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的小吃摊数量越来越多,这时候总是能让人想到一本万利的小吃摊经营神话。很多人都表示高学历或者办公室职工赚钱并不多,反而会觉得一个煎饼摊就能赚得比他们还多,因为利益大成本低。之前有报道说一个煎饼摊的大妈能一个月赚3万,还在村里买了别墅!真的是这样吗?下面以上海浦东的一家煎饼摊为例!
1
成本分析:煎饼摊真的是无本经营吗?
老刘做饼14年,前4年在浦西,后10年到浦东,后面基本没再挪过地儿。按理说,应该是“煎饼摊”行业里的佼佼者了,但即使在以挣幸苦钱闻名的餐饮行业里面,老刘的煎饼摊仍然属于既辛苦又赚钱少的那类。
< class="pgc-img">>图:老刘的煎饼摊 & 老刘媳妇的煎饼摊
有人说,煎饼摊、夜宵摊这类的路边摊都是无本经营,挣脱了传统餐饮行业房租、人工和固定投资这三座大山。
事实是怎样的呢?
随着城市治理越来越严,现在上海市区基本上已经看不到路边摊了,像老刘这样的煎饼摊都是依赖于街边餐饮店,在早餐时间租借这些店的门头摆摊,正餐时间之前收摊,不能影响餐饮店正常营业。
老刘租借的是一家鸡公煲餐馆的门头位置,每天给老板100元租金,一个月下来就是3000,再加上两三百元的电费,是行业没有明文的标准。
除了固定成本,还有煎饼本身的成本。
< class="pgc-img">>图:老刘的煎饼摊主要产品
老刘的煎饼摊产品种类不多,平均客单价在6元左右,单个煎饼的成本2.3元左右,毛利率在60%以上。
< class="pgc-img">>图:煎饼摊成本测算
小结:由此可以看出,煎饼摊并非无本生意,房租、水电、原材料样样都是成本,若按照每个月的固定成本3000元,单个煎饼成本2.3元,老刘每个月至少得卖出1304个(43个/天)煎饼才能保持盈亏平衡。
2
盈利分析:究竟煎饼摊可以赚多少钱?
我们还是以老刘的煎饼摊为例,工作日老刘每天可以卖100个煎饼,周末是工作日的一半,即50个/天,算下来1个月基本可以卖2700个饼,按照客单价6元,老刘1个月收入1.6万,除开各项成本,每个月拿到手的利润是6500元。
老刘的煎饼摊单店模型如下:
< class="pgc-img">>根据我们在浦东调研的几家煎饼摊情况,老刘的煎饼摊基本代表了1个成熟煎饼摊(经营1年以上)的普遍情况,经营得当,一个煎饼摊的利润基本可以达到5000~8000之间,虽然高于一般的服务员工资水平(按照浦东市区的工资水平,一般餐馆服务员1个月工资4000左右),但距离“月入三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3
煎饼难以诞生连锁品牌?
谈起煎饼,总避不开黄太吉,谈起黄太吉,大家多将其失败归结于“只会做营销,不会做产品”,或者是“太会做营销,太不懂产品”。
< class="pgc-img">>黄太吉把1个煎饼卖到20块,基本上是普通煎饼的6倍。黄太吉的道理是,吃个煎饼30块贵,但吃个饭(正餐)30块就不贵了。
可是谁会经常正餐吃煎饼呢?还是花30块!
早餐就是早餐,煎饼就是煎饼。正餐要吃好,要吃饱,而早餐呢?消费者更重视方便、快捷、干净、营养、价格不贵,相比其它早餐品类,煎饼价格已经不低,提价的空间更是有限。
有效营业时间短,生产非标准化,客单价低,提价空间有限,经营1家小小的煎饼摊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容易赚钱。如果再加上“正规的门店租金及装修费用”以及“需要聘请的人工费用”,那整个财务模型是无法支撑连锁化扩张的,因此难以诞生一个连锁化品牌。
有人说,人生选择比努力重要;做餐饮也一样,选对方向和品类,后面的努力才有意义。
>:内部存货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抵消处理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内部存货交易未实现销售损益抵销的处理;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抵销处理;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处理。
一方卖存货,一方购入固定资产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固定资产
< class="pgc-img">>合并报表中为什么要编制抵消分录?
合并报表是以母子公司(集团)作为一个会计实体对外进行报告,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可以从合并报表中了解这个集团对外进行经营的状况。
既然集团是一个会计实体,那么集团内部的交易就应该被抵销而不能反映在合并报表中,就如同公司本部与分公司之间的情况是一样的。否则,由于集团内部的企业可以通过各类内部交易,调整报表的数据。
例如,如果两家公司相互买卖很多存货,各家的收入均会提高,合并时不进行抵消,合并财务报表的收入就会提高,以达到调节报表数据的目的。
再举个小例子,如果你问家人借了1000元,除此之外,没向其他人借过钱。当别人问你,你们家有没有欠别人钱啊,你会说没有,这就是当你和你家人做为一个整体对外报告的时候,你把你应该还给家人的钱和家人应该向你收的钱抵消掉了。
>