月,乌鲁木齐铁路局西单商场发布公告,宣布于11月30日关门闭店。这是继红山友好百盛、友好昊元上品购物中心后,今年乌鲁木齐第三家闭店的商场。
百盛
连关两店退出太原
4月30日,太原百盛长风店贴出停业公告表示,宣布于5月31日起停止营业。
5月12日,太原百盛梅园店也同样发布了停业公告,宣布将于7月9日起停止营业。
伊藤洋华堂
成都春熙店停业
10月末,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发布供应商告知函,称接到春熙店房东通知,将结束物业租赁业务,为此,伊藤洋华堂春熙店将于12月31日后终止经营。这座开业25年的春熙路头牌商场,也将就此离开。
< class="pgc-img">成都伊藤洋华堂春熙店|来源:品牌官网
>金鹰
南京竹山路店停业
11月,开业才刚满1年的南京金鹰GE66贴出闭店通知,宣布即日起正式闭店。内部几乎已全部搬离撤空。
百度上搜索金鹰GE66,显示“暂停营业”,名称也变成了“宜悦里G66”。
< class="pgc-img">空空荡荡的金鹰GE66 | 来源:南京楼市
>其它区域型商场
10月9日,位于广东东莞的海雅百货南城店正式闭店歇业。
11月,河南开源大未来商业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河南漯河大未来购物中心于11月15日关闭。
02 超市卖场类
家乐福
三个季度闭店50+,退出河南市场
在今年3月关闭超1万平米、曾是亚洲最大超市的中关村广场店后,截至今年9月末,家乐福超市仅余151家,较2021年减少54家。而在过去三年,家乐福超市总共才关店49家,这也意味着,家乐福超市在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关店量已超过去三年之和。
9月30日,家乐福河南郑州金水路店、浙江宁波江东店、天津南开区白堤、新安两门店和深圳红宝店5家门店同时关闭。
11月15日,随着品牌在郑州的最后一家门店国贸360店关门,家乐福退出已经营16年的河南市场。
< class="pgc-img">家乐福国贸360店 | 来源:大河报
>永辉超市
关闭多家门店
据第三季度财报,永辉超市单季度亏损扩大至7.75亿元,连续四个季度营业利润计为负数。
8月,永辉关闭了在起源地福州经营超10年的两家老店。厦门永辉民生超市有限公司金潮店,也已于11月21日22点起停止营业。
近日,开业仅仅2年的永辉超市昆山经开万达店宣布将于12月15日起停止营业;邢台万达店也将于12月1日起停止营业。
< class="pgc-img">已关闭的永辉福州浦新店 | 来源:福州帮
>沃尔玛
持续关店+关闭大陆首店
今年11月,沃尔玛深圳洪湖店宣布闭店,这是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开出的首家门店。
而整个11月,沃尔玛关掉的店并不止这一家:
- 11月9日,沃尔玛扬州四望亭路店停业;
- 11月16日,沃尔玛新余分宜县店停业;
- 11月23日,沃尔玛惠东万隆商业中心店停业;
- 11月24日,沃尔玛新余抱石公园店停止营业;
- 11月30日,沃尔玛赣州八一四大道店停止营业。
京东七鲜7FRESH
连关两店,退出长沙
10月10日,京东七鲜长沙大悦城店正式闭店,该店于2021年9月30日正式开业,仅支撑了一年时间。
在此之前,京东七鲜长沙溪悦荟店也于8月30日宣布闭店调整。至此,京东七鲜在长沙的两家门店均已闭店,
京东七鲜长沙溪悦荟店 | 来源:网络
>每日优鲜
关闭全国门店
曾被称为生鲜电商头位的每日优鲜,在今年7月爆发经营危机后,全线关闭全国门店,配送时间由原本支持的30分达改为最快次日送达。
至11月每日优鲜披露的最新消息,仅剩全职员工55名,而去年底的这个数据为1,925名。
< class="pgc-img">人去楼空的北京线下配送点 | 来源:央视财经
>国美电器
被申请破产,净关370家店
昨日,国美电器因拖欠供应商数百万货款,经催要不能偿还,被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据今年年中报,国美负债规模约585亿元,品牌连续5年净利润为亏损状态。
2022年上半年,国美零售关闭门店562家,新开门店192家,净减少门店370家;另外,该公司新退出60个城镇。
宜家
关闭贵阳、上海门店
今年4月关闭贵阳店后,7月宜家中国宣布关闭上海杨浦店。该店位于国华广场B区的一、二层,于2020年3月开业,2021年3月重装升级,实际营业时间还不到2年。
官方公众号上,宜家中国指出关闭上海杨浦店的主要原因:市场变化、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消费者偏好,以及自身原因。
居然之家
济南北园店停业
8月,居然之家济南北园店发出闭店通知,称因亏损严重,居然之家北园店决定正式停止营业,撤出济南市场。
红星美凯龙
关闭5家门店
10月10日,红星美凯龙咸阳人民路商场宣布正式闭店,闭店原因是作为轻资产项目,委托方根据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及区域规划调整,终止了与红星美凯龙的委托经营管理关系。
今年上半年,红星美凯龙已经关闭了4个门店。而其它家居卖场,在疫情和地产下行的双重冲击下,也生存压力巨大。
- 3月,山东青岛富尔玛建材广场闭店;
- 6月,四川乐山美巢家居关门撤场;
- 7月,阿里旗下精选家居品牌Homearch首店停止营业。
03 项目动态
海底捞火锅
根据海底捞发布的中期业绩,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业18家餐厅,关停26家餐厅。加上去年下半年发起“啄木鸟计划”以来的关店潮,相比去年同期,海底捞门店数量净减少162家。
贤合庄火锅
全国门店数量腰斩
巅峰期门店数曾突破800的贤合庄火锅,在陈赫退股之后,加盟商关店进一步加速。截至2022年11月28日,全国门店数仅余400家左右。
电台巷火锅
全国门店数量腰斩
经历了上海疫情的冲击后,电台巷火锅开在人民广场的上海首店停业。此外,静安店也停止营业了。据媒体报道,其门店规模从最高的70家萎缩到了30家左右。
喜茶
降价、关店、结束品牌
继今年两次降价,将产品控价在30元以内,喜茶在门店经营上也有所调整。
旗下平价茶饮业态“喜小茶”在经历两年多发展,开出超20家门店,到今年11月被全部关停。上周,去年9月才在深圳文创热地:南头古城的喜茶全国首家手造店宣布闭店结业。
同月,喜茶更是确认开放加盟,首选非一线城市。
< class="pgc-img">已经关闭的喜茶手造店 | 来源:品牌官微
>卡乐星
关闭所有直营店
11月21日,进入中国12年之久的老牌美式汉堡卡乐星关闭上海所有仅剩门店。卡乐星上海办公室表示,后续也没有再开业的计划。
目前仅存的卡乐星,是位于上海和青岛机场的加盟店。
时萃咖啡
全线闭店
在去年7月得到近亿元战略融资的时萃咖啡,高峰期门店数量约12家,覆盖广州、深圳、佛山。
今年11月,时萃咖啡几乎全线闭店,仅存佛山岭南天地店,品牌起步的小程序商城同样关闭。
< class="pgc-img">时萃仅存的岭南天地店 | 来源:品牌小红书
>其它一些老牌集团的咖啡业务也在调整。4月,来自韩国的A Twosome Place途尚咖啡,关闭了中国地区最后3家门店。
11月,百胜中国在其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会上透露,将逐步退出直至终止旗下咖啡品牌COFFii & JOY在中国市场的运营。
菲律宾餐饮集团快乐蜂宣布,结束“唐恩都乐咖啡”业务在中国的运营,北京的7家咖啡餐厅也都已终止运营。
味千拉面
半年关店超9%
味千中国发布的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味千拉面净关店68家,超过其门店规模总数的9%。
仍在维系的店面营业状态也并不乐观,根据其披露的数据,味千中国第三季度同店销售同比下降11.1%,快速休闲餐厅业务销售同比下降14.7%。
其他集团的日式快餐也同样面临下滑窘境。8月31日,吉野家在临时报告书中宣布,旗下品牌“花丸乌冬面”将全面退出中国市场。吉野家在今年上半年也关闭了约30家。
窄门餐饮数据显示,2020年在内地有45家连锁门店的“丸龟制面”,目前仅剩4家门店营业,北京、上海、天津和江苏各剩1家。
虎头局渣打饼行
放弃部分区域,放弃直营
网红新中式烘焙品牌“虎头局渣打饼行”去年连续完成多轮融资,并曾对外公开表示,2022年将计划开店150家,涵盖多个一线及新一线核心城市。
但品牌最新发布的消息是陆续关闭了在成都、重庆的6家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则是在营时间不足半年,而在北京的10家门店也已全部关闭。
品牌目前全国拥有约50家门店,距高峰期数量缩减了近30家,并决定放弃直营,开放加盟形式。
04 零售、配套类
GAP
多地撤店,出售中华区业务
今年三季度,GAP被曝光称大规模收缩线下门店,包括北京领展购物中心店、上海凯德晶萃店、南京水游城店、杭州金地广场店、长沙百联奥莱店,以及深圳、佛山、中山等地多家门店均清仓撤柜。
11月,GAP以4,000万美金将整个大中华区业务甩卖给了宝尊电商,包括在大中华区生产、推广与全渠道销售Gap产品的权利,和中国产品设计权。
Tesla
关闭中国首店
11月初,特斯拉中国首家旗舰展厅——北京侨福芳草地体验中心关闭。据媒体援引相关人士信息称,关店的原因是原店铺租金太高,没有续约。
< class="pgc-img">Tesla北京侨福芳草地体验中心 | 来源:网络
>Off-White
连续关店
8月,媒体曝称,Off- White近期连续关闭4家门店,分别位于上海芮欧百货、上海国金中心ifc、成都仁恒置地广场和西安中大国际。
滔搏运动
关店850+,裁员8,000+
根据滔搏公布的2022财年中期业绩,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滔搏运营6,928家直营店,与2月底相比,总门店数净减少了767家,降幅超过10%。
其中,与去年同期相比,关闭了857家门店,同时裁员超过8,000人。
太平鸟
半年关店559家
根据太平鸟最新发布的中期报告,今年上半年,太平鸟直营门店新开55家,关闭168家;加盟店新开211家,关闭391家;总计门店数净减少近300家。
多家上市零售企业同样处于闭店通道中,根据各家公司披露,森马今年共计新开661家门店,关闭了860家门店。
美邦服饰上半年新开直营门店3家,关闭直营门店77家;新开加盟门店40家,关闭加盟门店317家;合计净关闭351家。
红豆股份新开门店27家,关闭门店98家。
李宁销售点较去年底净减25家。
即使是这些风头正劲的FILA,今年6月相较去年底,也减少33家门店至2,021家。
美宝莲
关闭线下门店
7月底,美宝莲纽约发表声明,称将关闭中国市场大部分线下店,关店规模涉及全国近80家购物中心门店。
莎莎
关店超过50%
根据莎莎最新业绩公告,截至9月30日,莎莎国际零售店铺总数由原来的234家减少至193家。其中中国内地门店关闭最多,减少了35家,剩余42家门店。
而根据莎莎官网显示,莎莎中国内地销售点为35个。按此计算,从9月至今,仅两个月时间,内地门店又关闭了7家。
一条生活馆
全面退出线下
依靠短视频入局,高峰时期在全国开出18家门店的“一条生活馆”,到今年6月,也关闭了位于北京荟聚购物中心的最后一家门店,全面退出线下市场。
其它多家新锐集合店也在过去两年的高歌猛进之后,面临增长乏力的巨大考验。
7月初,THE COLORIST调色师关闭了北京大部分的门店,仅剩的一家也进入了暂停营业的状态。与之同属KK集团的KKV,也关闭了北京王府井的APM门店。
全品类新零售品牌“番茄口袋”三里屯形象店已于8月底撤店,而这距其开业还不到10个月;位于北京合生汇的全国首店,也已撤店围挡。
05 其他门店
上述的不完整清单,反映的更多是品牌的收缩,既有叱咤多年的老牌,纵横全球的洋行,也有近年来崛起的新零售。
而比起他们,更多的注销和倒闭,来源于不知名的小型连锁、独创品牌,以及个体户老板们。
根据《开菠萝财经》团队的调研,打开闲鱼APP,搜索“奶茶设备”字眼发现,二手奶茶设备几乎是以分钟为单位作为商品发布出来。
< class="pgc-img">闲鱼APP商店二手奶茶设备 | 来源:开菠萝财经
>而同样在大规模折价转让的,还有电玩城、健身房、干洗店、蛋糕店……这些卖家背后,无疑是一个个创业梦想触礁沉没的故事。
无论是因为疫情导致的人口流动减少,门店乏人问津;还是干脆由于禁令而无法完整经营或甚至无法开业,持续数月甚至半年之久的收入端巨大缺口,都是难以挽回的。
而仍在持续发生的租金、人工成本,则同样是实打实难以避免的。
这也就难怪,虽然就快看到阳光了,还是有大量餐饮店铺选择“放假回家,提前过年”。
郑州华丰源烩面已闭店过年 |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06 项目动态
当然,每家门店的关闭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些品牌、商场本身也就处于日落西山的衰退之中,不能把他们的没落,完全归咎于疫情和封控。
我们也能看到,有些品牌在如此寒冬情况下面,还成功地实现了逆势增长;也有些新的品牌,就在疫情下实现了线下门店的从0到有,开始萌芽生长。
比如我们过去几个月里曾经访问过的超级种子、上森派系、凡几、OLEADA。
但我仍想说的是,我们需要去正视和关注,这些在“黎明前”倒下的品牌们。
因为一家家小店的消失,带来的是整个线下实体商业的萧条;这些烟火气与繁华感的缺失,恐怕要到全面解封之后才能慢慢弥补。
11月23日傍晚北京某社区餐饮街 |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 class="pgc-img">12月2日上午的上海安福路 | 来源:自摄
>也因为每一家大店、小店倒闭之下,失业甚至离开这座城市的千千万万打工人,带来的是对未来消费预期更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人口与消费力的缺失,恐怕需要比这个冬天更漫长的时间来填平。
更因为这几百万倒下的企业不仅仅是数据,而是一个一个鲜活的案例,与难以磨灭的记忆。无论他们是坚持了3年,还是没熬过半年,这份坚持与倔强,甚至这种“对峙过绝望”之后的绝望,都值得我们用更多的人、更多的时间,去温暖和铭记。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陆陆续续解封了,虽然一切的调整不会那么顺利,全面的复苏也不会那么快,但希望总是令人愉悦的。
正在拆除路障及解封后的广州实景|来源:摄影@林泽君
>希望每一个即将熬过实体商业漫长黑夜的企业,都能重新焕发生机,春暖花开,肆意生长。
也希望我们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够有健康的身体、有稳定的收入、有成长的兴趣、有消费的时间。
最后的最后,在还没有迎来全面放开和复苏,仍然需要坚定、坚守和坚持的日子里,分享一段,我非常喜欢的,来自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朱晓静女士的发言:
“困难时期咬牙坚持每天前进20英里,不会因为天气恶劣而蜷缩不前,也就是要把基础的事做到、做好。顺风期也不得意忘形,不会因为风和日丽而走过多的里程,也就是不追求过度的、透支的数据增长。
保持这样的节奏,让我们有确定的聚焦点,这对动荡市场周期的企业增长和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只有接受不确定性是市场常态,变化是恒常,在不确定性中建立确定,才会为团队创造安全感。归根结底,确定性和安全感是自己给的,也只有自己才能给。”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的闭店盘点。
出品:Mall先生 | 编辑:El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